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看看眼前的這位把所有的責任,都一人扛了下來的韓垓,李恪的心中有一種難以言表的複雜心理。想說幾句安慰他的話,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最後只是走上前去伸出雙手把他攙扶了起來,說道:“此番洪水肆虐,乃是天災,你已經盡了力就不要太過於自責。需知人力終究有限,面對這樣的災難,我們能夠做到的也就只有妥善的安頓好災民,使得他們能夠有飯吃、有屋住,洪水過後能夠有種子播種。本王此次前來,就是代表朝廷來賑災的。你只要能夠把善後的事情做好,不要令治下的百姓忍飢挨凍,就是一個好官了。”

看到這位遼王殿下如此的明事理,韓垓心中不免感動。“下官一定不會令朝廷和遼王殿下失望的,只要下關還有一口氣在,就決不讓治下的百姓有一人挨餓受凍。……不知此次朝廷賑災,會有哪些具體措施?下關也好做好相應的安排。”

“朝廷這一次只是準備了糧食以及糧種。其他的就要靠你們這些地方官員想辦法了。你儘快擬定出一份奏表上來,說明一下具體有多少人受災,需要賑濟多少糧食,我好按照表上所奏給你調撥糧食以及糧種。此次受災面積遍及整個江南,朝廷可以調撥的糧食可能會比較緊張,你這裡只是本王所到的第一站,所以你一定要精打細算,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以免到最後本王所到之處無糧可賑。”

“殿下儘管放心,下官一定會仔細覈對,絕不會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另外,嶽州城內的糧倉,大多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此次洪災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而且至今都是滿倉,只要朝廷允許開倉放糧,基本上可以滿足百姓所需。如有不夠,下官再行上表請奏。”

李恪在嶽州城內停留了一日,第二日一早便乘船前往潭州(長沙)。潭州位於洞庭湖南面,屬於山地、丘陵地帶爲主,平原地帶所佔比例僅爲二成左右,由於地勢相對較高,所以這一次的洪水對於當地的影響要比嶽州小得多。李恪抵達潭州之時,洪水已經退去,在當地官員的引領之下,當地百姓已經恢復播種。見到這裡的情況良好,李恪也就沒有多做停留,僅僅在城中留宿一晚,第二天便乘船離開。

在嶽州沒有再做停留,直接乘船前往沔州以及鄂州。唐時武漢被長江一分爲二,長江西北的漢陽以及漢口地區爲沔州,隸屬於淮南道;長江東南方的武昌地區爲鄂州隸屬於江南道,兩州隔江而望不過相距十餘里。

坐落於長江兩岸的沔州和鄂州同處江漢平原之上,這兩地地勢平坦、低窪,尤其是位於江南岸的鄂州,自古以來長江的多次改道,使得這裡形成大大小小的衆多湖泊,洪水一氾濫,自鄂州向東十幾個縣頓時成爲一片澤國。

不得不說大唐貞觀年間的地方官員,多爲清廉且有能力之輩,洪水過後,便立即開展抗洪救災行動,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內,各項救助行動就基本上全面的展開。等到李恪來到之時,只需把當地官府開倉放賑後,不足的部分給補足即可。

由於鄂州境內的諸多湖泊吸納了大量的長江決堤之水,再加上下游的贛江流域降水並不是很嚴重,長江水在倒灌進鄱陽湖被再次分流之後,一直到升州也就是南京一帶,都沒有再次發生潰堤。

升州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越王勾踐破吳後,令范蠡於秦淮河畔建“越城”。三國時期,孫權定都於此並更名建業,後西晉滅吳更名建康。東晉以及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樑、陳又先後在此定都,故而被稱之爲“六朝古都”。唐初,杜伏威、輔公祏先歸順大唐,後又獨立並在健康定都。被剿滅以後,改名爲升州。隋唐以前,六朝在此定都,使得這裡的人口一度超過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而且經濟發達,文化昌盛。隋末唐初,宇文化及在此弒殺隋煬帝楊廣後篡位,兵敗身亡後這裡又先後幾度易手各路起義軍之手,隨之開始衰敗,貞觀年間這裡雖然又漸有起色,卻難以恢復往日輝煌。

自江州(九江)至升州之間,並未發生大的洪水決堤情況,只不過是因爲六七月份暴雨連連,地裡積水過深,從而造成了當地糧食的大幅減產,比起嶽州洪水肆虐,百姓流離失所,這裡的百姓只是收入大幅降低,至少還沒有造成大幅度的人員傷亡,這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和鄂州一樣,早在李恪到來之前,當地官員已經着手災後重建的工作。李恪到來之時,災後重建工作已經基本完工,只要朝廷可以免去明年夏季的稅收,甚至不需要朝廷發放賑濟糧款,就已經完美的解決掉一切的災情問題。

由於連日來的趕路,李明達的身體有些吃不消,在詢問過升州刺史之後,瞭解到江浙一帶也並未發生大洪水,以及河水潰堤的重大災情之後,李恪決定暫時在升州城內休息兩日。自從離開襄陽以後,就在不停地奔波趕路,近兩個月的時間下來,別說身體不好的李明達,就連身體強壯的李恪也覺得有些疲倦。李恪覺得江南各州的官員對於今夏的洪澇災害,向朝廷所上的奏章,說得過於嚴重,實際情況則要遠遠地好於奏章中所說的。如果僅僅是目前看到情況來看,此次江南之行實在是沒有必要前來,至少是江州以東是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的,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嶽州,實打實的爲當地的老百姓做一些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第24章 實用型蒸汽機問世第5章 阻擊臥牛嶺第28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第33章 李恪北上第36章 李恪大婚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41章 真相第40章 劃分勢力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27章 平叛吐谷渾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17章 伏擊第31章 太子之位(下)第11章 老子還是個冤死鬼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26章 火藥的誕生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15章 設伏地點之爭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2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70章 平倭(五)第43章 歸心似箭第35章 六試婚使(中)第49章 契丹遷徙第37章 談判(二)第13章 令人哭笑不得的開戰理由第43章 空地一體戰爭(五)第16章 第一件冤情第7章 殲滅百濟(二)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70章 平倭(五)第79章 平倭(十四)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49章 西域戰事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17章 伏擊第十五章第17章 伏擊第15章 設伏地點之爭第25章 立威3第83章 攜美夜遊第27章 天下一品第27章 奉旨回京第12章 滅百濟(七)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46章 分析第17章 伏擊第5章 拉人入股(1)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2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6章 設伏第80章 民心第27章 天下一品第51章 大戰在即第46章 分析第33章 李恪北上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17章 李恪斷案第71章 平倭(六)第69章 援軍到來第49章 宮中舞槍第84章 平倭(二十)第十五章第11章 老子還是個冤死鬼第55章 李治大婚(中)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56章 設伏第40章 拜訪趙老太爺第22章 敲詐的最高境界第76章 平倭(十一)第4章 全面出擊第29章 忙碌第5章 阻擊臥牛嶺第49章 西域戰事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52章 主動出擊第45章 戰事再起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16章 金蟬脫殼第38章 奴隸交易第42章 空地一體戰爭(四)第18章 潰敗第35章 六試婚使(下)第69章 平倭(四)第29章 忙碌第87章 李恪的算計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69章 平倭(四)第80章 民心第3章 鷸蚌相爭第14章 洞庭湖畔第1章 穿越第14章 釋惑第48章 煉丹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19章 巧遇李鐵柱第66章 平倭(一)
第24章 實用型蒸汽機問世第5章 阻擊臥牛嶺第28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第33章 李恪北上第36章 李恪大婚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41章 真相第40章 劃分勢力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27章 平叛吐谷渾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17章 伏擊第31章 太子之位(下)第11章 老子還是個冤死鬼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26章 火藥的誕生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15章 設伏地點之爭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2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70章 平倭(五)第43章 歸心似箭第35章 六試婚使(中)第49章 契丹遷徙第37章 談判(二)第13章 令人哭笑不得的開戰理由第43章 空地一體戰爭(五)第16章 第一件冤情第7章 殲滅百濟(二)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70章 平倭(五)第79章 平倭(十四)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49章 西域戰事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17章 伏擊第十五章第17章 伏擊第15章 設伏地點之爭第25章 立威3第83章 攜美夜遊第27章 天下一品第27章 奉旨回京第12章 滅百濟(七)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46章 分析第17章 伏擊第5章 拉人入股(1)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2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6章 設伏第80章 民心第27章 天下一品第51章 大戰在即第46章 分析第33章 李恪北上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17章 李恪斷案第71章 平倭(六)第69章 援軍到來第49章 宮中舞槍第84章 平倭(二十)第十五章第11章 老子還是個冤死鬼第55章 李治大婚(中)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56章 設伏第40章 拜訪趙老太爺第22章 敲詐的最高境界第76章 平倭(十一)第4章 全面出擊第29章 忙碌第5章 阻擊臥牛嶺第49章 西域戰事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52章 主動出擊第45章 戰事再起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16章 金蟬脫殼第38章 奴隸交易第42章 空地一體戰爭(四)第18章 潰敗第35章 六試婚使(下)第69章 平倭(四)第29章 忙碌第87章 李恪的算計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69章 平倭(四)第80章 民心第3章 鷸蚌相爭第14章 洞庭湖畔第1章 穿越第14章 釋惑第48章 煉丹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19章 巧遇李鐵柱第66章 平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