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3-21 14:01:49 字數:3055
轉眼春去冬來,劉芳都十三歲了,劉月也已經八歲了,而劉成都五歲了。正好到了入學的年紀,這不一大早的劉柱就帶着劉成去村裡的學堂報名,張氏總算看到兒子揹着書包進學堂了,要知道農村人能進學堂是多麼不容易。月月都要交供銀給先生,還要買紙張和筆墨,這些東西可不是大米,可貴着呢?
劉柱一這有人可是商量好了,不管多貴都得讓劉成上學,等在村裡上滿三年,還要去考鎮上的學堂。一家人要努力供着劉成,定要把劉成供成狀元才行。劉月看着張氏邊做活邊掉眼淚,心裡知道娘這是高興,自家總算能出個讀書的人。
在這鄉下農村能認得字的,都格外受人尊重,村裡人辦個紅白喜事的,各家送來的禮金和物品,都得由村裡會認字的人,把這些一個一個的記在紅紙上。
這樣以後纔好照着紅紙還別人的人情,如果哪家不請專人記下人情來往,那來送人情的人就很不樂意了,心裡也極不痛快,指不定自家以後辦事,他們家不會還情呢?或者根本都忘了自家送的多少禮金,送的幾隻老母雞。
這人情往來在鄉下可是大事,如果今年陳家辦喜事,李家送了兩百錢,二十個雞蛋,到李[家明年辦喜事時,陳家卻只還了一百錢,也沒還與雞蛋相當的禮品。
那麼李家肯定不服,這事定要鬧得滿村皆知,兩家人也由本來很好的關係,搞成老死不想往來。所以每家辦大事,都得請會認字的人記錄這些東西,一點都不敢馬虎。而且被請去給人記賬的人,也是相當受人尊重的,可以說面子裡子都有了,人人見了得叫一聲先生。
所以劉成的入學一直以來,都是劉柱一家人最關心,也最重視的事。每月先生那兒都得交去一百錢,半年後再漲成一月兩百錢,這對村裡人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所以上村學的人不多,但是也不少,大家也都希望孩子能認幾個字,能算賬記賬就行。等到三年後要考鎮裡的學堂時,去的人就更少了,不僅能考上去的人少,能交出學費的人就更少了。
這幾年劉柱一家在村裡人眼裡,也算是過上好日子了,首先劉柱每年的工錢全可以贊下來。再就是家裡以前只養一頭豬,到後來就養了四頭豬,
養的雞也有五六十隻,這些豬雞等到過年時,殺了賣到城裡,可以賣個好價錢,而雞下的蛋也不少,劉月養的雞下蛋也多,而且個頭大,每次帶到城裡去賣時。不等到一個時辰就可以賣完。
而張氏打理的後面那塊荒地,不僅能把家裡人吃食供上,還可以管自家養的豬和雞,有時更能拿些到城裡賣,不過靠買菜掙的錢倒是少。
主要不是靠養豬和雞掙的多,而且家裡年年過年都能吃上肉,也能吃上劉月最愛的豬血燉白菜。劉月覺得這就是幸福的好日子,也是劉月前世想都不敢想的。
不過劉月可是知道掙的這點錢,想供劉成一直讀下去,也是很艱難的。而且在城裡讀書還得花更多的錢,吃住都得在城裡,所以劉月努力的想着如何掙更多的錢。
眼見着姐姐也大了,正是該相看人家,準備嫁妝的時候了,以後姐姐嫁人後,家裡就會少了一個勞動力,這些豬和雞都得花人力去照看。
所以想靠養這些東西掙到錢,還能供劉成讀書,就會越發的艱難了。家裡的兩塊水田和旱田也只能夠吃了,劉成上學後家裡每月的開支明顯大了好多,而且這些錢也必需花的。劉柱和張氏也爲此擔心,可是農村人除了種地養牲畜,還真不知道其它的法子掙錢了。
張氏又拿着小匣子數着,劉柱在一邊抽着旱菸,皺着眉頭,也不知是讓煙嗆到了,還是爲什麼事發愁。“他爹,你看咱們芳兒也到了看人家的年紀了,今天開春正好都十三了,你說是不是得買些樹,準備打嫁妝了。
可這成兒上學後,家裡月月開支都好大,還得存下成兒去鎮裡上學的費用,還真是緊巴巴的。”張氏又嘆息的關上匣子,然後再小心的放回原位鎖好。
劉柱吸了一口煙,然後才道:“他娘,你也別想太多了,你看咱們這幾年也存下了不少銀子,供成兒這幾年是沒問題的。芳兒的嫁妝自是不能委屈了,可不能讓芳兒以後嫁的委屈,咱們自個緊點都無所謂。
以前家裡多困難,還不是都過來了,現在可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張氏皺了皺眉,推了劉柱一把:“你就知道提以前,也得往後想想,孩子們一個一個大了,都到了花錢的時候了。你看家裡養的這些牲畜還不都是兩個閨女幫的大忙,咱們月兒把雞養的多好呀!”
“你說的是,這兩閨女真是能幹,看看村裡其它家的閨女,可沒哪家比得上咱們家的芳兒和月兒。所以這芳兒的婚事,你可不能馬虎了,更不能讓芳兒嫁的委屈。”
張氏點點頭,心裡盤算着劉芳的事,前些天倒是有好幾個媒人上門,只是芳兒在跟前,不好細說,就怕芳兒不答應。
等明天定要同李嬸她們好好說說,也讓她們幫着打聽打聽,這女兒家的婚事可是一輩子的大事,可不能馬虎了,只盼着能遇上個知根知底,又真心待芳兒好的,更要勤快聰明。有這幾樣芳兒的日子就不會難過,定能過的順風順水的。
可是還沒得張氏爲劉芳張羅上,張氏孃家就讓人帶信來了,說是張老太想見見芳兒,讓張氏帶上芳兒回孃家。張氏聽到這消息時,還有些不適應。
要說張老太對芳兒有感情,還真沒人敢信,這麼些年,孃家人除了要東西,可沒給芳兒月兒任何東西,一塊糖都沒給吃過。現在張老太讓自個帶芳兒回孃家,聽着就有些怪,可是張氏卻不會把孃家人往壞的想,只是心裡不安罷了。
等張氏晚上同劉柱和劉芳姐妹把這事說了,劉芳真接就不樂意了:“娘,我可不去,外婆找我們準沒好事。娘你想想這些年咱們家可去過外婆家,年年也只是送着年禮節禮的,還外帶給外婆送上新衣裳,後來外婆不是說六十大壽嗎?
見您不肯找金環子,不也沒做,還跟人說養了一頭白眼狼,怎麼樣芳兒也不明白外婆爲什麼想見我。”
劉柱對張氏孃家的事,一向不發話,不管好壞由着張氏去說。劉月一聽到這消息,心裡立馬就想起了前世的事。也是張老太讓娘帶姐姐過去,結果就讓地主家看上了,立馬就過來自家說親。
剛開始娘不同意,後來張老太親自來勸,劉芳又一門心思想過上好日子,這事自然的就成了。
想必張老太從中拿了不少的好處,這賣外孫婦的事張老太也做的出來,難怪當年能賣張氏這個女兒。所以這次可不能讓張老太如願了,可是自己總不能把前事的事說出來吧!
就算說出來也不知大家信不信,所以這事只能見招拆招了。相信姐姐不會同前世一樣,心甘情願的與人爲妾了,娘也不會同意讓姐姐做姨娘小妾。
只是看得出娘心裡還是想回去看看的,不過到時自己一定要跟着去,也要會會那黑心肝的外婆,“姐,要不咱們都一起同娘去,也看看外婆到底想做什麼?娘難不成還會看着外婆給氣咱們受嗎?”
張氏欣慰的看了眼劉月,其實這幾年自己還是想回孃家看看的,只是一直沒借口,孃家人又不主動接自個。難得的張老太說要自個帶着劉芳回去,倒不失爲一個機會。反正自己現在回去可不會讓兩閨女受人白眼,自己也不會讓大嫂們算計到,大不了轉身走人。
劉柱見小女兒眼裡一幅算計的樣子,心裡就爲張氏捏把汗了,劉月這丫頭可不會讓人欺負到。搞不好還會把張氏孃家人氣的半死。
這些年下來劉柱可是看出來了,小閨女可是個極有主意的,而且很能吃苦,人也聰明有眼色。大閨女反而差了小閨女一頭了,所以劉柱覺得劉月跟去肯定沒問題。只怪張氏回來要後悔了,劉柱心裡是清楚的,張老太無緣無故的讓張氏帶芳兒回去,這裡面肯定有事。
不過劉柱覺得得給張氏面子,所以從不過問張氏孃家的事,年年的年禮也是豐厚,不會比別人家送的差。張氏心裡也很感激劉柱,知道這是劉柱對自己好。
一家人商量好了,就決定明天一大早就去張氏孃家,正好劉成得上學堂,也不管跟着。只是中飯得在李嬸家吃了,這倒也不是多大點事,只是兩姐妹又擔心得餓肚子了,張氏不得不保證早去早回,保證不餓到兩姐妹。兩姐妹這才放心回屋睡覺去了。
睡在炕上劉月心裡卻想着如何試探姐姐的底,雖說這幾年下來家裡富裕多了,至少不會比村裡人差多少,可是肯定比不上城裡人。“姐,你說咱們家的日子過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