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

司馬享平日看起來很內斂,不似他大哥司馬朗那般闊達有長者之風,也不似他二哥司馬懿那般智謀高絕,但隱隱極深。【]平日的司馬享,只是默默做事,不顯山不露水。但並不代表司馬享就沒有脾氣,面對楊修這當面的挑釁,司馬享自然不會逆來順受了。

心中盛怒,司馬享表面上卻還保持平淡,更露出淡淡的笑意,向着鄭玄和張儉拱了拱手,說道:“自先泰以來,百家並起,先賢都以尋找治國良方爲目的。其中以儒墨道法四家爲顯學,這四家探討治國之道亦爲最深。我儒家先賢,取以德治國爲良方:法家諸子,則以法治國:老莊之道,則無爲而治。享以爲,無爲而治,是太寬;以法治國,則太嚴……,…”

說到這裡,楊修輕笑道:“如此按叔達所言,還是以德治國更爲合適?”

司馬享瞥了楊修一眼,搖頭道:“非也!以德治國,本意雖好,然流於空泛!”

聽到此言,楊修眉頭一皺道:“如此,豈非先賢之道,無一適合治國?”

司馬享聽着,哂然一笑道:“德祖兄莫不是忘了孔聖人所言中庸之道!”

楊修沉吟了好一會,忽然驚訝地盯着司馬享道:“叔達所言,莫非融合先賢之道?這,怎麼可能…………”

見到楊修臉上那驚駭的神情,司馬享終於有扳回一局的感覺,輕笑道:“沒什麼不可能的!天地本一物,豈能不融於一休!儒起於農,而農爲國之本,故儒之以德治國,當爲本。然儒之治,則太寬,有大惡者儒難以治”當用法。以法爲罰”以儒爲教,互爲表裡,爲之中庸。而天下雖以農爲本,但還有工、商。墨起於工,故治工之道,當用墨之義。道起於商”治商之道當用無爲而治。士則爲治國之人,不當僅起之於農,而應工、尚皆取。只是農乃本,故士亦當以儒士爲本,其餘商、工等人爲輔,此方閤中庸之道也!”

旁邊的曹植,聽完司馬享這一番言論,心中暗暗點頭。司馬享跟着自己已經有一段時間,中間雖然頗爲忙碌,但閒時二人亦會經常交流”發表對治國之道的看法。現在司馬享這一番話,顯然受自己影響極深,中間有此話司馬享雖然簡化了,但曹植還是能聽出來司馬享對此有很深的感悟。

不過仔細一想,司馬享有此感悟並不意外。曹植現在雖然不是如一方諸侯那般,掌管偌大一個勢力,但是卻對多方面前有插手。其中,大部分想法雖然都是出自曹植,但曹植開了個頭之後”後面的事情大都是司馬享來負責的。

開設天然居、販賣茶葉,讓司馬享接觸了以前都極爲鄙薄的商業。剛開始時,他是因爲商業乃曹植髮展極爲重要的一環,他不得不幫忙。然而接手之後,才發覺,商業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不堪。加之平日又翻看一此陶朱公、呂不韋之事”讓司馬享感悟良多。【]

除此之外,曹植又經常會和馬鈞一起搗鼓些其以前眼中的“奇淫技巧”。然而當司馬享親眼見着這些“奇淫技巧”發揮出難以想象的威力來,他不得不改變曾經的觀念”對其正視之。工商都接觸過,加之以前就學過的農事,加上與曹植的經常交流,這纔有司馬享現在這一番言論。

不過”司馬享這一番言論,並沒有得到其他人的認可。楊修身邊的丁儀聽到之後”搖頭道:“叔達此言差矣。工,奇淫技巧也,有此等時間,還不如多讀幾本聖賢,學習治國之道。商,更是可笑。商人重利,天下皆知,小商人或貪一金一物,大商人貪的就是一國,呂不韋奇貨可居,便是最好之證明。故,在下以爲,以農以儒爲本,方是正道,其他皆取亂之道矣!”

丁儀這一番話,最爲符合一衆學子平日之學習,因爲聞言之後,幾乎所有人都點頭稱有理。

見到這一幕,曹植輕嘆道:“果然,要改變,不容易啊!”

司馬享聽着,忍不住“嘿嘿”地發出冷笑來。丁儀見到,臉色變了數變,凝聲問道:“不知叔達笑什麼?”

司馬享一攤手,說道:“笑汝只知紙上談兵,猶如趙括!”

丁儀聞言,怒哼一聲道:“紙上談兵?以儒治國,乃我大漢得以連綿至今的因由!”

曹植見着,正了正身子,露出淡淡的微笑。司馬享的表現非常突出,基本上能將自己的想法都表達出來,如此根本不需要他出口,有司馬享替自己出言,這更加好。畢竟自己身份不凡,若是說錯一句,反倒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司馬享果然沒有讓曹植失望,不屑一笑,大聲問道:“先漢之榮光,最盛乃武皇帝之時,可是如此?”對於此問,丁儀想也沒想就點了點頭。司馬享見到,不屑之意更濃,凝聲問道:“那汝可知道,武皇帝一朝,歲入多少?北伐匈奴,開支幾何?”

丁儀聽到,臉色變了數變,不止是他,就連在場不少人都臉有難色。楊修見丁儀吃虧,連忙接過話頭道:“此乃朝廷機密,我等不知亦屬正常。”

見到楊修投機取巧,司馬享也不在意,輕笑道:“具體數目,我等或許不知,但德祖應該清楚,自與匈奴開戰以來,國庫日減。以致後來,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司馬享這話一出,所有人都一臉驚訝的望着他。這事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但是漢武帝乃是大漢公認最英明神武的皇帝,一般都不敢談他不是。現在司馬享竟公然數落他,怎讓衆人不驚訝。

司馬享所說,其實都是公開的秘密了,楊修也不得不承認,輕輕點頭。司馬享見着,輕笑道:“那一仗,可是將文景兩代積蓄都打得一乾二淨。若無文景兩代之積蓄,又豈能有武皇帝之赫赫武勳!”

這也是既定之事實,衆人聽着”忍不住再次點頭。司馬享見到”不等楊修開口,便搶先說道:“文景之治,用的乃是黃老之術,至武皇帝一朝而終結。後孝宣皇帝一朝,天下亦大治,此乃以儒治國之功。然而黃老之術”亦能大治,諸位就能如此肯定地說,以儒治國,當真勝過黃老之術?”

此話有些曲辯,然而卻是告訴所有人一個道理,儒家的治國之道所能達到的,黃老之術一樣可以。衆人聽到之後,盡皆默言。

見到衆人不語,司馬享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諸位言及,儒家治國,方乃正道,卻是謬矣。治國之道,不止一條,還有許許多多。就如現今,天下大亂,羣豪並起。諸位當真以爲,與敵人講仁義道德”就能退敵兵?我儒家何以在於先泰難以大興,孔聖人奔走列國何以難受重用?反倒是暴秦,能掃滅六國,一統天下?享以爲,治國之道,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該因勢而爲。儒家之道,首曰仁:次則曰學。以仁爲本,學則爲用。天下萬物萬理無窮盡”我等若是不學,亦即止步不前也。時勢變,而治國之道不變,此則亂象生。現今亂象四起”單憑先賢之道,難以救世。我輩子孫”理應於學先賢之智慧,創適應方今時勢之道,此方能結束亂世,爲萬民謀福祉!”

司馬享的話,衆人聽完啞然。一向以多智而聞名的楊修,這時也忍不住皺起眉頭,不住沉思。楊修如此,更遑論其他人了。

苟家二子,沉默不語。那邊陳泰忽然盯着司馬享,輕聲問道:“若按叔達所言,世家當如何自處?…”

曹植見到,眼眉一挑,暗道:“這傢伙好生厲害,一眼就看出世家這個多餘的存在了!…”

對於世家問題,曹植也跟司馬享討論過很多次。司馬享沉吟了一下,回憶起曹植所說,於是反問道:“諸位以爲,世家乃何物,應做的是什麼?”

“…,……,司馬享的問題,一時之間卻是難倒了許多人。司馬享見到,也不開腔,反而轉頭望向曹植。

曹植對此,只是淡淡一笑,想當初,自己問司馬享的時候,他又何嘗不是如眼前衆人一般。

陳泰沉吟了一陣,便答道:“我父曾說過,世家子弟,當以所學報萬民!…”

陳泰此言一出,未等司馬享回答,一直沉默不語的郭奕忽然大聲說道:“寒門子弟,亦能做到!”

郭奕這大叫,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這一聲大叫,也引發了衆學子的引論。院之中,不乏寒門子弟,郭奕的話,引起了他們的強烈共鳴。郭奕現在雖然已經不算純粹寒門子弟,但他父親郭嘉,是標準的寒門,衆人都清楚。故此,在院內,郭奕還是便劃歸到寒門那裡,即便他跟不少世家子弟都很熟。

郭奕這話,倒是讓陳泰有此尷尬。他不能否定郭奕所言有誤,但是郭奕的話,卻是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世家子弟能做到的,其他人也能做到。那麼對照方纔司馬享所問,就有問題了,世家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就在陳泰有些不知所措間,楊修再次接過話頭,輕笑道:“叔達也是出自河內司馬家,不知叔達以爲世家乃何物,應做的又是什麼?”。

這問題,司馬享心中早有答案,淡淡一笑,問楊修道:“德祖兄之家族,不知在未發跡之前,是如何的?”。

楊修想了許久,才答道:“修祖喜公,誅項羽有功,而得高祖賞賜而起家!…”

司馬享輕點一下頭,說道:“也就是說,楊家在此之前,亦尋常百姓爾!”楊修雖然有些不願承認,但還是輕輕點了點頭。司馬享見到,笑道:“德祖兄何須如此,高祖亦灑水亭長矣,然他卻能建立大漢!享要說的是,在世家大興之前,其實大都平民矣,這樣跟寒門別無二致。有所區別的,僅僅在於,世家因爲先祖之故,而先大興爾。然先祖英明,並不代表後世子孫亦英明,各世家中,不肖之人多矣,反倒不如寒門子弟。這等無德無才之人,能身居高位,皆祖宗餘蔭。諸位若皆是寒門子弟,若有一無德無才之人,因爲祖先之故,而其位在衆人之上,諸位如何想?我司馬享,第一個不服!”。

能被收入穎川院中的人,不論世家還是寒門,都有一定的本事。而有本事之人,一般都不會認爲自己比別人差,聽到司馬享這比喻,所有人都不自覺地點了點頭。

司馬享見着,笑道:“諸位皆是堂堂君子,若出仕爲官,是寧願與人比試才學德行,還是依靠家族之能爲官?…”

年輕人,總是心高氣傲,聽到司馬享所說,不少人就已經嚷道:“自然是比試才學德行!依靠家族爲官,此小人之道也!…”這話一出,很快就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

曹植見到,暗歎道:“果然,漢儒篤實。而且這世家也不是一無是處,最起碼寧往直中取,不往曲中求的傲骨就擺在那裡。科舉制的出現,也的確只有這幫世家子弟肯自我革新纔出現,寒門不是科舉制產生的土壤!…”

司馬享見到,重重地點頭,目光落到陳泰身上,說道:“世家當如何自處?若是取士爲官,當以公平考校之策。那麼有能之人,爲官之後爲百姓謀福社,亦可光耀門庭:而無能之人,即自敗家門。若不想家門衰落,就須好學上進,爲國爲民,一切皆憑真本事,這便是世家自處之道!…”

“……,所有人聽到,先是沉默,繼而一片譁然。司馬享所提的問題,可以說是完全扭轉世家多年來的生存之道。所有世家子弟聽到之後,第一個反應便是不能這樣。然而當他們仔細一想,又發覺司馬享所提,合情合理,更接近於聖人所言之道。反觀他們,只爲一己私利,而罔顧百姓,可謂與聖人之言背道而馳。

司馬享所言,引爆了世家內部的矛盾!自小所學的聖人大道,所教導的處世原則與底線和家族利益之間的矛盾!(未完待續。

第358章 大戟士第222章 自取其辱,一次還不夠?第28章 算術(上)第362章 趙雲行蹤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363章 夏侯蘭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441章 取得軍心第311章 特種精兵訓練第484章 勝者實敗,敗者實勝第86章 曹植與趙雲(下)第381章 計引二將第348章 自以爲是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358章 大戟士第176章 收穫第384章 齊聚范陽第240章 激戰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22章 神童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66章 印刷術成(上)第110章 要張遼降,休想!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46章 事情有變第454章 徐庶設謀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203章 將騙術進行到底第112章 去鄄城第123章 虛張聲勢第154章 蝗蟲(下)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148章 《權書》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431章 戰書第71章 劉備退第83章 交換(上)第228章 袁曹兩家的戰略第149章 印刷術第208章 樹上開花之計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8章 禁足第225章 重奪兗州第376章 被識破了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152章 兄弟(下)第151章 兄弟(中)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168章 造紙第298章 慶功宴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84章 交換(下)第86章 曹植與趙雲(下)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41章 還是選擇中策第7章 書生意氣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209章 袁熙異動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規劃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394章 說降成功第407章 馬家有女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53章 重傷顏良第350章 激戰離狐灘(下)第214章 遇刺(上)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60章 還是逃了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92章 伏擊(三)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229章 均田制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
第358章 大戟士第222章 自取其辱,一次還不夠?第28章 算術(上)第362章 趙雲行蹤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363章 夏侯蘭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441章 取得軍心第311章 特種精兵訓練第484章 勝者實敗,敗者實勝第86章 曹植與趙雲(下)第381章 計引二將第348章 自以爲是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358章 大戟士第176章 收穫第384章 齊聚范陽第240章 激戰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22章 神童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66章 印刷術成(上)第110章 要張遼降,休想!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46章 事情有變第454章 徐庶設謀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203章 將騙術進行到底第112章 去鄄城第123章 虛張聲勢第154章 蝗蟲(下)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148章 《權書》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431章 戰書第71章 劉備退第83章 交換(上)第228章 袁曹兩家的戰略第149章 印刷術第208章 樹上開花之計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8章 禁足第225章 重奪兗州第376章 被識破了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152章 兄弟(下)第151章 兄弟(中)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168章 造紙第298章 慶功宴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84章 交換(下)第86章 曹植與趙雲(下)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41章 還是選擇中策第7章 書生意氣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209章 袁熙異動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規劃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394章 說降成功第407章 馬家有女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53章 重傷顏良第350章 激戰離狐灘(下)第214章 遇刺(上)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60章 還是逃了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92章 伏擊(三)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229章 均田制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