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階段性勝利

“闖王,咱們……今天晚上吃啥啊……”

“要麼吃草,要麼吃肉!”

高迎祥憤憤地回答着,有氣無力地閉上眼睛。

打問的小統領不敢多言,怏怏離開。

二十餘萬的流賊,被明軍圍在米脂縣北部的山區,已經半月有餘!

對於賊兵來說,吃草或者吃肉,就成了個大問題!

糧食,早已斷絕!

但,馬肉還是有的!

只不過,全是腐肉!

沒辦法!

累死餓死的戰馬實在太多,兵卒們吃不過來,全都成了腐肉,聞着就想作嘔!

實在餓得慌,烤着也能吃!

只不過,吃了之後,是否會上吐下瀉,是否會全身發燒四肢無力,誰也無法保證!

活着的戰馬新鮮,卻沒人敢殺!

所以,能吃到青草,反而成了一種幸運!

只可惜,陝北一帶連年旱災,寸草難生!

就算沒有旱災,黃土高原上也沒有多少青草!

吃草,說得很容易!

能否找到青草,那得看運氣了!

“闖王,你的腦袋,已經漲到三百萬兩;我和黃虎的腦袋更值錢,已經漲到五百萬!”

聽到李自成的話,高迎祥睜開疲憊的雙眼。

上下打量着李自成,再看看身邊的張獻忠,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打擊,鬱悶地閉上眼睛。

確實很鬱悶!

我纔是闖王好不好?

爲何我的人頭,還比不上李自成和張獻忠?

劉國能和羅汝才更加鬱悶!

自己也是響噹噹的首領,爲何,自己的腦袋一文不值?

“闖王啊,如果再不設法突圍,下面的人可能會譁變啊!”

聽到張獻忠的話,高迎祥渾身一個激靈,猛地坐起身。

兵士譁變,這不是鬧着玩的!

唉!

明軍的大炮,實在厲害!

只要一炸響,再多的人都要望風而逃!

明軍有大炮也就罷了,竟然無恥地,又用出“高額懸賞”這一招!

當年的“帶頭大哥”王嘉胤,就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被下面的人割了腦袋,以此投降了明軍!

最可氣的是,割掉王嘉胤腦袋的人,是他的妻弟張立位,以及最信任的部將王國忠!

張立位投降明軍之後,不僅獲得幾千兩銀子的賞賜,還被封爲寧夏左衛的副將!

那一次的懸賞,才幾千兩!

這一次的懸賞,竟然是幾百萬!

摸摸自己的脖子,高迎祥冷汗直冒!

生怕在睡夢中,被自己的外甥或張獻忠割了腦袋!

此時的米脂縣周邊,西有洪承疇,東有盧象升,北有左良玉,南有曹文詔!

想要全軍突圍,幾乎沒有可能!

各部首領麾下的士卒,真正能打仗的不過三五萬,如何突圍?

就算突圍成功,又能去往哪裡?

又能跑多遠?

更可氣的是,新來的那個“五省剿賊總督”,據說是個太監!

這傢伙心狠手辣,竟然不接受投降!

賄賂或者假投降,再也沒有指望了!

“闖王,據我幾日來的觀察,明軍在無定河沿線,防禦比較鬆懈——只有在每日的卯時和申時,纔會有一隊騎兵巡邏至此!

如果,咱們佯裝四路突圍,卻集重兵於無定河一線,必能成功!”

“不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張獻忠嚥下一大塊腐肉,還打了個嗝:“闖王,咱們沿着無定河而上,去往延綏!

如果明軍殺來,咱們就越過長城繼續北上,去往蒙古的襖兒都司境內!

到了那裡,我就不信明軍還敢追來!”

聞到張獻忠嘴裡的腐臭味,高迎祥陣陣作嘔,趕緊捂住鼻子!

稍一細想,往西北方向進入蒙古地界,看起來危險重重,實則有一線生機!

因爲,蒙古各部跟明軍打了二百多年,早就沒了往日輝煌!

還聽說,他們投靠女真人之後,一個個富得流油!

而且,女真人遠在東北!

正好把襖兒都司的蒙古各部洗劫一遍!

等到女真人殺奔過來,那就躲到長城以南,坐看明軍跟女真人兩虎相爭!

嗯,這主意好!

就這麼辦!

……

其實,故意放鬆無定河上游的防禦,將流賊逼至塞外,是陳奇瑜的強烈建議!

王立苦思半日,欣然同意!

正如陳奇瑜所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流賊在山區活動,很難將其徹底剿滅!

如果把他們逼到長城以北,那就不一樣了!

流賊會襲撓劫掠蒙古部落,這是肯定的!

皇太極引兵過來報仇,幾乎也是肯定的!

真能如此,正好策應了關寧軍的“圍魏救趙”;

就算皇太極不肯回援,流賊的劫掠,或多或少也能削弱女真和蒙古的實力;

而且,長城以北地勢平坦,自己的騎兵可以任意馳騁!

流賊再多,也只能被動挨打!

很可能,被明軍、蒙古人和女真人輪番暴打!

最關鍵的是,流賊去了長城以北,大明的西北幾省正好獲得安寧!

嗯,這主意好!

就這麼辦!

……

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十一月。

二十餘萬的賊兵奮力衝殺,終於突破明軍的包圍圈,北出長城!

在延綏鎮的保寧堡,王立登上長城,望着荒涼孤寂的塞北草原,心裡哇涼哇涼的!

尼瑪!

延綏鎮,好歹,是大明的九邊重鎮之一吧!

這一帶的長城,爲何如此殘破?

這樣的城牆,擋得住蒙古人和女真人?

什麼?甘肅、寧夏、延綏和太原一線的長城,全都這樣殘破不堪?

我勒個去!

爲何沒人提前告訴我?

這樣的城牆,有個鳥用?

千餘里的邊塞,誰知道流賊會從哪裡南下?

“弟弟啊,你不必太過擔心!”洪承疇指着長城以南的溝壑土塬,滿不在乎地笑道:

“皇太極兩次從長城入關,何時選擇過大同以西?

你看看這一帶的地形,蒙古人和八旗兵,誰敢來?

恐怕,山還沒翻過幾座,他們的糧食就已吃完!

除了退兵,還能幹嘛?”

“聽起來好像不錯,可是……流賊跟蒙古人和八旗不一樣啊!

長城以南的地形地貌,他們非常熟悉!

他們在塞外吃飽喝足了,隨時會殺回來!

而咱們,不可能在長城沿線長久駐兵吧?”

王立滿心憂慮,叫苦不迭!

洪承疇仍然不屑一顧,笑道:“長城的防禦,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並非僅僅依賴幾段土牆!

我在延綏和固原各駐一軍,不論何時,敵兵都不敢輕易越過長城南下!”

“嗯!”

王立謹慎地點點頭!

稍一細想,這話不無道理!

洪承疇口中的“固原”,也是九邊重鎮之一!

與其它八鎮不同的是,固原鎮並非與長城連接,而是在長城以南二百餘里!

即便如此,固原鎮的防禦範圍非常廣闊!

竟然,東起延綏鎮,西達蘭州與臨洮,全長五百餘里。

從戰略意義來說,固原鎮是甘肅、寧夏和延綏三鎮的“大後方”!

如果在固原駐一支重兵,進可支援北方三鎮,退可襲擾入侵敵軍的後方!

蒙古人和八旗兵,若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還真不敢從此處入侵!

此時此刻,木已成舟,就算後悔也晚了!

只希望,流賊也不敢輕易南下吧!

……

塞北草原,地勢平坦。

這裡是蒙古人的控制區域,明軍騎兵卻沒有止步,完全超出高迎祥的預料!

連續的追剿之下,曹文詔能帶回的耳朵越少越少!

到了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的三月,諾大的塞北草原上,再也尋不到流賊的影子!

各路總兵歡天喜地,王立卻擔憂起來!

在他看來,沒有尋到各路賊首,並不表示已將其全殲!

不知是洪承疇還是史官的上奏,反正,朱由檢知道了“流賊被剿滅”的消息!

在朱由檢和滿朝的官員看來,流賊在寒冷的冬季被逐至塞外,又遭騎兵數月的剿殺,肯定全軍覆沒了!

再不濟,明軍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決定性的勝利!

於是,催促王立回京的詔書,一封接一封地送來!

王立連番上書解釋,朱由檢始終置若罔聞,仍在不停地催促回京!

對此,王立把心一橫,選擇了視而不見!

“廠公,萬歲爺已經發來十二道詔書!如果再不回京,恐滿朝的官員借題發揮啊!”

“我也想回京,但這兩月的情況你也看到了,我敢回京麼?”

“唉!”

宋哲輕嘆口氣,也是沒轍了!

本來,二月的那場春雨,連降好幾天!

幾省的旱災,已經有了緩和跡象!

爲防新的流賊“春風吹又生”,朱由檢按王立的建議,咬牙下撥了二十萬的賑災錢糧,並從全國調來一批農作物種子!

如果自己一走,這批賑災物資,不知又會去往何處!

西北的亂局,其實並未結束!

二月十日,剛剛恢復駐守的九邊重鎮寧夏,兵變再起,飢兵羣起圍攻官署!

右僉都御史兼巡撫王楫,因不能措餉,被飢兵“鼓譟而殺之”!

兵備副使丁啓睿率軍趕到,捕獲並處斬爲首者七人,兵變總算被鎮壓下來!

三月,在西廠的眼皮底下,河南又發生了貪腐賑災錢糧之事!

饑民無糧,樹皮、草葉皆被啃食一空!

“人相食”的慘狀,再次上演!

數十位官員被剝皮實草,西廠緊急調來一批賑災物資,卻無法安撫全省百姓之心!

西北幾省的亂象,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流賊必然再起!

王立很想力挽狂瀾,卻感到有心無力!

他只是“五省剿賊總督”,而不是“五省督師”——只管軍政,無法管民政!

朱由檢急催王立回京,其實也能理解!

因爲,孫承宗老爺子的“圍魏救趙”,確實調回了入侵朝鮮的八旗兵!

但在同時,因爲孫老爺子的謹慎,關寧軍並未取得預定的戰果!

並因此激怒了皇太極!

此時的大淩河,被八萬多八旗兵重重圍困,形勢萬分危急!

在王立看來,以孫老爺子的謹慎,明軍守住大淩河、錦州和寧遠並不困難!

然而,朱由檢和滿朝的官員,並不這麼認爲!

“不必管他!”

王立咬咬牙,把詔書扔到一旁,令道:“曹文耀、曹鼎蛟、曹變蛟、宋義,各率三千騎兵深入襖兒都司,務必取得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劉國能、羅汝纔等賊首之首級!”

“喏!”

“陝西、河南、山西、寧夏、甘蕭五省之巡撫,皆以“涉嫌貪腐”爲由捉拿;

陝西之賑災事宜,以及延綏、固原二鎮之防務,由洪承疇全權負責!

河南之賑災事宜,暫由左良玉負責;

山西之賑災事宜,暫由曹文詔負責;

寧夏之賑災事宜,暫由盧象升負責;

甘肅之賑災事宜,暫由楊嗣昌負責;

此五省,再有貪腐賑災錢糧,復耕不力之事發生,本廠公絕不輕饒!”

“喏……”

“王總督,寧夏與甘肅……”

左良玉話到嘴邊,突然發現不對勁,硬生生地,把話嚥了回去!

因爲,王立這個“五省剿賊總督”,其管轄範圍不包括寧夏與甘肅!

更不包括幾省之政務!

按律,幾省巡撫,必須由朝廷指派!

王立自己指派總兵負責賑災和民政,明顯是僭越皇權,這是誅九族的大罪!

但是,剛纔,王立並非自稱“總督”,而是自稱“廠公”!

“西廠提督”,要捉拿一省巡撫或者地方官員,無需向朝廷上奏!

並且,王立的手上,緊握着尚方寶劍!

於是,洪承疇和幾位總兵不敢違抗,紛紛領命而出!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如果賑災不力,流賊必會再起!

如果復耕不力,賑災永無止境!

既然,剿賊之事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王立實在不想輕易放棄!

好不容易旱災緩解,好不容易把流賊逼到了塞外!

如果把握得好,今年,必是延長大明國祚的絕好機會!

朱由檢催促自己回京,應該是受了衆臣的蠱惑!

只要詳加解釋,悉心開導,他應該會明白!

如果他還不明白,那就逼着他明白!

大不了,翻臉唄!

反正,西北諸省不平,自己絕不回京!

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第58章:遣使議和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83章:峰迴路轉(2)第70章:大敵將至第239章:演技高超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144章:誤打誤撞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68章:初入山西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49章:無心插柳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204章:心底的困惑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31章:兩道聖旨第209章:兩顆人頭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152章:被尊爲“聖人”的資本家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98章:喜添二將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03章:逼上“梁山”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65章:十大罪狀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141章:囂張的西廠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70章:大敵將至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67章:皇命難違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39章:演技高超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203章:有內鬼?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54章:遍地都是銀子!第222章:面子,裡子!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86章:三喜臨門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29章:驛站!驛站!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
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第58章:遣使議和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83章:峰迴路轉(2)第70章:大敵將至第239章:演技高超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144章:誤打誤撞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68章:初入山西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49章:無心插柳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204章:心底的困惑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31章:兩道聖旨第209章:兩顆人頭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152章:被尊爲“聖人”的資本家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98章:喜添二將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03章:逼上“梁山”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65章:十大罪狀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141章:囂張的西廠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70章:大敵將至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67章:皇命難違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39章:演技高超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203章:有內鬼?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54章:遍地都是銀子!第222章:面子,裡子!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86章:三喜臨門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29章:驛站!驛站!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