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保州(二)

三天之後,鄭王已然在大名府齊集了十萬禁軍,其中有三萬人是尉遲禮所統領的捧日軍。

又過了三天,在鄭王的親自率領之下,十萬大楚北地禁軍,開進了保州城。

雖然鄭王一再強調,他會很快地平定那些金刀寨的亂匪,但是尉遲恭還是不放心地也跟到了保州。對於他來,既然被皇帝選爲督戰欽差,那麼就要盡心盡力,更何況讓他無所事事地呆在大名府中,他也坐不下來。

若是到了北地,連前線都沒有去過,就算是尉遲恭回到了京城,只怕也會被尹凱恥笑的。

想到此戰兵力相差得如此懸殊,鄭王不可能不勝,便是不出戰,拖着也能夠把那些金刀寨的匪類拖死,尉遲恭也便十分放下心來,只當到保州來,也只是一次遊山玩水了。

崔明遠從南城門外,將鄭王迎進了保州城內,因爲鄭王的身份,他只得將自己的太守府騰出來,給鄭王居住,自己帶着家人住到了太守府旁邊的民宅中。

雖然身爲保州的統領,但是崔明遠卻是第一次見到鄭王趙克。

鄭王畢竟是新到北地不久,而崔明遠也因爲戰事的突起,而無法離開州城,前往大名府進見。

不過,就這些前線的將士們來講,已然對這位新來的北地元帥心有不滿了。

按照慣例,尉遲義擔任北地元帥的時候,從來不會命令守邊的將軍前往他的元帥府見他,而是自己每年都會沿邊巡視一遭,同時與各軍鎮的將軍和校尉們座談。

畢竟,尉遲義的元帥府設在保州,這裡離着邊境很近,不像鄭王這般,躲在遠遠的北地後方。

第一次升帳,鄭王這才認識了保州這邊所有將領,尉遲恭作爲督戰欽差,實際上就是監軍,既然到了保州,自然也是要參加到這次軍事會議中來的。

北地的精銳禁軍有三十萬,各州府還有廂兵相輔。這一次,鄭王只調集了三支軍馬過來,而瓦橋關、滄州方向上的禁軍,因爲還要防備契丹人突然發難,所以並沒有徵調。

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崔明遠之後,鄭王有些不快,他已經聽,這位大名鼎鼎的崔將軍,在匪軍兵臨城下之時,竟然沒有出城迎戰一次,而是立刻向朝廷上表求援,分明沒有把他這個北地的主帥放在眼裡。

若按他的想法,不過是區區幾萬匪類,根本就沒有必要驚動朝廷。崔明遠如此得行事,其實目的很是明顯的,那就是希望朝廷再把尉遲義調回來,重新來執掌北地的兵權。

雖然鄭王對於宣德帝將自己派到北地來,而沒有作成攝政王,感到十分得不滿,但是卻也能夠體諒到皇兄的苦心。所以在這一點兒上,他是完全站在皇族的立場上看待這件事情的,哪怕是把北地的軍權再拱手讓給別人,他也不希望北地元帥之職,再一次回到尉遲世家的手裡面。

當然,鄭王對崔明遠的猜測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崔明遠的確是有這方面的考量。畢竟是尉遲義打造出來的部隊,所有的北地軍人,也只服尉遲義一人。

“崔將軍,你且先將這邊的戰事講一講!”鄭王直接點着崔明遠的名字。

崔明遠只得站了出來,如實地講起了這些日以來,自己與金刀寨匪軍對峙的經過。

鄭王聽着崔明遠講完,皺起了眉頭來,問道:“如今,你與匪軍未戰一合,卻怎麼就敢謊報軍情,把此事得如此險惡?”

崔明遠馬上聽出來,鄭王對他有些興師問罪,當下連忙躬身道:“元帥息怒,並不是末將膽,不敢出城一戰。這些匪軍能夠一日下三城,其中必有能人統領,末將只是想要將他們的主帥打聽清楚之後,再行出戰,以防萬一。”

鄭王道:“崔將軍也太過謹慎了吧?匪軍到此已然十日,難道你還沒有打聽到他們的統兵之人嗎?”

豆大的汗水流出了崔明遠的額頭,他只得如實地道:“請恕屬下無能,末將真得沒有打聽得到他們的幕後領軍之人!”

鄭王一聲冷笑,道:“孤王遠在大名府,都已經探聽得,此些匪軍爲太行山金刀寨的兵馬,其統領之人,自然是金刀寨的寨主王倫!”

崔明遠道:“元帥有所不知,那王倫末將也是聽過的,依他的本事,不可能做得到一日三城。”

“那麼,依你的想法呢?難道還有別人在幕後指揮嗎?”鄭王一聲得冷笑。

崔明遠道:“肯定有他人!”

“那你且看,會是誰呢?”鄭王嘲諷一樣得問着他。

崔明遠道:“這個末將並不也妄言,或許有契丹人在後面操縱。瓦橋關之戰後,契丹人大敗而歸,不得不與咱們大楚國講和,但是他們是狼野心,很難不會捲土重來。或許這一次,他們看到我們朝中新皇繼位,以爲有機可乘,爲了試探咱們的實力,所以鼓動了金刀寨的匪徒們出來攪鬧!”

鄭王道:“你這番話彷彿是真的一樣,可有確鑿的證據?”

崔明遠有些臉紅,搖着頭,道:“此乃末將的猜測而已!”

“只憑着個人的猜測,怎麼就敢上書朝廷?”鄭王憤然地道:“孤王看你是膽怕事,故而才畏懼不戰的!”

崔明遠連忙辯解着:“元帥冤枉呀!末將真得是有些擔憂,怕如同涿州丟城一般,故而未戰!”

涿州的丟失,的確是守將過於魯莽,出城邀戰這後,從而令潛入城中的間諜有機相乘。

尉遲恭連忙起得身來,對着鄭王道:“元帥,此時並非責問崔將軍的時候,咱們這一次會議,討論的還應該是如何擊敗城外之敵纔是!”

的確,在他看來,鄭王在這個會議上追責崔明遠,根本就是殺雞給猴看。

鄭王點了點頭,對着崔明遠道:“崔將軍先回位置!”着,又用目光掃視了一下在位的衆位將軍,把聲音放得和緩下來,對着大家道:“在會議之前,孤王還有一件事要與大家周知。”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聽着鄭王準備要些什麼。

稍一停頓,鄭王才道:“孤王知道,你們的家眷都與你們在一起,這樣雖然方便大家照料,但是此時保州已然成爲了戰亂之地,爲了免除大家的後顧之憂,故而孤王在大名府城的南城處,購置了一些私宅,諸位明日便可將家眷遷往大名府居住,以避戰禍!”

聽完了鄭王的話,所有的將領都面面相覷,便是連尉遲恭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來。

既然鄭王並沒有把這些金刀寨的匪徒放在眼裡,那也就是,他有十足的把握擊敗城外的匪軍。但是,他卻藉機要求所有的將官們,把他們的家眷遷往大名府,名義上是在保護大家的家眷不受戰亂之苦,但是實際上卻是以此作爲人質,令這些獨守邊關的將軍們有了投鼠忌器的擔憂,不得不聽從他的命令。

看來,鄭王果然還是有些策略的,他是想要用這樣的方式,儘快地掌握住北地的軍權。

而保州之戰,正好給了他一個藉口。

第100章 毒婦(五)第73章 孟州(三)第379章 安身(四)第456章 請罪(一)第267章復仇(二)第469章亂京(四)第177章 京城(二)第8章 康王(三)第248章失(三)第160章 焰火(五)第375章 合戰(五)第358章 敗潰(三)第420章 商人(五)第425章 內弟(五)第199章 臥底(四)第7章 康王(二)第331章忍謀(一)第360章 敗潰(五)第313章 地雷(三)第333章忍謀(三)第54章 煜(四)第94章 逼婚(四)第286章 朝論(一)第420章 商人(五)第230章 歸途(五)第394章 對峙(四)第170章 乘龍(五)第223章 陌路(三)第293章火器(三)第67章 談判(二)第370章 復地(五)第298章 首敗(三)第281章 破城(一)第430章 和約(五)第19章 往事(四)第421章 內弟(一)第105章 求和(五)第397章 搶親(二)第273章保州(三)第433章 織布(三)第483章 喜事(三)</p>第324章風雲(四)第250章失(五)第134章 退婚(四)第418章 商人(三)第297章 首敗(二)第325章風雲(五)第448章 對槍(三)第1章 逃亡(一)第5章 逃亡(五)第255章驚變(五)第142章 條件(二)第74章 孟州(四)第452章 負荊(二)第456章 請罪(一)第488章改朝(三)第245章苦(五)第276章顏毅(一)第343章 大名(三)第419章 商人(四)第422章 內弟(二)第117章 晉陽(二)第326章討價(一)第200章 臥底(五)第35章 選婦(五)第418章 商人(三)第399章 搶親(四 )第101章 求和(一)第188章 喜事(三)第33章 選婦(三)第41章 排座(一)第118章 晉陽(三)第132章 退婚(二)第393章 對峙(三)第379章 安身(四)第96章 毒婦(一)第307章鬥智(二)第397章 搶親(二)第292章火器(二)第483章 喜事(三)</p>第385章 買賣(五)第389章 情殤(四)第427章 和約(二)第256章尋(一)第77章 偷寨(二)第337章 求證(二)第217章 若離(二)第231章謎局(一)第288章朝論(三)第426章 和約(一)第305章結盟(五)第49章 招安(四)第362章 攪局(二)第153章 奪權(三)第486章改朝(一)第459章請罪(四)第368章 復地(三)第206章 舊情(一)第237章突變(二)第 133章 退婚(三)
第100章 毒婦(五)第73章 孟州(三)第379章 安身(四)第456章 請罪(一)第267章復仇(二)第469章亂京(四)第177章 京城(二)第8章 康王(三)第248章失(三)第160章 焰火(五)第375章 合戰(五)第358章 敗潰(三)第420章 商人(五)第425章 內弟(五)第199章 臥底(四)第7章 康王(二)第331章忍謀(一)第360章 敗潰(五)第313章 地雷(三)第333章忍謀(三)第54章 煜(四)第94章 逼婚(四)第286章 朝論(一)第420章 商人(五)第230章 歸途(五)第394章 對峙(四)第170章 乘龍(五)第223章 陌路(三)第293章火器(三)第67章 談判(二)第370章 復地(五)第298章 首敗(三)第281章 破城(一)第430章 和約(五)第19章 往事(四)第421章 內弟(一)第105章 求和(五)第397章 搶親(二)第273章保州(三)第433章 織布(三)第483章 喜事(三)</p>第324章風雲(四)第250章失(五)第134章 退婚(四)第418章 商人(三)第297章 首敗(二)第325章風雲(五)第448章 對槍(三)第1章 逃亡(一)第5章 逃亡(五)第255章驚變(五)第142章 條件(二)第74章 孟州(四)第452章 負荊(二)第456章 請罪(一)第488章改朝(三)第245章苦(五)第276章顏毅(一)第343章 大名(三)第419章 商人(四)第422章 內弟(二)第117章 晉陽(二)第326章討價(一)第200章 臥底(五)第35章 選婦(五)第418章 商人(三)第399章 搶親(四 )第101章 求和(一)第188章 喜事(三)第33章 選婦(三)第41章 排座(一)第118章 晉陽(三)第132章 退婚(二)第393章 對峙(三)第379章 安身(四)第96章 毒婦(一)第307章鬥智(二)第397章 搶親(二)第292章火器(二)第483章 喜事(三)</p>第385章 買賣(五)第389章 情殤(四)第427章 和約(二)第256章尋(一)第77章 偷寨(二)第337章 求證(二)第217章 若離(二)第231章謎局(一)第288章朝論(三)第426章 和約(一)第305章結盟(五)第49章 招安(四)第362章 攪局(二)第153章 奪權(三)第486章改朝(一)第459章請罪(四)第368章 復地(三)第206章 舊情(一)第237章突變(二)第 133章 退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