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

陳奇瑜被革職之後,朱由檢並未取他性命,而是判了充軍戍邊。

得到消息,王立心頭一喜:“派人過去,秘密把他撈出來,暫時安置在福建!

此事務必小心,不得走露半點風聲!”

領命之後,宋哲大惑不解!

“廠公,那陳奇瑜私受賄賂,致使流賊逃出車廂峽,就算判個剝皮實草,或者誅九族,也毫不爲過!

只是,爲何……爲何要將他撈出來?”

“這傢伙,確實罪該萬死!”

不過,這個大明啊,能打的將領實在不多了!

車廂峽之圍以前,他的二十多場大戰保持不敗,其謀略不在洪承疇之下!

把他撈出來,將來的某一天,或許用得着!”

“那……好吧!”

宋哲不再勸說,立刻命人去辦。

王立端起茶碗,凝望着水中的魚漂,心頭思緒萬千。

因爲不瞭解明末的歷史,他能叫出名字的將領,確實不多!

四川的防禦工事初具規模,川內人丁興旺,糧田衆多,有鐵有煤有火藥!

將來的某一天,面對皇太極、李自成、張獻忠或者圍剿自己的明軍,死守四川非常容易!

但,這只是自己的後路之一!

如果只着眼於四川,有什麼意義?

總有一天,要打出去吧!

洪承疇,大名鼎鼎,可惜是個二臣!

這種人,不打算指望他!

能力再強,用着也不放心!

只可惜,不知道他是何時變節,又是因何原因變節!

至少在現在,他還是大明的頂樑柱,不能動他!

曹文詔,有勇有謀,確實是一員良將!

早早地將他收歸旗下,何其幸運!

袁崇煥,對大明忠貞不二,文臣出身卻敢打硬仗,面對八旗兵沒有敗績,算得上一員良將!

只可惜,他不懂政治!

歷史上的他,直到臨死的一刻,可能也不明白自己的死因!

這人雖有缺點,有私心,但在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委以重任!

至少比洪承疇用着放心!

陳王廷和朱可貞,如果不是較場的意外,應該是崇禎二年的武狀元和榜眼!

這兩人武藝高強,有勇有謀,並且讀過兵書!

如果經過戰場的歷練,必能成爲領兵將才!

陳奇瑜,以謀略見長,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雖有收受賄賂的行爲,卻不是什麼問題!

本來就是嘛,,在大明官場,貪點銀子算個屁!

況且,他貪的又不是軍餉!

最多,是受不了銀子的誘惑,讓李自成抓住了機會!

這人,在關鍵時候,用得着!

把他撈出來,應該不會有錯!

孫承宗老爺子,已經老了!

他忠心的,只有大明!

秦良玉,因爲夫君之死,不喜歡跟太監打交道,暫時不要勉強她!

其他的將領,真的不瞭解了!

嗯,聽說,在西北剿賊的盧象升也不錯!

還有那左良玉!

名聲不是太好,但打起仗來還是挺猛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朱由檢那孩子的性格,確實有些缺陷!

腦子一熱,只要是他看上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使勁兒地用!

但是,如果這人稍有失誤,或者稍稍不合他的意,馬上就翻臉!

袁崇煥,陳奇瑜,都是這樣!

一個皇帝,不能這個樣子啊!

不給別人容錯的機會,不懂得籠絡人心,如何能成大事?

或許,不完全是朱由檢的錯!

他是“半路出家”,沒有受過儒家的“帝王心術”教育,只知道隨着性子來!

而且,朝中的那幫文臣,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身邊是這樣的臣子,能幹出什麼大事兒?

距離朱由檢去往煤山,剛好還剩十年!

這段時間,足以在四川練出精兵強將!

到時候,是“壯士出川”救大明於水火,還是以此爲據點與皇太極分庭抗禮,確實沒有想好!

很矛盾!

就算曆史能改變,這個大明啊,救了也白救!

取天下,做皇帝?

我去!想都沒想過!

無憂無慮,無拘無束,家財萬貫,嬌妻美妾,逍遙天地,哪點比不上皇帝了?

在紫荊城中提心吊膽,面對一羣離心離德、陽奉陰違的臣子,不被累死也要被氣死!

做皇帝的事兒,真的沒興趣!

誰要是喜歡,拿去便是!

別在老子頭上動土,井水不犯河水!

否則,分分鐘把你趕下來!

“廠公,據西北傳來的最新消息,洪承疇被任命爲兵部尚書、五省總督,全權負責剿賊之事;

在洪承疇、盧象升、左良玉、王承恩、賀虎臣等人的圍剿下,流賊遁入滎陽一線;

大同方向,皇太極雖然重兵圍城,但進無可進,退之不捨,兩軍仍在僵持!”

“孫傳庭呢,他在哪裡?”

“呃……還沒有消息!估計,應該屯兵宣府一線,與大同的曹總兵遙相呼應!”

“嗯,孫傳庭!”

王立喝了口茶,懶得理會急速下沉的魚漂,深吸口氣:“如果,他帶領的不是驍騎營,應該也是個人才!

四千驍騎營被殲,不是他的錯!

朝廷的那幫文官,很可能借題發揮!”

說到這裡,命人取來紙筆,準備給王承恩和曹化淳各寫了一封書信。

確實,以朱由檢的性格,很可能對孫傳庭“秋後算賬”!

真要這樣,唯一能救他一命的,只有王承恩和曹化淳!

至少在現在,這兩人會聽自己的話!

兩人雖是太監,但他們說的話,比內閣首輔還管用!

兩人一同勸柬,朱由檢必會動搖!

“廠公,咱們的錦衣衛人手不足,是不是……再招募一批兄弟?”

“再招人?”

王立停下筆,略加思索,搖了搖頭。

幾年前東廠,規模兩萬多人的錦衣衛,已經讓朱由檢茶飯不思了!

若非魏忠賢審時度勢,及時收斂鋒芒,及時送上急需的銀子,早就被朱由檢取了腦袋!

此時的西廠,已有一萬七多千錦衣衛!

其中的七千,是“鐵甲錦衣衛”!

若非自己躲到四川,早就被人彈劾了千百遍!

在四川新招錦衣衛,京師那邊很難察覺!

但是,規模數千的世家公子和風流才子,正在乘船前往四川!

這其中,很可能混有朝臣的眼線——他們早就盯着四川了!

若在此時新招錦衣衛,很可能被人借題發揮!

死磕起來,自然不怕!

但,那是迫不得已的時候!

至少在現在,還沒必要死磕!

“不必了!

如果我沒猜錯,最多再有三五月,臺灣島上的紅毛蕃必被趕走!

回師之後,咱們不會缺人!”

宋哲還欲勸說,王立卻揮手製止:“我知道,這段時間售賣彩票,兄弟們都很辛苦!

暫時以半月一換,輪換着休息!

同時,每月再加五兩銀子的辛苦費!

這不,馬上就過年了嘛,讓兄弟們再堅持堅持!

過年的獎金,絕不會少!

今年過年,咱們拿出兩千頭肥豬,犒賞所有的錦衣兄弟!”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宋哲就不再勸說。

但人手,確實很緊缺!

只能咬咬牙,等到東征的大軍返回!

“報……廠公:位於南陽的錦衣衛指揮所,發來飛鴿傳書!

“十三家”、“七十二營”的流賊二十餘萬,在滎陽密議多日,三路分兵……”

報信者沒有說下去,像是等待王立的裁決。

“嗯?”

王立眉頭微皺,接過信函。

正常來說,與西北流賊相關的消息,都屬於“不太要緊”的消息!

但這次,爲何用飛鴿傳書?

南陽的錦衣衛指揮所,是“錦衣衛指揮使”李志高統籌管理,從沒出過差錯!

飛鴿傳書的成本,他應該知道!

每個月,要派專人把在成都築巢的信鴿送往南陽,還要派專人看管餵養!

流賊可能三路分兵,算不上什麼大事兒吧?

奇怪的是,哪路流賊被分到哪一路,流竄方向如何,信上並沒有寫!

爲什麼沒寫?

難道消息沒有證實?

不對,這封信,應該沒有寫完!

還有一大片的空白!

飛鴿傳書,絕不會這樣!

爲什麼沒寫完?

從最近一陣子的消息來看,洪承疇的五省主力在河南,同時在陝西留有重兵!

流賊真要三路分兵,流竄方向無非是山西、湖廣、四川、京師、山東或南京!

不過,京師和山東方向,流賊沒有膽量犯境!

南京方向有重兵把守,流賊若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應該也不敢去!

山西的北部,皇太極與曹文詔僵持於大同,太原、平陽、澤州、潞安等地是真空地帶!

那麼,湖廣和四川……

不怕!

雖然東征的大軍未歸,憑藉長江之險,擋上三五個月毫無問題!

可是,如果流賊乘船而來,如果與天音閣的畫舫相遇……

不,也不會!

天音閣的船,這會兒已經到了荊州水域,不會跟流賊遭遇!

總覺得,李志高的信中隱藏了什麼!

“報……廠公:南陽指揮所的信鴿,已有二十多隻飛回成都!

奇怪的是,這些信鴿的身上,都沒有攜帶信函!”

“遭了!”

王立心頭一震,終於意識到不妙!

位於南陽的錦衣衛指揮所,很可能被流賊“一鍋端”了!

情急之下,來不及撤離!

連寫完信的時間都沒有!

最後關頭,只能把信鴿全部放回,作爲示警!

可是,還是不對啊!

部署在南陽的錦衣衛,全是蒐集情報的得力干將!

流賊突襲指揮所,不可能事先沒有消息!

應該,不是流賊所爲!

難道,是“熟人”在背後下黑手?

那麼,會是誰呢?

魏忠賢?朱由檢?河南的藩王?

或者,駐紮在當地的洪承疇、左良玉、王承恩或者盧象升?

哼!

我管他是誰!

敢在西廠頭上動土,休怪我心狠手辣!

“南陽指揮所遇襲,必須徹查!

馬上給京師飛鴿傳書,讓朱可貞去查!”

“喏!”

……

臨近年關的北方,寒風徹骨!

突入遼河平原的大淩河城,幾乎成了冰雕玉砌的世界!

圍着火爐,幾名將領商討半個多月,還是難以抉擇!

大淩河的重要性,不必多說!

即使白雪皚皚,在大淩河堡外巡邏的八旗兵,仍然絡繹不絕!

但是,西廠送來的情報卻說,皇太極的老巢空虛?

西廠還建議,大舉出兵,猛攻瀋陽!

“舅舅!我等奉皇上之命鎮守遼東,只要守住大淩河、錦州和寧遠,已經是大功一件!

西廠王二狗,遠在四川,憑什麼對遼東的軍機指手畫腳?”

何可綱剛要說話,吳三桂板着面孔,繼續勸道:“舅舅,那死太監陰險狡詐,絕不可輕信!

今,外甥是戴罪之身,舅舅亦是戴罪之身!

若按那死太監之建議兵出瀋陽,風險實在太大!

就算奪了瀋陽,功勞是他西廠的!

要是有什麼閃失,罪過是咱們關寧軍的!”

“你的話,也不無道理!”

祖大壽鄭重地點點頭,目光轉向何可綱:“何總兵,你以爲呢?”

“祖總兵,我覺得……可以派小股部隊打探虛實,同時做好出兵準備!

如果瀋陽真的空虛,咱們可在十日之內將其攻陷!

等到皇太極回師,木已成舟!

這天寒地凍的,他無力奪回瀋陽,只能退回鐵嶺、撫順和薩爾滸一線!

廠公不是說了嘛,只要關寧軍攻下瀋陽,他就有辦法送來兩萬鐵騎!

然後,我以瀋陽爲據點拖住八旗兵,趁機再分一軍南下,攻取空虛的遼陽、鞍山、海州、蓋州等地,可輕易收復疆土數百里!

祖總兵,如果廠公的情報屬實,確實是我等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不可錯過啊!”

“我……再慎重地……考慮考慮吧……”

第210章:去意已決!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185章:這又是何必呢?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101章:“版權”之爭第68章:初入山西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239章:演技高超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83章:峰迴路轉(2)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139:孤城的守將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65章:十大罪狀第221章:羣起圍攻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禍根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144章:誤打誤撞第209章:兩顆人頭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83章:峰迴路轉(2)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8章:對食夫妻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89章:讓饑民去挖煤!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66章:蠢蠢欲動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98章:喜添二將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67章:皇命難違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56章:順手牽羊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70章:大敵將至
第210章:去意已決!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185章:這又是何必呢?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101章:“版權”之爭第68章:初入山西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239章:演技高超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83章:峰迴路轉(2)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139:孤城的守將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65章:十大罪狀第221章:羣起圍攻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禍根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144章:誤打誤撞第209章:兩顆人頭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83章:峰迴路轉(2)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8章:對食夫妻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89章:讓饑民去挖煤!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66章:蠢蠢欲動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98章:喜添二將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67章:皇命難違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56章:順手牽羊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70章:大敵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