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後手

“口令……”

“奉武……揚威……”

這場襲擊來的突然,結束的也快,就如夏日午後的急停驟雨一般。

當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後,

無名的河橋之畔,臨時設定的警戒營地當中,我坐在最大一面被嚴密防護的半敞帳篷裡,一邊公開接見前來問安的附近駐軍將官,一邊聽取着事後的報告和說法。

“前軍第四營第一團校尉陳興法,……參見鎮帥”

“駐留鄭縣的第七防戍營周大發,,,見過大帥……”

“建生軍第二工程團鄧遠覺……”

“鄭縣縣尉兼守備團副魯泰……”

“鄭縣第五十九號勞役營巡察隊隊正羅一喜……”

“保平鎮巡檢所劉子坪,給軍帥問安……”

“恕標下來遲……讓大帥受驚了”

遇襲後像是惜命得到老鼠一樣,灰溜溜的偷偷逃走後,再來宣佈結論,可不是我的風格。

及時的露面和表態,同樣也能起到士氣加成和消滅謠言和隱憂的效果,這點道理我還是懂得的。

從我這裡,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帳之外的戰場,已經被仔細的收拾和清理過,屍體也被集中起來逐一的分類和鑑別。

“賊人大都已經伏誅……”

“餘下少量正當追索中……”

“首當其衝的親直第二都(團),陣亡二十七員,輕重傷五十五員……”

“第四都,陣亡四人,而輕傷二十三員……”

“虞侯隊陣亡兩人,重傷七人……”

“以上陣亡就地處置和傷員救治都已經安排妥當……”

“擊殺賊人一百六十九員,其中擒獲五名活口,已經分別遣轉有司拷問……”

“所用兵器弓弩,具爲北國式樣……”

我微不可見的點點頭,事實上,其中還有一個後續的小插曲的。

“急報……”

事後的紛亂當中,一名訊兵飛騎靠上前來,急匆匆的想要對我報告什麼。

然後,在踏入親直衛士預設的警戒圈之後,毫不意外的被近身十數只火銃,給集射戳殺成個肉篩子。

然後搜檢屍體,才發現對方已經被扣在手裡的數只飛刀,以及帶有血漬的內襯

這才知道,這些襲擊者居然還有這樣的潛伏後手。

剩下里的時間,就是以我所在的這個點,全面發動起來大索四方,寧枉勿縱的盤拿任何可疑事物和人的漫長過程。

比如對方是如何分批潛入淮東腹地的;又是如何獲得我的行經路線的;如何獲得武器和裝備上的支持和準備;已經潛伏了多久,有什麼人爲他們提供幫助;究竟有多少人牽涉進去;……諸如此類讓人不免要細思恐極的問題

反倒是襲擊的動機和目的,顯而易見而一目瞭然。

彙報的聲音還在繼續,

“據追擊的探馬報,殘賊乃是沿河放船而走……”

“已經傳令沿河的各線的戍壘、哨所,並同境內的水營車船,前往追堵……”

如今的淮東治下,除了作爲基本盤已經建立緊密控制的六州之外,還包括了北面的濱、齊、濟三州,東面重設的登萊膠三州,西面的兗、徐、鄆州,以及南面的泗、宿兩州。

這樣多少已經恢復部分社會職能和秩序的地區,不過,具體的控制情況和程度就不一而定了。

像北面三州,以濟水爲南北分野。北岸地區作爲沿黃備敵的緩衝區,因此長期採取的是多設崗哨烽燧,而對地方有限放任自流的態度;只有南岸的各縣,纔有大規模的屯點和村莊、鄉鎮、城邑的基本區劃。

南面的泗州和宿州,則是大部分屬於淮水氾濫的災區,只有靠近北部鄰州的兩三個縣境內,纔有難民流人聚集而成的大型人類活動區域。

東面的膠東三州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荒廢了許久之後,被重新恢復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因此,雖然以及基本肅清了境內,並且建立了行政區劃和各級政權的雛形,但實際上這三個州加起來的編下人口,還不如淮東六州治下任何一各州多。

至於,西面的兗、徐、鄆州,則是典型主要對敵鬥爭方向的重點和戰區,因此保持了相當規模的駐防城壘和機動部隊;就算是後方的人口安置和產出結構上,也是重點爲了服務前線出發的,高度軍官戒嚴下的集體勞役集團。

因此,除了北面三州略勝於無的收益之外,這些地方就基本沒有什麼像樣的產出和補益,反而需要大量後續的投入和持久的開發,纔能有所見效。

像西面三州的境內,雖然駐屯的人口基數和聚居點不少,也有所產出的規模,但是因爲駐軍的存在,而需要投入也更大。

也就是說眼下淮東鎮撫府和兩淮制置使,所需要資源和產能的重點,還是得依靠作爲基本盤的青、沂、密、淄、濰、海六州之地來提供。

其中不足的部分和缺口,除了後方江寧大本營提供的軍費和糧餉之外,就得我通過海貿來籌集和自己轉運了

因此,想辦法在外部環境上,儘量開源和獲得更多的渠道,來增加收入就是淮東發展起來的重中之重。

在這一點上,也絕不容許別人的挑戰和染指。

儘管這樣,原淮北道十七州兩府的地盤,我們實質上控制區,就已經佔了一半以上,除掉人口依舊相對不足和匱乏的因素,哪怕放在百年亂戰的時代,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方大鎮了。

只是在對內或是對外的宣稱口徑上,還是有所保留和刻意壓制的,而僅僅按照六州的格局和運作,儘量避免觸動上層的敏感神經。

而在這個大區域內,淮東治下還有一個天然優勢的加成,就是千百年沿襲下來的運河網絡,所提供的便利。

經過數期工程的疏浚和加固,淮東境內的運河系統,已經可以以比陸地更快的效能和更大的運載量,來運送部隊、人員和物資,到淮鎮控制的各州去。

在日常情況下,運河網絡也是當地農業灌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各地運河支系延伸出來溝渠管網,和各級堤壩門閘,可用在不同季節的水量,進行豐枯漲落的基本調節和利用。

而在戰爭期間,這些河網也同樣是阻敵的重要屏障和緩衝,特別是相對水軍發達的南朝,而不習水性更擅長於運用騎兵優勢的北國軍馬來說。

但沒有想到,這些河網居然也成了這些襲擊者的掩護和退路。

不過,軍管治下的另一個缺點和優勢,就此體現出來了。

一方面是集中編管的結果,讓人口流動性受到嚴重限制,而相應的在野外留下大片,人類活動有限的空白區域。

另一方面則是對於人身控制,嚴密到極致的同時,也讓大多數外來的勢力,很難在民間獲得足夠掩護和助力的活動土壤。

只要用區域排除法來,耐心的拉網和排查,應該總會有所發現的。 。

第677章 出援27第942章 破釜2第526章 兵戎10第405章 憂喜5第535章 風雨5第266張 窮盡第536章 風雨6第202章 夜深深第108章 家世第500章 根本第222章 藩奴、工坊第741章 思變第568章 ,營生8第1062章 零落12第1064章 零落14第1008章 夷變8第1282章 旋滅2第579章 決意9第1067章 零落17第198章 航歸下第1097章 立新27第611章 悵懷11第1058章 零落8第696章 暮氣6第85章 接手第646章 後手6第167章 偶現第78章 再聞第483章 漸變13第604章 悵懷4第711章 大羅第1064章 零落14第631章 悵懷26第945章 破釜5第558章 歸還8第270章 京口的文抄公第475章 漸變5第45章 漸行第181章 途戰第1207章 淮動7第1150章 潮新20第1098章 立新28第1284章 旋滅4第1272章 卷蕩2第353章 援濟6第3章 在人間(下)第190章 遭遇第175章 善留第255章 對練第680章 出援30第6章 義軍第333章 再進第1159章 滄瀾3第472章 漸變2第1248章 新章8第517章 兵戎7第488章 漸變18第1044章 殤國4第910章 臨峙10第59章 江寧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1212章 平盧2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319章 兩河風起第720章 大羅(10)第1171章 滄瀾15第864章 撥亂4第1007章 夷變7第461章 歸亡9第1229章 平盧13第123章 蘿莉兇猛呼第34章 逆襲第1167章 滄瀾11第1172章 滄瀾16第1265章 又決5第226章 禁足?處斷第945章 破釜5第187章 時逝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94章 厚積3第1018章 頹然8第296章 戰淮北十第1120章 歸遠20第901章 臨峙第454章 歸亡2第250章 再閱第345章 牽動第646章 後手6第1038章 瀾動18第19章 過場第1289章 旋滅9第440章 天傾6第878章 撥亂18第234 眼界第91章 營訓第365章 停整第822章 啓新12第1042章 殤國2第654章 出援4第16章 熙熙攘攘
第677章 出援27第942章 破釜2第526章 兵戎10第405章 憂喜5第535章 風雨5第266張 窮盡第536章 風雨6第202章 夜深深第108章 家世第500章 根本第222章 藩奴、工坊第741章 思變第568章 ,營生8第1062章 零落12第1064章 零落14第1008章 夷變8第1282章 旋滅2第579章 決意9第1067章 零落17第198章 航歸下第1097章 立新27第611章 悵懷11第1058章 零落8第696章 暮氣6第85章 接手第646章 後手6第167章 偶現第78章 再聞第483章 漸變13第604章 悵懷4第711章 大羅第1064章 零落14第631章 悵懷26第945章 破釜5第558章 歸還8第270章 京口的文抄公第475章 漸變5第45章 漸行第181章 途戰第1207章 淮動7第1150章 潮新20第1098章 立新28第1284章 旋滅4第1272章 卷蕩2第353章 援濟6第3章 在人間(下)第190章 遭遇第175章 善留第255章 對練第680章 出援30第6章 義軍第333章 再進第1159章 滄瀾3第472章 漸變2第1248章 新章8第517章 兵戎7第488章 漸變18第1044章 殤國4第910章 臨峙10第59章 江寧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1212章 平盧2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319章 兩河風起第720章 大羅(10)第1171章 滄瀾15第864章 撥亂4第1007章 夷變7第461章 歸亡9第1229章 平盧13第123章 蘿莉兇猛呼第34章 逆襲第1167章 滄瀾11第1172章 滄瀾16第1265章 又決5第226章 禁足?處斷第945章 破釜5第187章 時逝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94章 厚積3第1018章 頹然8第296章 戰淮北十第1120章 歸遠20第901章 臨峙第454章 歸亡2第250章 再閱第345章 牽動第646章 後手6第1038章 瀾動18第19章 過場第1289章 旋滅9第440章 天傾6第878章 撥亂18第234 眼界第91章 營訓第365章 停整第822章 啓新12第1042章 殤國2第654章 出援4第16章 熙熙攘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