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

“依你之見,這一次,我們勝算幾何?”陳冬生聽了歐陽天的回答後,繼續問道。

而歐陽天這個時候,聽了陳冬生的話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一陣後才說道:“司令,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的,我想問司令幾個問題。”

陳冬生擡頭看了看歐陽天,心中有些詫異:“恩,你問。”

“敢問司令,我軍今後要做什麼?”歐陽天正色道。

“這個還用問,當然是擊退俄國人。”

“那擊退俄國人後呢?我們東北軍何去何從?”

陳冬生想都沒有想,直接回答:“積聚實力,進軍中原。”

“進軍中原之後呢?”歐陽天繼續問道。

然而,這個說陳冬生卻並沒有立刻就回答,而是盯着歐陽天看,而歐陽天也是看着陳冬生,等待着陳冬生的回答。

良久後,陳冬生纔回答道:“這個問題,我之前也一直問過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進軍中原。最後我們應該怎麼辦?”

說到這裡,陳冬生停頓了後繼續說道:“我給自己的答案就是,讓我們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巔。”

歐陽天聽了後,臉色間連變了很多次,最後,才說道:“如果司令心中所想的真的如此的話,那麼,我軍在此役勝利是沒有多大問題。”

陳冬生手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極品龍井後,繼續說道:“現在我們東北軍上下的人中估計像你這樣有疑問的人會有不少。這樣的問題也應該存在。”

“但是,我希望東北軍的上上下下各部用命,不然,就不要考慮到以後,因爲這樣的話我們根本就沒有以後。”

“是。司令說的是”

“好,那我們繼續分析現在地軍情!”陳冬生放下茶杯,拿起一份資料說道。

“恩,現在我們的第二軍中,相信不日就可以趕往吉林,到時候,彙集我軍第二軍中的第二師,以及第四軍的第七師餘部,第八師。以及吉林的地方守備隊。以這樣的優勢兵力,就算不全殲那一萬多的俄國部隊,也能讓這一萬的遠東部隊從俄國人的正規軍地番號中除名。”

“還有,在朝鮮的第四師,早日之前就已經按照總指揮部的命令撤出朝鮮,而隨軍帶着的那些財物也已經安全運送到了盛京。現在,第四師也已經會同駐紮盛京的第九師中的一個團趕往通化。相信,這一路的俄國遠東部隊也不用擔心了。”

陳冬生聽了歐陽天的話後,繼續在地圖上看了又看,最後。把目光定在了海參崴。

“如果我們要想把這三萬的俄國遠東部隊全部殲滅的話,依靠我們目前地兵力配置能不能夠做到?”

歐陽天隨着陳冬生的目光,也看向了海參崴,而地圖上的海參崴還有一個大大的紅點,而這樣的紅點,在吉林,延吉還各有一個。紅點以及紅線就是代表着俄國遠東部隊。

“如果俄國人沒有增援的話,依靠我們現在的兵力配置,問題應該不大,其實,更加重要地就是,我們在把這三萬的俄國遠東部隊消滅以後,俄國的反映纔是我們真正面臨的問題。”

陳冬生把頭擡了起來,嘆了口氣:“哎!我也知道,如果僅僅是這三萬人的話,依靠我們現在的實力就應該把他們的消滅。但是,這三萬人的背後卻是俄國,這俄國可不是我們目前可以對付的。”

而最後,陳冬生想了許久,盯着地圖上的那代表着三萬多俄國遠東部隊地紅點。堅定的說道:“立刻讓參謀部拿出一個計劃來,計劃的主要目標就是消滅這已經突進我們領地的這兩萬俄軍,在包圍那剩餘的一萬俄

而歐陽天一聽陳冬生的話,心中也已經明白過來,陳冬生的想法,隨即答道:“是。司令!”

“恩,沒有事的話,你就先回去吧,一有前線的戰報,馬上通知我。”

“是。司令。”

歐陽天回答了話後。也就出去了。而等歐陽天離去沒有多久,在這後門裡。走出來了一個同樣身穿東北軍特有的深綠色地軍官服的年輕人。

“王爺!”眼見這個人,出來後,輕聲的叫了聲。

陳冬生看着這個年輕人,口道:“來,皙子,坐。”

來人正是楊承瓚,自從這楊承瓚被陳冬生招攬了後,就一直作爲陳冬生的私人副官存在,當然,他還沒有達到那種可以和韓章,歐陽天等人那樣的核心級別。

但是,在陳冬生通過對這個人地長時間察看後,也覺得,已經有必要把這個可謂年輕有才地人蔘與一些東北的機密內容了。

所以,陳冬生才把他安排到後面,讓他聽話。

在陳冬生讓他坐下後,楊承瓚也沒有客氣,直接地就坐了下來。等他坐定後,陳冬生纔開始問話。

“對於,剛纔的事,你有什麼見解。”

楊承瓚稍微整理的思緒後,才說道:“王爺,現在我們看上去危險無比,但是,這危險的背後卻也有着無限的機會。”

“哦,機會,你說說。”

“正如歐陽參謀長所說的,我們現在的最大敵人不是滿清朝廷,而是擁有強大武力的俄國人。相對於俄國人來說,滿清的遠遠沒有他們危險。

但是,現在俄國人在遠東地區,只有三萬人,按照目前的局勢來說,這三萬人已經不對我們以及集合起來的優勢兵力構成威脅。而真正的威脅就是那三萬人背後的俄國。”

“但是,要知道,俄國是在歐洲,而他們要想來這遠東的話,可是要跨越數千上萬裡之遙。而北方苦寒,車舟不通,就算俄國現在從其本國調兵而來,沒有個幾個月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到達。在加上其大量部隊所需要的補給。可謂困難重重。

這亦說明,俄國如果只要維持幾萬人的話,還可以解決他們的補給,但是這樣一來,如果只有幾萬人的話,根本幾不可能對我們的部隊構成致命的威脅。萬一,他們調集大量的部隊的話,單單補給就不是他們能夠解決的。

而我們是本地作戰,不管補給還是士氣,對於我們都是非常有利的。

不管從那一方面來說,他們對於我們都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最多就是一個麻煩而已。”

說完後,楊承瓚停了下來,靜靜的等待陳冬生的反映。

剛剛那些話中,楊承瓚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雖然說他也是一個留過洋的人,但是,他的學問方面也僅限於洋務以及其他方面的。對於軍事,這並不是他在行的而要在東北軍中混,如果不瞭解軍事的話,肯定是混不下去。所以,這段時間他也是很努力的想要融入東北軍的這個集體當中來,不但學習了大量有關於洋務等等的事務,並且還對軍事方面也進行了研究。

當然他的這個研究也僅限於書面上,對於實際作戰,他也不懂。

“按照你這麼說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無憂的把這三萬人全部消滅,而不用做其他防備了嗎?”陳冬生聽到楊承瓚的話,感覺有點詫異,畢竟在東北軍中。陳冬生聽到過很多人對於和這次俄國作戰的看法,其中就包括李立,韓章,歐陽天以及遠在錦州的陳光偉等人。但是,不管是那一個,都對於這次的戰役抱有比較大的危機感。並沒有那一個人會像楊承瓚這樣,完全不擔心俄國。

“雖然可以這樣,但是,我們也有更加好的辦法不是,剛剛司令不是已經安排歐陽參謀長去做了嗎?”

陳冬生看着眼前的這個人,面露微笑:“看來,你這人不管是對於洋務還是軍事方面,都有一套啊,你說說,我的想法是什麼。”

而楊承瓚也笑了笑,繼而說道:“如果我猜的沒有錯的話,王爺您的想法就是把這三萬中的俄國遠東部隊留下一部分來,並且加以控制,用以要挾俄國,迫使他們退兵。換取短時間的和平。”

陳冬生聽了後,哈哈大笑道:“沒有錯,我就是要這樣做,如果我們把這三萬人全部都幹掉的話,相信俄國一定不會甘心。恐怕會繼續派兵而來,這樣一來,幾個月以後,恐怕我們就要面臨十幾萬的俄國正規部隊。

如果我們留下一部分,如果能夠俘虜最好,如果不能夠的話,也要完全控制。用這個來和俄國協商。只有這樣,我們纔可以暫時取得一個比較和平的空間,就算在這個基礎上在付出一些代價也在所不惜。”

第68章 危機四伏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4章 認父第13章 舊時代逝第16章 金泉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33章 貪污第11章 長春之戰第10章 打秋風第80章 朝鮮局勢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6章 亂起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13章 被搶了第90章 北洋水師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32章 雪…女人第25章 電報談判第7章 危機第20章 反圍剿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79章 賣國-救國第19章 熊本師團第14章 認父第17章 造船廠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48章 俄國革命第85章 朝鮮—劫掠第10章 打秋風第7章 汝南之戰第29章 換點口味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10章 戰始第32章 呼聲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37章 政治中心第21章 埋伏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45章 大戰來了第40章 西狩第37章 協議=利益第33章 朝鮮第19章 熊本師團第5章 進攻兩江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5章 天亡我也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21章 埋伏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3章 三河鎮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14章 夜戰第71章 玩具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29章 換點口味第8章 俄軍援軍第48章 劉銘傳第21章 戰後第48章 劉銘傳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1章 成了土匪第6章 出發第42章 南下第4章 “秋風計劃”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43章 喝酒下棋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12章 盛京援軍第13章 烏龍之戰第46章 叛徒第46章 金華鎮第74章 當今之勢第11章 合擊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77章 讀書人第15章 科舉選撥第14章 認父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4章 “秋風計劃”第47章 瘋狂第4章 援軍之戰第45章 大戰來了第46章 瘋狂第25章 電報談判第21章 東北有後第44章 錦州危急
第68章 危機四伏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4章 認父第13章 舊時代逝第16章 金泉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33章 貪污第11章 長春之戰第10章 打秋風第80章 朝鮮局勢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6章 亂起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13章 被搶了第90章 北洋水師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32章 雪…女人第25章 電報談判第7章 危機第20章 反圍剿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79章 賣國-救國第19章 熊本師團第14章 認父第17章 造船廠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48章 俄國革命第85章 朝鮮—劫掠第10章 打秋風第7章 汝南之戰第29章 換點口味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10章 戰始第32章 呼聲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37章 政治中心第21章 埋伏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45章 大戰來了第40章 西狩第37章 協議=利益第33章 朝鮮第19章 熊本師團第5章 進攻兩江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5章 天亡我也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21章 埋伏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3章 三河鎮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14章 夜戰第71章 玩具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29章 換點口味第8章 俄軍援軍第48章 劉銘傳第21章 戰後第48章 劉銘傳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1章 成了土匪第6章 出發第42章 南下第4章 “秋風計劃”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43章 喝酒下棋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12章 盛京援軍第13章 烏龍之戰第46章 叛徒第46章 金華鎮第74章 當今之勢第11章 合擊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77章 讀書人第15章 科舉選撥第14章 認父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4章 “秋風計劃”第47章 瘋狂第4章 援軍之戰第45章 大戰來了第46章 瘋狂第25章 電報談判第21章 東北有後第44章 錦州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