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乾旱

秋陽成完婚,整個人看着,怎麼說呢,更加明朗了起來,他本來就愛笑,但是生活是這樣的艱辛,笑容裡難免會有一些愁悶之情,現在卻滿眼都是歡喜,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滿足和無限憧憬。

秋陽媳婦李氏,對秋陽又敬又愛,她雖然不識字,卻自小喜歡讀書人,何況秋陽人品相貌都很出衆,對秋陽那是一個好!

趕上旬休,秋陽回家,想幫家裡乾點活,掃個院子,碼下柴禾,鋤鋤地,李氏一見秋陽伸手,忙搶過掃把柴禾鋤頭,將秋陽推到屋裡,讓他安心讀書寫文章。她自己則放下這樣拿那樣,伺候得秋陽鍬鎬不動;家裡有啥好吃的,她也捨不得吃,都等秋陽回來,一家人才一起吃。

秋陽家只有幾畝田,李氏覺得自己就能種過來,哪裡用的着秋陽動手,何況還有李老蔫兩口子!

可以說,李氏慣秋陽,比西遠慣弟弟有過之,而無不及。衛成幾個小的,沒事兒就拿嫂子慣秋陽哥的事揶揄秋陽,秋陽不反駁,閃亮着一雙毛茸茸的大眼睛,彎彎的笑。

他雖然老實靦腆,可是不是心中沒有衡量的人,誰對他好,誰對他孬,心裡也有數。自己媳婦這麼好,這麼能幹,秋陽滿意的不行不行的。

他心疼媳婦,看媳婦幹活,手磨的粗糲,厚着臉皮跑到西家,跟西遠磨蹭半天,討了一盒由西遠收集資料,他和小狗蛋一起研發,用來滋潤皮膚的膏脂,回來細細給媳婦摸到手上,並叮囑她要常用,用沒了,他再和小遠要去。

李氏一個莊戶人家的閨女,哪裡享受過這等溫柔,對象還是他喜愛的夫君!激動的半宿沒睡着,對秋陽越發的好。

她知道秋陽和西遠關係好,沒事也常去西家串門,對西家長輩很是尊敬和親近。大燕沒事也愛去西家,兩個年輕媳婦,接觸多了,彼此性格又相像,很快成了姐妹淘,有來有往,處的相當不錯。

王老蔫夫婦,對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沒想到自家會娶到這麼好的兒媳婦,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乾乾淨淨,對自己兒子又好,對他們老兩口也孝敬,真真是不知哪輩子修來的福氣,夫妻倆自覺活了大半輩子,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連二胖娘話裡話外的諷刺都不當回事了。

王家老兩口,包括秋陽,都是老實靦腆的人,他們家的的確確需要注入一股充滿活力的生命元素,還好,李氏正是這樣的一個人。

幾人歡喜幾人愁。

自從秋陽成親後,鄭軒又恢復了以前吊兒郎當,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每天流連於秦樓楚館,還公然保養了一個小倌,把鄭老爺氣得,狠狠揍了他一頓,將那個迷惑自己兒子的小倌遠遠發賣了,可是,鄭軒卻不肯有絲毫悔改。

生命裡唯一的陽光沒了,他拿什麼做勇氣,衝破黑暗的枷鎖呢?

因爲太愛那個人,鄭軒從來不敢有一絲絲猥褻的舉動,生怕是對那個人的不尊重,他一點點,小心翼翼的接近,想着天長日久,那個人總會對他有哪怕一點點的意思,一點點的愛,那麼,他就會鼓起勇氣與所有人宣戰!可是,那個人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想法,根本體會不到他的心思,對秋陽來講,他鄭軒只不過是一個沒事兒總愛纏着、有些莫名其妙的朋友,鄭軒心裡無比清楚。

某一個夜晚,鄭軒的貼身小廝明宇,說什麼也找不到自家公子了,他尋了大半夜,天放亮的時候,纔在西家大門外,尋到了鄭軒。

鄭軒兩手抱膝,靜靜的坐在那,滿臉淚痕。

永失吾愛!

明宇鬆了一口氣,自家公子對王公子的心思,只有他一個人體會出一二,明宇無比慶幸,王公子對自家公子沒有這方面的意思,並且成了親,如果兩個人真的搞到了一起,被自家府裡知道,不用老爺太太出手,光自家奶奶都能弄的王公子或者徹底消失,或者生不如死。

越是大家族,內宅的爭鬥越齷齪殘酷,奶奶和幾個姨娘背地裡斗的你死我活,明宇自小生在鄭家,早有耳聞,這也是自家公子不願意回家的一個原因。

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不一定幸福。

拋卻了個人的種種煩惱,現在在彥綏,或者整個濱江府,老百姓的心中都很焦慮,那就是自五月份到盛夏,兩個多月的時間,老天爺一直沒怎麼下雨,每年這個時候,已經金黃的麥穗,如今癟癟的垂着腦袋,彷彿病弱的嬰兒,發出無聲的哭泣。玉米和大豆纖弱幹黃,沒有一絲生氣。

今年是個大災年,即使現在有一場大雨暴雨,也解救不了這場災難,今年的糧食,勢必要歉收了。

相比起鄰近的村莊,蓮花村的狀況要好一些,他們村有水渠,乾旱之始,麥田裡缺少雨水的時候,村裡人就從水渠裡面挑水澆地,麥子雖然會減產,但是六七成的收成還是有的。

如今水渠雖然已經乾涸,麥子眼看要收割了,不再用澆水。不過還有大田裡的玉米和黃豆。

水渠沒水,村裡唯一的水源就是村裡的那口大井。水成了金貴的東西,哪家無知的孩童喝口水吐在地上,都會遭到大人的責罵。盼來盼去,老太爺只下了兩回毛毛雨,於事無補,村裡人開始從大井挑水澆地。

一口井,又要供村裡人吃喝,又要澆地,哪裡夠用,村民常常因爲爭搶井水打起來。

西家人沒有這個隱憂,他們自家有井,而且是深水井,比村裡的老井水源還要充沛。從一開始,地裡莊稼缺水了,西明文哥倆就用自家的牛車馬車驢車往地裡拉水,所以,他們家的地,雖然也受到乾旱的影響,但是還好。

“得回我大孫子那年張羅着打了深水井,不然今年擱啥澆地?你那時候還說小遠能糟害錢,咋樣?現在知道有用了吧?”奶奶衝爺爺感嘆道。

“唉!”爺爺嘆了一口氣,莊戶人家,都把莊稼當成命一樣看待,“誰沒事兒能看這麼遠?哪個能像咱家小遠似的有前後眼啊!”

被爺爺誇獎有遠見的西遠,當初給家裡打深水井的時候,主要是想着這樣的井,打上來的井水清冽甜爽,好喝;又想着家裡養雞,二叔家做豆腐,用的井水多,才做的決定,哪裡估算到五六年後,來了這麼大一場乾旱。

村裡人因爲井水總打架爭吵,程義做了難。他現在是村裡里正,得從全村的角度考慮問題,怎麼保一村平安。

以現在的年景來看,保住所有的莊稼不大可能了,只能有所取捨。程義將村裡的壯勞力集中了起來,商討怎麼辦。

捨棄一部分土地,地少的人家還好,本來就不多,捨棄的也不多,地多的人家就有些受不了,但是,毫無辦法,村裡的老井,基本上都被村民淘幹了,每天井水剛剛上來點,馬上就有人打走,喝水都快成爲問題。

還好,村裡地多的人家並不多,西家雖然多了一點,但是也就十幾畝,又不佔用村裡的井水,誰也說不出來啥,村民們不得不感嘆,西家的人眼光長遠。

最後商量的結果,地多的人家,把離村子遠些的地捨棄了,有幾個人心疼莊稼,當場掉了眼淚,大家心裡都不好受,有什麼辦法呢!

每家每戶限制了打水的數量,村裡大井旁,每天派人專門監督村裡人打水,有違反的,以後除了飲用水,不讓他打水澆地。

程義在村裡有威望又有威嚴,如果不是他領着村民建水渠,村裡的麥田根本保不住,大家心裡都感激他,同時也知道程義鐵血手段,說的出做得到,因此,商量出來辦法後,還真沒有人敢破壞和反對。

當天傍晚,程義來到了西家,在堂屋坐了一晚上,沒好意思開口。村裡的那口老井,根本不夠用,程義想問問西家,能不能讓村民來他家挑水澆地,可是,水這麼金貴的時候,跟人家張嘴要水,無疑跟要錢差不多。

還是西明文西明武兄弟,見程義爲難,主動提出可以讓村民來擔水,前提是保證西家的用水量足夠。

這也是西遠反覆叮囑過的,其他人家莊稼都帶死不活的,只他們家的翠綠挺拔,那不找*害嘛。所以,能幫村裡人的儘量幫,也是爲自家減少危機。

程義感慨西家的通情達理,把村民們分了兩撥,一撥在老井那裡擔水澆地,一撥來西家擔水。使得村裡的水源緊張大大緩解,人心都是肉長的,村民們現在對西家真的只存了感激之情。

在麥子歉收時,西遠就看到了年景不好,趁着糧食沒漲價,很是買了一批,用馬車偷偷運回了蓮花村。

他沒敢一次性多買,而是分期分批,分別讓栓子、老趙、張財去各個糧鋪買的,這些糧食足夠自己家吃個三四年。

乾旱使得西遠無比清醒的意識到靠天吃飯的可怕,他真怕彥綏或者濱江府,像書中戲中所說的那樣,來個大旱三年什麼的,所以,要做好充足準備,即使來個三年自然災害,自家也不至於餓死。

過了立秋,西遠開始有計劃的減少家裡養雞的數量。雞主要喂的穀糠,災害年頭,這是能活命的東西,人都沒得吃,哪能給雞吃呢。

西家現在共養了四千多隻雞,一部分賣掉,一部分被西遠做成了風乾雞,這種做法,保存的時間能夠長一些,等到了冬天,外面就是一個天然大冰箱,更不怕壞了,一直能吃到來年開春,災荒年頭,還有肉吃,真是不能再美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雞都被處理掉了,西遠還留了一百多隻,家裡有老人小孩,還要注意營養的,不然,一個災荒年,把身體弄垮了,即使躲過了災害,也得不償失。

自家做了充足準備,西遠不忘給較好的人家示警,程義、秋陽、王順伯伯,還有孫葉。

程義聽了後,沉默了許久,然後召集村民,沒講這是西遠說的,這要傳出去,西遠有謠言惑衆的嫌疑,他不能恩將仇報。程義只是說出自己的擔心,引導村民們考慮災害嚴重,糧食歉收,可能會捱餓的想法,自然有人想到要不要現在買些糧食存起來。

莊戶人家,從來都是往出賣糧食,哪有花錢往回買的?很多人嗤之以鼻,也有那心思深沉的,手裡還有些餘錢的,多多少少,買了一些。

蓮花村的莊稼長得比別村好,從玉米結棒開始,程義就組織起村民,日日夜夜巡邏看守,一直看到老秋,莊稼被搶收回來。即使如此,也只收了每年的六七成,這還是好的,其他村只收到三四成,或者更少。

這樣的災年,按理來說,官府應該減免賦稅,剩下的糧食雖然不多,勉勉強強,能存活性命。

在村民企盼官老爺網開一面的時候,卻傳來今年賦稅仍然照舊的命令,整個彥綏或者說整個濱江府,百姓們都躁動了起來,這還給不給人活路了?

西遠輾轉打聽到,好像現在的府尹大人,是年初從吏部貶到濱江府的,剛來就趕上災年,他爲了顯示自己的功績,討好主上,不肯將災情如實上報,並且強行命令各州縣按每年數目收稅。

爲了一己之私慾不顧黎民死活!

官大一級壓死人,各地方長官沒辦法,只好派衙役下去挨家挨戶催糧,有拒不納捐者,用刑具鎖了,拘到衙門打的皮開肉綻,以儆效尤。

到嘴的活命糧食被搶走,各地先後有百姓抗捐,與差役衝突的事件發生,真是民不聊生。

在這一片慘淡中,蓮花村還好,他們今年的收成交完賦稅還能剩下一些,有的人家直接拿銀錢頂了賦稅,現在糧食比銀錢金貴,更何況,入冬後,糧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漲了起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場風暴似乎在醞釀之中,彥綏城裡已經出現刁民哄搶糧鋪的事件,葉先生的私塾也提前散了館,生存都成了問題,哪裡還有心思讀什麼子曰詩云。

感覺到城裡不太平,西遠力勸葉先生和自己一起去蓮花村躲避,蓮花村前年剛修築好圍牆,西家又有院牆,程義又是鐵血手腕,西遠覺得比彥綏城裡的普通居民院落安全得多。

葉先生遲疑了良久,說是再考慮一下,沒有馬上答應,西遠無奈帶着栓子娘倆、張財、李原回到了蓮花村。老趙一家子人,又有親朋在,無法捨棄,堅持回本村,臨走時,西遠讓他拉走了兩麻袋的糧食。

一直到臘月,大雪鋪天蓋地,天寒地凍,沒有糧食果腹,開始出現餓死人的現象,附近州縣出現了流民暴動,山匪下來搶劫村莊的事情,整個濱江府籠罩在不安之中。

程義果斷下令,蓮花村封村,村門緊閉,用雪和水從外面澆築圍牆和大門,整個蓮花村成爲了一座冰築的孤村,裡不出外不進。有擅自出村,或者擅自引外人入村者,一家老小皆攆出蓮花村。

封村命令沒下達前,西遠派衛成栓子,西韋張財,分別到彥綏城接來了葉先生一家,和福和莊姥爺一家。

還好家裡地方寬敞,房間多,都安置了下來。平時葉先生沒事,和姥爺爺爺一起講講古,然後就是拘着幾個小的讀書寫文章,日子倒是也充實。

衛成西韋幾個如今已經十四五歲,自告奮勇參加了村裡的巡邏守護隊。程義把他們年紀小的少年人編成六組,每日三組,每組巡護兩個時辰,晚上則由大人來接替。

葉先生見蓮花村這樣井井有序、安安穩穩,不禁佩服村裡里正程義治村有方,沒想到,在小小的蓮花村,有這樣有魄力的人,深感民間不乏藏龍臥虎之處,也慶幸當初聽從了西遠的建議,來了這裡。

第79章 鐵粉第111章 脫險第148章 重逢第167章 讓步第179章 認親第30章 臘八第159章 學館第79章 鐵粉第136章 二爹第63章 瞭解第99章 表字第133章 來兮第75章 叛逆第56章 姥娘第83章 驚喜第103章 貓叫第121章 相惜第138章 情歌第44章 蓋房1第74章 邀功第64章 糾結第71章 狗蛋第172章 焦慮第152章 診金第11章 二叔第69章 圍牆第76章 玉珍第62章 端午第78章 和離第111章 脫險第23章 打探第80章 歪脖第24章 閒言第175章 起因第43章 坐車第143章 聘禮第83章 驚喜第105章 乾旱第131章 相別第24章 閒言第186章 惠澤第12章 過年第157章 安慰第16章 夏天第66章 想轍第14章 種菜第188章 任職第48章 懶病上第56章 姥娘第137章 轉變第182章 縣令第115章 找尋第156章 寶貝第50章 打架第32章 後續第138章 情歌第25章 借錢第135章 白髮第123章 相交第97章 心意第119章 相見第58章 小林第74章 邀功第22章 買驢第41章 小樹第95章 玉米第178章 割袍第67章 強悍第158章 邀請第99章 表字第149章 把酒第21章 合作第175章 起因第79章 鐵粉第164章 心事第160章 技藝第110章 勇闖第75章 叛逆第12章 過年第151章 看診第126章 相處第21章 合作第162章 思念第158章 邀請第91章 先生第121章 相惜第107章 失蹤第91章 先生第34章 趕集下第131章 相別第3章 歸來第133章 來兮第35章 商議第80章 歪脖第134章 黎練第23章 打探第96章 補救第113章 激化
第79章 鐵粉第111章 脫險第148章 重逢第167章 讓步第179章 認親第30章 臘八第159章 學館第79章 鐵粉第136章 二爹第63章 瞭解第99章 表字第133章 來兮第75章 叛逆第56章 姥娘第83章 驚喜第103章 貓叫第121章 相惜第138章 情歌第44章 蓋房1第74章 邀功第64章 糾結第71章 狗蛋第172章 焦慮第152章 診金第11章 二叔第69章 圍牆第76章 玉珍第62章 端午第78章 和離第111章 脫險第23章 打探第80章 歪脖第24章 閒言第175章 起因第43章 坐車第143章 聘禮第83章 驚喜第105章 乾旱第131章 相別第24章 閒言第186章 惠澤第12章 過年第157章 安慰第16章 夏天第66章 想轍第14章 種菜第188章 任職第48章 懶病上第56章 姥娘第137章 轉變第182章 縣令第115章 找尋第156章 寶貝第50章 打架第32章 後續第138章 情歌第25章 借錢第135章 白髮第123章 相交第97章 心意第119章 相見第58章 小林第74章 邀功第22章 買驢第41章 小樹第95章 玉米第178章 割袍第67章 強悍第158章 邀請第99章 表字第149章 把酒第21章 合作第175章 起因第79章 鐵粉第164章 心事第160章 技藝第110章 勇闖第75章 叛逆第12章 過年第151章 看診第126章 相處第21章 合作第162章 思念第158章 邀請第91章 先生第121章 相惜第107章 失蹤第91章 先生第34章 趕集下第131章 相別第3章 歸來第133章 來兮第35章 商議第80章 歪脖第134章 黎練第23章 打探第96章 補救第113章 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