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

新設立的鄉鎮以當地地理特徵命名,直屬縣衙管理,主官佐貳任期五年,由吏部予以考察,到時視政績決定升擢還是罷黜。

這項政策其實算是打破吏員因身份問題而無法升遷的一種延續,新的崗位都是朝廷流官身份,這讓吏員們又多了一條晉升的渠道,從而更好的調動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上進心。

這一點已經通過無數例子證明過了。

在持續數年的大規模異地搬遷安置過程中,各地涌現出許多能力突出、但之前礙於不是科舉出身而只能做吏的人才,經當地主官舉薦,吏部覈驗後,這些實幹能力強的人才都轉爲了朝廷經制官員,極大的帶動了大批與他們身份相同者的幹事熱情,效果也是非常良好的。

在鄉鎮一級政權設置完成後,與之相對應的是各村裡長,這些人也將會獲得一定的補貼,讓他們更有歸屬感和責任感,明白自己是在爲朝廷做事,增強他們的對大明的向心力。

里長與後世的村長不同,因爲按照大明的制度,每一百一十戶爲一里,並設里長一名,而天下村落如此衆多,人口稠密地區的一個村子就會有好幾個里長,這樣能夠更好的預防村霸的產生。

絕對權力產生絕對腐敗,必須建立相互制約機制,才能降低腐敗的發生率,減輕對社會的危害性。

現在大明的里長基本都是由頗有資財和名望的鄉紳擔任,這些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很弱,遇事首先考慮的是本族的利益,雖然從人性角度上說,這樣做似乎無可厚非,但從民族大義的角度來講,這種做法終是欠妥、

朱由檢會授意內閣行文各地官府,今後在選任里長時,經過嚴格篩選和考察,增加退役官軍擔任此職的數量,以此來制衡鄉紳大戶。

退役官軍入選里長的,必須是服役五年以上並且識字者,參加過剿賊平虜戰役者優先。

軍人的服從性和忠誠度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這類人擔任里長相對來說會讓朝廷放心不少。

在想清楚應該通過孫成一家的遭遇達成什麼樣的目的後,朱由檢下旨招閣臣入宮議事,順便吩咐下去,讓錦衣衛把他們一家三口搬遷到皇莊安置。

閣臣們入宮之後,孫傳庭把內閣於短時間內議定的策略做了稟報,朱由檢對此表示滿意,並順勢拋出了自己的方案,由閣臣們議定具體細節並儘快在大明推行。

隨後的幾天裡,朝堂上因爲吳偉業這篇文章引發的議論聲持續不斷,這其中既有誇讚朱之瑜、吳偉業的,也有不少聲音是針對他們倆和報社來的。

有說吳梅村妄言邀名的,有說他譁衆取寵的,有說他故作獨醒之態的,有說報社諸人公然給盛世抹黑的,有說此文針對今上及朝廷、誤導輿論、報社職權似有太大之嫌的,而最後這一條,似乎是所有反對聲音最終的目的所在。

幾乎所有有心人都看得出來,皇明週報看似只是一份報紙,但它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正在慢慢凸顯出來,報紙上登載的所有信息,很短時間便會被廣泛傳播開來,而大多數看報之人,幾乎都會選擇對報紙上信息的無條件信任,若是以此來對付政敵,那可是一件犀利無比的大殺器。

在這些反對聲中,尤以督察院系統的御史言官們最多,他們認爲,報社不應該有朝廷的行政職能,如果不加以限制,報社的權利會凌駕於某些有司之上,若是被有心人所利用,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在一片紛紛擾擾的爭議聲中,一封封要求限制報社權利、選派能臣幹吏進駐報社的題本送入內閣,閣臣們閱罷不敢擅專,於是,這些題本被送入宮中以供御覽,但宮中卻沒有任何動靜傳出。

聽聞如此多對報社和個人的不利言論,報社編輯部成員以及兩名當事人對此反應不一。

報社的工作人員中,有不少人害怕不已,擔心因此會遭到打擊報復,畢竟那些反對聲音手中可都是握有實權的,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自己要是不小心被對方抓住錯處,那可就前程盡毀了。

吳偉業則是激憤異常,揚言要在下一期報紙上發文,對這些反對者進行有力的駁斥;而朱之瑜則是一副坦然處之的做派,行舉間與往常無異,在他的勸說和影響下,吳偉業也變得安靜下來,而報社內略顯慌亂的氣氛也變得安穩起來。

過了兩天,一件皇帝親筆手書並用印的橫匾被王承恩親自送到了報社,在朱之瑜等人叩拜後,橫匾被端端正正的掛在了報社公署大門正上方,消息一傳開,所有反對聲音戛然而止。

橫匾上書寫着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天下良心。這四個字透露出來的信號足以平息一切反對聲。

在從錦衣衛處獲悉吳偉業已經把秀芝一家接到府上,並正在給孫成尋醫問藥後,朱由檢毫不猶豫的寫下了這塊匾額。

這既是一種支持和肯定,也是一種鞭策和鼓勵。朱由檢相信,報社諸人都會理解和明白自己的用意:以良知和良心爲弓、以客觀和真實爲箭,如此方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這要作爲報社的宗旨一直傳承下去。

要想維持輿論監督的公正,那報社就必須以獨特的形式存在,既要有抵禦外界壓力的強大能力,又要秉持不會因爲利益驅使而隨意捏造事實的良知,中間的尺度的確是不好掌握,這柄雙刃劍可是既能傷人又能傷己的。

就在這場不大的風波平息後不久,崇禎十八年十一月,葡萄牙政府以及西班牙政府特使先後抵達了京城,鴻臚寺卿鄭芝鳳也分別與兩國特使舉行了會談。

在接手了大明半賣半贈給的軍火後,趁着西班牙精銳軍隊在馬尼拉慘敗後、軍力國力都極爲空虛的空檔,葡萄牙軍隊越過與西班牙的邊界,試探性分別向南和東面推進了一百多裡,把這一片疆域收入囊中,現在葡方正在消化勝利成果,軍隊也在積極備戰,準備應對西班牙軍隊的報復。

現在西班牙軍隊在馬尼拉慘敗的消息已經傳遍歐洲,在震驚於大明官軍強大實力的同時,歐洲諸國也對大明產生了敬畏之意,而面對大明遞來的橄欖枝,葡萄牙政府高層毫不猶豫地接了過去。

葡萄牙願意成爲大明在歐洲的合作伙伴,並允許大明銀幣成爲本國市場上的流通貨幣;葡萄牙願意繼續購買大明軍械及其他商品,並在關稅方面給與優惠待遇;葡方願與大明在更多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促進兩國傳統友好關係再上新臺階。

此外,葡萄牙特使還帶來了一個消息。

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六十章 追擊2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二章 駱養性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七章 皇莊3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
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六十章 追擊2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二章 駱養性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七章 皇莊3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