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朝論(一)

面對着桌案前的兩個互相攻仵的奏摺,並沒有多少政務經驗的順昌帝一時爲難起來,若是在平日裡,自然會有宰相在事先爲他作參謀,如今尉遲恭也被派往了前線,他一時間又沒有主意。

“尹愛卿,你看這件事如此是好呢?”彷彿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順昌帝只相信尹凱一個人。

尹凱只得出班稟奏,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奏摺,畢竟他的主位是京城防禦,而非是政務和軍務,這些折都是通過樞密院或者中書府遞上來的。

“陛下,臣以爲,當今之局,最主要的還是如何處理河北的亂局,而非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難道這兩個奏摺就不處理了嗎?”順昌帝不由得問道。

尹凱想了一下,道:“這兩個奏摺,鄭王與崔將軍互相指責,畢竟相距遙遠,若要察覈,還需要派專人過去。只是兩個人都指責尉遲禮瀆職之罪,是以,可先將尉遲禮革職察辦,以平各軍之怨!”

一聽此話,尉遲儉連忙示意身邊的監察御史賴簡出班。

賴簡會意出而出,對着順昌帝道:“稟陛下,臣以爲,剛纔尹將軍所言極是,當務之急,還是應該儘快穩定河北的亂局,莫讓賊軍趁勢擴大了地盤。是以,臣以爲,鄭王統領河北諸將,已然令諸將離心離德,不宜再擔任北地元帥一職,應該另選賢明,將查辦責任與抵禦賊兵一併處理!”

順昌帝覺得賴簡的話有些道理,他點着頭,卻又問着尹凱:“尹將軍以爲呢?”

尹凱想了一下,道:“賴大人的話很有道理,鄭王的確不宜再在北地擔任元帥,但是這並不防礙先行處理尉遲禮之事,若是尉遲禮不馬上嚴懲,臣只怕會有別的將軍效仿!”

“陛下!”新任的兵部尚書湯燦出班道:“適才賴大人所言,臣以爲善,若是急於處理領兵將領,恐怕會令許多北地的將軍們心懷忐忑!”

尹凱緊鎖着眉頭,看向尉遲儉,雖然尉遲儉並沒有出班,但是他也能夠看出來,這些人都是聽從尉遲儉指使的。

“陛下!”尹凱也覺得很是生氣,雖然具體保州城發生了什麼,還無從知曉,但是可以肯定,跟尉遲禮是脫不開關係的。

順昌帝忙道:“尹愛卿請講!”

尹凱道:“軍中所講,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如今保州丟失,卻沒有人因此而受罰,於情於理、於將於兵,都起不到任何警示作用,如此一來,便是丟城、打了敗仗也不受罰,誰還會心存畏懼之心?湯大人也是領過兵打過仗的人,敢問哪朝哪代,有過此等鬆散的軍規律法?”

湯燦面紅耳赤,連忙道:“尹大人誤會我的意思了,打了敗仗自然是要追究的,只是事有輕重緩急,在下認爲如今最急地當是擊退賊兵,並非其他。是以,還是先定帥,後追責!”

尹凱一聲冷笑,道:“敢問湯大人覺得誰合適爲帥出征呢?”

順昌皇帝也忙問着:“對呀,你誰合適替換鄭王呢?”

湯燦道:“這其實大家都清楚,若想要平這河北的叛亂,也便只有康王了!”

一聽到他提起了尉遲義來,尹凱便沒有話了,的確,如今大楚國中,也只有康王尉遲義有這個本事。

但是,順昌皇帝還記得自己父親臨終之前對自己的告誡,他並不想要讓尉遲義重令兵權,求助一樣得看着尹凱。

尹凱知道順昌皇帝的想法,當下道:“陛下,爲臣願意帶兵出征!”

朝中的文武大臣都不由得一怔,紛紛把頭看向了順昌皇帝。

順昌皇帝自然是不希望尹凱離開京城的,對於他來,北地的賊亂還遠在天邊,若是尹凱離開了京城,那麼,京城沒有他信得過的人把守,危險便是近在眼前的。

他自然只顧得眼前,還裡顧得天邊呢?

“陛下,爲臣只需要最多 一個月的時間,便可以平定北地!”尹凱信誓旦旦。

這個時候,尉遲儉站了出來,他悠悠地來到了尹凱的面前,道:“看來,尹將軍是自認爲比鄭王的本事要大了許多的!鄭王耗費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又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還是被賊軍擊破了,尹將軍怎麼就敢出此等大話來呢?”

尹凱不明白他的話意爲何,只是覺得他必定還是希望自己的弟弟領兵出戰的,當下對着順昌帝道:“臣也算是久經沙場,雖然不敢比得康王的本事,但是對付那些賊軍應該還是綽綽有餘的。再,康王如今在澤州與北漢國交兵,若是冒然將他調回,只怕澤州的局勢也要亂了!”

尉遲儉對着順昌帝道:“陛下,臣以爲,澤州不過是癬疥之患,便是丟了又能如何?而北地卻是我大楚國的屏障,先不那裡有多少出產,單單那個位置,若是失掉,則開封無險可守,只怕整個中原都會在敵人的兵鋒之下!”

“是呀!”湯燦了連忙道:“尉遲大人所言極是,再者,康王在北地經營已久,對那裡的軍民和地形都十分了解,而那邊的軍民也認可康王的統領,放着康王這般熟手不用,而去用其他生手,不爲不智也!”

“陛下,臣自認爲亦能夠平定北地!”尹凱堅持着。

順昌皇帝十分得爲難,他首先是不願意放尹凱出京;其次,他也不願意讓尉遲義重掌兵權,可是,這世上又哪裡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呢?

見到順昌皇帝不置可否,尉遲儉有些生氣,對着尹凱道:“尹大人,我聽聞尹大人與賊軍之首顏毅私交莫逆,此時非要往北地去領兵,應該不會有什麼私心吧?”

一聽此言,尹凱便氣憤起來,朗聲道:“我尹凱向來是堂堂正正作人,不像某些人,只會在背地裡搞陰謀!不錯,尹某的確是與顏毅有些交情,但是國事是國事,私交是私交,尹某絕不會因私忘公,也絕不會以權謀私!”

他的話得理直氣壯,也得振振有詞,根本沒有半分的怯懦。

尉遲儉微微一笑,道:“我聽聞尹將軍私自派出手下的人,前往保州去接恰賊軍,不知是不是真呢?”

尹凱愣住了,他派張雲山往保州去,只有他和順昌皇帝知道,並沒有再跟第三個人過,尉遲儉怎麼會知道?難道是張雲山泄了密?那又怎麼可能,他相信張雲山的爲人,是 個十分靠得住的人,不可能亂。

見到尹凱發愣,御史賴簡好像是終於發現了尹凱的過錯一般,立即向着順昌皇帝奏道:“陛下,尹大人身爲朝中重臣,私與賊寇暗通曲徑,請陛下治其通敵之罪!”

順昌皇帝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張雲山是朕派出去的秘密信使,你要治誰的罪?”

一聽此言,賴簡就好像是吃了一隻蒼蠅一樣,臉色難看以極,悄悄地退回了自己的班位之上。

第248章失(三)第371章 合戰(一)第419章 商人(四)第343章 大名(三)第48章 招安(三)第247章失(二)第168章 乘龍(三)第134章 退婚(四)第397章 搶親(二)第20章 往事(五)第370章 復地(五)第301章結盟(一)第420章 商人(五)第250章失(五)第42章 排座(二)第471章換天(一)第286章 朝論(一)第70章 談判(五)第496章謀略(一)第206章 舊情(一)第240章突變(五)第372章 合戰(二)第162章 金刀(二)第一章驚變(一)第446章 對槍(一)第147章 條件(二)第146章 條件(一)第168章 乘龍(三)第340章 求證(五)第301章結盟(一)第117章 晉陽(二)第422章 內弟(二)第100章 毒婦(五)第228章歸途(三)第448章 對槍(三)第167章 乘龍(二)第449章 對槍(四)第329章討價(四)第431章 織布(一)第162章 金刀(二)第507章 大結局(二)第358章 敗潰(三)第340章 求證(五)第447章 對槍(二)第268章復仇(三)第226章 歸途(一)第444章 三攻(四)第497章謀略(二)第321章風雲(一)第411章 朝貢(一)第232章謎局(二)第421章 內弟(一)第149章 條件(四)第287章 朝論(二)第437章 軍制(二)第328章討價(三)第287章 朝論(二)第443章 三攻(三)第348章 持戰(三)第15章 鬼騎(五)第440章 軍制(五)第444章 三攻(四)第343章 大名(三)第187章 喜事(二)第344章 大名(四)第372章 合戰(二)第203章 燕京(三)第367章 復地(二)第171章 朝鬥(一)第292章火器(二)第78章 偷寨(三)第280章顏毅(五)第494章大亂(四)第306章鬥智(一)第119章 晉陽(四)第229章 歸途(四)第176章 京城(一)第395章 對峙(五)第29章 契合(四)第429章 和約(四)第73章 孟州(三)第292章火器(二)第494章大亂(四)第467章亂京(二)第91章 逼婚(一)第300章首敗(五)第136章 過年(一)第401章 刀神(一)第418章 商人(三)第73章 孟州(三)第194章 謀奪(四)第377章 安身(二)第257章尋(二)第313章 地雷(三)第32章 選婦(二)第151章 奪權(一)第36章 奪巢(一)第428章 和約(三)第37章 奪巢(二)第314章 地雷(四)
第248章失(三)第371章 合戰(一)第419章 商人(四)第343章 大名(三)第48章 招安(三)第247章失(二)第168章 乘龍(三)第134章 退婚(四)第397章 搶親(二)第20章 往事(五)第370章 復地(五)第301章結盟(一)第420章 商人(五)第250章失(五)第42章 排座(二)第471章換天(一)第286章 朝論(一)第70章 談判(五)第496章謀略(一)第206章 舊情(一)第240章突變(五)第372章 合戰(二)第162章 金刀(二)第一章驚變(一)第446章 對槍(一)第147章 條件(二)第146章 條件(一)第168章 乘龍(三)第340章 求證(五)第301章結盟(一)第117章 晉陽(二)第422章 內弟(二)第100章 毒婦(五)第228章歸途(三)第448章 對槍(三)第167章 乘龍(二)第449章 對槍(四)第329章討價(四)第431章 織布(一)第162章 金刀(二)第507章 大結局(二)第358章 敗潰(三)第340章 求證(五)第447章 對槍(二)第268章復仇(三)第226章 歸途(一)第444章 三攻(四)第497章謀略(二)第321章風雲(一)第411章 朝貢(一)第232章謎局(二)第421章 內弟(一)第149章 條件(四)第287章 朝論(二)第437章 軍制(二)第328章討價(三)第287章 朝論(二)第443章 三攻(三)第348章 持戰(三)第15章 鬼騎(五)第440章 軍制(五)第444章 三攻(四)第343章 大名(三)第187章 喜事(二)第344章 大名(四)第372章 合戰(二)第203章 燕京(三)第367章 復地(二)第171章 朝鬥(一)第292章火器(二)第78章 偷寨(三)第280章顏毅(五)第494章大亂(四)第306章鬥智(一)第119章 晉陽(四)第229章 歸途(四)第176章 京城(一)第395章 對峙(五)第29章 契合(四)第429章 和約(四)第73章 孟州(三)第292章火器(二)第494章大亂(四)第467章亂京(二)第91章 逼婚(一)第300章首敗(五)第136章 過年(一)第401章 刀神(一)第418章 商人(三)第73章 孟州(三)第194章 謀奪(四)第377章 安身(二)第257章尋(二)第313章 地雷(三)第32章 選婦(二)第151章 奪權(一)第36章 奪巢(一)第428章 和約(三)第37章 奪巢(二)第314章 地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