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等,既然‘宇宙’都快要到終點了,難道就沒有人想要延緩這一刻的到來?”
本以爲還有很多時間的李文淵,完全沒想到“獵手”的所作所爲其實即將迎來“終結”。
在他看來,宇宙似乎還並沒有擴張多久,生命也沒有到處盛放,文明也沒有四處騰飛,並不“熱鬧”的宇宙,不應該這麼快就抵達“終點”。
對此,“教授”的態度十分平淡:
“雖然對於‘數據宇宙’來說,資源量差不多可以等價於無限,但是文明的‘數量’卻是有限的,這取決於這臺‘宇宙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越是高級的物種思考越是繁瑣,背後所代表的‘數據運算量’也越大,每一個文明的出現都代表着距離‘終結’更近一點,因爲‘宇宙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是有限的。”
“但總有一些‘嘗試’是需要進行實踐的,你或許還不知道,但類似利用‘超級以太相引擎’來嘗試‘突破維度’的行爲在過去的時間中進行過不下數百次,不過這些都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以失敗告終。”
“這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我們當然不會介意去見識一下這條道路是否能夠成功,成功了更好,那證明我們確實能夠如此擺脫‘循環’,失敗了、也不過是以後的‘循環’中放棄這個想法而已。”
“我們已經經歷過太多了,‘滅亡’對普通人來說或許難以接受,但對我們而言只是一次漫長的沉眠,因爲我們知道,‘下一次’我們會更進一步。”
對於“終結”的來臨與文明的毀滅,“教授”並沒有過多的感觸,而這似乎也是人類的想法。
正如“教授”所說,他來自已知的第8391次“循環”,毀滅對於“人類文明”而言已經是家常便飯。
過去的人類或許會對此感到不安,但是時至今日,對“世界”的瞭解逐步深入,文明整體的社會素養也上升到了極高的層次後,對這件事的感受也趨於平淡。
就連李文淵自己,實際上也沒有過多的感觸。
在知道還有着“過去的自己”存在之時,他就做好了等待下一次“循環”的準備,他知道這是遲早的事,只是沒有想到居然來的這麼快。
“既然如此,他們爲什麼還要四處播種文明?這不是在加速‘宇宙’的毀滅嗎?”
李文淵立刻就想到了這個問題,並毫不避諱地問起了“教授”,他沒記錯的話人類確實一直在幹這件事,在銀河是如此,離開了銀河也是如此。
而這件事在知道“大坍縮”的發生和生物量有關之後變得更加怪異了,一般文明不都是應該想方設法延緩毀滅的到來嗎?
“那是爲了儘可能多地擴大‘人類’這個‘特殊數據’在‘宇宙’中的關聯性。”教授如此答道。
“這也是我們在許多次‘循環’中的目的,我們同樣在尋找‘打破循環’的方法,我們認爲如果能有哪怕一次,讓‘我們’完美地按照預定的計劃走下去,都能夠有巨大的幫助。”
“回顧了我們文明至今的歷程,我們發現我們的經歷還是‘坎坷’了一點,例如你的死亡,這完全是計劃之外的事,這證明我們還不夠‘穩定’。”
“雖然一切的數據在‘循環’後都會歸於‘虛空’,但只要能有所關聯,哪怕聯繫再微弱,也有助於穩定下一次的‘循環’。”
“那些和‘我們’產生了關聯的文明,在下一次的‘循環’中,也有可能產生一點點‘數據’上的擾動,從而加速他們的文明進程,這是一種互利互惠的行爲。”
“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認爲那些‘被播種’的文明帶來的‘生物量’很多,對於整個‘宇宙’來說,那不過九牛一毛。”
“這片‘宇宙’最大的‘生物量’來源,還是那些自然誕生、並自然成長的文明,我們這裡只是整個已知宇宙的一片小角落。”
如此解釋,李文淵倒是明白了,同時也有些唏噓,因爲有很多文明可能都將意識不到“世界的真相”就毀滅在“大坍縮”中,只能等待下一次“循環”能有所發展。
最後,李文淵問了一個他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他來到此處的目的,那就是人類的蹤跡。
既然和“教授”聯繫上了,那麼他認爲這一次不用再去尋找人類的痕跡了,應該能夠直接知道人類的位置。
畢竟從他得知的種種消息中看,“教授”和人類文明是保持有某種聯繫的。
而“教授”也十分坦然的回答了他:
“他們其實就在‘銀河系’,不過大概不是你知道的那個銀河,而是那個擺在明面上的‘銀河’。”
說到這,李文淵立刻就明白了,這指的是“帷幕理論”中,那個用來放置在“帷幕”外圍、用來掩人耳目的“虛假銀河”。
當然,這個“虛假”只是相對於真正的銀河而言,其實際上有着星系羣的一切特性,可以直接等價視作一個全新的星系。
在銀河中的“觀察者”失落帝國就曾因爲一不小心看到了這個“假銀河”而變得疑神疑鬼,最終決定拉着整個銀河一起死,以便脫離他們所認爲的“虛擬世界”。
雖然現在看來他們某種程度上也意識到了“世界的真相”,但還是淺了點,只能說勇氣可嘉。
不過李文淵沒想到事情兜兜轉轉最後又回到了銀河,這就彷彿一個“循環”一樣。
“那裡確實就是他們選擇的‘終點’,伱一定可以在那裡找到他們。”
“那麼,你還有什麼問題嗎?你在這裡待的時間已經有點久了,如果不趕快出去,可能就見識不到‘突破循環’的場景了。”
“這麼快?”李文淵微微一愣,隨即也明白,多半是因爲這裡的時間流速不太一樣。
他的體感只過去了一盞茶的功夫,但現實中可能已經過去了很長的時間。
略微思索了一番後,他問起了“帷幕”搭建的目的,以及銀河與宇宙的那種種“相似性”。
對此,“教授”露出了一個神秘莫測的笑容,對他說道:“這些的話……或許你親自問一問他們會更好。”
“他們也在等你,不要忘記了,無論如何生命形態如何,你也是‘人類’中的一員。”
說罷,“時間盡頭”中的場景產生了最後一次變化。
乍一看李文淵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什麼,但是當他看到了恐龍出現在星球上的場景時,他便意識到這是地球的過去。
“‘時之螶’是時間的化身,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都爲祂親眼所見。”
“我們並不知道祂爲何會如此偏愛我們,但我們必須抓住這種前所未有的機會。”
“‘奇異循環’是祂給予我們的恩賜,你或許現在還不明白這份禮物的強大之處,但是你以後會知道的。”
“教授”的聲音在李文淵耳畔響起,但是當他四處看去時,才發現“教授”的身影不知何時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地球的過去也像放映中的幻燈片那樣,開始逐步加快了播放速度,並最終來到了不知道多久前。
一羣直立猿於夜中遷徙,他們已經會使用木棍來幫助行走,在漫漫長夜中,有那麼一隻在某種感覺的驅使下,望向了佈滿明星的天空。
這是人類對星辰大海渴望的開端,一切的故事,都起源於這一次擡頭。
場景化作了虛無,最終回到瞭如圓環般閃閃發亮的“光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