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差點被搞砸

西廠人才濟濟,如果要刻意模仿溫體仁的筆跡,並不困難!

但是,溫體仁畢竟是內閣首輔,朝中重臣!

想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又要讓他無法翻盤,還需周密籌劃,謹慎而行!

當然,若能順手殲滅一批八旗兵,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於是,一封神秘的信函,被射入西平堡城中。

收閱後,皇太極大喜過望!

想不到,自己的細作沒有送回消息,卻意外等到了尚可喜的消息!

更讓人欣喜的是,尚可喜的手中,竟然有明軍迫擊炮的製造圖紙!

他的信中還說,只有派兵接應,還能送來幾門迫擊炮!

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兒,實在沒理由拒絕!

然而,皇太極正要回信,卻被孔有德攔住了!

“皇上,還需慎重啊!

三年前,奴才的這位山東老鄉,確實寫來一封信;

當時,他說暫投在祖大壽的麾下,將與奴才裡應外合,謀得寧遠城獻予皇上!

然而,奴才試着聯繫他好幾次,始終沒有迴音!

後來,奴才派人暗中打聽,奇怪地發現,祖大壽的麾下並無此人!”

聞言,皇太極心頭一緊,收起笑容:“哦?你是說,這封信有詐?”

“不,不,不!”孔有德趕緊否認,試探着說道:“奴才探得的消息不一定準確,還是謹慎一些纔好!”

“罷了!朕叫你過來,只是確認尚可喜這人的身份;其他的事,我自有主張!”皇太極收好信函,臉上略有鄙視之色:

“朕說過,只要你造出二百門大炮,助朕攻下關錦防線,朕就封你爲王!

你自己看看,已經過了三年多時間,你才造了多少大炮?”

察覺到皇太極的不悅,孔有德趕緊叩頭認罪:“皇上啊,奴才的手上,可用的鐵錠實在太少……”

“嗯?”

皇太極冷眼一瞥,厲聲喝道:“朝鮮國主已經臣服大清,很快就能送來鐵錠!

到時候,你再造不出足夠數量的大炮,朕只能封尚可喜爲王了!”

“皇上放心,皇上放心,只要鐵錠足夠,奴才絕不讓皇上失望!”

“退下吧,這裡沒你的事兒了!”

“嗻!”

孔有德顫顫巍巍地退下,皇太極再次細讀來信,陷入了沉思。

迫擊炮的威力,着實恐怖!

若能獲得一批迫擊炮,再獲得製造圖紙,八旗兵必能如虎添翼!

不過,嫉賢妒能也好,小心謹慎也罷,孔有德的話確實有道理!

如果這封信中有詐,派往大淩河接應的八旗兵,必然中計!

風險雖大,皇太極卻不肯錯失機會!

咬咬牙,還是給尚可喜寫了回信,約定了大致的接應時間;

但在同時,又給自己的內線寫了封信,讓他調查整件事情的真僞。

……

前不久,皇太極送來的勸降書信,上面並沒有“大清國”的印璽;

這一次,王立以尚可喜的口吻,給皇太極寫信,正是想騙取“大清國”的印璽;

哪知道,回信上仍然沒有!

看來,想騙取印璽,還得“國家大事”才行!

思來想去,恐怕只有“議和”才行!

瞞着朱由檢,再假借他的名義假裝議和,並沒有什麼問題!

大明的各種印璽,自己有的是!

只要騙來皇太極的國書,溫體仁就死定了!

問題是,如何讓皇太極相信大明的議和!

“廠公,你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了!”宋哲嘿嘿一笑,滿不在乎地說道:

“咱們啊,就以溫體仁的口吻寫封信!

信中說,大明連年天災,國弱兵疲,實在無力一戰;爲了兩國的百姓免遭塗炭,大家暫且罷兵議和!

在我看來,這樣寫很正常嘛!”

“好像,應該能行吧!”王立猶豫了一會兒,實在想不出更加合理的說辭,於是把心一橫:“就按你說的辦!

以溫體仁的名義寫一封信,派最可靠的人送往西平堡!

皇太極提出的任何條件,都可以答應下來!

只要騙來他的印璽,就算大功告成!

不過,一切的行動要格外小心,絕不能讓高起潛知道,以免節外生枝!”

“廠公放心,我讓林則安去辦!

由他假冒成溫體仁派來的議和使者,絕無問題!”

眼看宋哲信心滿滿,王立也就默認了!

林則安,現年二十三歲,四川人,是朱至淵培養出的第一個“天才”!

四書五經,兵法謀略,談論起來頭頭是道;

幾何原本,測量全義,一點就透;

西廠下屬的第一個迫擊炮營,也就是與丘禾嘉協同作戰的那個營,炮手全都是他培養出來的!

讓他僞裝成議和使者,應該沒什麼問題!

既然人選有了,議和的理由也有了,那就給他配幾個能說會道的錦衣衛,趕緊幹吧!

……

兩日後,議和使團的到來,皇太極激動得不要不要的!

使者送來的國書上,跟以往的印璽比對之後,基本沒什麼問題!

基本可以確定,大明確實想議和!

太好了!

簡直是,瞌睡遇上了枕頭!

被王立拖在西平堡,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實在是寢食難安!

議和之後,深入蒙古的曹文詔必然退兵,後方再無憂慮!

只要孔有德造出了大炮,再有足夠數量的炮彈,大淩河、錦州、寧遠和山海關,還不是一擊即破?

所以,大清現在急需的,是穩定的發展環境和時間!

不過,既然是大明主動議和,那麼……

“要議和也可以,朕沒有意見!但是,朕很難向諸位貝勒交代!”皇太極表現得極其傲慢,漫不經心地說道:

“我十二弟阿濟格,是被王立所殺!

如果你們真有議和之意,先把他的腦袋給朕送來,咱們再慢慢談!”

皇太極故作此態,分明是漫天要價!

正常來說,明軍很難同意這個條件,必會坐地起價!

否則,如果使者一口答應下來,反而有詐!

事情,跟他預料的基本一樣!

林則安不卑不亢,搖了搖頭:“既然大汗沒有議和之心,外臣只能如實向溫大人稟報,告辭!”

說罷,林則安躬身行禮,大搖大擺地往外走去!

皇太極的嘴角動了動,很想把他叫回,最終還是忍住了!

在他讀過的《三國演義》中,兩國談判的時候,類似的議和場景非常多!

首先示弱的一方,必會在談判中處於下風!

所以,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示弱!

可是,過了一會兒,皇太極發現不對勁兒!

大明的使團成員,好像真的走了!

如果再不把他們叫回,馬上就要出城了!

怎麼會這樣?

好歹,你們還個價啊!

只要開了口,我肯定會鬆動的嘛!

你們一聲不吭就走,讓我很沒面子啊!

我去,你們還真走啊!

那個誰,多爾袞,趕緊把他們請回來!

“皇上,既然是議和,那就是有來有往,脣槍舌戰,不能急於一時!

此時此刻,我八旗勇士劍指大淩河,明顯是佔了上風!

反觀他們,他們的皇帝主動議和,必是國內出了什麼問題!

咱們只需耐心等待,他們還會再來!”

“可是,話雖如此,長久地拖下去,始終對咱們不利啊!”

“皇上,你就聽我一回,絕不會有錯!”

“那……好吧……”

……

林則安離開西平堡,緩緩走出十餘里,皇太極果然沒有追來!

於是,使團成員有些不淡定了!

“林千戶,廠公命我代表首輔大人議和,說是所有的條件都能答應!

可是,皇太極的條件也太苛刻了!

咱們沒有議和成功,是不是……有負廠公所託啊!”

“你也說了,是廠公派咱們去議和!

他們想要廠公的腦袋,分明是故意刁難!

身爲大明使者,要是答應瞭如此苛刻的條件,豈不有辱國體?”

此話一出,馬車上再也無人說話!

本來,林則安出發的時候,宋哲並沒告訴他是假議和!

因爲,只有僞裝成真正的議和使團,才能騙來皇太極的國書!

如果林則安知道是假議和,如果什麼條件都答應,皇太極必會看出異常,就不會輕易地出示國書!

對此,王立深以爲然!

然而,西廠錦衣衛辦事,只問“時間、地點與何人”,不會多問一句!

林則安也是一樣!

爲什麼讓自己代表朝廷議和,他心有疑惑,卻從未相問!

直到現在,他仍不知道是假議和!

同時,因爲讀過四書五經,他深深地知道,“議和”是國家大事!

割地、獻城或者賠款,不僅僅是大明的恥辱,更是自己這個議和使者的恥辱!

皇太極那傢伙,想要西廠廠公的腦袋,那就更不能同意了!

回到大淩河,林則安如實回報;

王立和宋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實在是無言以對!

想不到,這麼簡單的事情,也能被搞砸!

幾天前,以尚可喜的口吻欺騙皇太極,也被搞砸了!

這就有些鬱悶了!

是皇太極太聰明,還是自己太笨?

或者說,溫體仁那傢伙命不該絕?

不,不可能!

王立不認爲自己可以改變歷史,卻不相信什麼“命不該絕”!

就算搞不死李自成或張獻忠,就算搞不死皇太極,還搞不死一個小小的溫體仁?

開什麼玩笑?

罷了,才搞砸兩次,沒什麼大不了的!

再試試其他辦法,應該可以成功!

兩人正在苦思,突有錦衣衛來報,皇太極派來了議和使團!

這個……幾個意思?

聯想到林則安的稟報,王立恍然大悟!

古往今來的議和或者談判,應該都是“拉鋸戰”,哪有一次就成功的?

趕緊的,把皇太極的使者迎進來!

可是,還是不對啊!

自己派出“議和使團”,是悄悄地進行!

除了宋哲之外,沒人知道!

而皇太極的議和使團,是大搖大擺地來到大淩河!

這不是壞我大事嘛!

要是讓高起潛知道了,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我勒個去!

趕緊的,把使者悄悄地迎進來!

不對,很難瞞過高起潛!

自己身爲總督,哪能與敵國使者私下會面?

趕緊派人,把他們轟走!

我去!來不及了!

高起潛,已經把他們迎進來了!

這傢伙,不是在耳邊嘰嘰歪歪,就是在城頭整天巡視!

那麼冷的天,病得不輕是吧?

呃,還好,還好!

就算使者說漏了話,也只會扯上溫體仁,跟自己毫無關係!

宋哲,趕緊去看看!

不能讓高起潛跟他們接觸太多,以免節外生枝!

……

“哦?是首輔溫大人派來的使團?還有萬歲爺簽發的國書?

這麼大的事情,我怎麼不知道?”

高起潛又驚又疑,幾名使者也一臉懵逼!

就在此時,宋哲大步入殿!

“高公公,你不知道的事兒多着呢!咱們借一步說話!”

宋哲滿臉堆笑,右手暗自發力,就像拎着一隻小雞!

不容分說,輕易地把高起潛拖出大殿!

大門剛剛關上,一掌擊在他的後腦!

兩眼一黑,不省人事了!

宋哲長舒一口氣,扭過頭,卻見祖大壽和吳三桂,也站在門口!

“呃……宋指揮使,你這是……”

“萬歲爺和首輔大人特別交代,議和之事必須秘密而行!

高公公高聲喧譁,破壞議和大計,理當押回京師,交由萬歲爺處置!你們,是否明白?”

“呃……明白,明白……”

“宋指揮使放心,我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不知道!

我……我……我這就去巡城……”

祖大壽與吳三桂沒有多問,匆匆離開,宋哲終於鬆了口氣!

第203章:有內鬼?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58章:遣使議和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83章:峰迴路轉(2)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141章:囂張的西廠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209章:兩顆人頭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56章:順手牽羊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98章:喜添二將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101章:“版權”之爭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62章:皇宮刺客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61章:臨時詔獄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86章:三喜臨門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221章:羣起圍攻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98章:喜添二將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194章:要什麼就給什麼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208章:心亂如麻!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禍根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65章:十大罪狀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167章:廠公斷案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
第203章:有內鬼?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58章:遣使議和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83章:峰迴路轉(2)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141章:囂張的西廠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209章:兩顆人頭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56章:順手牽羊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98章:喜添二將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101章:“版權”之爭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62章:皇宮刺客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61章:臨時詔獄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86章:三喜臨門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221章:羣起圍攻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98章:喜添二將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194章:要什麼就給什麼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208章:心亂如麻!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禍根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65章:十大罪狀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167章:廠公斷案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