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定下,不過兄弟倆雖然同胞雙生,不過,如今一個文質儒雅,一個英氣蓬勃,自幼就有着明顯氣質區別的兩兄弟,婚期方面,沈益軒的婚期,卻是要比沈培軒要晚了些。一是沈培軒剛好要趕在休假之中將婚事完成,不免時間也就抓緊了些。
而沈益軒這邊,端儀長與定遠侯共有倆子一女,霍家姑娘本來就不多,對於這唯一的女兒,兩人更是視若掌珠,輕易不捨得許嫁,若不是眼見着女兒眼見着再耽擱就要誤了韶華,哪裡捨得給她定下婚事。就是如今,定好了婚事,婚期上也往後定了定,放到了碩果飄香,不暖不熱的八月天。
這還是看着霍明珠若是再拖延下去,就要過了十八歲成爲別人眼中的老姑娘不好看,影響生命,端儀長公主蕭淑和定遠侯霍震這才選好了利於小兩口的黃道吉日,將女兒的婚期定下來,同時又開始運轉着整個定遠侯府,爲女兒張羅嫁妝。
其實,這本是從明珠出生之際,就在籌備的事情,如今端儀長公主仍是打算在加重幾分,對於唯一的女兒,端儀可是實打實的不惜一切,給女兒準備最豐厚的嫁妝。沈家本就不是什麼世家大族,就是主母石氏素來有經營有道的名聲,也終究是家底有限。
更別說,準女婿的人品和能力經過考驗雖然是讓他們入了眼,但他不居長,日後就算是沈家兄弟都是一母同胞,掌家的兄長大方,平分家產,也不過是單薄的四分之一,女兒可是她自幼嬌養,哪怕是出嫁了,也是沒打算讓她受一絲委屈,嫁妝自然要準備的足足的,就是日後分家另居,也讓小兩口瀟瀟灑灑,一生無憂!
說實在,若不是女兒看上了沈家小子,沈家那小子能力人品也能看得過去,沈家那點兒家底,真的沒有被這兩人看在眼裡。但是又有一句話,莫欺少年窮,沈家這一代先是一個得了聖人青眼,看重有加的長兄沈敬軒,再有一個如今嶄露頭角,被見過太子讚賞的次子沈培軒,以及他這個一舉多得武魁星的女婿·····這兆頭,可是要起來的兆頭,後續力量充足,根基已經顯現,倒是不能小覷就是!
既然結親,縱使他們身份居高,但是女兒卻是要加入沈家爲媳,基本的禮不能少了,也不能高高在上的給女兒埋下礙眼的根源,也是因此,端儀長公主和定遠侯霍震都是鄭重以待,並沒有有任何看不起沈家的存在。許嫁女兒,就是締結姻親,結兩家之好。若是他們看不起親家,豈不是糟踐女兒!
他們也早早的打聽了,女兒的兩個嫂嫂,和兩個未嫁的小姑子,還有出嫁爲定國公世子夫人的大姑子,都是容易相處的,性情人品都不錯,哪怕女兒性子孤傲肆意些,也不會有太多的矛盾,婆婆石氏對於媳婦來說,也不是嚴苛的性子,最好的一點是不插手兒子房中的事,就這樣一點兒,已經讓他們很是滿意。小夫妻怎麼磨合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但是最怕的就是有婆婆在裡面興風作浪,攪風攪雨,鬧得更加不得安生。如今這樣的省心,已經打到他們的心理預期!
對於這門親事,對於女兒的身份來說,雖然有些低嫁,不過倒是出乎意料的好的選擇。準女婿是女兒親自過眼,看中了的,女兒身份在那裡,又不會有人無緣無故給她氣受罪,對於嬌養的有些過於真性情的女兒來說,倒是不錯的選擇。
既然認可了這份婚事,認可了這個女婿,就是當成自家孩子看待,他好了,日後纔有女兒的榮華富貴。定遠侯府自開國以來,幾乎就掌握着中軍,功勳之後,在軍中根基也就非同一般,見得沈益軒是個可造之材,霍震自然沒有小氣,有機會就給沈益軒親自開了小竈。
可以說,霍震的經驗,絕對不是初出茅廬,一腔熱血,兩眼迷茫的沈益軒能夠比擬的,也正是由霍震霍家的精心,以及暗中的維護,沈益軒才能在初入大營沒有多少時間,就混的如魚得水,當然,這其中的根基,最重要的是沈益軒也有那個吸收的能力和本事,不然,霍震霍家縱然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將爛泥都扶上牆!
或許是差不多都到了年紀,沈培軒,湉姐兒,湘姐兒,沈益軒···可以說,翻過新年開始,真得是喜事一場接一場,幾乎都沒有間斷。最先迎來的自然是沈培軒的婚姻大事。沈培軒是趕在年末封印從任職地趕回京城的,一路緊趕慢趕,將近十天的時間,纔敢在除夕前一天到達京都,回到已經滿是喜慶的家中。
普天同慶這一年中最後總要的日子,新的一年拉開了帷幕,除夕守歲之後,在榕院共同用過餃子,沈家人才從章氏的院子裡各自回去。比之先前,沈家的宅院無疑又增大些。這兩年孩子漸漸長成,眼看着要成婚孕育子嗣,開枝散葉,家裡的院落不夠用,只能有兩個選擇,要嘛分家另據,要麼就是增大沈家本身的佔地面積。
父母在,不分局,這是個大家族聚族而居的時代,不說章氏還在,沈思成是獨子,沈敬軒四兄弟又是一母同胞,更是親近,沒有分家另據的打算。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大沈家,也是自從生了雙生子以後,石氏就在籌謀的事情,在孩子幼年的時候,購置了東邊離開京都的人家的宅院,不過那一處宅院,並沒有沈家的格局大,後院融入後院的觀景樓,以及修繕之後沈敬軒的松濤閣以及前排的客院就差不多將空間佔據。
再生了幼子幼女之後,石氏心中盤算的擴建就越發的濃厚。不然,等到孩子長大後,不免就有些提肘見寸。也是經過近乎十餘年的綢繆和耐心,石氏逐漸購置下來了西邊隔壁的院落。那本也是個當朝老大人的房子,不過,人家正好前兩年告老返鄉,石氏第一時間託意上門,第一手把控了消息,自然得到了滿意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