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宜昌密信

李漢聽後卻是久久不語,如今的他卻是不好明着對劉氏兄弟跟殘餘的民軍動手。不過明着的手段不行,但他卻還有見不得光的手段,自然能夠收拾劉鐵。

便舒了舒眉頭叫陳天祥記錄下來,“通知第二標那邊提高對民軍的防備便可,命南下革命軍加快休整,清軍如今潰敗,不多時沙洋必然要接到消息,到時正是士氣大跌,拿下沙洋的最佳時機。聽聞宜昌起義後,劉溫玉自荊州、宜都、當陽抽調五營巡防佈防於宜昌一線,更有滿洲正藍旗左翼副都統恆齡領軍兩千出錦州至宜都,協防宜昌….算來如今荊州等地只餘下區區不足千餘巡防,那錦州將軍連魁以及右翼副都統心性懦弱,只看劉溫玉未至之前,兩人硬是不敢派兵進攻京山、鄂中便知道了。藉此良機焉有不拿三地之理…通知張、陳二人,叫他們這幾日辛苦一些,也好趁機拿下三地。”

對於宜昌,他到底之前疏忽了這方面的情報,所以如今卻是對於這鄂西重鎮並不瞭解多少,尤其是那民軍司令部司令長—唐犧支,他們只能從武昌那邊得到少量有關他的信息,此人出生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據說乃是恩施土家人,聽說曾經在黎元洪的二十一混成協當過軍官,據說混到了排長。

相傳此人乃是爲羣治學社發起人,後參加振武學社和文學社等革命組織,爲反清革命組織骨幹,後來文學社遭到取締之後,他雖沒有加入共進會,卻跟不少的共進會大佬聯繫頗爲密切。京山劉氏兄弟...武昌劉公,甚至孫武都對他頗爲敬服。

說起來這唐犧支心機着實了得,黎元洪素以善攻心術著稱,起義之前的整個武昌新軍之中,就數他的地二十一混成協被混入的革命黨最少,一旦被發現都被他機警的清理出去了。

而此人竟然能在黎元洪的眼皮底下發展幾年,並且相傳頗得黎元洪歡心。

兩個月前也就是宣統三年(1911年)七月,湖廣總督瑞澄特調新軍兩個營前往宜昌,防範川漢鐵路工人起事。唐犧支作爲黎元洪的心腹愛將,主動請命之下隨軍被派駐宜昌。新軍駐防宜昌後,以唐犧支爲首的原文學社實力和以胡云龍爲首的共進會,聯合傾向革命的宜昌地方人士,時刻與武昌革命黨人保持密切聯繫,積極進行響應武昌起義的準備工作,可笑宜昌一地駐紮水師、巡防合計逾兩千衆,竟然在唐等人舉義之後竟然毫無反抗之力,給他奪去了鄂西重鎮—宜昌!

不得不說,滿清韃子之腐朽從地方便可見一般。

“大帥,這裡還有宜昌那邊發過來的加密電文,請過目!”

陳天祥等他話落下了之後,方纔從帶來的文件之中取出一張亂碼電文,他第一眼看到的時候還以爲是宜昌那邊的情報人員打錯了呢,之後電臺那邊的人才告訴他,這是軍政府的加密電文,只有李副官跟大帥兩人手上纔有相對的密碼案本。

對於宜昌的消息,無疑是他現在最迫切得到的消息之一,一聽到自宜昌那邊來了加密電文,他頓時心裡一驚,知道怕是情報司派過去的人員發現了什麼重大秘聞了,想一想時間,確實如今所有情報人員都應該抵達了宜昌纔是。當下便從他手中接過那一張上鑲滿了漢字加數字的加密電文。

“蒹葭蒼蒼!”

李漢口中輕念,到底這情報司如今使用的五版密碼,有三版都是在他的提一下做的,他如今接到的夜不例外,正是來自他親自編繪的三套密碼之一。

“詩經!”

李漢心中有數,這四個字纔是整個加密電文的關鍵,尋常讀書人或許都知道它出自詩經,但肯定不知道它到底有什麼引申含義。其實這四個字則隱含着這一封加密電文的初始信息,加密文字順序等等,是李漢根據後世的情報處使用的十六個範本的加密模式改編過來的。

後世的版本中還包括有二十六組拼音順序,泄露的概率是他如今使用版本的千分之三。不過國內到底沒有專業的破譯密碼小組,不像後世那般響噹噹的‘和平崛起戰略’完全失敗導致敵人滿天下,尤其是歐美強國國內豆油數量衆多的中文密碼破譯人才,最諷刺的還是這些服務於國外情報機構的專員,大多數都是國家苦心培養多年,然後送出國留學的高材生。

從桌上拿過一本詩經,又取出一根方便塗改的鉛筆。李漢倒不顧忌陳天祥在場,這內裡的順序變化有數十萬種,就連他自己也不敢說能掌握一半,別人要想破譯,沒有數量衆多的密碼專家,而且還有對漢文化十分了解的,才能用幾年的時間破解。

手上不間斷的反覆翻閱詩經中的好多頁面,幾乎每寫下一個字,他都要根據密碼順序再換上一頁,一封並不很長的電文,他一人竟然用了近半個小時的時間才完全譯出來。

並且,隨着電文的譯出,他的臉上表情越加陰沉,顯然得到的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寫下了最後一個字之後,他的臉上已經是難看到了極點,將鉛筆放回桌上,陰沉不定的目光不斷的在那張剛剛取出,如今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譯文的白紙上。

一側等候了許久的陳天祥不安的動了動身子,喉嚨間吞嚥了許久,方纔忍不住問出了聲:“大帥..莫非宜昌那邊出了事情?”

李漢點了點頭,卻是皺眉盯着紙上的消息,心中愁苦難當。

無它,蓋因宜昌方面傳過來了三個消息,而這三個消息,無論哪個對鄂中軍政府來說都不是好事情!

“自己看吧!”

就今天的表現來看,陳天祥能力還是有的…比起馬榮成也不差多少,在他身邊磨練一下興許又是一員大將了。

到底軍政府的底子還是太薄了,別說跟武昌那邊相比了,就是京山跟宜昌那邊隨手都能拉出一批的人才來,反而是軍政府這邊,李漢自己也承認,因爲多出了上百年的經驗,令他在意識形態上跟如今這個年代的革命黨們有着本質的不同。

正是因爲如此,他只堅持自己心中的革命道路,崇尚不則一切手段的避免歷史重新走入那個年代。所以,未來他的勢必要遊離於革命陣營與國內諸勢力之間,爭取獲得攝取更多的利益,壯大自己的力量。

這個時代到底一切都是虛的…名聲….才氣,唯有實力纔是捍衛一切的根本!

正是因爲如此,他現在陷入了一個尷尬的怪圈之中,明明手下能夠找出不少的人才來,卻不敢大用。

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六百三十二章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278章 罪己第492章 拉開陰謀的大幕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235章 戰起(4)第488章 整軍第708章 將戰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554章 削藩第405章 行動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65章 黃明堂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507章 雷霆(3)第367章 貨幣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438章 大戰起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59章 恩威並重(下)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87章 要變天了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411章 大選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349章 鐵路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517章 刺袁(上)第6章 方老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5章 嚴中直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86章 城內的混亂局勢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297章 圖謀四川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178章 全雲南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430章 人心第370章 平陝第659章 應付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319章 襲擊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38章 蝴蝶效應第678章 文化運動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423章 亂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179章 招募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587章 照會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116章 掃平內患(2)第99章 鹽業(4)第436章 訂婚第488章 整軍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551章 妥協第667章 國務院改革草案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551章 妥協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五百六十二章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349章 鐵路第659章 應付
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六百三十二章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278章 罪己第492章 拉開陰謀的大幕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235章 戰起(4)第488章 整軍第708章 將戰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554章 削藩第405章 行動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65章 黃明堂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507章 雷霆(3)第367章 貨幣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438章 大戰起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59章 恩威並重(下)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87章 要變天了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411章 大選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349章 鐵路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517章 刺袁(上)第6章 方老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5章 嚴中直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86章 城內的混亂局勢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297章 圖謀四川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178章 全雲南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430章 人心第370章 平陝第659章 應付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319章 襲擊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38章 蝴蝶效應第678章 文化運動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423章 亂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179章 招募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587章 照會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116章 掃平內患(2)第99章 鹽業(4)第436章 訂婚第488章 整軍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551章 妥協第667章 國務院改革草案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551章 妥協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五百六十二章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349章 鐵路第659章 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