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徐州相王

“趙無恤意下如何?”

七月中旬,彭城吳軍大營,剛從趙營回來的伯嚭跪在吳王夫差面前陳述自己這次深入敵營的見聞,期間夫差提及趙侯,竟一點都不客氣地直呼他的名諱。

“趙軍數量衆多,兵甲精良,沒有受遠道而來影響,而且糧草充沛,幾乎每個糧倉都堆得滿滿的,從魯國、曹國方向還源源不斷有輜重抵達,若是與其正面交鋒,只怕難以取勝。不過趙侯……趙無恤似乎對吳國的條件意有所動。”

伯嚭想起在趙營裡受到的刁難和趙無恤那揣測人心形勢的手腕,頓時一陣後怕,比起趙侯來,眼前的吳王好對付多了,至少他愛憎分明,表裡如一。

雖然不確信趙無恤答應和談到底是真心還是虛以委蛇,但伯嚭這時候爲求自保,便少不了吹噓是他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趙侯。

“趙無恤說若大王真的願意與他在徐州相王,他可以考慮考慮……”

夫差冷哼一聲道:“考慮?恐怕他早就急不可耐了罷。寡人早就看出趙氏子對天子有不臣之心,他費盡心思從卿族升爲諸侯後,便將兄弟和兒子安置到魯、邾、衛,這是想要效仿晉國故事,把整個中原變爲嬴姓的天下,逐漸取代我姬姓。可他素來謹慎,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稱王,於是便希望擊敗吳國得到威望,以此作爲臺階。現如今寡人願意與他相互承認王號,倒是直接成全了他,趙無恤既能保全軍隊又能得到渴求的東西,他應該會吞下這枚香餌……”

一般而言,以夫差的性情,是絕不會接受以這種方式結束戰爭的,但王孫駱苦口婆心的對他說,香餌之中,其實也暗藏鋒利的金鉤,現在向趙國示弱,是爲了日後捲土重來。

王孫駱說,吳國之所願意奉上一個王號,其目的是想讓趙氏成爲衆矢之的。夫差暗自想道,若是趙無恤受不了誘惑稱王,必然會引發一連串的動盪,中原看似被趙國降服,其實並不穩定。到時候秦國鄭國反抗,韓氏反叛,齊國莒國這邊的戰事也無法及時瞭解,處處起火之下,趙無恤便無暇與吳國爲難了。等吳國回頭滅亡了越人,打跑魯國,想什麼時候北上,就什麼時候北上!那時候,形勢就要反轉了。

將欲去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這是聰慧的王孫駱從越國背刺一事中領悟的道理,一轉手就打算用在趙國身上。

“可是大王……”說到這裡,伯嚭有些爲難,因爲就算卑躬屈膝說願意給趙侯獻上王號,但趙無恤似乎不滿足,他還要求吳國在退出宋國,撤離莒國之餘,能讓徐國獨立……

“做夢!癡心妄想!”夫差登時大怒。

“先王暴霜露,斬荊棘,率軍北伐,這纔有了徐國之地。寡人之國雖大,但豈能如此不加珍惜,舉以予趙,如棄草芥?就算把徐國割捨出去,吳國縱然能得一夕安寢,只怕越寇還沒驅逐,而趙軍已渡淮至大江了!”

徐國,是吳王闔閭和伍子胥征服的地方,如今已經納入吳國國土二十餘年,他可以放棄盟友和外邦,但徐國卻不絕能丟失!

因爲現如今徐地不僅是吳國重要的財政、兵源來源地,更修通了邗溝,從徐地可以直接乘船抵達大江,若徐國被趙無恤所得,後果不堪設想,夫差可不想南邊北邊同時被人兵臨城下,讓伍子胥那惡毒的遺言得到印證。

“大王。”伯嚭連忙勸道:“趙無恤之貪得無厭,臣也未曾想到,但此次與趙國和談,是爲了拖延時間,故不可斷然拒絕,不如再派遣使者回去,與趙無恤討價還價……”

夫差想了想,同意了:“可,此事便由太宰全權負責。”

伯嚭大喜,他知道夫差對自己的信任算是回來了一點,雖然他已經從之前極力支持夫差北上的主戰派變成了一心求和的主和派……

這次吳國主動請平的真實目的,其實是借和談之餘撤離宋國,王孫駱提議,說吳軍可以把江淮各地的船隻調到彭城來,然後數萬大軍就可以陸續坐船離開,先沿着泗水到邳國,再從邳國入淮。

水路轉運的功率比陸路移動快得多,等趙無恤反應過來,吳軍早已逃離生天了!利用水路進行戰略轉移,這是吳軍的拿手本領。當年吳軍在孫武的帶領下乘舟走淮水,抵達楚軍後方,又舍舟登岸,殺了他們各措手不及,現如今,這種妙招卻是用來逃跑的……對此,夫差難免感到了一絲羞愧,但國內的情勢如火如荼,容不得他再顧慮面子了。

和談在繼續,兩軍暫時停止了進攻和交鋒,吳國使者已經秘密往返趙營數次,然而七月中下旬吳軍兵力和船隻的頻繁調動,在被趙軍探知前,卻先叫彭城的宋國人發現了。

這一天,彭城宋軍的統帥司馬耕怒氣衝衝地來到吳國大營求見夫差,性格耿直而容易生氣的他單刀直入地質問夫差道:“吳君這是打算拋棄彭城,獨自南歸麼?”

……

司馬子牛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向氏的家主,曾經在宋國五公子內戰裡出力甚多,與趙無恤也交情不淺。但他爲人一向耿直,對南子的做法越來越看不慣,終於在皇瑗的勸說下倒向了宋公糾,這一年多來,若沒有他指揮作戰,只怕彭城早就被南子奪取了。

對這位彭城宋軍的實際控制者,吳人還是有幾分尊重和忌憚的。

伯嚭見夫差面色不豫,不打算理會司馬耕,他便立刻出來替君說話:”絕無此事,大司馬何出此言?”

“不是麼?”司馬耕冷笑道:“自從棠之役吳軍進攻失利後,大王就將全軍退到彭城,每日虛耗糧草,今日來更是在泗水上頻繁調動船隻,甚至連宋國的小漁船都全部強徵,就我所見,吳君是想要讓大軍撤離宋國返回本土了罷!這不是拋棄友邦,還是什麼?”

“調動船隻,只是爲了運輸稻米北上,大司馬休要無端猜度。“伯嚭說起謊來眼皮都不眨,在吳國人的撤離計劃是,彭城這僅剩的萬餘宋卒是犧牲品,是用來拖延趙軍追擊步伐的絕佳阻礙。

然而就在伯嚭用花言巧語將司馬子牛唬得將信將疑,抱歉離開後,負責大軍撤離事項的王孫駱卻面色凝重地進來了。

“大王。”他的聲音有些顫抖:“有個壞消息。”

“吳城失陷了?太子身死了?”夫差一個激靈,下來拽着王孫駱質問。

“不,不是,是一支趙軍騎兵突然從東魯繞道郯國,於兩日前攻取了邳國,我軍最便捷的退路,已被阻斷……”

“什麼!”夫差難以置信,而他身後的伯嚭,乍聞此言,更是兩眼無神,直接癱倒在地……

ps:12點前還有一章(~^~)

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009章 函首第868章 魏武卒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899章 計然策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911章 沸鼎(上)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907章 道、勢、術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66章 韓氏有女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204章 君與臣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538章 巫頌(上)第995章 叔侄第783章 雌虎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653章 大風(10)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423章 雪橇第577章 失敗者第705章 試探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020章 分娩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35章 晏平仲第1085章 徐偃王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564章 亦能絕之!
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009章 函首第868章 魏武卒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899章 計然策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911章 沸鼎(上)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907章 道、勢、術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66章 韓氏有女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204章 君與臣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538章 巫頌(上)第995章 叔侄第783章 雌虎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653章 大風(10)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423章 雪橇第577章 失敗者第705章 試探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020章 分娩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35章 晏平仲第1085章 徐偃王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564章 亦能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