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大唐的騎兵出現,淵成惠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對手早就已經算到了自己會連夜退兵,並且早早的便在這裡設好了埋伏等着自己的到來。但是他還是有點想不通,自己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天還沒有黑。也就是說自己回到軍營沒有多久,便下定決心撤兵,並且在下定決心以後,便立即派出斥候偵察對方的一舉一動。一直到離開大營,或者說一直到現在爲止,都沒有發現唐軍有任何的動靜。那麼他的伏兵又是什麼時候佈置的呢?
難道說……難道說對方在答應與自己正面交鋒的時候起,就已經算到了這些嗎?淵成惠突然間感到一陣發冷。仔細的回想了一下,自從得知李恪前來支援長嶺開始,只有雙方交戰剛剛結束的兩個時辰裡自己沒有派出斥候,其餘的時間內,長嶺周圍都有大量的斥候在活動。這就是說這個李恪也只有通過這段時間才能派出部隊設伏,而且還肯定是從南門離開的長嶺縣城,兜了個大圈子以後纔到達的設伏地點。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還是選擇在平原地帶設下埋伏,對方顯然吃透了我的心思!這個李恪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想到這裡,淵成惠趕緊下令原地組成防禦陣型,就地抵抗唐軍的衝鋒。命令下達以後,士卒們在得知不用再去面對唐軍可怕的巨響後,立即行動起來組成一個圓形的防禦陣型。
很快的,從左後方趕來的大唐騎兵便到達了高句麗的後方,向高句麗方面負責守衛後方的騎兵發起進攻。三百步外,大唐的騎兵平端着手中的陌刀向着高句麗騎兵衝了過來。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
高句麗的騎兵放下左手的盾牌,雙手緊握手中長槍的槍柄,準備與大唐的騎兵硬憾。騎兵的身後,是數量衆多的弓箭手,此刻已經箭搭在了弓弦之上,只要唐軍進入到六十步的範圍之內,他們便會拋射出手中的弓箭。
就在這時,大唐的騎兵突然間把手中的陌刀掛在了馬鞍之上,又從另一面拿出了弩箭,平端在眼前。面對這一突然變故,高句麗的騎兵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想要再舉起掛在馬鞍之上的盾牌已經來不及。大唐的騎兵在距離高句麗防守陣型約一百步的地方,射出手中的弩箭以後,沿着高句麗弓箭手的射程之外,劃了一個完美的弧線,策馬轉身離去。
高句麗的騎兵在箭雨的襲擊之下,倒下了一大片,而站在騎兵身後的弓箭手們,則因爲大唐騎兵完全是在他們的射程之外,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離去,卻沒有一點辦法。
還不等高句麗方面的士卒喘上一口氣,大唐的騎兵繞了一個圈兒又回來了。這一次,守在外圍的高句麗騎兵吸取了教訓,一直是一手持槍,一手放在盾牌的把手上,隨時做好舉起盾牌的準備。可是一直到了大唐的騎兵接近一百步的距離時,仍舊沒有放下手中的陌刀。就當他們正要迎接大唐騎兵的衝鋒的時候,弩箭出匣的聲音傳入了他們的耳中,再想舉起盾牌已經來不及了。
原來,這一次唐軍改變了策略,只有最前面的兩排,以及最左側的騎兵手中拿着的是陌刀,其餘的騎兵則暗中換成了弩箭。由於天色昏暗,高句麗方面沒辦法看清楚,所以在一次吃了個悶虧。這一次不但是外圍的騎兵倒下了一大片,就連站在內圈的弓箭兵也受到了波及,畢竟這一次大唐的射手選擇的是拋射,弩箭的射程更是達到了一百六十步。
面對大唐騎兵的這種完全不近身的作戰方式,高句麗的士卒快要崩潰了。高句麗軍隊中沒有弩箭兵,弓箭手的射程只是對方的一個零頭,在沒有刀盾兵或者營寨掩護的情況下,他們只能成爲對方練箭的活靶子,不管有多少人也架不住他們這麼一點點的磨啊。
當大唐的騎兵再次靠近的時候,高句麗的騎兵發起了反衝鋒。與其在這裡坐以待斃,還不如衝上去拼個你死我亡。大唐的騎兵像是早就料到他們會做出如此的舉動一般,在距離高句麗方面的防禦陣型還有將近三百步的時候,便紛紛的拋射出弩箭。等到高句麗的騎兵接近時,正好漫天的箭雨落下,被逮了個正着,呼啦一下子倒了一大片,剩下的則被手持陌刀的騎兵挨個點了一遍名。
三輪襲擊過後,大唐的騎兵除了幾十人在與對方騎兵的交鋒中受傷外,就再也沒有任何損失。而高句麗的騎兵則基本上損失殆盡,就連後面的弓箭兵也遭受了一定的損失。
至此,高句麗方面的士卒已經徹底的喪失了鬥志。在見到大唐的騎兵第四次發動衝擊的時候,有士卒丟下手中的兵器,轉身便往右側的山裡跑去。有人一帶頭,立刻便有大量的士卒緊隨其後。還不等大唐的騎兵靠近,已經有近五分之一的高句麗士卒,加入到了逃竄的行列當中。
大唐的騎兵見狀,也不再採取遊擊的戰術,直接衝向了高句麗剩下尚未開始混亂的部隊。僅僅是一輪箭雨過後,高句麗軍隊的潰散之勢便快速擴大。還不等大唐騎兵近身,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高句麗士卒加入到了潰散的行列當中,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此刻,正在中部指揮的淵成惠見到潰勢已定,已經無力迴天,只好帶領身邊的親衛催馬逃命。
見到主將已經逃跑,高句麗的士卒在左有弓箭手襲擾,後有騎兵追趕的情況之下,只好轉身逃向右側的山林。然而,山林之內也絕非安全之地,高句麗的士卒們剛剛鑽進山林,便接二連三的引發了林中的地雷。一聲聲的巨響在警告着那些個試圖逃進山林的高句麗士卒,此路不通!要想保住性命的話,就給我乖乖的舉手投降。
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大批的高句麗士卒最終選擇了舉手投降,只有一少部分人通過了前方的地雷陣,僥倖得以逃脫。大唐的部隊則由於遍地都是尚未清除的地雷,爲了避免誤傷到自己,再加上之前李恪就曾經吩咐過不要冒險追擊,所以直接放棄了追趕的想法,直接押着這些個俘虜們往回趕。
僅僅一天的時間,高句麗進犯長嶺的五萬大軍,除去僥倖逃脫的主將淵成惠以及三千多人馬以外,其餘的四萬七千餘人,或是戰死或是做了大唐的俘虜,大唐再一次獲得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