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司馬兄弟密談(中)

聽到司馬懿提到袁曹兩家的小一輩,司馬朗臉上泛起了微笑,點頭道:“說來也巧,爲兄倒是見過了他們。”

頓了一頓,司馬朗見到司馬懿臉上神色不動,微笑着說道:“袁家長子袁譚袁顯思,由於長期於行伍,爲人爽直。因而做事有些魯莽,只不過其立下不少軍功,今年袁本初派兵攻青州,便是以袁顯思掛帥。其領兵之後已然攻破平原,與公孫瓚麾下田楷戰過幾場,勝多敗少,是一將才。次子袁熙,卻是遠不如其兄,武略不足,文事平平,庸才也。三子袁尚,儀容俊美,傳聞武藝不凡,年紀輕輕頗有勇力,若是爲兄所料不差,應該與其長兄一般,會成爲一名不錯的沙場大將。”

聽司馬朗說完,司馬懿眉頭已經完全擰緊,小聲說道:“輕文事而重武略,袁本初竟然如此教子?”

司馬朗聽完,若有所思地說道:“現在正逢亂世,袁本初重武略而輕本事,亦在常理之中。”

司馬懿輕輕搖頭,沒有回答,而是繼續問道:“那曹孟德之子如何?”

司馬朗想了想,答道:“長子曹昂,生性仁厚,這次兗州天災連連,流民遍地,曹昂多番救助,爲百姓盡心盡力,確實當得起一個‘仁’字,與其父奸雄之稱,可謂南轅北轍。而除了‘仁’之外,曹昂還是有德之人。之前爲兄從其手下文稷口中打聽到,曹昂與其弟曹植曾發生過爭執,後來曹昂主動認錯,兄弟二人冰釋前嫌,如此絕對當得起‘仁德俱備’之名。”說到這裡,司馬朗臉上不經意流露出點點笑容,顯然對曹昂十分滿意。

司馬懿頗爲驚訝地望着司馬朗的笑容,他可是很清楚,自己這個兄長外面敦厚,實質上自視頗高。對於荀彧是讚賞加欽佩,但對於程昱、荀攸等便沒有了對荀彧的態度,只是平鋪直說,顯然覺得自己的才學不輸於他們。而如今說到曹昂竟然露出滿意的笑容,意義非同尋常。

司馬懿雖然留意到這一點,但卻是不動聲色地追問道:“大哥,那其他人如何?”

被司馬懿叫喚,司馬朗才醒了過來,含笑道:“次子曹丕,外表深層,不言苟笑。但爲兄卻發現他面對自己兄弟的時候,亦常有笑意,乃是一外冷內熱之人。其生性穩重,而爲兄亦聞其長於文事,數年之後足堪大用。三子曹彰,天生神力,年僅七歲,力已不遜於常人,勇力非凡,大將之才也。”

說到這裡,司馬懿卻是問道:“那以大哥看來,袁家三子與曹家三子相比如何?”

司馬朗輕笑着說道:“螢火與皓月也!曹家長子仁德兼備,袁家長子則偏重武略,而有所謂長兄若父,長兄於弟影響極大。仁德之兄長,必能做到兄友弟恭,以爲兄看來,曹家正是如此。而袁家長子偏重武略,戾氣太重,恐怕日後會有蕭牆之禍。次子同樣不顯眼,只不過依爲兄看來,曹丕之不顯眼與二弟你一樣,是刻意內斂,而袁熙之不起眼,那是因爲其平庸。至於三子,同樣勇力過人,皆是天生將才,倒是難較高下,但聞曹彰天生神力,比之袁尚應該略勝一籌。”

司馬朗卻是沒有注意到,當他提到“曹丕與二弟你一樣”這一句的時候,司馬懿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神采。只不過很快,這絲神采就消失,同時輕輕點頭,對司馬朗說道:“聽大哥之分析,看來心中已有答案。”

司馬朗輕捋頷下短髯,沒有否認,而是輕笑着說道:“其實讓爲兄下定決心者,非曹家這三子,而是曹家第四子!”

“哦?”聽到此言,司馬懿臉上鮮有露出驚訝之色,輕呼道:“曹家第四子?三問康成公的曹植?”

司馬朗點頭道:“正是他!”

司馬懿聽到,卻是皺眉道:“大哥,我司馬家亦是豪族,此時雖不如袁家顯赫,但讓大哥下定決心者只是一五歲小兒,未免太過輕率了。”

司馬朗聽到,擺手道:“非也,二弟可是聞聽曹植名聲,對其有所不屑?”

司馬懿搖頭道:“自然不是……”

話未說完,司馬朗就似笑非笑地盯着他,說道:“二弟,你的心思可以瞞得過天下人,卻瞞不過爲兄。”聽到此言,司馬懿苦笑一聲,點了點頭,算是承認。司馬朗神情一凝,嚴肅道:“二弟切勿看輕此人,依爲兄看來,此人之能恐怕更勝其名聲!”

司馬懿聽得大驚,失聲道:“大哥竟然有此論斷?那曹植只是一五歲小兒,有此名聲已經是難得的奇才,而兄長言其能還勝於名聲,莫非乃妖孽乎?”

司馬朗見到司馬懿激動,卻是笑道:“是不是妖孽,爲兄不知。只是爲兄知道,我、二弟在五歲之時也優於常人,而如今以你我之才,早就勝過不少名士。曹植此時之才更勝我倆,而且以爲兄觀之,其亦沒有因爲名聲而自傲,每日依然刻苦讀書,他日之成就,二弟應該清楚。”

聽到此言,司馬懿眉頭緊皺,良久之後才擡起頭,臉帶震驚之色道:“大哥下注的並非現在,而是將來?”

見到司馬懿終於明白過來,司馬朗露出滿意的微笑,點頭道:“然也!曹孟德與袁本初皆是一時之雄,但與袁本初爲敵之公孫瓚亦非泛泛之輩。曹孟德就更不必說了,尚有呂布、陶謙、袁術等大敵橫在其之前,依爲兄看來,兩雄相爭恐怕還要等到數年之後。而數年之後,兩家的後輩只怕成長起來不少,他們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視。現在於衆豪族中,袁家已然擡頭,顯赫一時;荀家兩邊下注,穩坐釣魚臺;楊家抱緊朝廷這棵大樹,雖暫時不順,但漢家威儀尚在,楊家遲早有重振的一天。其餘各豪族,亦已有所依附,只有我們司馬家沒有行動,此注爲兄決定投曹操!”說到最後,司馬朗眼中精光閃現。

司馬懿輕輕點頭道:“既然大哥已有決斷,小弟自然支持。”說到這裡,司馬懿忽然一頓,眼中掠過一點駭人的精芒,低呼道:“不過小弟還有一策,可保我司馬家萬無一失!”

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42章 曹植相勸第279章 失敗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95章 泰山第391章 袁營的分歧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103章 車陣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38章 謀主荀公達第38章 謀主荀公達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318章 袁劉反應第19章 兗州佈置第337章 政論第39章 荀攸之謀第353章 重傷顏良第118章 誤會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規劃第268章 五個同心圓理論第490章 郭嬛的算計第279章 失敗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79章 以人換糧第324章 呂布,降!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65章 先聲奪人第486章 天子當盾牌第437章 金箭相試第177章 計策(上)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405章 大兄?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55章 憑什麼?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342章 袁紹出手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29章 算術(下)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異動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詩劍酒!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113章 包圍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09章 袁熙異動第55章 憑什麼?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163章 引導流民(上)第403章 大勝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23章 彭城之下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257章 許昌商業第203章 將騙術進行到底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90章 伏擊(一)第2章 辯曹操第58章 三問(下)第27章 定計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403章 大勝第496章 北征烏桓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東襲淮南第57章 三問(上)第159章 屯田制(上)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136章 大漢風骨第80章 陳家父子的打算第88章 讓徐州(上)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39章 荀攸之謀第216章 遇刺(下)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33章 夜襲彭城·計成第96章 有勇無謀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
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42章 曹植相勸第279章 失敗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95章 泰山第391章 袁營的分歧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103章 車陣第508章 入主襄陽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38章 謀主荀公達第38章 謀主荀公達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318章 袁劉反應第19章 兗州佈置第337章 政論第39章 荀攸之謀第353章 重傷顏良第118章 誤會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規劃第268章 五個同心圓理論第490章 郭嬛的算計第279章 失敗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79章 以人換糧第324章 呂布,降!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65章 先聲奪人第486章 天子當盾牌第437章 金箭相試第177章 計策(上)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405章 大兄?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55章 憑什麼?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342章 袁紹出手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29章 算術(下)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異動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詩劍酒!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113章 包圍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09章 袁熙異動第55章 憑什麼?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163章 引導流民(上)第403章 大勝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23章 彭城之下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257章 許昌商業第203章 將騙術進行到底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90章 伏擊(一)第2章 辯曹操第58章 三問(下)第27章 定計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403章 大勝第496章 北征烏桓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東襲淮南第57章 三問(上)第159章 屯田制(上)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136章 大漢風骨第80章 陳家父子的打算第88章 讓徐州(上)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39章 荀攸之謀第216章 遇刺(下)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33章 夜襲彭城·計成第96章 有勇無謀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