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晨,奉軍大炮齊發,10分鐘內發射了3個基數的彈藥,轉瞬之間米振標部陣地便承受了數千發炮彈,直軍遭到毀滅性打擊。
不待直軍從爆炸中警醒,27師第54旅3個團全線衝出,不計代價、不計傷亡、不要俘虜、不停腳步,在濃煙中向直軍後方陣地猛|插。後繼部隊迅速跟上,很快地在直軍防禦中決開一個大口子。
長久以來,北洋軍之間打仗,很少有這種犀利的戰鬥,完全是你死我活的。像直皖大戰,戰後總結,皖軍真正死傷的人數不過數千人,俘虜倒有數萬。大家都是北洋一脈,雖然各爲其主,但是不打仗時還是互相之間都有交情的。
可是奉軍是例外。本來,他們偏居關外一隅,和關內諸系交情都不深。張漢卿異軍突起之後,軍訓、增強政治工作加上裝備不俗,使奉軍的戰鬥力有了質的提升。
打仗就是打仗,奉系軍隊可不像直、皖兩系一樣明着交惡私下裡套交情。張漢卿雖然在奉日子不長,但是他的那一套行之有效的東西還是被張作霖等人學個七七八八。雖然只是神似,但奉軍的精、氣、神有極大提升是真的。
尤其是在張漢卿被作爲奉系的接班人被正式確立之後,人民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的口號從宣傳到形成系統化的組織保證,讓人民黨對軍隊的控制權得到確立。
各級正職研究的是如何帶兵打仗,各級政治部研究的是如何提升官兵士氣和思想教育,各級參謀部已經形成完整的軍令制度,那種在其它各路軍閥中常見的習氣在奉軍中漸漸失去市場,在人民軍中更是極少見。
而且27師本來就是奉軍的精銳,也是張漢卿最看重的一支奉軍,先後有孫烈臣、張作相、姜登選擔任過師長,它是奉軍中除衛隊旅(師)、第一師之外帶有張漢卿烙印最重的軍隊。作爲張作霖起家的隊伍,即便他榮升相當高階的職務後,對它的關注和關照也絲毫不見少。
27師一直把吳佩孚的第三師作爲參照和假想敵的,歷任師長都以能夠打敗第三師作爲軍事上的重要任務。要知道第三師原先就有三個混成旅,後來增加爲五個,27師這是要一敵二的節奏。
所以它碰到普遍弱一等的毅軍,就像鐮刀割黃油,打得對方一點脾氣都沒有。
只一個回合,米振標部便被擊垮,臨近的直系馮玉榮第13混成旅在奉軍擴大戰果的間隙不思支持,反而不戰而退,使後繼奉軍未費吹灰之力從中路直軍中央打開一個缺口,並切斷彭壽莘前軍與王承斌援軍之間的聯繫。王承斌本無戰心,此時乘機全軍向廊坊退兵。
彭壽莘獨木難支,孫烈臣發佈總攻命令。三個小時後,直軍已成潰敗之勢。彭壽莘無奈,下總退卻命令。是役直軍被俘、傷亡兩萬餘人,軍械糧食遍地堆集。奉軍一方面收繳直軍軍械,一方面清點戰利品,收穫極爲豐碩。
此役27師防守沉穩、進攻精悍,充分展示了奉系主力的風範。特別是其54旅年僅21歲的少將旅長指揮得當,在恰當的時機果斷出擊,爲勝利奠定基礎,從而一戰成名。
他是元老張作相的次子,充分說明虎父無犬子絕非文人渲染。
左、右路直軍聞得中路大敗,同時退兵。張作霖、張漢卿則分兵爲左右兩路,合力向廊坊進擊,此時戰爭已轉入奉軍的戰略大進攻了。
直系部隊在前線坎坷,吳佩孚也不輕鬆。北京城內謠言滿天飛,前方戰報多不利於直軍,有傳第一軍司令彭壽莘陣亡,有傳某軍譁變,弄得吳佩孚一日三驚。
前方軍情並不利於直軍,加以曹錕左右嬖倖,對於吳佩孚在京,有芒刺在背之感,所以慫恿曹錕催促吳上前線指揮軍事。曹的左右說:“如果在北京城內做總司令,誰都會做啊!”
10月26日晨9時,吳佩孚乘坐討逆軍總司令專車,由北京正陽門出發,直馳廊坊。吳佩孚上前線的主要原因,並非曹錕下面的反吳派,而是前線戰況的不利,加上海軍突襲的計劃受了阻礙。
這次督戰,討逆軍總部人員隨行,還有外國觀戰武官和新聞記者100餘人隨車前往,聲勢之浩大,在民國初年內戰場面中,可以說是空前的。
在出發前,吳佩孚爲鼓舞士氣,發電痛罵張作霖:“白山黑水之馬賊、狠若呂布、兇逾朱溫,非我族類,德不能化。”
當日下午1時半,吳佩孚的專車抵達廊坊,直接停靠於車站傍,吳佩孚即率幕僚和衛兵急馳前線視察戰況。這時直奉兩軍激烈鏖戰於永清縣城邊,隆隆大炮震動大地,硝煙冉冉上升。
吳佩孚上前線的消息,遍傳直軍,對軍心士氣有極大的鼓舞,而通奉的馮玉榮聽說吳已到達前線,竟畏罪自殺!吳遂直接調遣十三混成旅,另築陣地穩住了陣腳。
討逆軍總部在吳親赴前線後,遂設於吳的專車上。吳總部的直屬部隊則張營帳於車站內。吳每天早起偕同參謀長以下僚屬四出視察,於是改變作戰計劃,傾其全力對付奉軍右翼張漢卿部。他令參謀總長張懷芝率1個師沿永定河口向北辰推進,復進逼天津。
張懷芝軍經過激烈戰爭,於次日攻陷北辰,使戰況漸趨有利。孫烈臣下令荊有巖28主力師盡出,在海河口與之對峙。
自10月27起,吳佩孚以直系全部8個師及一個混成旅約15萬人輪番攻擊奉軍據守戰線。尤其是他起家的第三師,比奉系“精銳師”人數都多,裝備也不逞多讓,而且多年參戰,武力值十分驚人。
其它直系軍隊見吳帥親自指揮,又有第三師勇猛無比,都大受感染,重又發揮超凡能力。強強相撞,至10月30日,雙方各有萬人傷亡。
戰局僵持不下,雙方均焦慮萬分。吳佩孚擔心河南老營,多呆一天便有一天危險,因此想方設法攻奉系所必救以分化奉系軍隊,從而達到一擊而中,打垮對面強敵,實現“集中力量先北後南各個擊破”的戰略決策。
張漢卿此時已無預備隊,如果吳佩孚知道他最看重的工業根基天津汽車廠、唐山機牀廠等的防務已經抽調一空,對這些地方分哪怕少部分兵力攻擊的話,是不是要出動沒完成訓練的炮兵和武裝警察部隊?爲此他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
而且當吳佩孚攜其主力匯攏直軍後,集中奉系主力的吳軍要比奉軍多出許多,光是以人少對人多,在硬碰硬的情況下,壓力已經很明顯。
是時候把他的殺手鐗拿出來了。
他命令在秦皇島集結待命的東北航空處司令官馮庸,悉數派遣麾下的4個水上飛機中隊、1個美援的飛機中隊和由4架偵察飛機組成的偵察中隊飛往天津已建成的張貴莊機場,準備用奉系空中優勢,打垮敵人。
馮庸是他的老相識了,在馮德麟失勢後能夠和平控制28師,作爲前師長馮德麟的長子,馮庸的出面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即使他老子和張作霖較長時間的恩怨,張漢卿還是讓馮庸做了他的高級幕僚,並籌備了奉系空軍的建立也見證了它的發展。
東北航空處,隸屬於遼寧督軍署、後來的東北巡閱使署及國統會軍事委員會,歸張漢卿直接負責,所以它的成長很快: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和人才加入,有相對強大的工業支撐。張漢卿還命令凡是航空處的需求,由奉軍總軍需部長牛元峰直接處理。
空軍是中國最好、也是與各國實力最接近的一個兵種。因爲當時各國對它都不重視,所以即使中國軍事工業較弱,它也得到了最好的發展。哈爾濱水上飛機試驗基地每幾個月都會出一款新機,若不是始終達不到張漢卿的要求,奉系又何止每年僅組裝兩個“水轟-1”中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自己治下的中國必將把空軍的發展提高到無比的程度,這是現階段中國另奚捷徑的妙招,與之對應的,是將來航空運輸的大發展。所以在很早,張漢卿就與馮庸規劃在奉系治下建設飛機場。
因爲早期飛機的航程較小,每兩、三百公里的距離內至少要有一個,所規劃的航空路線圖便密密麻麻地在多個大中城市立了點,從哈爾濱開始,長春、四平、瀋陽、秦皇島、天津一線先期動工了6個機場。這天津的機場,位於渤海邊的張貴莊,後來成了濱海國際機場。
天津機場的設施最完善,張漢卿本來就要把天津作爲守衛關內的重鎮。天津古稱天津衛,本來就是北京城的重要海上防線。
“水轟-1”的最大航程爲450公里,作戰半徑約200公里,從秦皇島可以直接飛到。在此地加油後,北京、唐山、德州等地都在它的攻擊範圍內。直、奉前線久持不下,是時候動用這支奇兵打破僵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