第190章 怠慢

越是靠近晉城,就越能感覺到這個國家的不凡,道路寬敞,官道上商鋪林立,不到十里路途,僅僅是客棧就有幾十家!

當然,途中也看到了從各個國家趕來會盟的君王,都有專門的親兵護送,規模都還不小。

僅僅是一天,楊沐就在沿途看到了四支會盟隊伍,沿途一打聽,已經有二十幾個國家的君王先至了,自己這一撥來的算是晚的。

這不禁讓他感慨萬千。

要知道,整個大禮王朝,現如今一共是五十六個諸侯國共存,晉國這一次會盟,等於直接是彙集了大禮王朝一半的君王!

蒼國,何時也能有這樣的盛況?

當然,楊沐也聽到了一些風言細語,無非就是說晉國這次會盟,真正有意參與的國家並不多,特別是晉國周邊的國家,大多是迫於壓力,擔心晉國事後報復,這纔給個面子,匆匆來會盟。

就比如芒國與宋國,在晉國諸皇子內亂之時,一直與魏國眉來眼去,很顯然已經沒有尊奉霸主的心思了,這一次來會盟,只是不想當出頭鳥而已。

楊沐不管這些,到了城郊之後,就派人到晉國的鴻臚寺遞交國書。

鴻臚寺,是這個國家的外交機構,掌管各國朝貢、宴勞、給賜、送迎之事,在蒼國的國書遞交一會兒之後,就見一個身着官服的人,帶着幾個小吏前來拜見。

瞧見此人的裝扮,楊沐略微不悅。

因爲,根據他的瞭解,晉國官職的高低,可以由官服顏色和官帽上的垂帶區分,這個官吏一身淺色官服,官帽上只有兩根普通的垂帶,很顯然在大鴻臚寺中,根本不是什麼重要角色。

雖說這段時間,各國前來會盟的君王很多,就算鴻臚寺的高層抽不開身,但是也沒必要隨便安排一個官吏就過來吧?

蒼國雖小,也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打發的國家。

如果在一開始就不被重視,那麼這次會盟的交鋒,就不會有一個好結果,興許還會被人刻意欺壓,當作肥肉咬。

“來人,擺駕回國。”楊沐淡淡道。

回國?

此話一出,不僅是旁邊的姬翎兒和妙曦訝異,就連龍輦外的沈安和胡駭等人,也紛紛大驚。

整支隊伍,行軍了半月之期,爲的不就是會盟麼?

這都已經到了晉城外面了,卻要掉頭回去?

當然,也沒有人將疑問說出,皇帝陛下都已經這麼說了,自然是有道理的,親衛軍只要服從命令就好了。

於是,蒼國的千人親衛軍,紛紛調轉馬頭,旌旗調轉,沿着官道返回。

龍輦下側,鴻臚寺的官員張展慌了。

本來以爲楊沐只是說說,他也就沒怎麼在意,但是在看到蒼國的隊伍沒有要停下的意思,他不禁大驚失色。

前來會盟的諸侯分爲兩種,一種是晉國的鐵桿小弟,一種是保持中立的國家。

前者,自然是要禮數週全,這是晉國霸權的維護者。

後者,則是主要的拉攏對象,禮數更要周到,至少不能將之推向楚國和魏國。

只不過,蒼國是第一次會盟,而且國家也小,所以大鴻臚寺根本沒有提前準備,直到蒼國的隊伍進入到境內,這纔想起了這麼一個新的諸侯國,匆匆安排了官員迎接。

晉國雖大,可以不將蒼國放在眼裡,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是拉攏還是排擠那是上層人物的事,大鴻臚寺的職責就是招待好他們,如果到時候傳到了晉國皇帝的耳朵裡,說因爲大鴻臚寺的怠慢,把已經趕來會盟的蒼國給氣走了,那麼相關人員都會遭殃!

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能想明白,這次晉國會盟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內鬥之後,重新確定一下自己的霸主地位,各大諸侯國有多給面子,直接關乎到會盟的成敗。

於是,作爲大鴻臚寺主簿的張展慌了,連忙讓旁邊一個小吏趕緊去通知少卿大人,自己一邊大呼:“陛下且慢!且慢呀!”

張展跟在輦車後面,一路大呼,立即引來了很多人側目。

跟了一段距離之後,楊沐才讓人停下來,淡淡道:“晉國乃大國,既然不屑於我等小國前來,朕就只好原路返回了,大人一路跟隨,莫非要隨朕前往蒼國?”

“陛下恕罪!還請寬恕小人,非是我大鴻臚寺怠慢陛下,而諸國君王都已到達,上官們早在昨日就已經人手不夠,還請陛下諒解,稍後我鴻臚寺少卿就會向陛下賠罪!”

楊沐眉頭一皺,這個鴻臚寺的官員雖然無禮,但是一番措詞確實挑不出毛病,其意思就是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高級官員都已經派遣完了……誰讓蒼國來這麼晚呢?

當然,這番話也肯定是有水分在的,晉國堂堂一個霸主,爲了會盟之事準備了幾個月,不可能沒有安排夠人手,只不過是不想把人手浪費在蒼國身上罷了。

見到楊沐不做聲,張展心中暗暗叫苦,暗罵那些自視甚高的上官,今天迎接蒼國的任務算是搞砸了,等到鴻臚寺少卿過來之後,肯定會責難於他,一個不好的話,仕途就算是毀了。

張展暗暗發誓,以後還是要平庸爲妙呀,那些與自己平級的主簿,一個個吃喝懶散混日子落得個安逸,能幹事的人,反而總是個勞碌命。

抱怨歸抱怨,眼前的麻煩還是要解決,於是他整理了一下冠帽,道:“陛下息怒,我晉國君臣掃榻而迎各國君王,值此盛事,若有禮數不周之處,還請貴國多多包含,請移步城內的鴻臚寺館稍歇,待安頓下來,我晉國君臣自將前來賠禮告罪。”

正說着,遠處一輛車駕飛馳而來,正是大鴻臚寺的少卿,停在了蒼國使隊旁邊,連忙下車拱手賠禮。

“你是何人?”楊沐問道。

“外臣乃是大鴻臚寺少卿胡器,剛纔正值處理國事,趕往不及,所以派了下面一主簿前來,還請陛下恕罪。”

“你們晉國,一共有幾個少卿?”

“我大鴻臚寺有正卿一位,少卿五人,主簿若干。”胡器一邊說着,一邊道:“聽聞陛下已在城外,所以外臣早已派人在鴻臚寺館整理了一座大院,特來相迎。”

聞言,楊沐心頭明瞭。

晉國作爲霸主,在外交方面可以說是各國最爲發達的,大鴻臚寺在國內佔據很重要的地位,相當於蒼國的外交部,某些地方也帶有禮部的某些職權,所以在晉國,正卿也被稱之爲外相。

少卿,在晉國內的地位,也就相當於蒼國的十二部侍郎的樣子,不高也不低,勉強算有參加晉國朝會的資格。

既然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了,楊沐不好再走了,今天的事肯定會稟奏到晉國皇帝的耳朵裡,也會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目的也算是達到了,沒必要和一個臣子追究,於是命令龍輦掉頭進城。

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597章 入侵第108章 上河村見聞第367章 諸國皇帝的震撼第444章 提審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160章 大蒼時報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440章 廢天子第22章 巡視軍營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138章 決戰開啓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23章 失職領罰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500章 朱雀軍團的奇怪舉動第579章 晉國驚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79章 毒瘤第476章 爭辯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407章 衛忠全現身第555章 黯然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551章 殺使臣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518章 火藥?第571章 秦堪的無奈第312章 魏軍身負第407章 衛忠全現身第299章 軍備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617章 降!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150章 獻美人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484章 抉擇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355章 敗露第22章 巡視軍營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400章 後撤之計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91章 魔教妖女?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293章 晉皇態度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208章 死志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7章 三王進宮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286章 論說第590章 東巡第70章 《周易》問世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458章 重騎兵!第272章 亂局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222章 議事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258章 卷軸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62章 欲封爵第496章 破城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268章 見面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425章 被擒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選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96章 民間反應第24章 新式練兵法第379章 參觀完畢
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597章 入侵第108章 上河村見聞第367章 諸國皇帝的震撼第444章 提審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160章 大蒼時報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440章 廢天子第22章 巡視軍營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138章 決戰開啓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23章 失職領罰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500章 朱雀軍團的奇怪舉動第579章 晉國驚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79章 毒瘤第476章 爭辯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407章 衛忠全現身第555章 黯然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551章 殺使臣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518章 火藥?第571章 秦堪的無奈第312章 魏軍身負第407章 衛忠全現身第299章 軍備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617章 降!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150章 獻美人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484章 抉擇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355章 敗露第22章 巡視軍營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400章 後撤之計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91章 魔教妖女?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293章 晉皇態度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208章 死志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7章 三王進宮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286章 論說第590章 東巡第70章 《周易》問世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458章 重騎兵!第272章 亂局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222章 議事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258章 卷軸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62章 欲封爵第496章 破城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268章 見面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425章 被擒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選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96章 民間反應第24章 新式練兵法第379章 參觀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