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由於它生性兇猛,四肢強健有力,弓腰挺臀、威武軒昂,前腿直立、後腿左右分開蹲坐,昂首怒吼、有隨時騰躍奮起之勢,全身透着一股震撼人心肺之豪氣和霸氣。吼的相貌獨特的十似之處:1、角似鹿;2、頭似駝;3、耳似貓;4、眼似蝦;5、嘴似驢;6、發似獅;7、頸似蛇;8、腹似蜃;9、鱗似鯉;10、前爪似鷹後爪似虎。
長一二丈,有鱗片,渾身有火光纏繞;會飛,食龍腦,極其兇猛。與龍相鬥時,口中噴火,龍即不敵。有人嘗見一犼獨鬥三蛟二龍,鬥三日夜,殺一龍二蛟方斃。原文:“東海有獸名犼,能食龍腦,騰空上下,鷙猛異常。每與龍鬥,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勝。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鬥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鬥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谷。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餘,蓋即犼也。”
重名鳥: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重明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狀似雞,叫聲如鳳凰,重瞳,力大無窮。重明鳥能闢除猛獸妖物等災害,舊時新年風俗,貼畫雞於門窗上,實即重明鳥之遺意。因爲此鳥兩目都有兩個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鳥,亦叫重睛鳥。它的氣力很大,能夠搏逐猛獸。
它的身形像雞,叫起來聲音像鳳凰一樣嘹亮動聽。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着沒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迴旋。它能驅逐虎、豹、豺、狼等猛獸,使多種妖魔鬼怪不敢危害人類。它對人類的要求也很低,它不吃食物,只要喝一點瓊玉的膏液,就很心滿意足了。
不過,這鳥十分眷戀自己的家鄉,人們於心不忍,只好同意它自由往來。
重明鳥很仗義,它理解人們的好意,有時一年中不辭辛苦,來回光顧好幾次。有時人們得罪了它,就隔幾年都不來。於是,家家戶戶都清掃庭院,擺上瓊漿玉液,盼望重明鳥前來棲息。禽獸鬼怪往往趁重明鳥不在時出來危害人,人們就用木頭或銅鐵鑄成重明鳥的形狀,安放在門戶間,這樣,禽獸鬼怪見了,也會害怕,躲得遠遠的,不敢來搗亂。
後來,人們在過大年時,有的用木刻、有的用銅鑄、有的用紙剪,做成雞的樣子,掛在門窗上,據說這就是從那時用重明鳥驅降邪惡的風俗演變而來的。重明鳥的故事流傳至今,不能不說與堯賢明的口碑有關。
傳說,舜王是重明鳥託生的。
古時候,歷山下住着個瞎子,名叫瞽叟。一天晚上,他做了個夢,夢見一隻重明鳥飛到他跟前,嘴裡含着食物來喂他,還對他說:“今後我不走了,就給你當兒子行嗎?”瞽叟聽了非常高興,他彎下腰去,想把重明鳥抱起來,就在這時,他醒了。瞽叟醒來,越想越奇怪,就把他做的夢從頭到尾給媳婦說了一遍。媳婦說:“夢是心中想,你想兒子快要想瘋了哩!”
自從瞽叟夢見重明鳥以後,他的媳婦真的懷上娃娃了。十個月後,生了個胖墩墩的大小子。生娃的那一天,真的飛來一隻重明鳥,落在瞽叟家門口,吱吱咕咕叫喚了好一會兒。等屋裡生下娃了,門口的重明鳥也不見了,東鄰家西舍家都說瞽叟命好福分大。再仔細看看那新生的小胎娃,都愣住了,小胎娃的眼窩跟重明鳥的眼窩一模一樣,一個眼窩裡頭兩個瞳仁兒。
大家都說,這個娃娃是重明鳥託生的。
畢方: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畢方。畢方的外形像丹頂鶴,但面孔是人,只有一隻腳,身體爲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爲白色。畢方不吃穀物、吞吃火焰。 而傳說黃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時,乘坐着蛟龍牽引的戰車,而畢方則伺候在戰車旁。後來,畢方被稱爲火神的侍寵。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時候。大地還沒有火。人類只能象野獸一樣生吞活剝。這些還不算。更可怕的是寒冬。大雪封凍一切。一下子凍死了好多的人。人類禱求天帝能夠救他們。天帝卻將能救人類的火種藏在自己的懷中。不肯施捨。畢方是天帝身邊的個童子。他不忍心人類就此而滅亡。在天帝睡覺的時候。畢方把火種偷了出來。悄悄的帶下了大地。大地此刻正是隆冬。到處是白白的雪。畢方在一個野外的樹下,救了一個快要凍死去的年青人。用火溫暖的他的心。讓他恢復了生機與力氣。因爲救人花去了不少的時間。畢方擔心天帝醒後會追來。他就將火種送給被他救活的年青人。叮囑他要把這火與熱傳遍大地。讓天下所有的人不再害怕寒冷,不再有人被凍死。從此,有火的地方就有畢方的足跡,畢方爲人類帶來了火花帶來了溫暖。
饕餮:《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龍生九子之一,大西洲的守護者,在滄海鉅變中,大西洲歷經十年的痛苦掙扎,終於沉入茫茫海底。饕餮因此而死去,卻心有不甘,化身一切罪惡的守護神,生活在陰暗之中……
而他的兄弟——另一位龍子——雲荒大陸的守護者也叫辟邪,同樣因爲災難失去了自己守護的土地。但辟邪和雲荒上的聖女、長老們在凡塵中找到了織夢者蕭音,他們合力爲雲荒編織夢境,使雲荒上死去的人們一直認爲自己還活着。
當饕餮知道這件事情併爲此找到辟邪時,他勸誘辟邪一同成爲罪惡的守護神。但辟邪由於不肯,兄弟二人大打一架。依戀辟邪卻不自知織夢者蕭音關心辟邪的安危以凡人之力一同對抗饕餮並將他打敗。於是饕餮爲了毀掉雲荒,破壞雲荒的夢、辟邪的夢,讓還未覺醒的下一任織夢者進入雲荒引起“驚夢”,雲荒從此被徹底喚醒並隨之消失。
辟邪雖然愛戀蕭音,但爲了還她凡人的生活不得不離蕭音而去。失去了雲荒和蕭音,辟邪再次與饕餮鬥在一起。饕餮落敗,爲了實現他如果打輸了就洗手做好人的諾言,化身陶少澤來到已回凡塵的蕭音的身邊並千方百計的喚起她作爲織夢者時的記憶。
最終在饕餮的幫助下,蕭音終於記起了織夢的十年,記起了雲荒,記起了辟邪
遠飛鳥:又名翻明雞、目羽雞。
腓腓: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養之可以解憂愁
諸犍: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又名胖郎神,其獸力大無窮,善射。此乃威力無窮,被擊中者,九死一生,生則殘廢,生活無法自理,可怕無比。
混沌: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牴觸善人,憑依惡人。(絕對惡靈是也)一般與第一代神中的某個神相對應,也有的與第二、第三代神中的某個神對應。前者的混沌是“原始混沌”;後者的混沌是“日常混沌”和“終極混沌”。在古代,較突出的是前者;在近、現代,特別是近現代科學中,較突出的是後者。熱力學講到了終極混沌;非線性動力學講到了日常混沌;混沌亦作“渾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
應聲蟲:居於人腹。
慶忌:又名要離。
贔屓:也稱龜趺。是吉祥物
贔屓,龍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着石碑。人們在廟院祠堂裡,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河北石家莊正定開元寺千年巨型贔屓一衝在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揹負石碑的樣子。在龍子的各類說法中贔屓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着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爲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着,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着頭,四隻腳拼命地撐着,掙扎着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狴犴: 也叫鴟吻、鴟尾、好望,等。狴犴,又名憲章,傳說中的獸名,形似虎,龍九子之一,排行第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狴犴既是牢獄的象徵,又是黎民百姓的守護神。此外,上虞市上浦鎮馮浦村還有“狴犴龍舞”的文化習俗,頗具地方特色,深受當地羣衆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