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任職

西遠本以爲,他和衛成今後的歲月,會一直這樣靜靜相守着度過了。有時候,想起衛成一身本領蝸居在這小小的蓮花村,未嘗不嘆息愧疚。西韋和衛成都是他撫養長大的,如今有西韋比對着,西遠越發替衛成可惜,但是,無論如何卻捨不得叫衛成離開自己。

也許,人生都要有些遺憾吧,要知足常樂,西遠心裡寬慰自己。

他這裡正惋惜呢,結果,天佑七年的夏天,一紙詔書下來,衛成被任命爲彥綏衛指揮,這大大出乎了西遠,包括衛成的預料。

彥綏本來沒有衛所,不然不能任由鬍子佔山爲王,橫行鄉里。關鍵以前這個地方特別窮,衛所設立與不設立沒有啥意義,沒有啥可保護的東西養那些士兵幹嘛。

如今則不同,近幾年來,彥綏及周邊幾個縣漸漸發展起來,成爲北地乃至整個大燕國比較富庶的地方。家有寶貝,當然得看好嘍,不然被人覬覦可咋辦?所以,有關各部衙門,經過協商,決定在彥綏設立一個衛所,負責彥綏及周圍幾縣的保衛。

當商討由誰來任衛所指揮的時候,已經成爲大將軍的,原永寧關時虎豹騎劉副統領,一下子想起了衛成。

衛長山解甲歸田是因爲左臂受了傷,彎不了弓拿不了槍,所以自請回歸鄉里,而衛長山是爲了救他才受的傷,此事,劉將軍幾年來一直耿耿於懷,也爲一個文武雙全的好兒郎,埋沒於草莽而可惜。

本來他覺得憑衛長山的文韜武略,即使不能披甲上陣,在軍中做一個文職也可以,可人家衛長山說了,大丈夫不能金戈鐵馬征戰沙場,還不如回家做一個農夫,所以堅決的、毫不猶豫的,回了彥綏。

這麼多年,劉將軍都爲此深深遺憾,不過,前兩年,他聽人說,衛長山的胳膊好像恢復的七七八八了。爲啥西家兄弟守口如瓶,他是從哪聽到的?反正,以前虎豹騎的老弟兄,私下裡都有些聯繫,有些消息,想專門打聽,憑他們的本事,還沒啥事能夠瞞得住的。

如今有了這麼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劉將軍當然不能錯過,馬上想起了衛成。於是竭盡全力推薦。

要說,對衛長山這個人,天佑帝可能沒啥印象,但是,當年永寧關外,神箭手一箭射死敵酋,他卻是記憶猶新。

那件事在天佑帝的帝王生涯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劉將軍稍稍一提,天佑帝就將當年的事和現今的人對上了號。

有了天佑帝的首肯和劉將軍的力保,衛成這個衛所指揮跑不掉了。

不過,收到命令的衛成卻有些猶豫,所謂的軍令如山,他怕一旦入了軍門,再像當年入虎豹騎似的,身不由己。

“去吧,現在跟那時候的情況不一樣,再說了,一個衛所,明晃晃在那擺着呢,上邊也不會今兒往東明兒往西不是?實在不行,掛印封金唄。”西遠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衛成既能夠以償夙願,又不用離家太遠,說白了,西遠心疼弟弟,還是不捨得衛成一身本領白白浪費掉,以前沒有機會就罷了,有了機會還不要,他都替衛成可惜了的。

衛成考慮了兩天,通過劉將軍遞了一封奏摺給天佑帝。

奏摺中,衛成對皇恩浩蕩表示了感激涕泣之情,同時也提出了一點要求,那就是讓他任職彥綏衛可以,但是,他這一生,只任此一個職位,不升遷,不變動,永鎮彥綏。

“真是不識好歹,竟然跟朕提要求!”天佑帝氣得臉都白了,哪有這樣的人,讓他當官,他還提要求。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劉將軍也沒法兒啊,衛成的奏摺是通過他遞上來的,所以,對裡邊的內容,劉將軍一清二楚。如今看皇帝發火,連忙給降溫。

“衛長山小時候失孤,由義父家長兄撫養長大,據說義父一家對他如親生一般,當年衛長山解甲回鄉,曾發下誓言,餘生都要孝悌義父與兄長,以報當年養育之恩。如今提出不肯離開彥綏,想來是不肯違背當初誓言之意。”劉將軍這一通給解釋啊,有的沒的,說了一大堆,終於把天佑帝給感動了,在衛成的奏摺上寫了大大的一個準字。

衛成要到了天佑帝的這個準字,高高興興的前去赴任了。

彥綏衛說是一個衛所,實際上跟大燕國別的衛所比起來卻不一樣,正規的衛所是由五個千戶所組成,共五千六百多人,而彥綏衛卻只有兩千多人,下設兩個千戶所。

接受任命以後,衛成開始着手衛所的建設,及兵員的招徵事宜。衛所總所的位置,在衛成堅持之下,設在了距蓮花村十五里處的黑瞎溝,說是黑瞎溝,這裡卻沒有什麼熊瞎子,至於名字來源已經不可考。

之所以把衛所設置在這裡,衛成對外的說法是此地位置特殊,處於衛所負責保護範圍的中心地帶,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

實際上呢?

實際上除以上兩個原因外,最最主要的一條,就是這裡離蓮花村才十幾裡地,他只要騎馬一撒歡,就能夠回去,所以,不用好幾天看不到西遠。對於衛成來講,什麼事情都沒有跟哥哥相守更重要。

衛所的建設,西遠根據前世的所見所聞,給衛成提了一下建議,衛成綜合兵家知識,適當的予以採納。

同時,衛所的士兵,一部分由朝廷兵部統一撥兵員過來,一部分由衛成這個指揮在本地招募。

那些被撥調過來的兵員,衛成沒有辦法左右,而自己招募的士兵,則要衛成相中了纔好。所招的兵士,基本上都是北地,主要是彥綏及附近幾縣的小夥子,個頂個的身板筆直,精神頭十足,打起架來虎虎生風,拼起命來捨生忘死。

用衛長山訓誡新士兵的話來說,貪生怕死,莫來投軍,升官發財,另謀別路,入我彥綏衛者,需是堂堂七尺男兒,頂天立地,誓死保家衛國!

你別說,就衛成那一番慷慨陳詞,還真挺蠱惑人心,鼓舞士氣,把大小夥子們的滿懷激情都給調動了起來。

接着,衛成又把滿身的本領顯擺了一下,男人嘛,嘴上的功夫不算,實力纔是硬道理,用一身真本事,衛長山足足叫手底下的士兵驚歎了一把,然後就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幹了。

衛成訓練手底下招募來的新兵,而那一部分朝廷調撥過來的老兵卻遲遲不來。不過,衛成不急,不來纔好呢,都由他來招募纔好呢,這樣手底下的人用着纔可心。

天佑帝本來是心血來潮,聽從了底下大臣的建議,準了在彥綏建這個小小的衛所,當時及以後的很長時間,都沒咋當回事,說白了,在天佑帝的心中,這跟老百姓在自家院落裡養個看家犬差不多,當然了,把人比做狗有些不地道,不過性質差不多罷了。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小小的衛所,在二十幾年後,卻爲大燕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要說,北邊的胡人,當年永寧關一役,已經被打老實了。但是,塞外苦寒,尤其趕上荒年,胡人連吃的都沒有,而且,好了傷疤忘了疼,所以,天佑三十五年的那年冬天,又一次大舉南下,妄想掠奪中原。

不過,他們這次吸取三十幾年前的教訓,沒有從西北永寧關方向入侵,而是從中部,經黑虎關,黑水關,直逼彥綏方向。

胡人也不傻,早都哨探到了,知道北地彥綏附近富庶非常,所以做好了即使不能南下入關,也能在彥綏劫掠個夠本的打算。

胡人南下,一開始勢如破竹,朝廷接到八百里加急奏報,一時間又是人心惶惶,而此時,已經老邁的天佑帝,再沒有了當初剛爲帝王時的鎮定與勇氣,坐在龍椅上,半天沒有動彈,不知道何去何從。

而讓天佑帝,以及成竹在胸的胡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那個小小的,毫不起眼的彥綏衛,以衛所五千多人的兵力,嗯,經過這麼多年,彥綏衛終於也有了發展,由一開始的兩千多人,增加到五個千戶所,五千六百多人,終於像一個正規衛所了。

衛所五千多人,加上以往曾在衛所從過軍的已經解甲回鄉耕田的兵士,共兩萬多人,拒敵於綏河縣老黑山,那裡早早有彥綏衛所修建的防禦工事,是衛長山任職之後,一直領人修建的,離蓮花村一百許裡。

北地百姓,在西家長兄西長關的帶領下,於風雪嚴寒中,給抵禦胡人的兵士,送棉衣送糧食送草料送木炭,軍民一心,誓死捍衛家園。

這兩萬人,守着老黑山,抵禦胡人十萬鐵騎一月有餘,一直到朝廷反應過來,喘息過來,派來了援軍。

援軍到來後,與彥綏衛所士兵匯合,開始了絕地反擊,當時年近六旬的衛老將軍,持手中□□,立馬敵前,言只要有衛長山一口氣在,不叫胡馬踏入彥綏一步。

至於爲啥是不踏入彥綏一步,那麼別的地方是不是就可以隨便踏入呢?世人及後人,自動將其解釋爲:以當時情況看,彥綏即爲大燕國的代名詞,衛長山口中的彥綏,就是指大燕。至於內裡呢,嗯,當事人不說,別人也無從考證。

歷史的車輪,在這一刻似乎又重合了,雙方對陣廝殺難捨難分之時,衛氏小將衛黎,小名黃瞳兒的,持乃父那裡繼承而來的鐵臂彎弓,一箭射殺了敵酋。

此敵酋,正好是當年衛長山射殺的那個敵酋的兒子,所以,父子二人,兩次發動了戰爭,兩次都命喪衛氏父子之手。

首領一死,胡人亂了陣腳,節節敗退,退出了大燕國的地界。

據說,從此,胡人中無論男兒婦孺,聞衛氏父子均色變,聽說有衛氏子弟在軍中效力,便不敢南下。當然了,這只是傳說罷了。

戰役之後,朝廷嘉獎,而在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衛長山老將,卻遞上了辭呈,言年事已高,不能再爲朝廷效力,並自幼得長兄教養,願乞老還鄉,相伴長兄以過餘年。

第117章 情起第170章 京城第177章 兩難第189章 終章第139章 親事第128章 相訴第97章 心意第98章 硯臺第104章 恨嫁第124章 相守第90章 田間第108章 尋路第90章 田間第143章 聘禮第91章 先生第51章 程義第64章 糾結第142章 媳婦兒第78章 和離第63章 瞭解第21章 合作第107章 失蹤第99章 表字第58章 小林第176章 別院第109章 威懾第71章 狗蛋第141章 族長第104章 恨嫁第113章 激化第5章 肉包第43章 坐車第70章 威武第118章 細說第124章 相守第100章 遊玩第165章 叫哥第182章 縣令第89章 進城第55章 無名第127章 相依第149章 把酒第105章 乾旱第83章 驚喜第159章 學館第68章 解決第143章 聘禮第115章 找尋第183章 安慶第65章 姥家第154章 衛喜第151章 看診第9章 野雞第6章 衛成第23章 打探第79章 鐵粉第78章 和離第105章 乾旱第5章 肉包第110章 勇闖第63章 瞭解第19章 迎接第49章 懶病下第61章 大燕第173章 及第第89章 進城第161章 吃醋第180章 癒合第114章 分離第133章 來兮第79章 鐵粉第31章 鬍子第159章 學館第103章 貓叫第132章 歸去第180章 癒合第124章 相守第143章 聘禮第86章 賭氣第43章 坐車第73章 鳥籠第176章 別院第35章 商議第107章 失蹤第58章 小林第101章 李第80章 歪脖第151章 看診第137章 轉變第109章 威懾第51章 程義第163章 愛情第47章 請客第5章 肉包第58章 小林第156章 寶貝第34章 趕集下第86章 賭氣
第117章 情起第170章 京城第177章 兩難第189章 終章第139章 親事第128章 相訴第97章 心意第98章 硯臺第104章 恨嫁第124章 相守第90章 田間第108章 尋路第90章 田間第143章 聘禮第91章 先生第51章 程義第64章 糾結第142章 媳婦兒第78章 和離第63章 瞭解第21章 合作第107章 失蹤第99章 表字第58章 小林第176章 別院第109章 威懾第71章 狗蛋第141章 族長第104章 恨嫁第113章 激化第5章 肉包第43章 坐車第70章 威武第118章 細說第124章 相守第100章 遊玩第165章 叫哥第182章 縣令第89章 進城第55章 無名第127章 相依第149章 把酒第105章 乾旱第83章 驚喜第159章 學館第68章 解決第143章 聘禮第115章 找尋第183章 安慶第65章 姥家第154章 衛喜第151章 看診第9章 野雞第6章 衛成第23章 打探第79章 鐵粉第78章 和離第105章 乾旱第5章 肉包第110章 勇闖第63章 瞭解第19章 迎接第49章 懶病下第61章 大燕第173章 及第第89章 進城第161章 吃醋第180章 癒合第114章 分離第133章 來兮第79章 鐵粉第31章 鬍子第159章 學館第103章 貓叫第132章 歸去第180章 癒合第124章 相守第143章 聘禮第86章 賭氣第43章 坐車第73章 鳥籠第176章 別院第35章 商議第107章 失蹤第58章 小林第101章 李第80章 歪脖第151章 看診第137章 轉變第109章 威懾第51章 程義第163章 愛情第47章 請客第5章 肉包第58章 小林第156章 寶貝第34章 趕集下第86章 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