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輿論風暴

文章內容介紹了張一飛職業經歷,突出他能在排位賽取得好成績的離奇性,並且把張一飛稱之爲F1新賽季的頭號黑馬。

同時CNN報道中還提出一個反問,那就是中國車手到底能否把這種水準保持下去,還是最終成爲“曇花一現”?

這種反問的提出,某種意義上算是一種隱喻,表明他們並不信任張一飛的有絕對的實力,目前排位賽的成績,大概率就是張一飛的極限!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這篇描寫張一飛的報道,內容裡面卻大幅度稱讚了一波蒙託亞的實力,認爲印地500的冠軍,放在F1裡面也完全有奪冠的實力。

這種莫名其妙的的對比,就不由讓人懷疑CNN報道的真實原因,它到底是想稱讚張一飛,還是想要吹噓蒙託亞,或者更爲隱蔽一點,它其實是想要宣傳印地500賽事?

很多人都不知道,世界上除了國際汽聯旗下的方程式賽車,還有一個相對來說“非主流”的賽事,它就是由美國汽車協會主辦的印地方程式賽車。

歐美很多時候都被統稱爲一家,但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都不是那麼心甘情願的當一個小老弟。對於歐洲來說,老子祖上富過,是你美帝的爸爸!

但是對於美帝來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你們通通都是一羣小老弟,都要接受我的領導。

這種競爭,某種意義上延伸到了賽車上面,國際汽聯主導的方程式賽事,基本盤在歐洲,然後發展到全世界,成爲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主要賽事。

不過美國汽車協會卻不想受到國際汽聯的領導,於是他們開創了屬於自己的賽事,這就是印地系列賽。

相比較國際方程式,印地賽事的投入成本更少,賽車風格更加狂放粗野。但是在車手水平跟科技含量上,就要落後於國際方程式了。

美國一直都想要推廣自己的印地系列塞,這樣就能在賽車甚至是汽車工業領域,掌控絕對的話語權。所以CNN作爲美國喉舌,自然報道內容會偏向於印地系列賽。

雖然CNN報道里面夾帶了不少私貨,但是作爲世界上最大的主流媒體之一,它的這篇報道,還是引發了一場輿論轟動。

很多人知道都不知道,原來中國還有方程式車手,結果現在一看報道,不得了啦!中國不單單有方程式車手,都已經跑進F1,還在揭幕戰排位賽中,取得了第六的好成績。

這種感覺,就好比非洲哪個山窩窩裡面,突然殺出一個乒乓球選手,在中國全運會預選賽上,挫敗一種中國乒壇頂級高手,以預選賽第六的成績殺入了總決賽。

所以這篇報道,甚至給很多不是那麼關注方程式的普通人,帶來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特別是一些關於賽車的BBS裡面,涌現進入很多好奇的新人,開始詢問關於中國車手的一些問題。

“中國佬方程式賽車有這麼厲害嗎?居然能成爲F1車手?””

“成爲F1車手就算了,處子秀就跑進前六,這不意味着他很快就能登上領獎臺了,我不相信中國方程式水準,能培養出這麼厲害的車手!”

“飛並不是中國培養的,報道里面說他是豐田青訓車手,應該是接受日本職業培訓的吧?”

“那他卡丁車階段總是在中國吧,問題是中國有什麼厲害的卡丁車職業訓練嗎?”

“你問我,我去問誰?自己有本事去中國調查啊!”

BBS裡面類似的討論跟疑問,開始隨着報道跟網絡延伸,更多的人都知道F1圍場裡面,已經出現了一匹黑馬級別的中國車手。

而且不單單是美國的CNN,得益於目前這個時代F1堪稱是頂尖的影響力,英國的BBC、法新社、半島電視臺等知名媒體,都報道了這一場F1新賽季的揭幕賽。

只不過他們並沒有主要關注張一飛,注意力依然放在了杆位選手舒馬赫身上。作爲巔峰時期的舒馬赫,他跑出來的排位賽圈速實在是太誇張了,簡直屬於不給對手活路那種。

很多媒體在揭幕賽就開始預測,舒馬赫今年是否能成功衛冕?

甚至遠在萬里之外的中國,這一次F1新賽季揭幕戰,因爲張一飛的關係,上了央視的綜合頻道,並且在晚上七點新聞聯播裡面播放了張一飛排位賽片段。

只要是中國人,都能明白七點鐘這個時間點,能上新聞聯播代表着什麼,這個影響力,要遠超之前央視體育頻道的播放!

畢竟體育頻道的受衆跟影響力,就遠遠小於綜合頻道,加上在這個時代的中國,賽車堪稱是極其冷門的運動,受衆就更少了。

所以之前張一飛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有這麼一位車手,但是卻達不到國民運動員的高度,更多人只是抱着一種自豪的心態,中國能出現一名進入F1的車手。

經過新聞聯播的報道之後,這一切都變得完全不同了,張一飛的國民度開始急劇飆升,很多國人茶餘飯後,都開始好奇的討論起這一名對民間來說很遙遠的F1車手。

並且隨着張一飛開始收穫成績,加上中國大獎賽很有可能明年就會舉辦,媒體開始有意識的把張一飛,朝着“國民車手”的方向打造,否則一個排位賽成績,還達不到上央視七點新聞聯播的標準。

可以說就經歷了這麼一場比賽,張一飛開始享受到“爆紅”的感覺,就連普羅斯特車隊,都有許多媒體打算來採訪張一飛,希望能好好挖掘一下這匹“黑馬”,那些背後不爲人知的故事。

面對媒體的採訪要求,普羅斯特的本意其實是傾向於答應的。因爲張一飛名氣的提升,某種意義上也是連帶着普羅斯特車隊名氣提升,這對於車隊未來贊助、商業價值等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正面影響。

但是科塞爾直接否決了這些採訪申請,理由是週末就是正賽,張一飛現在正處於積極的備戰狀態,怎麼可能去接受這些媒體的採訪,會影響到到車手的比賽狀態。

面對比賽工程師的強硬拒絕,老闆普羅斯特也只好打消心中的想法。他曾經也是一名車手,知道正賽前那種簡短採訪沒問題,但是這種多家媒體賽前集體訪問,無論是時間上還是狀態上,都對於車手有很大的影響。

普羅斯特雖然想提升張一飛的名氣,來擴大車隊的影響力。但是張一飛現在纔剛剛有新星的趨勢,就往死裡薅羊毛的話,無異於殺雞取卵。

這筆賬普羅斯特還是會算的,所以他最終贊同了科塞爾的決定。

下榻的賓館裡面,張一飛絲毫沒受到媒體的影響,他正在跟車隊策略組,查看排位賽的錄像,以及決定明天的首發策略。

首發策略,最主要的決策點就是進站次數,正常情況下F1正賽,進站次數分別爲一停、二停、三停。這裡面停幾次,就代表着車手回幾次維修站,進行換胎加油等等動作。

如果採用一停戰術的話,那麼賽車就會使用硬胎跟重載油,這樣雖然會在初始階段,因爲輪胎跟重量因素圈速慢一點,但是節省了進站時間,依然不會導致自己落後。

採用三停戰術的策略就完全相反,車隊會使用輕載油跟不耐磨的軟胎。這樣每一圈都能儘可能的跑出最快速度,累積起來就追回了進站所浪費的時間。

車隊會根據賽道類型的不同,以及當時的種種客觀因素,來制定車手進站策略。比如說阿爾伯特公園賽道,法拉利最喜歡的策略就是三停戰術,他們有信心追回進站的時間損耗。

當然,還有一些特例會使用四停,比如說舒馬赫經典四停戰役,幫助他拿到了法國大獎賽的冠軍。但這都不是在常規策略制定計劃,同時有着很大的風險,不是藝高人膽大還真不一定能追回來進站所損失的時間。

“我覺得飛作爲一名新人,明天賽事最好採用一停戰術。”

領隊亨利首先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在F1賽事規則裡面,賽車一場比賽中,必須使用兩套不同的輪胎。這就意味着一停是底線,無論如何都要進站一次。

張一飛作爲一名新人,減少進站次數,就代表着能減少進站所導致的失誤跟節奏打亂,提高在賽道上的容錯率。

要知道之前在訓練基地的時候,張一飛發生過進站加油事故。雖然那次事故並不嚴重,也跟張一飛本身沒多大關係,但是在高強度賽事壓力下,誰也不敢保證張一飛跟阿虎這幾名新人,能否扛住這樣的壓力,不出現任何的失誤。

既然這些東西都無法保證,那麼首場正賽,就採用偏保守跟穩妥的策略方針,這也是最爲合理的方案。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一向不怎麼開口的山本右京,卻罕見的主動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通過我的計算,三停戰術將獲得最大化的收益,如果考慮到風險等等因素。我認爲二次進站將是風險跟收益的最佳平衡點,一停戰術理論上會落後二停戰術大概2.128秒。”

“所以我建議,至少要保證二停戰術,有信心話最好三停!”

406 不懼挑戰089 港島大帽山417 第一次配合436 驚醒野心610 叼回去!685 最後一圈(加長)718 我想上位(加長)785 個人VS團隊706 暴露短板(第三章)639 宿命之敵 (第二章)565 打響戰鬥 (第一章)385 遺憾VS慶祝355 挑戰全部219 科塞爾的野心(第二章)150 蒙扎賽道(第九章)665 鉅額收入511 冰人覺醒 (第二章)039 極限速度改裝店052 競速卡丁車469 你飄了(中秋快樂)111 極限空間581 信念崩塌 (第二章)440 回國轟動(第一章)202 另類過彎路線(第一章)677 冬測來臨 (加長)177 試跑爆胎552 真正的尊重787 雨中張一飛544 領獎臺075 瘋狂對決(求推薦)571 別讓我失望 (第二章)093 各路圍觀087 帶我一起747 展露獠牙(5K+)190 玩火自焚247 我的目標190 玩火自焚194 歡呼與憤怒617 GT三大車手 (加長)257 領域突破089 港島大帽山359 真是大心臟027 天才車手183 激進風格669 勢壓阿隆索313 激進風格主場137 參賽名額193 奪得杆位084 魔鬼教練412 軟就代表着可欺366 冷眼與嘲笑781 車神舒馬赫237 三家車隊611 BBC專刊749 學者生,似者死。(5K)515 天道酬勤 (第二章)111 極限空間060 改裝完成(求推薦)448 悲情馬薩171 強悍的人選243 顛覆認知452 賽前熱度暴漲464 強者心態(第三章)711 不要想太多415 驚人差距(第二章)620 灣岸王者 (第二章)第三章 F1新秀測試 (第三章)162 引發熱議(第四章)211 你能這麼強?527 悲喜交加 (第三章)422 瘋狂鬥爭107 比賽臨近686 時代變了 (加長)324 雷諾總冠軍060 改裝完成(求推薦)579 做夢場景 (第三章)454 火藥味十足(超長章)671 保守VS激進 (加長)732 奪回位置(5K)252 央視頻道採訪522 對戰車神 (第一章)616 再回灣岸031 難以抉擇691 捨我其誰!(第三章)734 極限三輪車(4K)415 驚人差距(第二章)790 世界冠軍682 養虎爲患(第三章)045 地下準則190 玩火自焚408 鋪天蓋地(第二章)587 死神彎道 (第一章)030 強的可怕141 F1規則142 詭異之處012 碾壓優勢085 改變本能123 前往日本604 爲F1而戰 (第一章)214 大衆神車(第二章)
406 不懼挑戰089 港島大帽山417 第一次配合436 驚醒野心610 叼回去!685 最後一圈(加長)718 我想上位(加長)785 個人VS團隊706 暴露短板(第三章)639 宿命之敵 (第二章)565 打響戰鬥 (第一章)385 遺憾VS慶祝355 挑戰全部219 科塞爾的野心(第二章)150 蒙扎賽道(第九章)665 鉅額收入511 冰人覺醒 (第二章)039 極限速度改裝店052 競速卡丁車469 你飄了(中秋快樂)111 極限空間581 信念崩塌 (第二章)440 回國轟動(第一章)202 另類過彎路線(第一章)677 冬測來臨 (加長)177 試跑爆胎552 真正的尊重787 雨中張一飛544 領獎臺075 瘋狂對決(求推薦)571 別讓我失望 (第二章)093 各路圍觀087 帶我一起747 展露獠牙(5K+)190 玩火自焚247 我的目標190 玩火自焚194 歡呼與憤怒617 GT三大車手 (加長)257 領域突破089 港島大帽山359 真是大心臟027 天才車手183 激進風格669 勢壓阿隆索313 激進風格主場137 參賽名額193 奪得杆位084 魔鬼教練412 軟就代表着可欺366 冷眼與嘲笑781 車神舒馬赫237 三家車隊611 BBC專刊749 學者生,似者死。(5K)515 天道酬勤 (第二章)111 極限空間060 改裝完成(求推薦)448 悲情馬薩171 強悍的人選243 顛覆認知452 賽前熱度暴漲464 強者心態(第三章)711 不要想太多415 驚人差距(第二章)620 灣岸王者 (第二章)第三章 F1新秀測試 (第三章)162 引發熱議(第四章)211 你能這麼強?527 悲喜交加 (第三章)422 瘋狂鬥爭107 比賽臨近686 時代變了 (加長)324 雷諾總冠軍060 改裝完成(求推薦)579 做夢場景 (第三章)454 火藥味十足(超長章)671 保守VS激進 (加長)732 奪回位置(5K)252 央視頻道採訪522 對戰車神 (第一章)616 再回灣岸031 難以抉擇691 捨我其誰!(第三章)734 極限三輪車(4K)415 驚人差距(第二章)790 世界冠軍682 養虎爲患(第三章)045 地下準則190 玩火自焚408 鋪天蓋地(第二章)587 死神彎道 (第一章)030 強的可怕141 F1規則142 詭異之處012 碾壓優勢085 改變本能123 前往日本604 爲F1而戰 (第一章)214 大衆神車(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