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程閔的紙幣

御書房。

商部尚書,華夏商會會長陳登,小心翼翼貓着腰走了進來,立刻拜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弘威大帝也就放下了寫寫畫畫的鄴都紙,他回來後也是想通透了,便拿起茶潤了潤喉嚨,這才說道:“元龍呀。朕這邊給你一個任務,你去華夏科學院,去找馬鈞和黃承彥。讓他們調集篆刻大匠,製作紙鈔的模板。”

陳登上午下了朝。就在琢磨這件事情。在他看來,弘威大帝這個國策十分精妙,難點就是在防僞上。看來解決的辦法。就是在這模板上了,“皇上。何爲模板?”

隨着程閔一一道來,陳登也就有了一個系統的瞭解。簡單點說。就是運用道家的雕版印刷技術,而這模板自然就是雕版。弘威大帝特別指出,用最好的工匠,雕刻不同的位置,極盡可能的精益求精,再加上個人獨有的暗記。

印刷術來源於道家雕版印刷,活躍於隋朝,經宋仁宗時代的畢昇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昇爲印刷術的始祖。

於是,程閔便將活字印刷術的技術理念,一併告訴了周山。

“啊!單個字,框架組合!”周山被震驚了,這看似簡單,但蘊含了大道理。搞印刷的人多了去了,沒有一個人想到,卻是被皇上想到了:“皇上聖明!”

程閔經常盜版了,臉皮厚實,謙虛的笑了笑,心說爺不聖明,也只是站在了聖人的頭上而已。於是說道:“拿着詔令,去吧。”

陳登就此告退,快馬一鞭,去找黃承彥、馬鈞。

鄴都,南郊。

集中了能工巧匠,還有讀書之外,專門研究各種自然學科的“怪人”。這些人,若是近代,那都是化學家,物理學家等等。而由於古代以儒家的讀書習字,治國方略,吟詩作賦爲正道,所以這些人被稱爲“怪人”。

然而弘威大帝很喜歡這些“怪人”,這些怪人,將來一定是近現代科學的鼻祖。總有人喜歡研究自然,所以,弘威大帝就將其中佼佼者、愛好者招募入科學院,一代代堅持研究下去,一定能夠收穫豐厚的成果。

這一天,陳登、馬鈞、黃承彥,圍着一大一小兩張圖紙。小的,類似於後世的鈔票。大的,類似於後世的銀票。一大一小,畫工細膩,有精明的花紋。別小看這些花紋,十分有規律。精工巧匠看到就眼暈,只有頂尖的大匠,才能篆刻出來。

“用大的還是用小的?”馬鈞道。

黃承彥摸了摸鬍子,“大的雕刻起來,就算是特別加大了難度,也相對小的較爲容易。”

陳登根據他商人的角度,道:“大的不容易攜帶,還需摺疊。摺疊的次數多了,就容易損壞。”

“那就小的。”三人作出了決定。

“難度能不能再加大一點,篆刻如絲,最好。”陳登又從當朝重臣,從龍第一元老的角度開始考慮,又說道:“另外,這銀票是皇上明的,你們這篆刻年號什麼的不太好。若是皇上百年之後,如何篆刻?千秋萬代後,誰還記得皇上的功績?”

“是是是……,陳大人所言甚是。”馬鈞抹了抹汗,心說這是疏忽了,皇上這千秋功績,豈能抹殺。

黃承彥重重點頭,“陳大人說的太好了,一定要想一個辦法,在這銀票上體現出來。便是千百年後,人們一看到銀票,就能夠想起皇上。還有皇上的豐功偉績……”

“後來,一定有程室後來者的年號,那麼,該怎麼辦,才能讓千百年後的人一看到銀票,就能想到咱們皇上呢?”

三人琢磨了起來。

三天後,鄴都,紫禁城外城,御書房。

弘威大帝猛的就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什麼!將朕的頭像,印在鈔票上!”

這隻有偉大領袖纔有的待遇,如今輪到他的頭上,令他大驚失色。

“是!”陳登叩首,擡頭的時候,目露敬仰,道:“皇上開創千秋大業,世人不能遺忘皇上的功績。另外,用頂級畫師畫像,在讓頂級的大匠篆刻成模板,如此雙重保險,一定無法僞造。”

鈔票最怕造假。程閔一琢磨,也是這個道理。古代大畫家的作品,便是到了後世,高科技也做不到十成模擬,加上大匠的篆刻,這保險絕對到位。然而程閔卻是連連擺手,“不不不,只有真正偉大的人物,才能夠如此流傳千古。朕雖然有些成績,但也不足以如此。”

陳登心急叩首道:“皇上徵北方、掃中原、收江南、蕩南蠻,平草原、滅貴霜。他人江山萬里,華夏江山何止十萬裡。如此功績,便是三皇五帝加在一起,也無法相提並論。怎能說沒有功績呢?若是皇上這樣的功績無法流傳千古,誰人的功績可以流傳呢?”

“皇上,您要是不答應,天下人痛心啊。”

“這……”程閔撓了撓鼻子,心說爺有這麼大功績嗎?好像是有……他不禁露出笑意,然而很快就收了回去,頗爲無奈道:“既如此,就按照愛卿的意思辦吧!”

“遵旨!”陳登大喜而去。

五天後。

陳登、馬鈞、黃承彥。圍着一張大供桌,仰慕的瞅着數張面額不等的鈔票原型。後世鈔票般大小。

只見這鈔票之上,有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還有代表華夏諸民族的多重紋章。有弘威大帝獨創的“數字”,和大寫漢字的面額,自然少不了髮型年號。這些都是在四外邊上。

兩側,有代表華夏權力中樞的紫禁城各殿。一貫面額,五貫,十貫面額直至百貫大額,依次是天壇、乾清宮、保和殿、太和殿等等。還有一文到百文的。無一例外的,這些宏偉建築的中間,就是華夏開國皇帝。弘威大帝的頭像了。

這頭像畫的微妙微翹,栩栩如生,頭髮絲都能夠數清楚,而領口上的金龍圖案,栩栩如生。另一邊,大秦的國徽、國旗都是有的。

“就是這一套了,看着就帶勁!”陳登拍了板。

於是,三人一方面找來大匠,開始刻制鈔票模板。另一方面。又尋找鈔票的紙張。

最終確定,用華夏特殊的一種紙張,“桑皮紙”爲載體。桑皮紙呈淡黃色,工藝講究的桑皮紙可見明顯的纖維結構。明清及民國時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書冊,基本上爲桑皮紙作爲書頁,外觀及手感美觀。

有着千年歷史的桑皮紙被稱爲人類紙業的活化石。千百年來。它記錄着我國傳統造紙工藝,是人們瞭解紙文化歷史的一個窗口。

程閔之後的後世記載。桑皮紙,古時又稱“華夏紙”。起源於華夏帝國時期。其以桑樹皮爲原料,主要產於華夏內地的中原地區。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早在華夏年間,揚州地區就生產皮紙,迄今已有1800年曆史。該紙因時代而名,稱爲華夏紙。

就此,程閔調集了九九八十一位雕刻頂級大匠,每人負責圖案的一部分。機關大師黃承彥,親自操刀,手法更是獨到,專做暗記。就此,製作出了一文……一貫、十貫、……,到百貫的鈔票模板。

之後,程閔下達詔令,九九八十一位大匠製作模板有大功,賜予勳爵位,賞賜豪宅家丁侍女金錢無數,個個讓他們提前退休,回家頤養天年了。整日裡黑衣衛在內守着,情報衛在外盯着。直到這些大匠死去,就在也沒人能夠製作出一模一樣的模板。而人們用慣了之後,稍微鑑別,就能分出真假。

五月初,大朝會。

皇帝老兒還沒有來之前,以徐庶爲首的文臣,便議論紛紛起來。

“皇上若一意孤行,要用紙錢做交易的貨幣,咱們就死諫!”

“對,死諫!”

羣臣義憤填膺,實在無法忍受,用粗陋的紙錢當貨幣。用金塊子,銀塊子也行啊。就連軍師們,也是無法理解。

當然,軍師們並沒有冒然參與,他們多想的是,這白花花的紙錢,太容易假冒了,這不是明着將華夏經濟往火坑裡面推嗎。

這邊羅馬的經濟沒有崩潰,華夏的經濟,就要被弘威大帝的奇思妙想搞垮了。

趙雲、典韋這些帶兵的將軍們,不考慮這些繁瑣的政務。他們只考慮一件事情,皇上說打誰的時候,怎麼打,才能將誰打的更慘,打的合皇上的心思。

“皇上駕到!”總管三德子這一嗓子,將議論皇上怎麼昏的文臣們嚇了一跳。

莊嚴的樂聲響起,程閔穿着明黃的龍袍,皇冕珠簾稀里嘩啦聲中,上了五丈高的龍臺。心說這看着恢弘氣派,可這每天都要爬五層樓,誰爬誰知道。

他這邊坐定,龍臺下,大殿中,文武跪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卿平身。”

“謝萬歲。”

這邊武將一個個站了起來,對面文官沒一個站的,個個臉紅脖子粗。

“怎麼個意思?”程閔心裡嘀咕了起來,“這是跟誰幹仗了?”

就見儒家第一人,衍聖公孔融首先爬了出來,抱着朝板,擡頭望去,一臉激盪,“皇上,您還要發行紙錢嗎?”

程閔一皺眉,心說好呀,這是跟朕幹仗了!“不是紙錢,這跟燒紙的冥幣不同。這是鈔票。活人用的。”

“活人用的紙錢,這更了不得了!”孔融一陣哆嗦。“皇上讓活人也用紙錢,這顛倒陰陽。成何體統。若是皇上要用此國策,臣一死……”

“臣也情願一死!”

於是,文臣羣情激動,個個抱着朝板,要去死。

武將立刻就傻了眼,心說這些讀書人都神經了不成?這鈔票挺好的一個國策,以後不用抱着大木箱子上街買東西了,不是挺好嘛。

文臣手舞足蹈,軍機處的軍師則是垂着頭。跪着不說話。

程閔麪皮一陣亂顫,心說你們都死了,合着就朕是天下第一昏君,你們都是名垂青史的諍臣!

門都沒有!程閔大手一揮,“要死的等一會再死,先跪一邊去!”

羣臣有些傻眼,本以爲自己這邊要死,皇上一定會寬慰,收回詔令。沒想到還來了等會再死的口諭。頓時一個個心慌慌,擦着地板爬到一邊跪着去了。

軍師們則依舊是垂着頭,跪着沒動地方。

“傳,陳登、馬鈞、黃承彥上殿。”秦峰說道。

不一會。三人來到,行禮、起身。

程閔便讓陳登,拿出已經制成的鈔票。給要死要活的文臣們看。又讓馬鈞,拿去給武臣們瞧。

“孔老大人唉。這就是新的貨幣、鈔票。可不是白花花的紙錢……”陳登遞過去說道。

孔融接過來看的時候,身後、四周突然伸出來一圈腦袋。同瞧。

“咦,這鈔票真好看,做工精緻!”

“呀,還有皇上的頭像!”

“好好好,人們花錢的時候,就能想到皇上的功德,不錯不錯。”

羣臣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並不是圓圓的,中間一個方窟窿,粗製濫造的紙錢。他們沒見過鈔票,頓時生出想要花一花的念頭,也就開始接受這鈔票。

趙雲接過鈔票,摸着上面的紋路,讚歎道:“實在太好了,有了這些鈔票,民間的交易就能夠方便很多。”

“就怕仿造……”跪着的郭嘉提醒了一下。

於是,黃承彥就親自來解說,“鈔票絕對不會出現假冒的。因爲這些參與制造的大匠,每個人都有獨到的刻法,就如同每一片葉子不同一樣,其他人就算是模仿,也模仿不了真髓,一看就知真假。”

“並且,皇上還由此想到了活字印刷。有了這活字印刷術,就能夠大規模的印製各種各樣的書籍。以往不是活字印花,都是隻能用一次的雕版。以往每印刷一頁,由於文字的不同,就需要雕刻一版。工作量極大,還是一次工。”

賈詡大聲道:“皇上英明,之前的書籍都是手抄的,所以書籍昂貴,普通人買不起。有了這活字印刷,天下人都可以買得起書,家中有自己的書,那才叫讀書人。”

孔融大喜過望,那我儒家就不是弟子遍天下了,而是天下人都是弟子,這可了不得了。他又爬出來拜道:“皇上發明的這活字印刷術,能夠讓天下人都擁有自己的書,成爲真正的讀書人。皇上宣教的功德,比我祖先孔子還大,皇上纔是真正的聖人再世,教化萬民。“

羣臣不免想到,孔子教化萬民成聖,皇上這國策一出,可就將孔子比下去了。

“皇上教化天下,聖人在世……”羣臣一起拜道。

第237章 糉子的傳說第359章 億萬財富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352章 扒光羅馬人第50章 遷都許縣(上)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193章 深入敵穴第274章 事情一籮筐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204章 貴霜撤軍第1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62章 果真三千斤第127章 二顧茅廬第358章 開銀行第332章 吊打周瑜第317章 諸葛逃亡第282章 夜襲長安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316章 誘惑孟獲第47章 拿下豫州第266章 兵進虎牢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233章 世界大戰第209章 出兵兗州第24章 戰神呂布第26章 追擊董卓第88章 求賢第132章 官渡搏殺第114章 淒涼天子第105章 脣槍舌戰第90章 曹操重傷第186章 招降劉雄第286章 設計誆豬哥第80章 美女杜氏第383章 攻入羅馬第88章 求賢第137章 戰前準備第43章 收服張遼第47章 拿下豫州第131章 機械師馬鈞第55章 屯田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99章 勸降張繡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261章 全線潰敗第267章 雄關釜戰第271章 奇襲洛陽第134章 迷路島國第27章 盟軍解散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319章 程半仙第63章 袁術稱帝第98章 安撫關中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55章 屯田第132章 官渡搏殺第291章 夜襲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306章 裝死被拆穿第168章 大公子程遠第278章 軍旗不倒第320章 瘴氣林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300章 特種任務(下)第138章 襄平城外第一戰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上)第331章 反間計第292章 守株待兔第154章 軍校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179章 生擒塌頓第67章 大破蘄縣第124章 結實黃月英第76章 袁紹使者第47章 拿下豫州第12章 張曼城死了第292章 守株待兔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25章 董卓遷都第98章 安撫關中第53章 設計誅劉備第316章 誘惑孟獲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334章 再打周瑜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243章 弘威大帝第23章 斬殺華雄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38章 劉備宣戰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30章 黃巾餘孽作亂第95章 哀悼曹操第233章 世界大戰第119章 有奸細?第12章 張曼城死了
第237章 糉子的傳說第359章 億萬財富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352章 扒光羅馬人第50章 遷都許縣(上)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193章 深入敵穴第274章 事情一籮筐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204章 貴霜撤軍第1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62章 果真三千斤第127章 二顧茅廬第358章 開銀行第332章 吊打周瑜第317章 諸葛逃亡第282章 夜襲長安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316章 誘惑孟獲第47章 拿下豫州第266章 兵進虎牢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307章 用我鮮血換弘威復生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233章 世界大戰第209章 出兵兗州第24章 戰神呂布第26章 追擊董卓第88章 求賢第132章 官渡搏殺第114章 淒涼天子第105章 脣槍舌戰第90章 曹操重傷第186章 招降劉雄第286章 設計誆豬哥第80章 美女杜氏第383章 攻入羅馬第88章 求賢第137章 戰前準備第43章 收服張遼第47章 拿下豫州第131章 機械師馬鈞第55章 屯田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99章 勸降張繡第214章 男兒當有爲第261章 全線潰敗第267章 雄關釜戰第271章 奇襲洛陽第134章 迷路島國第27章 盟軍解散第303章 皇上受騙了第319章 程半仙第63章 袁術稱帝第98章 安撫關中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55章 屯田第132章 官渡搏殺第291章 夜襲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306章 裝死被拆穿第168章 大公子程遠第278章 軍旗不倒第320章 瘴氣林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350章 議和人選(上)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300章 特種任務(下)第138章 襄平城外第一戰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上)第331章 反間計第292章 守株待兔第154章 軍校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179章 生擒塌頓第67章 大破蘄縣第124章 結實黃月英第76章 袁紹使者第47章 拿下豫州第12章 張曼城死了第292章 守株待兔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25章 董卓遷都第98章 安撫關中第53章 設計誅劉備第316章 誘惑孟獲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334章 再打周瑜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243章 弘威大帝第23章 斬殺華雄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38章 劉備宣戰第240章 針對程閔的陰謀第30章 黃巾餘孽作亂第95章 哀悼曹操第233章 世界大戰第119章 有奸細?第12章 張曼城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