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

晉國的霸業被淮國終結,淮國再次成就霸主,只是王嶽的身體卻越發不好了,初時還能起身活動,等到征討越國大軍回返之後,身體就越發虛弱。

【春秋爭霸。】

【你的十一世孫王嶽成功擊敗了邦周諸侯聯軍,淮國受到邦周天命反噬增強。】

【你的十一世孫王嶽擊敗了晉文公,打斷了晉國稱霸,並且稱霸天下,你的氣運增加。】

【你獲得人階道具·安神玉佩。安神玉佩:可以使使佩戴者靜息凝神,泰山崩於前而不色變。讓人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

這玉佩還算不錯,只要佩戴了就能一直有效。

晉淮爭霸第二年冬,王嶽登基六年,薨於淮宮。

兩頭雲鶴從天而降,一陣悲舞之後,帶着王嶽的靈魂返回洞天世界。

諡號桓公。

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能成武志曰桓;

王嶽的薨逝帶來了大量氣運,只不過因爲他並非天命之子,在位時間也短暫,所以沒有道具獎勵。

王嶽的薨逝也讓周圍的邦國很是驚疑不定,其子王謹即位。

王瑾即位不過十二歲,朝政由孫叔敖輔政。國君年幼,淮國所有的事情都追求平穩,因此除了登基之時有諸侯三十餘位諸侯前來觀禮外,淮國之後並沒有再舉行過會盟。

淮國收斂了獠牙利爪,開始發展。這無疑也讓邦週中原諸國也鬆了口氣。.

沒有了淮國壓制,晉國很快就從失敗中走了出來,然後開始發展,只不過沒有再敢來招惹淮國。

......

吳地,姑蘇。

自從武昭公並吳之後,距今已有七十餘年,這些年來淮國一直沒有在吳地進行大規模發展,這其中一是因爲吳地自然環境較差,蚊蟲繁多,氣候炎熱,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吳地人口不豐。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吳地人口也已經有八十餘萬,同時越國的威脅也讓淮國開始考慮用吳地來壓制。

因此淮安中樞派遣徐庸前往吳地修築姑蘇城,並且開發吳地。

此時吳地雖然水源充足,但是其中多有野獸盤踞,而且因爲雨量充足,導致吳地有不少沼澤,蚊蟲肆虐,不宜居住。

徐庸來到這裡之後,開始勘測地理水文,修築姑蘇城。

淮國書院之中近些年來跟隨孫叔敖治水,鍛煉出來了一批弟子,這些人對於治水築堤非常熟悉。經過一番勘測之後,徐庸準備開鑿一條運河。運河東向進入太湖,往西則是進入長江。

太湖煙波浩渺,可以用來作爲水軍營寨,淮國水師可以從維揚直入姑蘇,暢通無阻,至於漕運更是可以從姑蘇北上一直到下邳,徹底將淮國南北連爲一體。

大量書院弟子來到吳地,吳地水道縱橫,多有沼澤,湖泊。很多沼澤乃是雨季爲沼,冬季乾涸,並且因爲多是死水。因此書院的學生開始將這些地勢低窪的沼澤標註出來。

然後開鑿水渠將水引出,花費人力將之填埋,或者挖掘成湖,用溝渠與河水連通。將沼澤、小湖填埋,用溝渠將水引入大湖,通過一系列的疏浚,修繕,連通,將吳地衆多雜亂的水渠連接起來。

同時將一些地勢低窪之處,挖掘成湖,進行蓄水,預防乾旱,河道疏浚暢通,最終匯入長江,用來防洪。

修築姑蘇城因爲地處南方,雨水充沛,爲了防止城牆根基不穩,徐庸特意命人開鑿山石作爲城牆根基。地基埋入五尺青石,同時地基之上還有三尺青石。如此即便是敵軍大水灌城,也無法將城牆沖毀。

姑蘇城是一座大城,按照徐庸的規

劃周長有二十里,可以說是僅次於淮安的大城。淮安城經過幾次擴建後,城牆有三十六裡。

這個時代,也只有齊國淄博、晉國絳都、楚國郢都,以及周天子的洛邑,能夠和淮安相比。姑蘇城周長二十里,足以容納數萬百姓居住。再加上週圍太湖平原,生活三十萬人都不是問題。

這樣一座大城需要大量人手才能完成修建,好在淮國現在糧草充裕,再加上從其他地方抽調民壯勞役,這才讓人手勉強夠用。

姑蘇城位於太湖之畔,易守難攻,同時淮國水軍可藏於太湖之中,楚國根本摸不清楚淮國水軍在何處。

太湖平原經過整理之後,已經變成良田沃土,魚米之鄉。徐庸開挖運河,引太湖之水灌溉良田,太湖平原遂成魚米之鄉也。

姑蘇城和江南渠的修建花費了十年時間,每年淮國都抽到了十萬勞役,以及大量錢財糧草,其花費之驚人,僅次於永安渠了。

【你的後代任命徐庸姑蘇城建造完成,這座偉大的城市將在未來的歷史中,光耀千年,傳承不絕,千年歷史名城,你獲得了地階道具——天助神威,你的氣運點增加了。】

【地階道具·天助神威:使用後你可以將自身六維屬性中的四項暫時提升到99,持續時間三十六個時辰,並且獲得效果:時來天地皆同力。三十六時辰後,效果消失,使用者心力枯竭,生命耗盡而死。】

【你的後代任命徐庸修建江南渠運河,這套運河系統在未來將成爲貫穿南北的大運河的一部分,你獲得了大量氣運。】

姑蘇城歷時十年建造完成,江南渠貫通,姑蘇城遂成魚米之鄉,糧秣豐盈,爲淮國糧倉。

在姑蘇城建造完成之後,王瑾遷移淮安府一萬富戶於姑蘇,填充姑蘇城。

淮安經過近三百年的發展,變得極爲繁榮,人口鼎盛。如此繁榮的後果也就造成了淮安土地擁擠不堪。

同時姑蘇城作爲淮國另一處糧倉,淮國第二大城,王瑾根本不放心將之交給其他人,於是姑蘇城就歸公室直轄,其官員任命,全部都由公室子弟出任。

這樣做也就不用擔心一些野心家依靠姑蘇城自立,同時公室子弟出任地方官員,也是對公室子弟的歷練。

......

姑蘇是江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長期是江南地區的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這是一座歷史超過兩千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據說它的修建者是孫叔敖的弟子徐庸。

姑蘇城第一批收錄到中國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名錄之中。你很難想象,在兩千多年前的青銅時代,居然有人類能夠建造出來這樣一座壯觀的城市。——《劍橋中國史·東周·淮國》

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6章 泗沂之戰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43章 公羊革新第2章 淮國伐吳第15章 邦周伐淮第63章 淮國稱霸第33章 改糧種桑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46章 仲國第72章 質子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18章 管仲改革第72章 質子第49章 褒姒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30章 順水推舟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49章 褒姒第7章 淮齊之盟第15章 梅里第7章 淮水之戰第37章 霸業終結第61章 祭天開大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50章 父慈子孝第76章 狠毒第1章 繼承遺產第32章 優勢在我第13章 避其鋒芒第38章 水軍第76章 狠毒第30章 攻城戰第43章 大聰明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76章 狠毒第1章 繼承遺產第42章 什麼檔次第40章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23章 雲淵會盟第49章 孫叔敖(2)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72章 質子第40章 滑稽記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31章 謀劃邗國第55章 晉國風起第24章 氣運玄鳥第38章 王晟薨第37章 霸業終結第42章 華夏名劍第18章 誘敵深入第49章 褒姒第31章 齊國之謀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72章 質子第39章 暗流第77章 西子第31章 謀劃邗國第13章 避其鋒芒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32章 優勢在我第94章 伍員奔淮第49章 褒姒第40章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31章 謀劃邗國第3章 水淹周軍第49章 褒姒第49章 孫叔敖(2)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37章 霸業終結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2章 質子第17章 首戰得勝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5章 梅里第33章 築壩蓄水第49章 孫叔敖(2)第47章 招賢令第84章 秦楚攻晉第14章 對陣楚軍第67章 淮國伐巢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7章 淮水之戰第49章 孫叔敖(2)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49章 孫叔敖(2)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30章 攻城戰
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6章 泗沂之戰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43章 公羊革新第2章 淮國伐吳第15章 邦周伐淮第63章 淮國稱霸第33章 改糧種桑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46章 仲國第72章 質子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18章 管仲改革第72章 質子第49章 褒姒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30章 順水推舟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49章 褒姒第7章 淮齊之盟第15章 梅里第7章 淮水之戰第37章 霸業終結第61章 祭天開大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50章 父慈子孝第76章 狠毒第1章 繼承遺產第32章 優勢在我第13章 避其鋒芒第38章 水軍第76章 狠毒第30章 攻城戰第43章 大聰明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76章 狠毒第1章 繼承遺產第42章 什麼檔次第40章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23章 雲淵會盟第49章 孫叔敖(2)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72章 質子第40章 滑稽記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31章 謀劃邗國第55章 晉國風起第24章 氣運玄鳥第38章 王晟薨第37章 霸業終結第42章 華夏名劍第18章 誘敵深入第49章 褒姒第31章 齊國之謀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72章 質子第39章 暗流第77章 西子第31章 謀劃邗國第13章 避其鋒芒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32章 優勢在我第94章 伍員奔淮第49章 褒姒第40章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31章 謀劃邗國第3章 水淹周軍第49章 褒姒第49章 孫叔敖(2)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37章 霸業終結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2章 質子第17章 首戰得勝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5章 梅里第33章 築壩蓄水第49章 孫叔敖(2)第47章 招賢令第84章 秦楚攻晉第14章 對陣楚軍第67章 淮國伐巢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7章 淮水之戰第49章 孫叔敖(2)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49章 孫叔敖(2)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30章 攻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