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試跑跟調校(大章節)

來到休息室換好全套裝備,張一飛坐上這輛嶄新的雷諾方程式賽車,接下里的七站賽事裡面,都將由這輛賽車陪伴着自己征戰。

現在蒙扎賽道處於封閉日,比賽要在後天才正式開始,所以沒有遊客跟觀衆出現。

而且其他參賽車手,基本上都是歐洲本土車手,他們佔據地利優勢,平常就可以很方便來蒙扎試跑,賽道也相對熟悉。

所以他們並不着急今天就過來試跑,反正後天才比賽,明天完全有足夠的時間調試,於是賽道上面也只剩下張一飛一輛賽車,可以一個人跑個痛快!

當然,因爲是賽場封閉日,所以賽道上面各種監測設備同樣沒有開啓。張一飛的試跑數據,純粹要靠山本右京的經驗跟秒錶計時,誤差相對來說比較大,只能作爲參考。

“飛哥,加油,注意安全。”

阿虎看到張一飛準備試跑,加油打氣了一句。

張一飛這個時候伸出一根手指,朝着阿虎擺了擺說道:“小場面,七星山車神,瞭解一下。”

現在有了阿虎過來,張一飛也終於有了打趣的人了,不然之前跟武田純子跟山本右京口嗨兩句都不合適,畢竟一個是女人,一個是木頭。

行駛到賽道,武田純子充當臨時的發令員,隨着她手臂揮下,張一飛一腳油門下去,賽車如離弦之箭一般衝了出去。

駕駛這輛雷諾2000賽車,張一飛並沒有生疏感,因爲這輛車跟豐田青訓基地的方程式賽車,規格什麼的都是一樣的。

這也算是方程式賽車的一個優點,就是所有東西都被國際汽聯規定死了,不同廠商之間車輛區別不大,所以上手起來也毫無問題。

只有到了一級方程式那個級別,才能感受到頂級F1賽車上的性能差異,像這種初級方程式賽車馬力差距微乎其微,變速箱動力響應也無比接近。

甚至很多廠商爲了省事,都懶得自己打造初級賽車,直接採購原件來組裝。

比如說雷諾2000賽車,就不全是法國雷諾公司自研的,車架是來自意大利的TATUUS公司,ECU來自菲亞特旗下Magneti Marelli,發動機變速箱是倒是雷諾自己的。

第一圈試跑,張一飛並沒有玩什麼極限操作,因爲他對於賽道跟賽車性能都不熟悉,這不是豐田的青訓基地,把賽車撞了也問題不大。

要知道現在賽車可是租的,剛纔張一飛也是仔細瞄了一眼租賃合同上的賽車售價,寫的是25萬美元。

這個時代匯率可是超過了1比8,要真是把這輛賽車給撞報廢,張一飛要賠償超過200萬人民幣。這筆錢不屬於豐田贊助的項目內,所以要張一飛個人賠償,實在是有點賠不起。

後世亞洲的一些方程式車手,在征戰歐洲賽道的時候,單圈表現、比賽速度和防守能力都不算差,但卻都帶有一個“通病”。

那就是在刺刀見紅的“白刃戰”中過於保守,在“強強對話”中幾乎沒有主動進攻的慾望,成爲了亞洲車手從優秀走向頂尖的瓶頸。

這裡面除了文化背景較爲“溫和”之外,那就是保守的賽場策略,跟降低車損賠償有很大的關係。更透徹一點說,這也是降低參賽費用。

畢竟把車撞報廢了,可能飯都要恰不起,換誰都得悠着點啊。

張一飛也是面臨着這種恰不起飯的風險,自然試跑第一圈要謹慎一些,主要是感受一下懸架的變化跟輪胎抓地力。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量產車跟雷諾方程式數十年經驗的問題,這輛車的動力跟變速箱匹配程度,是要好於豐田賽車的。

不過這算是正常,因爲豐田那輛是F1的原型車,拿過來改了一下動力跟空氣套件,就丟給青訓車手使用,而不是專門爲初級方程式研發的,自然感覺上面要差了那麼一丟丟。

初步的感受了一下賽車性能跟跑道,胎溫也逐漸上來,第二圈開始的時候張一飛就提速了。

蒙扎賽道起點過後,是一條長直道,張一飛直接升到六檔,引擎的轉速開始瘋狂攀升,速度也很快逼近極限的260km/h。

“志哥,方程式賽車提速真的好犀利啊,感覺不到五秒就破百了。”

阿虎雖然沒有接觸方程式賽車,但是好歹也在修車店幹了幾年,對於車輛速度方面很敏感,一眼就看出來張一飛的全油門提速動作。

“車輕、變速箱傳動效率高,馬力賬面數據雖然並不誇張,但是輪上馬力並不算低,所以加速度很快。阿虎,以後我們倆就要好好鑽研了,這樣才能陪着一飛征戰職業賽道。”

“我會的,志哥。”

阿虎用力的點了點頭,今天他已經感受到職業跟速度帶來的衝擊,這對於十幾歲的小年輕來說,誘惑力很大。

無論是對於張一飛的支持,還是自己心中燃起的火苗,阿虎都想留在賽道上面,感受這種速度與激情。

很快張一飛就來到了蒙扎賽道1號彎,這是一個被稱之爲Rettifilio Tribune的組合彎,翻譯過來大概是個羅馬保民官的名字。

反正張一飛見到賽道資料的時候,不知道意大利佬爲什麼要用羅馬保民官來命名賽道彎道,可能文化差異導致腦回路不怎麼正常。

組合彎道入彎角度很小,所以必須要在入彎前重踩剎車,把時速降低到1檔80km/h左右,才能安全過彎。

從巔峰260km/h,急速降低到80km/h左右,這就很考驗車手對於剎車點的判斷,早了速度降低太多會被人超越,晚了速度降不下來,會在彎道失控。

試跑張一飛沒玩什麼極限,早早剎車到70km/h的速度,安全過了這個彎道。

這個彎道不單單是對於入彎要求很高,出彎之後又是一段長直道,所以要在非常短的時間裡面,把車速從之前的70~80km/h,再次提升到6檔極限速度。

這就是爲什麼,要降低氣流下壓力跟輪胎抓地力,就是讓賽車可以在出彎加速上佔據優勢,否則彎道沒被人給超車,結果出彎直道加速被人給超了,那才真叫憋屈。

過彎感受中,張一飛覺得懸架支撐沒問題,但是氣流下壓力方面偏強了一點,出彎後的加速度張一飛覺得不給力,跟在豐田青訓中心極限加速差不多。

但要知道這輛賽車是要略強於豐田賽車,並且賽道質量也要好一些,如果只是豐田青訓基地的速度,張一飛別說什麼奪冠了,目測正賽都跑不進。

畢竟參賽選手高達30多位,而正賽名額只有20位,也就是說在排位賽階段,將有十多位車手被直接淘汰,就連正式比賽的機會都沒有。

張一飛這次目標放的很低,沒自大的認爲自己會拿冠軍,最高目標就是站上領獎臺就行了,下限目標是跑入正賽。

因爲兩輩子都是職業車手,他知道歐洲職業氛圍有多強,這種差距就跟中超與五大聯賽的差距一樣,特別是方程式賽車,很多歐洲車手幾歲就征戰在賽道上。

相當於起跑線上你準備靠腿跑的時候,對手都已經開上車了,非酋怎麼跟氪金玩家鬥啊!

(2000年雷諾2000歐洲盃賽制跟車手數量已經查詢不到,但是按照17、18年雷諾2.0歐洲盃,參賽車手分別是34名跟28名。循環按照當年F1模式,稍微更改了一下賽制,增加了排位淘汰,保留跟F1同規模的20名車手。)

“一飛君,試跑的感覺怎麼樣?”

耳麥裡面傳來了山本右京的聲音,正式方程式比賽,車手的頭盔裡面都有通話系統,方便車隊傳達指令。

“懸架方面感覺不錯,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更硬一點,空氣下壓力能不能再調低,我感覺出圈加速度不夠強。”

張一飛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其實調校的已經很不錯,但張一飛希望更極限一點,畢竟對手太強。

“懸架不能再硬了,因爲蒙扎賽道的路肩較高,很多時候極限超車跟過彎都需要借用路肩,太硬的懸架很容易損壞,風險太高。”

“下壓力可以調整,我選擇用了比較保守的方案,但問題輪胎抓地力進一步降低的話,車輛穩定性也會隨之降低,高速彎很容易出現失控,你覺得自己能掌控嗎?”

山本右京說出了調校的缺點,他確實是採取了保守策略,這就跟之前說的亞洲“通病”一樣。

不過這也是爲了張一飛考慮,不單單是錢的原因,張一飛作爲第一次參加雷諾職業賽事的車手,經驗跟對於賽道速度把控上很欠缺。

過於降低輪胎抓地力的話,到時候過彎或者高速變道,輪胎有可能會出現抓不住地面的現象。如果經驗欠缺處理不好,哪怕沒有出現什麼大事故,浪費過多時間也是得不償失的。

“我覺得自己沒問題,排位賽跟正賽上面,必須要進一步提高速度。”

張一飛表面笑嘻嘻,其實內心裡面還是有一種危機感的,對手太強領先太多,那麼就必須要更玩命,纔能有追趕超越的機會。

“那好,把車開回維修站,我們再調校一下空氣套件跟輪胎。”

比賽工程師就是爲車手服務,他們會根據車手的要求,從而不斷調整賽車數據。

這種賽車基礎調校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需要張一飛在賽道上面不斷試跑,通過車手反饋跟各種遙感監測,才能完成最合適的賽車調校。

同樣長時間的試跑跟練習,會導致車手體力消耗很大,這就是試車手存在的原因。所以山本右京必須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避免張一飛體力消耗過大,影響到後天的正式比賽。

一圈圈的試跑,張一飛不斷把賽車開回維修站進行調校,讓山本右京的壓力很大。因爲某種意義上來說,山本右京自己其實也是方程式賽事的新人。

畢竟之前豐田沒有涉及過方程式賽車領域,只是有歐洲征戰耐力賽的車隊。雖然歐洲耐力賽車體跟方程式很像,但內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對於山本右京他們來說,方程式也是從零開始。

就這樣跑了四十多圈,賽車換了四套不同軟硬程度的輪胎,最終讓張一飛跟山本右京找到了一個各方面都比較完美的調校。

試跑結束,武田純子拿着秒錶掐算的數據,走到張一飛面前說道:“一飛君,你最快一圈的成績是1分58秒63,距離賽道雷諾最快記錄1分55秒86,差距大概3秒左右。”

3秒?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張一飛皺起了眉頭,要知道正式職業比賽裡面,可不會出現青訓基地那種,動輒十來秒的時間差距,很多時候職業車手勝負手,都是在毫秒之間。

當然,這是跟賽道記錄比,受限於車手跟場地因素,到正賽的時候,基本上所有車手都會落後於賽道記錄。

只是3秒的差距,讓張一飛還是有點難以接受,這個成績不出意外從排位賽進入到正賽沒問題,但想要爭奪杆位或者靠前的順序發車,難度就很大。

張一飛推測,拿到杆位的車手成績,如果沒有遇到極端天氣情況,最快圈速只會比賽道記錄慢不到一秒!

看到張一飛皺眉的表情,山本右京過來拍了拍他肩膀鼓勵道:“一飛君,第一次職業方程式試跑,有這樣的圈速很不錯了,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山本右京這樣說,可不純粹是安慰話語,要知道作爲一名亞洲車手,張一飛第一次來到蒙扎賽道試跑,最快圈速跟賽道記錄就只差三秒,基本上確保能跑進正賽,已經在合格線標準以上。

這時候張一飛臉上出現笑容回道:“放心吧,這對於我來說沒什麼壓力,”

張一飛只是對於自己成績不怎麼滿意,不代表他有多大的壓力。

開玩笑,好歹上輩子也見識過不少大場面,這點小風浪的心理素質都沒有,還想着開一級方程式?

“賽車調校數據基本確定,今天就試跑到這裡,大家準備回去,讓一飛君好好休息一下。”

武田純子過來宣告試跑結束,因爲這時候距離張一飛第一次上車試跑,已經過去了三個多小時。

蒙扎賽道的7月可謂是熱浪襲人,哪怕張一飛能間歇性的回到維修站休息,但全套裝備在驕陽底下長時間試跑,對於體力的消耗也是驚人,從張一飛狀態來看已經出現輕微脫水。

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後天比賽才正式開始,明天張一飛還要來到蒙扎賽道練習,所以今天就到此爲止,給張一飛充足的休息時間。

就這樣,張一飛一行人坐上豐田granvia,返回米蘭的酒店。

車上山本右京依然沒有閒着,他對比賽道數據,給張一飛制定正賽的比賽戰術。主要內容就是張一飛在各個彎道,最合適的檔位跟速度多少,剎車點在哪裡等等。

因爲雷諾方程式跟F1比賽不同,比賽時間短並且圈數要少,一般情況下正賽圈數都是在20圈以內,而F1都需要跑60圈左右。

所以雷諾方程式不用考慮什麼進站加油、換胎等等問題,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爲了降低比賽的技術成本,要是一切按照F1規則,那初級方程式就沒幾個人跑得起了。

但這個時候,張一飛卻看着一臉茫然的陳志跟阿虎,腦袋裡面思考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語言上的障礙,讓他們兩個完全插不進去。

戰術表格這些東西,都是按照標準用英文書寫,他們兩個就連看都看不懂,更別說什麼參與制定了。

所以語言問題,必須要想辦法搞定,至少在賽車這些專業性詞彙上,不能成爲阻礙。

但問題是,到底該怎麼搞定?讓武田純子來當翻譯或者是教英語,明顯是不可能的,她雖然號稱助理,其實就是車隊經理的職位,賽事都需要靠她統籌。

只能從別的方面想辦法,但歐洲他不認識什麼中英文都利索的華人,想來想去,張一飛腦海裡面浮現出一個人,他就是何紫菱的哥哥——何浪!

287 準備回國250 底薪車手562 騎臉輸出 (第一章)709 這麼狠嗎?(第三章)587 死神彎道 (第一章)783 進攻號角!635 中國異類685 最後一圈(加長)190 玩火自焚220 F1的賭注(第三章)643 藍色陰影(第一章)045 地下準則749 學者生,似者死。(5K)372 我選最快的332 加大賭注103 模擬賽事627 收官之戰(第三章)215 發佈會炸了(第三章)561 不屈的紅色317 榮耀時刻116 事情要黃?289 回到國內237 三家車隊172 中國爺們(二合一)231 賽道公敵019 駕馭戰神754 各憑本事(5K)464 強者心態(第三章)064 出發羊城229 真的NB545 沒有丟臉!(第三章)748 摩納哥杆位(5K)262 勝券在握121 熱情邀請196 車隊邀約689 “欺壓新人” (第一章)763 未來的期待333 突飛猛進766 沒有單挑這說法(5K)720 對不起我要贏(第二章)026 美系肌肉車風格112 卡丁車冠軍218 大佬雲集(第一章)037 街頭霸王(推薦票~!)711 不要想太多621 瘋狂崇拜 (第三章)072 急速狂飆170 賽後慶祝(大章節)663 女司機 (第三章)206 國內擴散(第二章)664 凡人的車技313 激進風格主場712 血統之戰(第一章)366 冷眼與嘲笑633 不可能慫503 齊聚一堂044 給臉不要臉314 明星車手123 前往日本264 男人的浪漫671 保守VS激進 (加長)368 期望不止於此!(第三章)703 火星車賽季(第三章)384 套圈未來冠軍698 友情珍貴 (加長)460 故意戲弄739 場外援助(4K+)313 激進風格主場330 危險情況782 紅藍對決050 必要基礎(求推薦)106 職業污點651 必須背鍋!305 絕對碾壓134 灣岸線278 不是對手256 英國銀石486 兇猛撞擊(第三章)419 理論排名上升027 天才車手443 中國賽車未來734 極限三輪車(4K)105 謝天成出面496 車隊困境(第一章)115 賽事級團隊547 美國之行 (第二章)769 我會拿冠軍402 釐米級挑戰(第三章)126 試訓目標076 奇蹟誕生(求推薦)204 分站冠軍(第三章)640 狂人阿隆索(第三章)533 隊友VS對手 (第一章)345 鄙視鏈底端375 首場正賽637 越戰越強038 出發港島556 中國巨星(第三章)545 新型賽車343 高強度測試
287 準備回國250 底薪車手562 騎臉輸出 (第一章)709 這麼狠嗎?(第三章)587 死神彎道 (第一章)783 進攻號角!635 中國異類685 最後一圈(加長)190 玩火自焚220 F1的賭注(第三章)643 藍色陰影(第一章)045 地下準則749 學者生,似者死。(5K)372 我選最快的332 加大賭注103 模擬賽事627 收官之戰(第三章)215 發佈會炸了(第三章)561 不屈的紅色317 榮耀時刻116 事情要黃?289 回到國內237 三家車隊172 中國爺們(二合一)231 賽道公敵019 駕馭戰神754 各憑本事(5K)464 強者心態(第三章)064 出發羊城229 真的NB545 沒有丟臉!(第三章)748 摩納哥杆位(5K)262 勝券在握121 熱情邀請196 車隊邀約689 “欺壓新人” (第一章)763 未來的期待333 突飛猛進766 沒有單挑這說法(5K)720 對不起我要贏(第二章)026 美系肌肉車風格112 卡丁車冠軍218 大佬雲集(第一章)037 街頭霸王(推薦票~!)711 不要想太多621 瘋狂崇拜 (第三章)072 急速狂飆170 賽後慶祝(大章節)663 女司機 (第三章)206 國內擴散(第二章)664 凡人的車技313 激進風格主場712 血統之戰(第一章)366 冷眼與嘲笑633 不可能慫503 齊聚一堂044 給臉不要臉314 明星車手123 前往日本264 男人的浪漫671 保守VS激進 (加長)368 期望不止於此!(第三章)703 火星車賽季(第三章)384 套圈未來冠軍698 友情珍貴 (加長)460 故意戲弄739 場外援助(4K+)313 激進風格主場330 危險情況782 紅藍對決050 必要基礎(求推薦)106 職業污點651 必須背鍋!305 絕對碾壓134 灣岸線278 不是對手256 英國銀石486 兇猛撞擊(第三章)419 理論排名上升027 天才車手443 中國賽車未來734 極限三輪車(4K)105 謝天成出面496 車隊困境(第一章)115 賽事級團隊547 美國之行 (第二章)769 我會拿冠軍402 釐米級挑戰(第三章)126 試訓目標076 奇蹟誕生(求推薦)204 分站冠軍(第三章)640 狂人阿隆索(第三章)533 隊友VS對手 (第一章)345 鄙視鏈底端375 首場正賽637 越戰越強038 出發港島556 中國巨星(第三章)545 新型賽車343 高強度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