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一戰,以唐軍大敗收場,包括隴右軍在內的二十萬大軍損失慘重,此敗乃哥舒翰生平僅見,自此哥舒翰多年累積的常勝之名也付諸東流。
待到哥舒翰一路難逃,退到荊山時,天色已經漸晚,等他再清點身後人馬,統共只剩下八千餘人,就連他麾下最爲精銳的神策軍也因爲留下爲他斷後,失去了聯繫,神策軍兵馬使衛伯玉同樣生死不明。
二十萬大軍出關,八千殘兵南逃,出關不過一日,大唐關中最後的一點底子也被他輸了個底掉,到了這時,莫說是收復洛陽了,就連全身而退都是奢望。
現在,哥舒翰唯一的期盼就是能率領殘軍活着回到潼關,然後收攏散兵,再募新軍,以期能靠着潼關天險和叛軍繼續周旋。
哥舒翰一路疾行往潼關撤退,安祿山又豈會給他太多喘息的時機,靈寶局勢被安祿山收拾妥當之後,安祿山便準備命麾下猛將孫孝哲領三萬騎兵追擊,可就在他準備下令的時候,一隊身着范陽軍衣甲的輕騎卻自南面趕來。
安祿山站在山坡上,看着落日餘暉下這支行色匆匆的騎兵,心中猛地咯噔一下,這個時候從南面趕來報信的騎兵,莫非是南陽方面出了變故。
宛城有尹子奇的十萬胡軍,這是安祿山在難免牽着李瑁的唯一屏障。若是宛城失守,南陽郡落入了李瑁地手中,李瑁一旦率大軍北上,攻取洛陽,那安祿山的處境就萬分尷尬了。
劍南軍若是北上洛陽,那邊等於是要斷了他的後路,屆時就算安祿山得了潼關,得了長安又能如何?屆時他將被洛陽李瑁、朔方郭子儀、河西安思順,還有駐守上洛的李光弼困死在關中
到了那時,就算他奪了國都長安,也不過是快活一時,最終還是以長安爲墳罷了。
安祿山心憂南陽局勢,他一看到從南面趕來送信的騎兵,立刻指着他們道:“快將他們帶過來。”
身旁的親衛領命,連忙將南面趕來送信的騎兵帶到了安祿山的身邊。
“小人拜見陛下。”這些士卒剛被帶到安祿山的身前,便立刻下馬拜道。
安祿山心中正急,哪裡還顧得上這些繁文縟節,連忙道:“可是南陽出現了變故,你們快快道來。”
報信的士卒一聽到“南陽”二字,臉上明顯地露出了不解的神色,立刻回道:“小人並非從南陽而來,小人是奉了將軍之命自閿鄉城趕來。”
“閿鄉城?”
這個名字顯然出乎安祿山的意料,於是問道:“你們自閿鄉而來?你們所報何事?”
士卒如實回道:“今日未時,唐將李光弼忽率劍南精騎攻襲閿鄉城,閿鄉城兵微將寡,撐了不到半個時辰便失陷了,如今閿鄉城已落入李光弼手中。”
閿鄉城南依秦嶺,北近黃河,東靠函谷,西連潼關,本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安祿山爲了誘騙哥舒翰出城,故意將閿鄉城的士卒盡數抽出,調到了靈寶,只留下老弱病卒在閿鄉城守城。
李光弼乃當世良將,手中又握有李瑁所留的劍南精銳,想取了閿鄉城不過是易如反掌。
“朕一時大意,竟被李光弼佔了便宜,攻城的劍南軍有多少人?”
閿鄉城乃重鎮,亦是洛陽通往長安的要道,留着李光弼在閿鄉城安祿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報信的士卒回道:“看樣子,約摸兩萬人。”
“兩萬人?哈哈哈。”安祿山聽到士卒的話,竟大聲笑了出來。
安祿山不屑道:“區區兩萬輕騎也敢孤軍深入,他這豈不是自尋死路。”
李光弼有四萬劍南軍屯於上洛,但其中步卒和精騎各佔一半。時間緊急,戰機稍縱即逝,李光弼一得到哥舒翰出城決戰的消息便率騎兵趕往了閿鄉城,而兩萬步卒則被他留在了上洛。
兩萬騎兵深入陝郡,而且還是據城而守,在安祿山看來,李光弼的行爲與飛蛾撲火何異?
安祿山的身旁,他的謀主高尚也道:“李光弼孤軍深入,意在阻撓陛下西進,爲李瑁攻破宛城爭取時間,陛下需在李瑁破宛城前破了閿鄉,入潼關,奪長安,生擒李隆基。屆時,天下大勢便在陛下,南陽的李瑁就不足爲慮了。”
安祿山聽了高尚的分析,也得意地點了點頭。
尹子奇擁兵十萬守南陽,而李光弼卻只有兩萬精騎守閿鄉,他攻破閿鄉的難度自然要比李瑁破南陽簡單上許多,他只要能趕在李瑁破南陽之前先破了閿鄉,然後攻下潼關和洛陽,屆時回兵宛城,和尹子奇內外夾擊李瑁,到時李瑁必然不敵,灰溜溜地退回劍南固守。
只要李瑁的十八萬劍南軍一破,黃河以南再無能與安祿山抗衡者,到時安祿山南下江淮,西取、隴右河西,大唐十之七八的疆土便在他的手中了。
安祿山道:“李瑁小兒所依仗的不過是他麾下的十八萬劍南軍,待朕破了他的劍南軍,看來還拿什麼和朕爭鋒。”
高尚道:“李光弼乃當世良將,亦是李瑁心腹,陛下當遣大將前往。”
安祿山笑道:“李光弼用兵喜好弄險,善奇謀,守城戰事倒是未見其長”
李光弼從軍至今,最爲耀眼的戰績莫過於和李瑁一起,以奇襲之策在隴右以少勝多,一舉大敗吐蕃十五萬大軍,李光弼身上的薊州侯爵位亦是那時搏來的。
此時的李光弼雖小有良將之名,但尚未如後世那般彰顯,從戎數十年的安祿山沒把他看在眼裡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剛剛纔敗在他的手下,李光弼再強難道還強的過縱橫隴右的哥舒翰?
“啓稟陛下,末將願率軍攻取閿鄉,爲陛下拔去李光弼這顆釘子。”
方纔一戰,田乾真和孫孝哲各立大功,唯有安祿山麾下大將李歸仁還寸功未立,論位份,李歸仁尚在孫孝哲之上,到了這個時候他如何還坐得住。
安祿山聽了李歸仁的請命,當即笑着應允道:“好,李將軍亦是朕心腹愛將,那便由李將軍領兵四萬充作先鋒,替朕會一會李瑁麾下的這個‘小吳起’。”
李光弼治軍嚴謹,頗有古人之風,李瑁曾已吳起盛讚李光弼治軍之能,故而安祿山有此一說。
李歸仁當即跪拜道:“陛下放心,不出兩日,臣必取李光弼人頭獻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