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重大事件

6月30日,美國政府對外宣佈將向中方移交四艘弗吉尼亞級戰列艦,這四艘分別建造於世紀初02-04年前後的老邁戰艦儘管在世界各大海軍強國眼中已在無畏艦出現後落伍,然後,依舊能夠輕易左右一些小地區的軍事格局。也因此,日本政府自從得到了美國將向中國出售幾艘老式戰列艦的時候便沒有停止向美國抗議。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甚至一度集結,一度逼近馬尼拉跟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屬地--關島。儘管此時美國在關島上僅僅駐紮了一支不足百人的軍隊,但面對日本赤果果的軍事威脅,更加令國內孤立主義佔了上風的美國政府堅定了要在遠東地區扶持中國這個與日本有世仇的國家,以便令日本無力分心威脅太平洋。因此,美國政府強硬的無視了日本國內的不滿跟威脅,甚至藉口中方海員不足,從美國海軍中暫借3800多名海軍士兵及軍官,駕駛四艘弗吉尼亞級戰列艦前往遠東中國。當然中國、政府將爲此付出一筆不菲的薪酬。

7月1日,土耳其在英國購買的戰列艦“蘇丹奧斯曼一世”號(原巴西海軍向英國採購的“里約熱內盧”號)從埃爾斯維克轉移至沃克爾的新船廠開始棲裝。兩日後,擔心土耳其海軍的擴張將會遭到土耳其報復的希臘政府要求德國加快其在1913年訂購的“薩拉米斯”號戰列巡洋艦的建造進度。巴爾幹地區戰雲濃郁!

1914年7月,奧匈帝國在薩拉熱窩舉行軍事演習,把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作爲假想敵,激起塞爾維亞人民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7月11日,結束了同中國使團之間的交流跟協商,同中國簽訂了‘奧中維也納合作協議’的奧匈帝國武裝部隊檢察長、哈布斯堡王朝皇儲弗蘭茨斐迪南攜俏夫人家索菲肖特克女公爵訪問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遭塞爾維亞暗殺者加夫裡洛普林西普槍擊身亡,史稱“薩拉熱窩”事件。正在夏季別墅休憩的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得知皇儲遇刺的消息後,年邁的皇帝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因爲這種事,在他的生命當中已經不是第一回了。

“太可怕了!”他喃喃地對自己的侍從官說道,“觸犯全能的上帝是不能不受懲罰的,上帝用他的手恢復了我不幸未能恢復的秩序。”

他的侍從官當然明白他的皇帝陛下在說什麼。

儘管皇儲夫婦的遇刺身亡是一場可怕的悲劇,但卻爲哈布斯堡王朝所面臨的皇室危機提供了“合乎需要”的解決辦法。越老越迷信神明存在的奧皇約瑟夫一世在這裡對他的繼承人以犯貴賤通婚之罪來反對皇朝而遭到“上帝的懲罰”表示了極大的敬畏。同時,皇儲的去世,也爲奧匈帝國提供了最好的藉口,最差插手巴爾幹半島又合情合理的藉口。

而當天較晚的時候,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在康斯坦茨原‘齊柏林飛艇公司’視察時獲悉這個消息的,當時他正在視察軍方注資剛剛完成了飛機生產線改造並已經更名爲‘齊柏林飛機飛艇公司’。而根據軍方及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的報告,未來的‘齊柏林飛機飛艇公司’全力生產將擁有製造月產超過一百三十架飛機的能力。

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是威廉皇帝的好朋友,威廉二世得知了這個可怕的消息之後,臉色發白的匆匆結束了對‘齊柏林飛機飛艇公司’的視察,着急的坐上了返回柏林的火車。

很快,表示同情的電訊來自世界各地,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發來了慰問電報,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宣告他的宮廷默哀三日,日本大正天皇也宣佈默哀三日。儘管心裡說不出來的歡喜,但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出於外交立場,他也宣佈自己的宮廷將爲斐迪南大公之死默哀三日。

7月11日,奧匈帝國皇儲夫婦遇刺。對於大事件的到來,李漢其實心情十分複雜。因爲時差的關係,發生在歐洲的這一場鉅變,調查局將情報送到他手上的時候已經是12日的凌晨,夜已是大深時分。揮退了他的新侍從官第三次建議他去休息的提議,他打了一個哈欠。日本朝鮮總督跟關東州總督已經在六月初從日本國內結束述職返回了。六月下旬日本國內往朝鮮派遣一支船隊運輸了一批物資過去。同時朝鮮及關東駐軍巡邏兵幾次試圖靠近中方陣地巡視,甚至故意尋釁,小動作不斷。調查局從日本發回來的情報一封比一封更令他感覺棘手,尤其美國政府決定將向中國移交四艘老式戰艦加強中國海軍實力後,日本國內,對於中國新政府不滿的呼聲已經徹底壓倒了反對派了,若不是目前薩摩藩的幾位大佬還沒有點頭,只怕日本已經迫不及待要武力摧毀在‘建設強軍’上表現出極強意圖的新總統李漢跟他的過渡政府了。

在這種危機下,他又如何能夠睡得安穩,目前國內百廢待興又連年大戰,財政上縱使有來自海外的黑金,但軍事上的差距不是一點兩點的前瞻性便能抵消掉的。有一點他不得不承認,中國現在跟日本之間的差距很大,對,非常大。

當他的侍從官第四次敲響他的辦公室的門進來時,李漢面上已經有了些許不悅色了。他剛要說話,卻不想他的侍從官便着急的將一封剛送到秘書室的電報放到了他的桌子上。

李漢本來還有些漫不經心,拿起看了一眼之後一下忙站起身子。

“立刻去請參謀部蔣總參謀長,警務李總長、外交部陸總長到我辦公室來!”

“是!”

他的侍從官雖然奇怪大總統的表現,但還是認真的將他的命令記錄下來,在大半夜前往三處府邸,將三人喚來總統府。

7月12日,經過了一天的傳播之後歐洲一條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奧匈帝國的王儲菲迪南大公和他的夫人,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的民族狂熱分子槍殺,藉以表明這個巴爾幹民風強悍的國家意圖擺脫奧匈帝國的控制和影響的姿態。巴爾幹從上個世紀末就是歐洲局勢的火藥桶,不管是奧匈帝國,還是他們背後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還是英國、法國還有俄國,所有歐洲的強權勢力都糾纏在其中。這裡是中歐同盟國的軟肋,也是民族問題最複雜的地區。奧斯曼土耳其這個將死的大帝國的祖先們留下的豐厚遺產,讓所有摻雜在其中的政治勢力都紅了眼睛。俄國眼饞這裡的黑海出海口,掌握了這裡,就可以輕鬆將影響力伸向地中海,並且進一步加強在近東地區的影響力;英國要借用這裡屏障他們的近東勢力範圍;法國要維護他們在地中海的霸權;德奧兩大中歐強國後者希望吞併了巴爾幹以恢復‘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的榮光,而德國更是要穩定這裡的局勢,一是可以聯絡土耳其,穩定自己的側翼,切斷英帝國的印度——蘇伊士——地中海生命線;二來把俄國封鎖在伊斯坦布爾海峽(又名博斯普魯斯海峽)以內。複雜的政治局面,導致這裡的一小點火花就可能醞釀成一場大戰,更別說現在歐洲整個就已經成爲了一個大兵營!

無數的歐洲人在這個時刻只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大戰就要來了。輝煌了三百年的歐洲,就要因爲這場大戰從巔峰跌下來。他們所締造的黃金時代,也許就要因爲這場戰爭而終結!

這個消息傳到遠東,給了這裡或者躍躍欲試或者野心勃勃的人不同的感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李漢第一時間拿到電報紙的時候,自己在辦公室內嘆氣十幾分鍾。歷史還是按照他巨大的慣性在向前運動!一戰是中國等待的機會不假,可一戰同樣也是一場大危機!失去了歐洲列強在遠東的牽制力,他便要豁出一切,去面對那沒有了顧忌的日本巨獸了!這份壓力,沉甸甸的壓得他幾乎連呼氣都有些困難了。

歷史上的歐洲強國正式開戰還要一個多月,日本和中國一樣,都是眼睜睜地在盼着這個機會啊!也許安靜的日子恐怕很快要過去,這個國家上空還沒完全散去的硝煙味,又要重新濃郁起來了!

正如李漢所擔心的那樣,薩拉熱窩的槍擊事件傳到了日本,同樣是驚起了滔天巨浪。特別是軍隊中的少壯派,更是欣喜若狂,因爲他們一直都在苦心追求的遠東的新時代眼看就要到來了!參謀本部部員多田駿大尉得知這個消息激動地抽出心愛的軍刀不斷用嶄新的綢布擦拭;陸軍少將、步兵第9旅團長白川義則攜帶寶劍鞠箱丸往陸軍省外絕食靜坐,要求日本趁此天佑日本之機出兵東北吞併滿蒙;同樣的鬧劇者參與者尚有第12師團長兼朝鮮駐屯軍司令官--安東貞美中將,他在最短時間內發動12師團全體將官親書血信送往國內,要求爲大日本帝國之昌盛先下一功;瘋狂的還有日本陸軍大將兼軍事參議官--載仁親王,這位在日俄戰爭中一戰成名的軍事擴張狂人早就不滿大正天皇登基之後被解除了軍職,不但親自前去遊說天皇,更是接連排放山縣有朋等諸位陸軍元老,好戰擴張的野望暴露無遺。

щщщ ¸TTκan ¸¢ o

這也不怪日本,日俄戰爭雖然令日本奠定了世界強國的地位,但這個強盜國家卻並能從戰爭中得到一分錢的戰爭賠款,反而爲之付出了高達數十億日元的鉅額經費,區區繳獲的那些俄國戰艦遠遠不能彌補。日俄戰爭後日本國內經濟持續倒退跟停滯多年,加上日俄戰爭後日本在遠東擴張的太快已經引起了白人至上的歐美各國的警惕,紛紛或明或暗的打壓跟掣肘日本的發展。日本這個國家雖然世界者。他們很清楚,只有歐洲各強國無力顧及遠東,他們纔有擴張的機會。

日本素來鄙夷美國,認爲這個國家就那麼點陸軍,若不是海軍跟國內工業強盛,根本沒有資格被稱之爲強國。也是因此,日本國內並不擔心美國的軍事威脅。往遠東大陸擴張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國內各界達成的共識,面對中國這個弱不堪擊‘東亞病夫之國’,不但日本軍方渴望再來一場甲午戰爭式的勝利,日本國內平民也普遍希望帝國能夠再像庚子年一樣,擊敗中國狠狠敲詐幾億賠款。

也是因此,當歐洲兩大對立敵視的軍事集團成員國--奧匈帝國的皇儲遇刺的消息傳到日本國內。國內很多人都認爲歐洲開戰在即,日本在遠東將失去全部掣肘。狂喜立刻擊倒了日本國內各界,尤其是國內的少壯派軍官們,隨後幾天都或多或少地顯出了一種癲狂的姿態。7月14日,經過了幾天的密謀跟準備後,雲集東京都以參謀本部跟近衛師團爲活動中心的日本少壯派組織---菊之代骨幹數十人於千代田區一座神社內召開了會議,幾乎很快就形成了決議。馬上動員跟接觸近衛師團跟各師團中的少壯派軍事組織,發動集體的力量以最堅決的態度推行這個計劃,分別遊說陸軍省、陸相、外相、首相等,並聯絡民間團體,一待歐洲宣戰,就迅速動員出兵,並聯絡在外的關東州駐軍、朝鮮駐軍、中國駐屯軍,配合趁機吞併東三省,變東三省爲帝國之殖民地。可以考慮若俄國從遠東抽調兵力回國,在滿蒙的影響力下將後伺機覬覦外蒙日本國內對於滿蒙數十倍於日本全國的領土,不知道眼紅了多少年了。

這些日本軍官都知道,他們國家還不像英美那樣強大,要達成獨霸中國、轉移國內矛盾的目標,經濟實力和外交實力都是不足的,只能暫時先吞併了肥沃富饒的東三省,然後再對全中國甚至整個遠東伺機爭奪領導權。

日本在經過日俄戰爭之後連續幾年的衰退與國內政局的混亂之後,終於尋覓到了這個機會。近幾年來歐洲局勢緊張之後,英德等國對中國局勢要不就是隻能用外交手段平衡,要不就是接近於抽身不管。一旦正式開戰,歐洲各強國甚至連發表意見的聲音都大不起來了。放眼望去,就快要沒有力量制約他們的野心。日本這隻野獸已經開始在磨礪他們鋒利的爪牙,準備在自己偉大的鄰居身上抓下一大塊血肉來。歐洲強國大戰,是李漢領導下的中國走上強國之路的機會。而對於日俄戰爭之後揹負着十數億債務,國內民不聊生、連年爆發米亂,經濟陷入衰退,只有軍事工業還在政府源源不斷支持下發展的日本而言,又何嘗不是獲得進一步發展的機遇?他們在甲午的屍骨上崛起,這次又想在華夏民族的血海當中繼續壯大,歷史,還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67章 低調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235章 戰起(4)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15章 刀疤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527章 和談(一)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662章 和談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330章 惡戰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六百零六章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六百七十三章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15章 刀疤第四百六十八章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101章 張梅生第526章 歸降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519章 刺袁(下)第237章 逃第675章 閱兵第236章 證據第516章 京漢陷落(下)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532章 應對(下)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411章 大選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256章 奪關(上)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2章 這裡是哪?第107章 摩擦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33章 買槍(下)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529章 和談(三)第73章 有人惦記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363章 餘波(下)第79章 發兵漢川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372章 應對第212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上)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180章 工作餐第5章 招待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99章 鹽業(4)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448章 大戰(五)第526章 歸降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
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67章 低調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235章 戰起(4)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15章 刀疤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527章 和談(一)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662章 和談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330章 惡戰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六百零六章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六百七十三章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15章 刀疤第四百六十八章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101章 張梅生第526章 歸降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519章 刺袁(下)第237章 逃第675章 閱兵第236章 證據第516章 京漢陷落(下)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532章 應對(下)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411章 大選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256章 奪關(上)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2章 這裡是哪?第107章 摩擦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33章 買槍(下)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529章 和談(三)第73章 有人惦記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363章 餘波(下)第79章 發兵漢川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372章 應對第212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上)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180章 工作餐第5章 招待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99章 鹽業(4)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448章 大戰(五)第526章 歸降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