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久後交通部鐵道部特意製作了一份中餐菜單,發給各大鐵路局,要求“一個月內籌備完畢,並開始實行,不得玩忽”。
此後,中餐才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民國火車裡。它的價格公道、味道可口,頗得大衆歡迎,以至於常旅行的巴金這樣總結說:“坐火車找小販買吃的是一件最平常的事。坐一趟火車,沿途各地的風味儘可以嚐個遍。這使得民國火車上的吃飯,熱鬧而豐富,讓很多人回味不已”。
可不像後世,火車賣天價餐,迫使從車頭到車尾瀰漫着的都是方便麪的味道。
坐了這麼長時間的車,張漢卿也有些餓了。雖然他抑西揚中,但對面前的西餐,還是皺着眉頭動手了。自然,他吃西餐的姿勢是最正宗不過的,連隨同他一起上車的兩個英國記者都大點其頭。
“少帥,聽起來您對西餐很不滿意,但看您的動作,卻是地道的英國人的姿勢,想必對此也有浸淫吧?這和您所說的,是不是有些矛盾啊?”
中國人怕少帥,外國人可未必。英國記者走南闖北,自然對中國的國情很是瞭解,也殊少非難。洋人那張臉,不但在民國初,就是在後世,在中國也是很吃得開的,不知是民族之福,還是民族之恥?反正在張漢卿做完秀後,他們立刻抓住機會。
這是什麼意思?張漢卿略一思忖,便知道他們的話音了。明是比較中餐西餐,實則研判他的政治態度來了。因爲奉系在北方特別華北的影響力,英美政|府開始關注奉系的一舉一動了。
“實不相瞞,我一開始是因爲好奇才吃的西餐,雖然食不下咽,但我從中悟到了不少人生哲理。知己知彼嘛,有比較,才覺得中華文明之源遠流長、中國老祖宗的聰明,呵呵。
就拿這牛肉來說,中國有涼拌、爆炒、煮湯各種做法,但無一不是熟了吃;而西餐的牛排全熟了嫌口感不好不願吃,卻對一分、三分、五分、七分熟感興趣,還有生牛排。這是典型的茹毛飲血啊。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火的發現使食物由生到熟成爲可能,也是進化發達的標誌,由此可見,中國的進化程度極高。
中國人很聰明,很早就知道手抓飯菜既不衛生又燙手,因此學會了用筷子吃飯。一時沒有筷子也很簡單,隨便找兩個樹枝便做成了簡易的工具,既方便又順手。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纔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這一點,我沒說錯吧?
中國人發明了筷子,這是和中國文化一脈相承的。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槓桿原理。這裡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爲一。這是中國人的哲學,西方人不懂。
中國人吃飯不拘小節,飯桌纔是拉近人們距離的最好道具,所以吃飯時談笑風生,毫無忌憚;西方人則不同,你們表面上正襟危坐,實則提防之心甚盛。爲什麼這麼說,看看你們就餐時手裡拿得是什麼就知道了:刀叉!
所以說,吃中餐是文明的象徵,這個和歧視無關。”
朱光沐率先發出會心的笑聲,然後有些半懂的中國乘客也開始漸漸明白少帥所講爲何了。兩個英國記者也明白了張漢卿的意思,他們不甘示弱,聳聳肩說:“少帥先生,既然如此,那爲什麼中國人還要向我國學習、每年派出大量的留學生?”
這個問題問得好,虧他們還有臉來問!張漢卿不假思索地說:“很簡單,中國人愛好和平,西方人卻具有侵略性,這導致我們在歷史上倍受欺凌。你們都在享受的那些不平等條約,就是中國人民的苦難。
爲什麼呢?還是以筷子爲例。中國人在餐桌上表示好客和友善的辦法之一就是給對方夾菜,可是你用刀叉試試?保證會被對方誤認爲是一種侵略!
正因爲中國人好客,而西方人好戰,結果是好戰的打敗了好客的----因爲我們對別人沒有敵意、而別人則是有備而來的。
不過這不要緊,這種事實反而讓中國人警醒:一昧地用筷子,在和刀叉交鋒時、特別是切割一些個頭巨大的食物時,是落了下風的。我們派出留學生,就是努力掌握使用刀叉的辦法,來做到用筷子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會丟掉筷子,相反,我們會兼蓄並收,取長補短。比如我,就可以嫺熟地使用筷子和刀叉,但學了之後只是偶偶用用,平時吃飯還是用筷子的多。爲什麼呢?”
他把問題拋給兩個英國人,他們面面相覷,不知道張漢卿想表達什麼,只能瞎猜:“是因爲少帥對使用筷子更熟悉?”
張漢卿大笑說:“不是。因爲我們中國的筷子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
他的影射很明顯了,至少連車廂裡一些大字不識幾個的乘客都理解了他的罵人技巧,簡直是不吐髒字啊!伴隨着吃吃的竊笑聲,兩個英國人鐵青着臉,其中一個便辯駁說:“筷子這麼好,可是還不是有很多中國人習慣用刀叉?少帥不會否認,中國仍然是一樣的落後?”
哦,有些中國人,哦不,有些不純粹的中國人,已經崇洋媚外到出賣自己的祖宗了,他們恨不得託生在洋人窩裡,讓子子孫孫從裡到外透出一股洋味兒才罷!他們不是中國人,或者已經黃皮黑心,壞透了。
“我們現在有些人,他們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口味。每天握着筷子指指點點,口無遮攔地自嘲自己和同胞沒有信仰、西方如何如何,還以爲這是幽默,是謙虛,是有境界。其實是無知,無知才無畏!
今天中國問題的癥結不是中國人沒有信仰,而是丟掉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沒有了信仰自信。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觸、交流和碰撞的過程中,有很多人云亦云的東西在干擾我們的判斷,以致亂花漸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無主。”
英國人不甘示弱,頗不客氣地說:“筷子就是筷子,再靈巧也沒有刀叉鋒利,靠投機取巧是贏不了人的。”
張漢卿側目說:“哦?是嗎?”
“一根筷子很容易被刀叉折斷、削斷,但是十根在一起、百根在一起呢?抑或千根、萬根呢?中國有四億五千萬大衆,如果都抱團在一起,放眼天下,誰敢說筷子打不過刀叉?!”
這置地有聲的話語,正是支撐張漢卿立場驅逐外侮、振興中華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