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

“大夥兒快些走,再有三裡地就有的飯吃了!去晚了可就搶光了!”

隨着官差聲嘶力竭的吆喝聲,順天府房山縣境內通往天津衛的官道上,從山西澤州、朔州、忻州等地聚攏起來的幾千工匠及其家人,或是推車或是挑擔,緩慢而堅定的向南行進着。

“娃他爹,俺們從家出來不得有上千裡地了吧?咋還木到官府大老爺說的地頭?小囡、木匣都快走不動了!”

李二娃挑着擔子邊走邊斜楞了一眼身邊小聲說話的自家婆娘,不滿的哼道:“一天到晚就知道絮叨!俺和你說多少回了,眼看就到地頭了!這一路上都是啥光景你木瞅見?若不是官府把俺們從家中挪出來,咱這一家人討飯都討不到!早餓死餵了野狗了!”

李二娃是山西澤州左家集的一名木匠,家傳數代的手藝,一手木匠活聞名幾十裡內,縣城的一些大戶人家打製各種木器也會找他去做。一年下來收入倒是不菲,一家四口雖沒有田地,但小日子過得也是有滋有味。

可這一切自崇禎八年起發生了鉅變。

打崇禎七年開始,整個澤州就是雨雪稀少,地裡的莊稼都是大幅的減產,糧價開始翻着個的上漲,李二娃家平日間以買糧度日,雖說家境還算殷實,但也逐漸感受到了壓力。

此後的崇禎八年和九年,不光是澤州府,幾乎整個山西西北部都是未見雨雪,田地裡的莊稼連續絕收,糧價已漲至每石四兩銀子,逃荒的人羣已是日見增多。李二娃的生意也大受影響,許多大戶人家都是減少了日常的開支,留着銀錢囤積糧食以度荒年。

李二娃實指望乾旱會很快過去,咬着牙用家中的存銀繼續購買糧食以供餬口,誰知道家中的銀錢花的精光,老天爺也降下一滴水來。

就在李二娃絕望之下,準備帶着家人出門逃荒時,縣裡的衙役找上門來,將他全家帶到了縣衙。

就在縣衙前的廣場上,李二娃與其他百十名拖家帶口的各種匠人,在聆聽了知縣大老爺的教誨後,被衙役們帶領着踏上了南下的路程。

知縣大老爺說了很多,但李二娃基本沒聽懂。只聽到大老爺最後說,朝廷給大夥兒找了個好地界,一年到頭暖和的緊,棉衣都不用穿,田地肥的撒下種子幾個月就能打好幾石稻米,他們這夥人是去給當地的富戶修房蓋屋、打製各種物件的,到時可比當初在家中掙得多的多。

就這樣,滿懷着對未來的希望,李二娃們稀裡糊塗的跟着官差們上了路。

在到達山西與京畿一帶交界地時,山西巡撫衙門從臨近京畿的數州召集的各色匠戶彙集到此,在統一給每戶統一發放了數個黑麪餅以及一小袋醃菜後,數千人的隊伍在官府衙役的看管下,浩浩蕩蕩的向着東南方向進發。

戶部在接到朱由檢的聖旨後,在順天府派人協助下,於官道上每隔三十里便設置了一個簡易的放糧處,路兩旁臨時搭建了長長的簡陋草棚,草棚下是數十口煮着濃稠米粥的大鍋,這些稻米都是鄭家船隊運送來的救命糧。這種放賑草棚將會長期的存在下去,以爲之後大股山西災民通過時爲其提供餬口之糧。

順天府除了派出官吏衙役維持秩序外,還從京郊各縣調集了上千名健婦壯工,以作搬運糧食、熬煮飯食之用。當然了,在朱由檢的過問下,這些健婦壯工都是花錢僱傭的,而不是過去以服徭役的方式強行徵調。

爲了防止官府中人接放賑之際侵吞糧食、刁難百姓,朱由檢派出大批錦衣衛沿途來回巡查,從稻米出庫一直到入鍋蒸煮,都有錦衣衛在一旁監視。再加上自崇禎九年施行的漲薪新政後,官吏衙役都享受到了巨大的好處,各人的辦差積極性明顯提高,已無必要再從如此明顯的地方騰挪好處,所以放賑一事進展的異常順利。

由於一路行來已經享用過多次免費的飯食,匠戶們對於官差的吆喝催促都是順從無比。

行進了小半個時辰後,李二娃老遠就看見了不遠處熟悉的粥棚,隊伍前端的人們已經用自家攜帶的各種器皿裝好了稠粥,然後各自尋了地方或坐或蹲的享用起來。

在錦衣衛的嚴格督導下,放賑的粥已經最大程度接近了乾飯的樣子,原先插筷不倒的放賑標準,指的是筷子插進去數息之間不到,那樣粥還是略顯稀了一些;但朱由檢固執的認爲,插筷不倒不能計算時間,就是筷子插進去任何時候都不能倒,這纔是放賑的標準,並且要嚴格照此執行。

對於皇帝如此敗家的行徑,戶部和順天府的官吏都是腹誹不已,放賑就是給災民們吊着一口氣而已,皇帝的命令簡直就是直接管飽了,這幫流民又不事生產,讓他們有口吃的就不錯了,爲何要多耗費大量的糧食讓他們吃飽?但既然是聖意如此,也只能遵照執行。

李二娃看着自家兩個小娃就着醃菜,端着木碗,大口大口的吃着香甜的稠粥,心裡不由得既欣慰又愧疚:朝廷的大老爺們真是大善人啊,俺們啥活都不幹,還管俺們這麼好的飯食,俺心裡總覺着虧欠人家啊;聽官差老爺說,這般濃稠的粥都是皇帝爺爺下旨發下來的,不成,等到了地界,俺定要給皇帝爺爺刻個神像供在家裡頭,叫俺全家每日都要去磕頭,永世不忘皇帝爺爺的活命之恩才成。

看着李二娃正端着空碗發愣,一旁的婆娘朝丈夫身邊挪了挪,把碗中大半碗粥倒進了丈夫的碗中:“娃他爹,俺吃不下了,不幹活吃這般多撐得慌,你幫俺吃了吧!”

回過神來的李二娃瞅了瞅碗中的大半碗粥,又看了看妻子溫柔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柔情,他知道妻子哪裡是撐得慌,是怕自己吃不飽才把飯食給他的。官府有規矩:成人每頓兩碗濃粥,孩童一碗;妻子知道自己食量很大,每次兩碗只能墊墊肚子,每次都用各種藉口把飯食讓給自己。

李二娃一手端着木碗,伸出手將妻子頭髮上的一根草棍輕輕的摘下,用滿是愛意的眼神看着妻子的眼睛。

婆娘一下子羞紅了臉,低頭輕嗔道:“這多人看着咧~”

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章 皇莊1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章 駱養性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
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章 皇莊1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章 駱養性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