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場富貴?(上)

但是也有不信邪的

第四天,就遇到了公然堵路的山寇團體,他們肆無忌憚的遊蕩在大路旁的田野裡,扛着旗幟和槍矛,傲慢的將派出交涉的人拉下馬來剁死。

數百名武裝人員,大呼小叫的發起衝擊,最前列杆子隊還沒有觸敵就散了,不過多少分散了對方的注意力,隨後稍頭隊,承受了不小的傷亡,也各種跪了,不過他們至少還懂得從兩邊跑。

所謂的一波流遇上了三層糕,結果在最後一層被排兵們擋住了,十幾匹騎騾馬繞到背後一衝,這些盜匪就喊爹叫孃的潰散了。

不過後續的追擊,就組織的相當糟糕了,剩餘的盜匪幾乎都四散開來跑掉了,而這些義軍還在當地爲了搶奪看起來不錯的戰利品大打出手。

事後才知道,這是一股鬧餉譁變的前官軍而已。不過他們的行頭裝備,要比這隻義軍好一些,還順帶補充了八九十名俘虜,總而言之是利大於弊的。

這場戰鬥,也讓我對這個滿身土鱉味道義軍頭子的軍事素養,稍稍有些改觀而已,只是從大部分很渣的流寇評價,進步到部分不是那麼渣的民兵水準。

於是我們拖在隊列中後面的瓶瓶罐罐中,又多了十幾名哭哭啼啼的女人,作爲被盜匪下手和施暴的目標,她們一般會被留到最後,所以得以倖免。

不過對這隻義軍來說,她們也不過是消耗品,只是時間長還是短而已,比如晚上得輪流睡在頭目們的帳篷裡。

經常走了一半,頭領將岸會帶着一部分武器裝備較好的,離開大路,去籌集所謂的“軍資”或曰“哨糧”,有時候是幾隻騾馬和推車上的穀物瓜菜,有時候還有一些被綁起來青壯,拳打腳踢家餓肚子的威脅,很容易就讓他們心不甘情不願的,成爲這支還沒正式開張義軍“光榮”的一員。

不過大多數成果看交涉的對象而定,如果是有圍牆和足夠精壯的村落,考慮到傷亡和收穫的性價比,那就通過形式和口頭上的威脅和交涉,有代價的獲得一些補給;如果是比較弱小缺少防護的村莊,他們也不介意客串一把劫匪,收取過境勞軍的代價。

但不總是有所收穫的,遇上壁壘森嚴的豪族鄔堡,交涉不成反被驅逐,罵罵咧咧滿身狼狽的空手而歸,乃至攙扶着死傷者逃回來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無論任何時代,具有有知識和見歷的人,總是更容易獲得樸素的尊敬和禮遇。哪怕是一隻從草莽中,誕生沒有多久的“義軍”,但也僅僅是尊敬而已。

雖然不免要和臭烘烘的雞鴨禽畜什麼的坐在一起,但是相對於那些光腳走路走到磨破的腳底板,被血伽和泥土糊起來的杆子隊麼,我卻又是幸運的多。

隨着在這隻武裝裡的短暫生活,我的一些相關記憶也開始恢復和呈現起來,比如一些行伍的基本常識,行營立賬的事項到尋找水源,乃至利用地形的知識,夜禁和防要的基本操條,

“夏夫子.”

一個聲音把我喚回來,是一個殷情的面孔。

“麼、.。”

一名頭目,遞給我一張破破爛爛的皮紙,相當模糊的線描地圖。

“將頭讓你瞧瞧我們到了哪裡。。”

我點點頭,在上面標記摸索了一下,用炭條畫個標註。

“前面應該就是普樓鎮了,沿着官道過了西夾架山,就到官軍的地界了。。”

“好咧。。”

他應聲回去覆命了。

雖然身處亂世,但畢竟是內地,作爲大唐王朝再興之後的四百多年時光,積累下來的物質基礎,猶然可見。

比如我們剛剛走上的這條直道,雖然只是地方修建的一條分支,已經多年使用過度並且年久失修,但是被嚴重磨損的路面表層下,露出來依舊堅固的基石和水滲不進的細密夯土,就訴說着昔年盛世時,王朝上下,所擁有的財力和技術。

作爲這些直道,最大的敵人不是歲月也不是行人商旅,而是附近的鄉民,在失去了基本秩序和監管維護之後,他們會紛紛跑來,將這些看似堅實耐用的路基,想辦法弄回到自己家裡去修築房屋或是鄔堡牆寨。

他們像是螞蟻搬家一樣,一點點將寬敞平整的大路,蠶食成越來越細的羊腸道或是深淺不一的路溝。。

就如泰興年間的中興治世,所積累下來的諸多善政和盛世景觀一般,除了那些個被分隔截斷成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區域,多少在修補和使用的直道外。

像郵傳驛遞文抄物流海河漕輸之類的東西,都已經被龐勳之亂後,繼續綿連了數十年戰火和兵亂破壞,或是隨着朝廷日益崩壞的權威和財計,日久失修荒廢的七七八八,也今猶在東南沿海少數繁華大邑,和自成體系的嶺南諸道,還有維持着最後一點舊觀。

上了直道後,速度總算加快了不少

在精密計算下的所有物資都用光之前,沿着滿是車轍和人馬腳印的蹤跡,我們終於抵達了這次長途行軍的最終目的地。

在人聲馬鳴,塵土飛揚的原野上,一個各種旗幟招展,刁斗森嚴,遊騎巡曳,哨塔箭臺林立而更加龐大的營地,聳立的醬色大旗,若大的一個“青”字,另十幾面稍小一些的豎條旗上,則是諸位領軍將的姓。

其規模和氣派,根本不是之前那個小破營地可比的,光是看上一眼,就足以讓人熱血沸騰,不能自己而尤然生畏。

而據說,這個大營只是此次各路官軍中,其中不是最重要的青州一路而已。然後頭領將岸纔對大多數人,宣佈了這次助官軍討賊的使命和由來。

這裡就是,討伐梁山賊的五州大營之一,沒錯,就是梁山賊。

就像是同時空錯亂的巧合性,同樣有一羣打着劫富濟貧旗號的好漢,盤踞在這河南河北兩道的河口交界,管制混亂的之地,藉助着河流改道出海形成數百里泊澤,與四周土團、官軍周旋,從自處的打家劫舍,聚嘯山林,最終演變成擁有動則攻陷州縣的巨寇大擎。

據說近年還得到海外亂黨支援而呈現愈演愈烈之勢,而變得周圍軍鎮的心腹之患,甚至有一位駐留高唐縣的觀察使,公然被滅門在城中的府邸中,最終引得數位鎮守使暫時放下紛爭,五州鎮軍、團結、鄉兵等地方勢力的聯合會剿。

爲此還頒佈了《助剿恩功令》,以發四鄉之義士、豪傑。

由於事先安排人聯絡過,作爲可有可無,但是多一份力量有總比沒有好,比較早主動來投的地方武裝之一。

我們當日從官軍那裡得到幾百石雜糧,大多數是陳年的慄米和樑米,還有一些穀子和大豆,但絲毫不妨礙將岸他們就地開磨,蒸貼了一大堆餅子,美美大吃了成軍以來的第一頓飽飯。

然後就是一份地方簽押的鄉兵頭目告身,算是協助官軍作戰的憑據,這讓一心指望這謀場富貴的將岸有些大失所望,將部下聚集起來破口大罵了一番。

然後又搜略了一些比較值錢的物件,低頭哈腰的再到大營裡去走了一趟,總算變成了一個旅帥,一個別將的誥身,但是簽押的依舊是地方的刺史印,而非正規的兵部火符,只能算是比正官要第一頭的權領。

經過這一番折騰,

最終到達這裡,的只剩下一千一百七十一人,因爲募集的當天晚上,就跑掉了幾十號人,被馬隊一一抓回來後,按照四抽一的比例,活活打死,還有一半人因爲熬不過鞭刑,而直接被丟棄在路邊自生自滅。

然後因爲,諸如飲用了不乾淨的水,操練時失手傷到自己,各種突發的狀況和傷病等原因掉隊,或是實在體力不支,就再也沒有跟上來的,或是派去哨糧,然後被人追砍回來幹掉的,加起來大概有兩三百人。

但不妨礙他,多削幾根木杆扯布做旗,然後號稱三營一千四百員,向官軍請數要求協糧什麼的。不過,官軍的糧食可不是白吃的,各種差役很快就支派下來。

“什麼,收屍。。”

首領將岸的怒吼聲,盪漾在不大的營地中。

“俺們辛辛苦苦老大遠跑來協軍,就是爲了給人收屍麼。。”

他們湊在一起痛罵發泄了一通,還是得低頭接受現實,吃進去的東西,是不可能吐出來的。

商量了半天,多要了一些工具和手推車,算是變相的補償。

我們所處的大營只是外圍,水泊環抱的羣山之內,已經是打的一片熱火朝天,幾乎每天都有傷員和屍體如流水一般的被送下來,

有傳聞說,五軍三路並進的攻勢,並不順利,這些梁山寇,仗着綿連水澤對馬步軍的妨礙,以及熟悉地理的,讓官軍有些舉步維艱,步步爲營的戰略,只推進到很小一部分,連梁山的邊上都沒能摸到。

據說通過水泊連接出海口的水路,還能得到某些外援,所以官軍被牽制了相當部分力量,防備這些海外來襲的亂黨。

然後處於後方的外圍營地中,善後清理之類的這些髒活累活,就被攤到這些雜牌義軍身上了,但是相比被指派去,伐木採石挖土築壘的其他雜牌之屬,我們這支人馬來得早還算運氣。

因爲除了場面比較噁心,血肉模糊的讓許多人乾嘔的好幾天吃不下飯,又比較晦氣,經常會有人體的零件掉落或是沾染在身上,之外又略微輕鬆一些,還有些許死人身上揩油水的機會,習慣了場面後膽大一些的人,會從屍身上找到一些小物件。

大營中的官軍,對掩埋處置自己同袍屍身的輔助部隊,多少會額外多給一些口分糧,索要工具物資,也會大方一些,起碼作爲上中上層一員,頓頓吃上小竈烙出來蔥油餅子,是沒有問題的。。

我只是順水推舟提了兩個建議,一個是所以參加過收攏搬運的人,必須在河裡舀水,從頭到腳沖刷過一遍才能歸營,一個是寧可多花點力氣集中深埋,讓杆子隊輪流參加這些搬運,可以作爲參戰前預演。

之前我已經對這支隊伍,自上而下糟糕的衛生習慣深惡痛絕,這次總算有條件也有機會,接着還這個由頭,有所改變,起碼他們對這些東西的忌諱,不會比別人差多少

並不值得讓我有代入感,或者爲之做些什麼,除了因爲考慮到自身的安全,給他們出了幾個關於衛生清潔和個人防疫方面的建議外,然後低調而冷眼旁觀着他們的一言一行,等待能夠脫離的合適機會。

起碼要獲得一份官方開具的身份證明,哪怕在朝廷和官府權威掃地的亂世之中,一個身家清白的間接證明,在城邑中落腳,可以減少很多麻煩,

然後是代步的牲畜,起碼要是一隻騾子,不顧及掉膘的話,光靠啃草起碼可以自持上好幾天,足夠擺脫有心人的追索。

然後是一些稱手而輕便的武器,比如小型弩弓和短刀,不要說亂世,就是在太平年代,獨自在野外旅行,同樣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情。

然後就是便攜的乾糧等雜物,畢竟不是什麼地方都有機會用錢買到食物和其他零碎用品的。

所以我暫時還是需要這隻雜牌部隊中地位和身份,來逐漸達成目標的。我摸着手中的木牌,那是我隨將岸出入官軍營中,領取物品的臨時憑信,這顯然是一個好的開頭。

第821章 啓新11第1056章 零落6第795章 肘腋5第785章 萌動15第574章 決意4第81章 局外第1207章 淮動7第417章 對陣第992章 跌宕2第604章 期新9第945章 破釜5第571章 決意第17章 皆爲名利第873章 撥亂13第933章 驚破13第1229章 平盧13第165章 街戰第885章 反動5第808章 淪沒8第581章 變數第898章 反動18第920章 臨峙20第960章 沉驚10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791章 肘腋第971章 浮夢第922章 驚破2第260章 交囑 幸運第57章 偶然第75章 綢繆第404章 憂喜4第55章 別亦難(續)第610章 悵懷10第1037章 瀾動17第483章 漸變13第312章 淮北紛紛五第737章 抉擇7第282章 求助與自救第1118章 歸遠18第854章 風動14第321章 相見時難第604章 期新9第100章 薄發2第759章 徒變9第892章 反動12第548章 序間8第465章 歸亡13第833章 雲起3第1201章 徐州起5第291章 戰淮北四第448章 天傾16第579章 決意9第395章 在河北第321章 相見時難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564章 營生4第686章 新氣第311章 淮北紛紛四第592章 期新2第1169章 滄瀾19第1068章 零落18第399章 意恐遲遲歸第387章 迴轉2第190章 遭遇第244章 謀求、謝禮第855章 風動15第1284章 旋滅4第436章 天傾第386章 迴轉第828章 啓新18第1022章 瀾動2第209章 世風日下?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1018章 頹然8第1277章 卷蕩7第944章 破釜4第1章 在人間第91章 營訓第218章 營中。整備第889章 反動9第1144章 潮新14第1215章 平盧5第127章 夜宴與機緣第46章 漸遠第853章 風動13第1266章 又決6第192章 港西第1060章 零落10第683章 落盡3第239章 定計、思慮第758章 徒變8第648章 後手3第385章 戰雲5第424章 戰局7第950章 破釜10第201章 迎送第588章 變數8第634章 悵懷34第282章 求助與自救第134章 潛動
第821章 啓新11第1056章 零落6第795章 肘腋5第785章 萌動15第574章 決意4第81章 局外第1207章 淮動7第417章 對陣第992章 跌宕2第604章 期新9第945章 破釜5第571章 決意第17章 皆爲名利第873章 撥亂13第933章 驚破13第1229章 平盧13第165章 街戰第885章 反動5第808章 淪沒8第581章 變數第898章 反動18第920章 臨峙20第960章 沉驚10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791章 肘腋第971章 浮夢第922章 驚破2第260章 交囑 幸運第57章 偶然第75章 綢繆第404章 憂喜4第55章 別亦難(續)第610章 悵懷10第1037章 瀾動17第483章 漸變13第312章 淮北紛紛五第737章 抉擇7第282章 求助與自救第1118章 歸遠18第854章 風動14第321章 相見時難第604章 期新9第100章 薄發2第759章 徒變9第892章 反動12第548章 序間8第465章 歸亡13第833章 雲起3第1201章 徐州起5第291章 戰淮北四第448章 天傾16第579章 決意9第395章 在河北第321章 相見時難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564章 營生4第686章 新氣第311章 淮北紛紛四第592章 期新2第1169章 滄瀾19第1068章 零落18第399章 意恐遲遲歸第387章 迴轉2第190章 遭遇第244章 謀求、謝禮第855章 風動15第1284章 旋滅4第436章 天傾第386章 迴轉第828章 啓新18第1022章 瀾動2第209章 世風日下?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1018章 頹然8第1277章 卷蕩7第944章 破釜4第1章 在人間第91章 營訓第218章 營中。整備第889章 反動9第1144章 潮新14第1215章 平盧5第127章 夜宴與機緣第46章 漸遠第853章 風動13第1266章 又決6第192章 港西第1060章 零落10第683章 落盡3第239章 定計、思慮第758章 徒變8第648章 後手3第385章 戰雲5第424章 戰局7第950章 破釜10第201章 迎送第588章 變數8第634章 悵懷34第282章 求助與自救第134章 潛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