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爲什麼要幹印度

bookmark

大臣們全都莞爾,紛紛說道:“回皇上,我們都吃過了。”

關續清淡淡一笑,隨即恢復了莊重的神色,朗聲說道:“今兒個在中印邊界海域發生了一樁意外事件,子香,你來說說吧。”

劉步蟾大步出班,對皇上一躬,然後回身說道:“今天早上7點30分左右,在距離蘇門答臘島北部120海里的水域,帝國漁船遭到印度巡邏艦的攻擊,我方巡邏艦迅速趕到事發水域,對兩艘印度巡邏艦進行了攻擊,造成一沉一逃,而後我方巡邏艦以明碼電報的形式向全世界發佈了一則消息:‘中國政府已正式接管安達曼羣島,並對這座島嶼行使主權。’目前我方巡邏艦正在繞島進行警戒,印方的攻擊戰艦隨時都可能抵達安達曼羣島,所以情勢十分危急。”

說完這番話,劉步蟾吸了一大口氣,胸口劇烈的起伏着,不知是緊張還是激動。人們不由自主的發出一陣驚呼,誰也沒想到這件事竟會來的這麼突然,更重要的是,今天皇上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當衆宣佈這個消息,似乎已經向人們預示了這件事的重要性。

關續清一揮手示意大家安靜,說道:“朕今兒個把大家召集來就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如今事情已經鬧大了,衆卿以爲應該如何處理纔好?”

商業部部長盛宣懷出班奏道:“皇上,臣以爲此事涉及中印兩國關係,要是處理不妥當,很可能會使事態惡化,目前帝國正在傾力發展建立當中,萬一釀成戰爭,恐怕會對帝國發展造成重大影響,所以對這件事還是要謹慎處理的爲好,臣的意思是馬上命令巡邏艦撤回新加坡,同時通過外交部照會印度政府,對此事的經過進行說明,儘量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化干戈爲玉帛。”

工業部部長楊銳也說:“是啊,臣同意杏蓀的意見,此事還是不要激化的好,帝國的和平大局來之不易,萬不可輕易破壞掉了。”

教育部長康有爲也拈鬚說道:“像我這樣一箇中華上幫,怎麼能和印度這樣的撮爾小國一般計較,因小失大是不智之舉,睚眥必報是小人作爲,更何況帝國的教育事業方興未艾,處處都需要用錢,再打仗的話,誰都承受不起了。”

緊接着文化部楊度、發展規劃部楊士琦等文官代表們也都發言贊同和平解決的方案。現場的局勢似乎頃刻間便已形成了一邊倒的主和論調。

可是以徐世昌和劉步蟾爲首的軍事長官卻持着另外一種看法,徐世昌有意讓陸軍部在皇上和衆大臣面前露出一手,回頭看看站在自己身後的軍官們,目光一下子就落在軍事研究署署長蔣百里身上。

說起蔣百里可謂是帝國軍事領域裡的一個奇才,在軍事理論研究方面造詣驚人,著作等身,曾擔任過保定武備學堂校長,後由於在軍界聲名顯赫,被提拔擔任了帝國陸軍大學校長,同時兼任軍事研究署署長。他擔任校長的第一年就發生了一件震驚全校的奇事。

那是袁世凱發動叛亂的第二個月,天色剛矇矇亮,全校教職員及學員一萬多人齊集尚武堂前聽校長緊急訓話。蔣百里用低沉的語調說:“我初到本校時,曾經教導你們,我要你們做的事,你們必須辦到。你們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須辦到。你們辦不到,我要責罰你們。我辦不到,我也要責罰我自己。現在看來,你們一切都還好,沒有對不起我的事。時逢國家天災人禍,眼看着袁逆勢如破竹之勢侵佔南洋大片土地,我身爲軍人卻不能上陣庇佑中華,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恥辱,也不能盡校長的職責,是我對不起你們……你們不要動,要鼓起勇氣來擔當中國未來的大任!”說到這兒,他竟然從腰間拔出手槍。勤務兵見情況不好,衝上去奮力奪槍,槍口一歪,“砰”的一聲,子彈由肋骨間射入。

聽到槍響,全場的人都驚呆了:校長自殺了!

槍聲過後,前排的學員衝上去,將蔣百里擡進校長室,讓他平臥在牀上。學校教務處火速將此事報告給教育部長康有爲,康有爲不敢耽擱又報告給馮相華,馮相華二話不說,當即坐車來見皇上面奏了此事。

關續清一聽也倒吸一口涼氣,心說這蔣百里也真是個血性男兒,你爲帝國培養軍事人才和上陣殺敵又有什麼區別呢,當下對馮相華說道:“這外傷的事耽誤不得,最好還是找西醫來,你快只會伍廷芳一聲,叫他到德國公使館,請他們派一名最好的外科醫生來,必要的時候啓用軍機接來,總之不能讓蔣百里出事,人才難得啊。”

一刻鐘後,德國公使館馬上派出了兩名常駐使館的醫生,火速趕往陸大急救。關續清又下了兩道命令,一道令學校教務處長張耀亭暫代校長,一道令趙秉鈞到陸大去調查事件真相。

第二天早晨,關續清叫來了徐世昌,徐世昌奏報說,經陸軍部調查,蔣校長自殺另有原因,不關陸軍部的事。關續清聽後說:“你陸軍部先別管這件事,也別聽手下人的話!”徐世昌十分難堪。

蔣百里自殺前分別給母親、學校教務處長張耀亭和好友蔡鍔留了遺書。給母親的信中說:“爲國盡忠,雖死無關重要,然於陸軍及帝國前途有益,望以我一人血軀喚起叛軍良知。”

蔣百里自殺和他的遺書公佈後,在國家掀起了軒然大波。正在南洋剿逆的蔡鍔首先發炮,通電全國,希望朝廷能徹查此事,追究責任。帝國總理大臣梁啓超也說:“此案如不水落石出,誓不罷休。”各地團體慰問蔣百里的電報多如雪片,要求查清事情真相的電報絡繹不絕。帝國陸大的學員,按省籍每省推舉一人,組成請願團到內閣。

好在蔣百里自殺時,由於勤務兵上前奪槍,子彈打偏,沒有傷到心臟,只是擦傷了肺的表面。雖然腹腔中積了許多血,但一時沒有生命危險。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身體慢慢恢復了。幸好他傷勢剛剛見好就召集新聞媒體公開澄清了事實真相,聲明自殺事件是自己的一時魯莽,與別事無關,這場風波才漸漸平息了。

此時,在朝堂上,蔣百里見徐世昌給自己使眼色,心領神會,平了一下氣息高聲說道:“臣蔣百里有話要說。”說着話,大步出班,來到丹犀下立定。

關續清知道這個人在軍事和時政方面有獨到見解,當即一揮手道:“百里,有話就說吧,你是怎麼看的?”

蔣百里打了個躬,對着在場的文武大員做了個四方揖,這才說道:“我見識短淺,說出話來有不周的地方,還請諸位指正。我認爲既然事情已經鬧到了這種地步,妥協、退讓只會助長印度政府的囂張氣焰,在國與國的關係中,這種事誰對誰錯根本搞不出個定論,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執一詞,關鍵是看誰的氣勢能壓過對方,誰的實力能迫使對方讓步。皇上曾經多次告訴咱們,戰爭也是一種政治投資,只不過相比之下風險要大的多,可是在對比過中印兩國的實力之後,即使這件事鬧到爆發戰爭的地步,咱們根本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一旦獲得了勝利,咱們的收穫將是戰爭投入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蔣百里悠悠的在殿裡踱了幾步,緩緩說道:“首先是兩國國力的比較,印度剛剛立國沒有幾年,國內大多還是英國落下來的爛攤子,根本難以望我項背,此條不說也罷。再說軍費上,目前帝國年度軍費預算大約爲14億龍幣,而根據我們掌握的印度軍費預算爲僅相當於4億龍幣,這幾年印度爲了快速趕上中國的軍事實力,不惜放棄了大筆的工業建設投入,拼命的增加軍費。在過去的幾年中,印度每年的軍費開支平均每年以百分之18的速度增長,諸位可以算一算即使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多少年以後,印度才能迎頭趕上咱們。更糟糕的是印度軍費中很大一部份是用來向英國購買軍事裝備,現在已經超過法國,成爲了英國最大的軍火進口國。而帝國的軍費則側重用於改進後勤設施工作,軍備的自主研發上。其中的差別不可以道里計。”

“第三是軍事裝備上的比較。首先說說航空技術,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戰機的國家,而且到目前爲止帝國的戰機性能也是世界第一的,印度雖然也建立了空軍,保留着一定數量的戰機,但印度的戰機一直依靠英法等國技術援助,還不具備整套的生產能力,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或者說就是大量的購買外國的先進戰機,不管選擇哪種方式,都需要大量的軍事經濟予以支持。海軍方面,印度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如果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的造船工業就會馬上癱瘓。印度多年以來都希望擁有自己的潛艇,卻得不到相關國家給予的技術支援,而自己又沒有研發的能力。陸軍方面,印度在陸軍武器裝備上仍然沒有完整的自主生產能力,比如進口大炮還得要進口炮彈,印度自己研發生產的坦克,印度陸軍自己都不想要。印度的軍事發展極度不平衡,帝國軍費使用上大致爲裝備採購、維護、人員、訓練,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採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明顯不合理。”

第503章 機場爭奪戰第536章 整肅軍紀第587章 沖繩“淪陷”第403章 中國速度第781章 殺出個黎明第1069章 歷史的車輪第69章 佔領越南第677章 擋不住的風情第429章 德意志的糾結第887章 風雪之夜第170章 大清特種兵第735章 帝國的代言人第164章 東京和談第1220章 黃雀行動第988章 人間地獄—阿拉斯加第747章 無法逾越的鴻溝第200章 大打出手第880章 軍事衛星第1060章 怪物第122章 突圍(二)第1043章 峽谷碰撞第836章 超級單兵第1222章 密匙下落第532章 自投羅網第911章 困獸猶鬥第691章 最後一擊(下)第1182章 出訪德國第846章 巴格達由我接管第810章 永遠有多遠第606章 真實的謊言第743章 出兵前的危機第481章 布爾什維克第153章 東京大屠殺(五)第332章 一個人的戰爭4第90章 炮戰第159章 東海殲滅戰(二)第346章 帝國的新年第1021章 颱風來襲第22章 科教興國第583章 歐羅巴在哭泣,中國在嘆息第135章 東海阻擊戰(二)第920章 帝國錦衣衛第872章 無法阻止的野心第887章 風雪之夜第230章 大閱兵第736章 針鋒相對第877章 神秘的安全局長第131章 聲東擊西第782章 雷霆救兵第266章 怒海爭鋒3第1195章 大清洗運動第497章 密會盧永祥第105章 出訪德國第669章 徵印“三劍客”第644章 溥德大婚第509章 進攻受挫第901章 聯合國醫療隊第7章 用軍艦造訪東京第784章 對伊宣戰第163章 東海殲滅戰(六)第1011章 天氣控制器第1147章 經濟發展與軍隊建設第91章 炮戰(二)第1197章 突襲丹麥第306章 目標:聖彼得堡4第296章 新西伯利亞攻防戰第755章 命運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1162章 德國來客第148章 行刺第1153章 巨人的會晤第1165章 謀篇佈局第729章 江山美女第789章 響亮的耳光第1149章 大工業區建設第71章 勝利之師第792章 鋼鐵城市第175章 藍妃薦人第1155章 歐洲火藥桶第1069章 歷史的車輪第952章 空前的挑戰第655章 義務教育第244章 潛艇!潛艇!(下)第746章 意想不到的開局第1120章 喪權辱國第1143章 鐵血帝國第858章 終極武器第865章 君前面試第804章 A計劃第834章 單方面屠殺第929章 初試身手第486章 中華汽車公司第29章 誘敵深入第653章 修園風波(上)第848章 帝國的驕傲第240章 出訪德意志第783章 黑隼VS噴火第1101章 致命的誘餌第540章 最後的戰役第182章 秘密計劃第565章 試爆成功
第503章 機場爭奪戰第536章 整肅軍紀第587章 沖繩“淪陷”第403章 中國速度第781章 殺出個黎明第1069章 歷史的車輪第69章 佔領越南第677章 擋不住的風情第429章 德意志的糾結第887章 風雪之夜第170章 大清特種兵第735章 帝國的代言人第164章 東京和談第1220章 黃雀行動第988章 人間地獄—阿拉斯加第747章 無法逾越的鴻溝第200章 大打出手第880章 軍事衛星第1060章 怪物第122章 突圍(二)第1043章 峽谷碰撞第836章 超級單兵第1222章 密匙下落第532章 自投羅網第911章 困獸猶鬥第691章 最後一擊(下)第1182章 出訪德國第846章 巴格達由我接管第810章 永遠有多遠第606章 真實的謊言第743章 出兵前的危機第481章 布爾什維克第153章 東京大屠殺(五)第332章 一個人的戰爭4第90章 炮戰第159章 東海殲滅戰(二)第346章 帝國的新年第1021章 颱風來襲第22章 科教興國第583章 歐羅巴在哭泣,中國在嘆息第135章 東海阻擊戰(二)第920章 帝國錦衣衛第872章 無法阻止的野心第887章 風雪之夜第230章 大閱兵第736章 針鋒相對第877章 神秘的安全局長第131章 聲東擊西第782章 雷霆救兵第266章 怒海爭鋒3第1195章 大清洗運動第497章 密會盧永祥第105章 出訪德國第669章 徵印“三劍客”第644章 溥德大婚第509章 進攻受挫第901章 聯合國醫療隊第7章 用軍艦造訪東京第784章 對伊宣戰第163章 東海殲滅戰(六)第1011章 天氣控制器第1147章 經濟發展與軍隊建設第91章 炮戰(二)第1197章 突襲丹麥第306章 目標:聖彼得堡4第296章 新西伯利亞攻防戰第755章 命運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1162章 德國來客第148章 行刺第1153章 巨人的會晤第1165章 謀篇佈局第729章 江山美女第789章 響亮的耳光第1149章 大工業區建設第71章 勝利之師第792章 鋼鐵城市第175章 藍妃薦人第1155章 歐洲火藥桶第1069章 歷史的車輪第952章 空前的挑戰第655章 義務教育第244章 潛艇!潛艇!(下)第746章 意想不到的開局第1120章 喪權辱國第1143章 鐵血帝國第858章 終極武器第865章 君前面試第804章 A計劃第834章 單方面屠殺第929章 初試身手第486章 中華汽車公司第29章 誘敵深入第653章 修園風波(上)第848章 帝國的驕傲第240章 出訪德意志第783章 黑隼VS噴火第1101章 致命的誘餌第540章 最後的戰役第182章 秘密計劃第565章 試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