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一生之敵

面相忠厚,年紀才十六七歲的魏駒說道:“仲兄不必困擾,且容弟說一段齊魯分封的往事。”

仲信氣鼓鼓地問道:“這和今天的事情有何關係?”

魏駒淡淡一笑:“自然是有關係的,仲兄且聽我慢慢道來。我聽說周文公的兒子伯禽受封魯國時,去了三年以後纔回來向周公彙報施政情況。周公問他:爲何如此遲晚?伯禽說:我在魯國大興改制,變其風俗,改其禮儀,要等三年才能看到效果,因此遲了。”

“而太公望受封於齊國,僅僅五個月就向周公彙報施政情況。周公說:爲何如此迅速?太公說:我簡化齊地的儀節,一切從其風俗去做,所以很快。等後來太公聽說伯禽彙報政情很遲,便嘆息說:唉!魯國後代將要爲齊國之臣了,爲政不簡約易行,民衆就不會親近;政令平易近民,民衆必然歸附。”

“如今,齊國果然強大,成爲我晉國大敵,而魯國非得在晉國保護下,才能稍得喘息。”

魏駒將這段齊魯的往事緩緩道來,趙仲信聽得連連頷首。

魏駒頓了一頓,接着說道:“那賤庶子無恤在成邑大興改制,變更人殉的習俗,豈不和魯侯伯禽一樣?而仲兄在此入鄉隨俗,不輕易更制,豈不是和齊太公一樣?照我看來,過上一年,仲兄便會同齊壓制魯一般,將那賤庶子的施政遠遠拋在後頭了!”

仲信一聽對啊,就是這個道理,不由得當場拜謝魏駒指點迷津。

而對於這項下宮頒佈的法令,他明裡尊從,其實卻不以爲然,竟放任當地氏族繼續暗中以隸妾,甚至是小宗親屬殉葬。

仲信現在無比堅信,自己“入鄉隨俗”“無爲而治”下的東鄉邑,在一年之後,一定會比那賤庶子的成邑強十倍,百倍!

魏駒明面上這樣說,暗地裡卻將那趙氏法令,連同趙無恤這名字牢牢記在了心裡。

他纔不像仲信一般迂腐而好糊弄,而是大智若愚,何況魏駒記得清清楚楚,一百多年前,他們魏氏的先輩魏顆,也公然做過禁止人殉的事情,還留下了一個典故。

而在屋外,仲信的御戎,上士成何正一臉陰沉,聽族人痛訴這幾天在成邑鄉發生的事情。那成氏族人走了一天一夜,跋涉了幾十裡山路,才匆匆來到東鄉,這會正哭得稀里嘩啦。

“宗子,你一定要爲我們做主啊。”

聽完以後,成何幾乎咬碎了牙齒,他臉上那條如蜈蚣般猙獰的傷疤仍在,下雨天還會隱隱作痛,冬狩時賤庶子打的那一鞭子也忒狠了。而且,賤庶子一到成邑,還對自家氏族如此嚴苛,如今又要釜底抽薪,將成氏肢解!

但成何對此卻無可奈何,他的鄉宰職位是被趙鞅親手削掉的,能有什麼辦法?他只能讓這族人稍事休息後,回成邑傳話,讓家中的老阿翁儘量隱忍些時日,再叫弟弟阿季來東鄉暫避幾天。

惹不起,我們還躲得起!

等熬過這一年,君子仲信得了諸子最佳的政績,便能獲得世子之位,到時候一定會想辦法讓那賤庶子乖乖滾離成邑。到那時,他再回成邑秋後算賬!什麼成巫、竇彭祖、甲裡桑裡,這些叛逆統統要嚴懲不貸,以十倍百倍報復之,而那兩個逃跑的隸妾,也要抓回來,在死去的叔伯墓前碎屍萬段!

成何現在還不知道,他的弟弟成季,已經於今晨暴斃了,死前還受了不少苦頭。

等消息傳來後,成何痛苦不已,也從此將趙無恤當做一生之敵,不死不休!

……

在原本的歷史上,趙襄子真正的“一生之敵”,那個被稱爲知伯,欺凌壓制得襄子數十年不得喘息。最後還將他在晉陽圍困三年,讓趙氏差點舉族滅亡的終極大boss,現在卻僅是個和無恤同齡的總角小正太。

這位少年現在正坐於兩馬駕轅,無帷無幔的軺車上,對着作依依惜別狀的叔叔知果和表兄趙叔齊冷眼而視。

叔齊的母親,是知姬,也就是知氏的一位庶女。和韓虎、魏駒跑到伯魯和仲信的鄉邑打秋風一樣,知果也以追逐獵物爲名,帶着這位備受全族推崇的小侄子,跑到了表侄趙叔齊新上任的西鄉一探究竟。

趙叔齊爲了體現東道主的排場,擺下了華麗的燕饗,召喚鄉中各氏族作陪,看得出來他們已經因爲種種原因投效了叔齊。他還帶着叔侄兩人在城邑里轉了轉,叔齊新官上任三把火,西鄉中處處是隸民們忙碌的身影,數個水利、修繕、城防的工程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在呆了一夜後,知氏叔侄準備離開,這纔有了眼前的這一幕。

知果朝恭送他們出牆垣的趙叔齊再次還禮,才上了軺車,卻見身旁的少年一言不發,看也不看在他們身後禮貌下拜的趙叔齊,態度十分倨傲。

少年名爲知瑤,是知果兄長,世子知申的次子。他長得鬢髮俊美,身材長大;雖然才十二三歲年紀,卻已經能射箭駕車,堪稱勇力過人;而且博學多才,君子六藝,舞蹈劍術無一不精,任何事情一學就會;他還善於巧辯,智力超羣;更難得的是意志堅定,做事果敢。

換句話說,這就是一個天才。

趙無恤最近雖然大出風頭,但要真和這位渾身上下籠罩着神童光芒的知瑤比起來,就瞬間變成了普通的路人甲。而同輩的韓虎、魏駒、範禾等雖然皆一時之選,卻都無法與知瑤相提並論……

知瑤集如此多的長處於一身,也難怪受到了知氏全族上下的一致喜愛。

唯獨和他相處較多的知果才知道,自家這個侄兒,在表面的五項賢才之外,卻還隱藏着一顆無比驕傲和殘忍的內心。

知果捋了捋短鬚,問道:“阿瑤,你覺得你叔齊表兄治下的鄉邑如何?”

知瑤彷彿連評價都覺得欠奉,他用稚嫩的聲音懶懶地說道:“跳樑小醜而已,不說也罷。”

知果十分奇怪:“是麼?但我看鄉中四氏已經向他臣服,全鄉上下也一片琴瑟相和,看來能做出不少政績啊。”

“阿叔大謬,這西鄉的一切,全然是鏤空的花花架子,猶如空中樓閣。叔齊心思縝密,以陰暗的手段操控氏族,驅使隸民,卻失之於狡黠。叔叔可能覺得他挺聰明,但在我眼中,簡直像蠢笨的狗彘在做粗劣的表演。照我看,他頂多和夷吾一樣,空有鷹視狼顧之相,背信棄義之舉,卻成不了大器。”

知氏是目前唯一還侍奉着晉侯的卿族,雖然其真正目並不是想尊公室,而是攀附藉以爲助力,但表面文章還是要注意的。於是知果輕咳一聲道:“阿瑤,你怎能直呼晉國先君惠公的名諱……”

知瑤不以爲然,“六卿連活着的國君都弒殺了兩位,叫一叫死君的名字又能如何?他還會從墳墓裡爬出來教訓我不成?更何況,晉國早已是重耳一系的邦國,夷吾連七廟都不能配享,非吾君也!”

得,連文公名諱也叫上了,不過他一通話引經據典,駁得知果無話可說。

少年老成的知瑤說罷不再搭理在他看來僅有中人之姿的叔叔,而是偏着頭望向天邊黑壓壓的雲層,那是都城新田的位置,正是暗潮涌動之際。

祖父知躒這些天一直避而不談,實則卻關心無比的冬至大朝會,就在明日!

知瑤稚嫩的嘴角又牽起了一絲冷笑,他暗暗想道:“比起愚昧卻自以爲聰明的表兄,我倒是對那個‘獲白麋’‘知雅意’首倡‘止從死’的趙氏庶子無恤有些興趣,也不知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希望這場冬至日的狂風驟雨過後,在來年的新田公學裡,我能會他一會!”

求推薦,求收藏……

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836章 復辟第123章食不厭精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742章 暴行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136章 樓煩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591章 天道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324章 亂(下)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88章 伊尹之志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441章 用人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904章 巨輪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413章 獵國(下)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957章 合縱(下)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1149章 身騎白馬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73章 泮宮公學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1193章 楚王勝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60章 與子同浴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80章 陶瓬之器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25章 《用間篇》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37章 我的成邑第347章 闞止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409章 壞消息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701章 當國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1009章 函首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511章 魚麗之陣
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836章 復辟第123章食不厭精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742章 暴行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136章 樓煩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591章 天道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324章 亂(下)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88章 伊尹之志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441章 用人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904章 巨輪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413章 獵國(下)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957章 合縱(下)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1149章 身騎白馬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73章 泮宮公學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1193章 楚王勝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60章 與子同浴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80章 陶瓬之器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25章 《用間篇》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37章 我的成邑第347章 闞止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409章 壞消息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701章 當國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1009章 函首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511章 魚麗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