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

隨着安祿山親軍“曳落河”的潰敗,安祿山最以依仗的那把重劍也折於中原。

“曳落河”在河北戰無不勝,是燕軍戰力最強的象徵,隨着“曳落河”的覆沒,燕軍的膽氣也被擊散,奕川戰場上的局勢迅速呈現出一邊倒的架勢。

安祿山一向機敏,見形式不對,轉身便逃,丟下李歸仁爲他殿後,阻擋住背嵬軍的攻勢。

背嵬軍大部被李歸仁的大軍糾纏,抽不得身,馬璘求功心切,只得率領三十親衛便追向了安祿山逃跑的方向。

虎倒威猶在,安祿山雖然大敗,但身旁依舊跟隨這數百精騎,馬璘雖攜大勝之威,但依舊難從正面硬拿安祿山,只能從側面襲取。

“陛下,馬璘追上來了。”安祿山的親衛見馬璘帶人在一側緊追不捨,於是對安祿山道。

安祿山看了眼側後方不依不饒的馬璘,覺得腦袋一痛,忙吩咐道:“這廝是個不要命的主,快將他攔住。”

“諾!”親衛應了一聲,帶人衝向了馬璘的方向。

馬璘見狀,心知今日想要近前刺殺安祿山是不能了。

馬璘盯着馬背上安祿山肥胖的身軀,勒住戰馬,張弓搭箭,朝着安祿山的後心便一箭射了出去。

這些年來馬璘也是苦練箭術,頗有些準頭,但無奈馬背顛簸,安祿山也在往前奔逃,馬璘的一箭失了準頭,未能正中後心,而是射在了安祿山的後背上。

“呃!”

安祿山雖着鐵甲,但馬璘的一箭勢大力沉,還是刺進了安祿山的身體,安祿山後背吃痛,竟不自覺的痛呼了出來。

安祿山雖然被馬璘一箭射中,但並未傷及肺腑要害,安祿山忍痛彎腰抱着馬身,速度不減地往北面逃去。

馬璘見一箭未能取了安祿山的性命,還是叫他逃了,馬璘重重地嘆了口氣,將手中的強弓擲於地上,提起鐵槍,將一腔怒火發在了迎面而來的安祿山親衛身上。

馬璘被燕軍整整攔截了小半個時辰,等背嵬軍的士卒趕到,安祿山已經走遠了。

馬璘一面拍人繼續往北追擊安祿山,一面自己統兵南歸,向李瑁覆命去了。

奕川戰場上,“曳落河”覆沒,安祿山遁逃,戰場之上已經沒了主心骨,剩下的士卒早已夠不成威脅了。

李瑁見狀,親自率大軍渡河,對岸羣龍無首的燕軍根本無從抵抗,很快便望風而降了。

等馬璘率軍回到奕川,已是午後,馬璘跪在李瑁的馬前,伏地請罪道:“臣未能取下安祿山人頭,愧負殿下所託,請殿下責罰。”

今日一戰,安祿山主力全軍覆沒,李瑁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結果,李瑁親自下馬扶起馬璘,寬慰道:“仁杰率軍力破河北鐵騎,功勞不可爲不大,又何來的罪過,快快請起。”

馬璘起身拜道:“末將謝殿下厚德不罪之恩。”

馬璘起身後,負責清掃奕川戰場的李光弼走到了李瑁的身旁。

“啓稟殿下,此戰殺敵三萬餘,俘兵五萬,得良馬八萬匹,兵甲無數,經此一戰,黃河以南叛軍再不成氣候。”

今日一戰,安祿山帶傷逃得性命,而剩下的河北主力則死的死,降的降,燕軍勢力幾乎被徹底掃平,中原大局已經漸穩。

李瑁上前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笑道:“今日一戰,多賴光弼奇襲敵後,攻敵不意,否則此戰難矣。”

李光弼欠身回道:“殿下已大局相托,末將豈敢輕怠。”

——————

奕川一戰,叛軍主力盡失,李瑁擇選叛軍漢人俘虜精壯者三萬人編入劍南軍,擴建輕騎,交由李光弼統帥,至此,中原一代的劍南軍人數達到空前的二十七萬。

燕軍已經大幅往北退縮,此消彼長之下,李瑁的實力一躍成爲各方勢力之首,天下再無單獨能與劍南鎮抗衡者。

夜晚冷冽的月光下,白日充盈在天地間血腥氣已經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反倒多了一分冬日獨有的蒼涼。

“這中原冬日來地雖不比胡天那般早,但這才十月放過,夜裡便以寒冷如斯,比起劍南倒是要冷上許多。”李瑁站在奕川邊,看着站北向南,看着連綿的伏牛山,沒來由地忽然冒出了這一句。

“中原天寒,殿下竟能想到劍南,難不成殿下這是思家,想念嬌妻幼子了嗎?”就在李瑁的感嘆聲方落,李瑁的身後便傳來了一陣打笑聲。

李瑁聽到這個聲音,甚至不用猜,他便知道說話之人必是李泌,當今天下,敢如此打笑李瑁的沒有幾人,而在這邊,也就只有李泌了。

“長源深夜不眠,難不成是專程來取笑本王的嗎?”李瑁聽到了身後李泌的聲音,頭也不轉地回道。

李泌道:“李泌豈敢,只是李泌剛剛得到了關中傳來的線報,特來告知殿下罷了。”

李瑁出征在外,自然不可能事事躬親,負責幫李瑁彙集情報的便是李泌了。

李瑁聽到李泌這麼說,立刻轉過了身子,好奇道:“莫不是太子又折騰出了什麼事情,叫長源如此在意?”

李泌回道:“兩件事情:其一,太子撤換潼關主將,將高仙芝調回了長安,用其次子建寧王李倓爲潼關主將,統新軍四萬,駐守潼關。”

李瑁聽了李泌的話,嘴角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神情,笑道:“李亨倒也不傻,看得出高仙芝是本王的人,不過李亨撤換高仙芝也好,不撤換高仙芝也罷,光憑區區四萬新軍,想要擋住本王的二十萬劍南軍精銳,無異於癡人說夢。”

如今李瑁的實力冠絕天下,他自然有這樣的資本這麼說。

李泌道:“這只是其一,這第二件事也不知對殿下是好是壞。”

李瑁聽到李泌這麼說,不禁來了興致,看着李泌道:“說來聽聽。”

李泌道:“太子自知實力不濟,爲抗衡殿下,已命僕固懷恩前往回紇搬兵,借精兵五萬,由葉護太子統領,助建寧王守城”

“條件呢?”李瑁一聽到李泌的話,立刻接着問了出來,因爲李瑁很清楚,回紇同樣狼子野心,對大唐的繁華早欲染指,他們絕不會無緣無故地借兵南下。

“潼關若能得守,準葉護率軍在長安劫掠三日。”李泌的口中緩緩吐出了這幾個字。

李瑁聽到李泌的話,先是微微一愣,緊接着一股怒意衝上了裡面的臉龐。

“混賬東西!‘兄弟鬩於牆,外御其辱。’兄弟之爭,豈有引外寇入侵的道理,他如何對得起我李家的列祖列宗!”

李泌見李瑁動怒,忙安撫道:“太子與殿下相爭,唯一佔着的只有一個名分,如今太子這一招臭棋,將他自己最後的一點優勢也葬送殆盡。太子和回紇雖有承諾在前,但殿下只要破了潼關,回紇只是千里趕來赴死罷了。”

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三章 問安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一章 水淹第十五章 提點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八章 議政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五章 離間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五章 官學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十五章 紛爭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十一章 叛亂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九章 決裂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十一章 叛亂第九章 寧王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二章 誤闖第十一章 冷箭第四十章 建佛第八章 議政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一章 北上之議
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三章 問安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一章 水淹第十五章 提點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八章 議政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五章 離間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五章 官學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十五章 紛爭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十一章 叛亂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九章 決裂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十一章 叛亂第九章 寧王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二章 誤闖第十一章 冷箭第四十章 建佛第八章 議政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一章 北上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