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八個小時火車, 三個小時中巴,半個小時的三輪摩托車之後,我拖着風塵僕僕的行李箱, 雙腳終於踏上了沿河自治縣石壩鄉高寨村的土地, 來接我的是一個老實憨厚的中年漢子和一個戴着眼鏡文質彬彬的斯文男人, 之前已經電話聯繫過, 所以他們一眼就把我認了出來, 趕緊走向前來,我掏出錢包給三輪摩托車司機付了車錢,提起行李箱也向他們走去。
斯文男人熱情地說:“你就是沐老師吧, 可把你給盼來了。我是畢卓,這位就是高寨小學的校長高玉虎。”
我忙打招呼:“畢老師好, 高校長好。”
畢卓:“走吧, 到學校還有一段路呢, 三輪車進不去。”果然接來下的路程都是高高低低的臺階,大概這幾天下過雨, 有些泥濘難走,不多久就在鞋底上糊了厚厚一層,本已疲累的腳步益發沉重起來。對於此行支教的辛苦,我是有心理準備的,只是沒想到第一天就給我這麼一個下馬威。
路上畢卓簡單給我介紹了一下高寨小學的情況, 高寨, 是一個有一千多人口的小山寨, 地處一座大山半腰, 由於生活艱難, 村裡青壯年基本都在外打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兒童。這裡原本有一個公辦學校教學點, 但在3年前被撤消。沒了學校,村子裡大一點的兒童就被送到山外縣城裡的公辦學校上課,而另外30多個年紀尚小的適齡兒童就沒了書讀,每天上山放羊、打柴。
高玉虎是原來村子裡公辦學校的老師,心疼沒有學校上學的30多個孩子,毅然放棄了教育局給他安排的縣城裡的教學工作,回到家鄉,騰出自己家的祖屋,辦起了這個特殊的學校。
這個學校有3個年級,一個年級一個班,共32個學生。原本是高玉虎一個人包攬了所有課程,也就3門課:語文、數學、思想品德。支教的畢卓來了之後,增設了英語、科學、音樂、美術、體育課,學校沒有活動場地,門前一塊稍微平整的空地,就是孩子們的樂園。
即便早已深知此處條件艱苦,真正見到教室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酸了眼眶,搖搖欲墜的泥瓦房,年久失修的門窗,粗陋自制的黑板和參差不齊的課桌椅,無一不昭示着求學的艱辛。
三個年級公用一間教室,其實也就是這座屋子的大廳,因爲只有兩個老師,所以同時只能有兩個班上課,上下的那個班的學生就自習,今天是週末,教室裡空蕩蕩的,並沒有學生。
旁邊進去有一條漆黑的巷道通向廚房,旁邊有三間房,一間大的是學生宿舍,一個大通鋪。畢卓告訴我有些學生家裡住的實在太遠,就在學校寄宿,每個星期從家裡帶回米和菜,就在學校搭食,高玉虎的妻子,一個淳樸老實的農村婦女,除開包攬了家裡的所有農活之外,還負責照顧家裡的七十歲的老人和兩個孩子,甚至還擔任了學校的廚工,每天給寄宿的十幾個孩子做飯。
另外還有兩間小一點的房間,其中一間是儲物間,放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上面都蒙了一層厚厚的灰土,剩下的一間就是畢卓的房間了,收拾得倒還乾淨,牆面都用報紙糊了,一牀一櫃一書桌,書桌上堆着滿滿的書籍,算是增加了一點書香氣息,我仔細看了看,這裡,將來就是我住的地方了。
高玉虎一家在附近另有住所。
畢卓第二天就匆匆忙忙離開了,據說是因爲家裡人突然得了重病,不得不回去照顧,所以纔會對這次的支教工作半途而廢,臨走前他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留給了我,我按照他的慣例,每月給高家三百元伙食費,一日三餐跟着他們吃,就這樣算了安頓了下來。
說沒有不習慣,那肯定是假的,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也只能慢慢適應了,沒網絡沒電視,虧得當初在手機裡下載了大量的電子書,足夠打發時間,何況真的很忙,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娛樂的,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不過也不會有什麼人找我,所以也並不重要。電壓不足,晚上燈光昏暗,聊勝於無,來之前最擔心的是衛生問題,鄉下的土廁的確挺讓人鬱悶的,只能咬咬牙克服一下了,還好用水方便,院子裡就有手壓的水井,壓一壓水就上來了,冬暖夏涼,供應充足。
只是覺得自己情緒異常,似乎特別地抑鬱易哭,一到傍晚就尤其脆弱,看到斜斜的夕陽就忍不住要落下淚來,卻只能硬生生地忍住,怕別人認爲自己不願意留在這裡。特別是這裡的學生,總是小心翼翼地很會看人眼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討好着你,正怕你會離開,會讓人覺得特別地於心不忍。
就這麼忙忙碌碌地過了半個月,校長高玉虎對我說:“明天有新老師要來,我得去接一下,三年級的語文課你幫忙上一下。”
我忙點頭:“有新老師,那真是太好了!課交給我沒問題,您放心好了!”
第二天正在上課,忽然覺得有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轉頭看向門外,忽然呆住,門外那人,丰神俊朗、笑容和煦、目光灼灼,這一瞬間,仿若陽光普照,連陰沉的天空也明亮輕快起來。
直到他伸手指指同樣一臉訝異的同學們,我纔回過神來,原來自己已經發呆得太久了,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下課了,於是匆匆交待幾句,跑了出來:“你怎麼來了?”
“你好,我是新來的老師,董飛揚。”朝我伸出一隻手,臉上的表情一本正經,眼睛裡卻閃着狡黠的光芒。
我一愣,看着他伸過來的手掌,不由得撲哧一笑,幾步上前握住他的手掌重重搖了兩下:“歡迎你,董老師,謝謝你對山區的教育工作作出的貢獻。”
董飛揚哈哈一笑,高玉虎走過來要給我們介紹,董飛揚說:“別忙了老高,我們認識,老同學了。”於是大家寒暄一陣,把董飛揚介紹給同學們認識了,待放學後又把空着的那間屋子拾掇拾掇,就算是安頓下來了,我才得空提出心中的疑問:“你不是要出國了嗎?怎麼又來這裡做老師?”
“我申請了推遲一年入學。”
“這樣可以嗎?”
“沒問題,國外的學校都很注重學生的實踐經歷,做過志願者的更吃香。”董飛揚不以爲意地說。
我心裡還是覺得非常過意不去:“其實你真的不用這樣的,我自己在這裡過得很好。”
董飛揚戲謔道:“喂喂喂,你可不要自作多情啊,我可不是特地爲了你來這裡的,只不過是想在出國前多點人生經歷,碰巧申請了這個支教組織,碰巧看見你的名字,碰巧這裡也還需要人,所以順便就申請了過來而已,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你說是不是說的就是咱們呢?”
我被他說得一陣臉紅,連忙站起來說:“我去看看飯好了沒有。”正欲走出去,董飛揚突然叫住我道:“我說,如果你真的要感謝我,要不就負責做飯給我吃好不好。”
我點點頭說:“也好啊,我正覺得老是麻煩高大嫂挺不好意思的,正好你也來了,我們兩個人搭夥一起做飯吃吧。我來做飯,不過你得負責到鎮上買米。”
董飛揚爽快地說:“成交!”
由於董飛揚的到來,孩子們的課程就更加豐富多彩了,他還帶領一幫孩子平整了一塊地,兩頭豎起木頭架子做的籃筐,弄出了一個小型的籃球場,又不知在哪裡弄回來一個籃球,像模像樣地教孩子們打起了籃球,這下,連不住校的學生們放了學都不肯回家了,整個校園熱鬧非凡。
沒過多久,董飛揚又收到好多到郵局包裹單,於是他找了個週日借了輛自行車去了趟鎮上,運回了一個大箱子。我翻開來一看,原來都是適合小學生看的書,新的舊的,圖書雜誌林林總總一大堆。
我感慨,這裡的孩子們的確太缺乏精神糧食了:“你行啊,哪裡弄回來的這麼多書?”
董飛揚說:“我來之前在網上發了個帖子,請大家把家裡多餘的舊書寄過來。”說着利索地在教室裡整理出一個角落,擺上他平時用木板釘的一個書架,再把各種書籍分門別類地擺好,一個小小的圖書角就出現在眼前。忙完了他又拿着相機拍照片,主動給我解釋說:“下次去鎮裡的時候把這些照片傳到網上去,讓捐了書的朋友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真正落到了實處,另外也讓大家知道我們哪些書已經有了,還缺哪一方面的,這樣大家捐書的時候也能夠有的放矢。”
第二天董飛揚又擬定了圖書的借閱制度,找了兩個平時威信較高,又耐心細緻的同學負責管理圖書,小小的圖書角就正式開放了,看着一架子的圖書,同學們都高興地歡呼雀躍。我看着忙碌的他,欽佩之餘心裡也十分地感嘆,這個人,真的無論去到哪裡,都能像太陽般地發光發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