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錦囊妙計

諸葛亮心說這不行,還需鼓舞士氣,於是,輕搖羽扇大笑起來。

張鬆一見竟然又笑了,驚悚。但他知道諸葛亮是爲了鼓舞士氣,勉強打起精神,呼應道:“陛下,你前番大笑,引來龐德,折了許多兵馬,如今又爲何笑?”

諸葛亮笑道:“程文傑最終是智謀不足,若是朕用兵……”他羽扇點地,“就在這裡埋伏下一支兵馬,我們縱容能夠逃脫,也已經無兵矣!程文傑沒能想到這一點,他畢竟是無謀!”

衆人聞言感到有道理,自己活命有望,士氣多少回覆了一些。

衆人正在大笑辱罵弘威皇帝白癡的時候,四周軍士一陣陣的尖叫。

諸葛亮等人已經成了驚弓之鳥,聞聲立刻上馬。只見四下裡殺聲震天,一軍方圓圍了過來。爲一人,手提一柄裂地開山斧,威風凜凜,呼道:“諸葛村夫,那裡去?”

衆人一見是徐晃,此人乃是程軍五子良將之一,盡皆膽寒。諸葛亮驚魂中派李嚴擋住徐晃,自己先撥馬逃命。兩軍一陣廝殺,徐晃戰前斬殺了李嚴。

諸葛亮馬不停蹄,一路南逃,身後不聞追殺之聲時,環顧四周,只有二百餘騎跟隨。包括諸葛亮在內,文聘、嚴顏、張任等人皆帶傷。到了這個時候,追隨諸葛亮出征的兵馬,可以說已經全軍覆沒了。

諸葛亮便感到自己完蛋了,川中已經沒有兵馬能夠抵擋三十萬程軍了。

走到這裡,人困馬乏,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張鬆、法正等謀士疲憊的目光望向諸葛亮,他們已經不管你是不是皇帝了,毫不掩飾不滿。

諸葛亮嚇了一跳,此刻他也想不出好的辦法應對當前的局勢,然而必須要安慰將士一番。諸葛亮一方面組織言詞,一方面輕搖羽扇露出能夠安定人心的笑意。

可是,當衆將見到他笑的時候,頓時毛骨悚然起來。心說陛下您可別笑了,我們已經是頂不住了。

於是乎,已經沒有兵馬的諸葛亮不敢停留,狼狽逃竄回了雒城。十萬兵馬沒有了,孟達、李嚴戰死。諸葛亮已經沒有兵馬抵擋程閔的大軍,他一方面全線撤退會成都。另一方面,快馬飛報江陵的馬超。江陵還有諸葛亮的十萬人,他準備棄守江陵,集結最後的兵馬到蜀中,與程閔在成都城下決一死戰。

而程閔大獲全勝,兵不血刃得到成都門戶雒城。

雒城,弘威皇帝臨時行宮,程閔大宴羣臣。

程閔高踞寶座之上,舉起酒杯,笑道:“能夠全殲西川蜀軍主力,多賴諸位……”

“實乃皇上親臨險地,誘敵深入,吾等不敢居功。”衆人一起舉杯道。

程閔一飲而盡,羣臣亦是痛飲。滿大殿的人樂呵呵的。

酒過三巡,一心想要奪取西川的程閔,不免詢問起今後的戰事。

隨軍軍師郭嘉出班奏道:“啓奏皇上,諸葛亮退回成都後,調集了雲南、永昌等西川南部郡縣的兵馬,估計在成都集中了三萬人。而江陵的十萬大軍不容小視,是否對成都只圍不攻,先奪取巴郡,截斷江陵馬超部退回蜀中的路線!圍殲了馬超,震懾江東,後再一鼓作氣,圍殲成都的諸葛亮。”

西川縱深極廣,程閔打算趁着平定蜀國這一戰。徹底安定西南,這需要一個平穩的後方。而江東還有一個孫權,還需擊潰江陵的諸葛亮。震懾住江東,自己這邊纔好放開手腳。

於是。弘威皇帝程閔一方面派出使者去襄陽詢問趙雲部的荊州戰事,另一方分兵兩路,一路兵圍成都,一路攻打巴郡。將西川北部全部掌控在手中,就完全隔斷了江陵的馬超。

與此同時,成都皇宮裡吵了起來。

“陛下,成都雖然城池高大,糧草充足。但陛下絕對不能在成都!”法正道。

張鬆出班奏道:“陛下,豈能輕易放棄都城,只需大將軍……”

“張鬆誤國!”法正粗暴的打斷了張鬆的話,“派一員大將鎮守足以……”

許多年以來,都城淪陷就代表着國家淪陷了,國家淪陷了那麼國民的鬥志就會消沉。都城的確不能輕易失去,然而諸葛亮也的確不想困死在成都內。諸葛亮臉色極其難看中問道:“那依你之意,朕該怎麼辦?”

法正急忙說道:“永昌郡城坐落在高嶺。四周山川險峻,樹木叢雜。相較於成都,更加易守難攻。更爲重要的是,程軍遠征至此跋山涉水,後勤一定供應不力……”話到這裡,法正語重心長的說道:“陛下,我軍目前已經不是程軍的對手,只有堅守住,才能尋找到機會。大將軍若是能夠及時回兵。那麼我們就可以力守地形更加險惡的西川南部。若是大將軍回不來……,只有永昌纔可以長期守……”

諸葛亮聽從了法正的建議。留下嚴顏爲大將、張嶷、張鬆輔佐。而他自己帶着兩萬兵馬,帶着成都絕大部分糧草。在程軍到來之前,向永昌撤退。

至此,川中的戰事暫時沉靜了下來,而荊州的戰事,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

馬超作爲蜀國大將軍,荊州蜀軍的主將,擁有絕對的權利。他來到荊州後,並沒有聽諸葛亮的話堅守,反而是主動出擊。

而華夏帝國大將軍,荊州程軍的主將趙雲,穩紮穩打。

一時間,雙方各有勝負。就在程蜀邊境上的荊門小縣僵持住了。

荊門府衙內,大將軍趙雲聚將議事,堂下臧霸、紀靈、周倉等將,又有隨軍參謀滿寵。

趙雲穿銀盔銀甲而坐,問於堂下諸人道:“今已經與馬超相持一月有餘,你們對目前的戰事有什麼看法?”

紀靈立刻起身,抱拳道:“大將軍,聞皇上在西川屢戰屢勝,而我們在這裡未建寸功。昔日出徵之時,皇上令大將軍奪取荊州。今日馬超自出城池送死,不必避讓,領軍出城一戰則可!”

話音剛落,滿寵起身抱拳,諫言道:“大將軍,馬孟起有勇有謀,不可輕敵。不如堅守,皇上在西川得勝,馬超必定不會久留荊州。待得他有退意,追擊乃爲上策。”

趙雲微微點頭,然而他心裡是渴望一戰的。

這時,鬚髮皆張的周倉,瞪着眼睛站了起來,抱拳道:“此乃書生之言,自古以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敵人在外,我軍在城內以逸待勞久矣,出城一戰自可取勝。”

“大將軍!”滿寵還要爭辯的時候,臧霸起身道:“大將軍,聞出徵之時,皇上曾有錦囊留下,爲何不打開一看?”

趙雲聞言伸手入懷,摸出一個錦囊,道:“昔日出徵之時,皇上曾說,僵持不下之時打開來看,如今正是時候。”於是,趙雲就將錦囊放到了案几上,走下堂。四周之人急忙跟在身後,衆人一起望錦囊一拜,山呼萬歲。當趙雲打開錦囊取出裡面金色錦布的時候,衆人呼啦啦圍了過去。

只見上面大致這樣寫道:馬超是有本事的,但他素來孤傲,只以爲本事天下第一。這樣的人最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朕授予你權利,就算損兵折將,也要讓關羽贏幾場。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引他急攻襄陽。你再去找張允,朕已經密令他配合你,讓他的水軍長江出擊,急襲江陵,斷馬超糧草退路。馬超一定會敗走麥城,千萬不能讓他跑了。

“襄陽也要丟?”滿寵有些傻眼。

趙雲笑道:“馬超這個人是有實力的,只不過野心太大。就算他奪取襄陽,百姓也不會受苦。”於是,趙雲再次升堂,拿出將令,“周倉何在?”

“末將在!”

“命你火速返回襄陽,撤出所有糧草物資,屯於樊城。”

“喏!”周倉接過將令,立刻離去。

“紀靈何在!”

“末將在!”

“你帶三萬兵馬,紮下九座大寨。本帥這裡兵敗了,連丟,但絕不能爲馬超留下糧草!”

“喏!”

衆將領命而去後,趙雲起身,對陳到道:“陳到將軍,當年你跟馬超打過,這先鋒誘敵還需你來。”

陳到大笑道:“大將軍請放心,打敗仗很容易!”

於是,衆人皆笑了起笑了起來。

另一方面,荊門外二十里蜀軍大營,蜀國大將軍馬超,也是聚將議事。

馬超對帳下諸將道:“今敵大將軍趙子龍屯兵於荊門、襄陽、樊城,平原之地無險可守,我部兵強馬壯,三軍用命,如何不取?”

於是,馬超便令吳懿爲先鋒,馬岱爲副將,自令中軍,向郎、鄧芝爲參謀,全軍開拔挺近荊門

消息被程軍斥候飛報到趙雲這裡。

“馬超既然不堅守,此來乃是自己送死!”

於是,趙雲命陳到爲先鋒,自引中軍隨後,出城迎戰馬超。

馬超得知趙雲竟然出城,大喜過望。便將先鋒吳懿、馬岱兩人叫來,秘密吩咐了一番。

兩將領命而去,率領先鋒營,對陣程軍先鋒陳到。

兩軍對陣方圓,陳到策馬而出,槍指關平道:“無知小輩,不是吾的對手,快叫馬超來送死!”

馬岱大怒,揮刀驟馬來戰陳到,沒有二十個回合,馬岱撥馬便走。吳懿出馬戰陳到,十餘回合也敗下陣來,兩人假裝抵不過鳴金撤退。

嘩啦啦聲中,敵人轉頭跑了。陳到一愣,心說還沒交戰怎麼就跑了?他轉眼一想,必定是詐敗,不過正中下懷。反正陳到是要敗的,若是中計更能誘出馬超,隨便追吧。

“小輩別跑,馬超在哪裡?看某手中長槍挑了他!”

馬岱聞之又氣又怒,若不是馬超有令詐敗,非回頭與陳到拼命不可。

這一日,蜀軍敗退二十里回營。

來日,趙雲與陳到一起,猛攻蜀軍大營。只不過兩個時辰,蜀軍便放棄了大營全軍撤退了。

趙雲入營後查看了一番,升帳議事,道:“這裡是蜀軍的大本營,馬超作爲主將沒有出現,其中必定有詐!”

滿寵進言道:“何不將計就計,中了馬超的計謀,正好引蛇出洞!”

果然,來日蜀軍又敗退。若是一般情況,趙雲絕不會急追。反正是要敗的,趙雲隱晦囑咐兵士早作準備,若是失敗就望漢江長江邊逃,便也一路追了下去。

這一日追了二十里,趙雲聚衆議事道:“馬超搞什麼名堂?連敗了兩天還不出現?”

忽然見,外面喊聲大震。趙雲起身的時候,一名傳令兵狂奔進來,拜道:“大將軍,大事不好,後方出現一彪軍馬,暫時不知多少人!”

趙雲大喜,突然收了起來,“驚慌”道:“中計了!不可力敵,傳令全軍撤退!”

趙雲一路追趕蜀軍的時候,已經爲全軍打了預防針。所以當馬超的伏兵背後殺出,麻袋、吳懿等將反殺回來的時候,程軍並沒有太多驚慌,依然是有序的撤退。

至此,趙雲完全主動的中了馬超的計策,而程閔的錦囊妙計也開始運轉起來。趙雲一方面“驚慌”撤退,一方面派出斥候飛報後方的紀靈等將做好準備。

程軍退了沒有五里,便被馬超的大軍攔了下來。只見馬超獨騎在前,橫刀立馬攔住去路。左右,雷同,馮習、吳班、王平、向郎、鄧芝,軍勢極盛。趙雲、陳到這邊假意驚慌失措。

馬超見到後,得意不凡,手中長槍一指陳到,撫須怒道:“陳叔侄,欺吾兄弟太甚!”他突然怒睜雙眼,“今日馬某在此,還不快快過來受死!”原來馬超已經知道了前番的罵言。

陳到哈哈一笑,裝作色厲內荏的喊道:“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弟弟無能,哥哥也強不到那裡去!”

“哇啊呀呀,欺我太甚!”馬超大怒,揮舞長槍而出。

叮叮噹噹中,陳到與馬超大戰二十回合。

這時,程軍陣後大亂,原來是馬岱、吳懿反殺回來。

“中計了,全軍撤退!”趙雲銀槍一揮,首先撤退。

陳到撥馬就走,十餘萬程軍開始全面撤退。

第277章 許昌大戰第273章 卑鄙的夏侯惇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305章 落鳳坡射擊戰第52章 收留劉備第177章 鮮卑境內第8章 曹操也來了第48章 皇帝出逃第88章 求賢第111章 幕後主導第71章 禰衡出鏡第361章 困了就有送枕頭的第315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2第225章 王者歸來第179章 生擒塌頓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151章 黃月英來了第320章 瘴氣林第58章 征討張繡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34章 穩定兗州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124章 結實黃月英第118章 抵住猛攻第136章 專業坑你二十年第319章 程半仙第232章 聯合安息第223章 森林飛行軍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323章 如有神助第155章 皇帝被劫第336章 詐降書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107章 出事了?第349章 凱旋大帝的議和第70章 開啓農業革命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1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61章 兵敗而歸第147章 遇見龐統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351章 狗急跳牆第252章 大戰的序幕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321章 防毒法器第330章 程閔大作第183章 西蜀形式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297章 加士子冠第365章 安息的遠征軍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6章 方悅是猛將?第340章 火燒赤壁第357章 程閔的紙幣第249章 科舉情況第106章 賈詡出馬第161章 陳登撤退第236章 超級大糉子第382章 皇上來了2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109章 處置叛黨第335章 可憐的周瑜第23章 斬殺華雄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187章 遊說第344章 羅馬的挑釁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263章 白虎軍團揚威第180章 蔡昭姬第208章 水淹袁紹第356章 那叫福壽膏第85章 下邳大勝第124章 結實黃月英第177章 鮮卑境內第43章 收服張遼第274章 事情一籮筐第345章 你若戰那便戰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31章 董卓被殺,陳宮送大禮第286章 設計誆豬哥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78章 割發代首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173章 通渠運糧第6章 方悅是猛將?第39章 對戰劉備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177章 鮮卑境內第272章 許昌困境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41章 再敗呂布第2章 研製精鹽
第277章 許昌大戰第273章 卑鄙的夏侯惇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305章 落鳳坡射擊戰第52章 收留劉備第177章 鮮卑境內第8章 曹操也來了第48章 皇帝出逃第88章 求賢第111章 幕後主導第71章 禰衡出鏡第361章 困了就有送枕頭的第315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2第225章 王者歸來第179章 生擒塌頓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151章 黃月英來了第320章 瘴氣林第58章 征討張繡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34章 穩定兗州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124章 結實黃月英第118章 抵住猛攻第136章 專業坑你二十年第319章 程半仙第232章 聯合安息第223章 森林飛行軍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323章 如有神助第155章 皇帝被劫第336章 詐降書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107章 出事了?第349章 凱旋大帝的議和第70章 開啓農業革命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1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61章 兵敗而歸第147章 遇見龐統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351章 狗急跳牆第252章 大戰的序幕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321章 防毒法器第330章 程閔大作第183章 西蜀形式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297章 加士子冠第365章 安息的遠征軍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6章 方悅是猛將?第340章 火燒赤壁第357章 程閔的紙幣第249章 科舉情況第106章 賈詡出馬第161章 陳登撤退第236章 超級大糉子第382章 皇上來了2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109章 處置叛黨第335章 可憐的周瑜第23章 斬殺華雄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187章 遊說第344章 羅馬的挑釁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263章 白虎軍團揚威第180章 蔡昭姬第208章 水淹袁紹第356章 那叫福壽膏第85章 下邳大勝第124章 結實黃月英第177章 鮮卑境內第43章 收服張遼第274章 事情一籮筐第345章 你若戰那便戰第29章 回徐州結婚第31章 董卓被殺,陳宮送大禮第286章 設計誆豬哥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78章 割發代首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173章 通渠運糧第6章 方悅是猛將?第39章 對戰劉備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177章 鮮卑境內第272章 許昌困境第9章 黃巾起事了第41章 再敗呂布第2章 研製精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