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

五十多個人,進了廣州城,直接就強闖總督府,依然是過去的巡撫衙門14真正的總督府打成了廢墟,還沒修理呢。

朱敬倫是衙門的常客,柏貴在的時候,跟府裡上上下下的人頭都熟,耆齡上臺後,換了一茬人,但有的人是不能換的,最底層的胥吏,其實這些人也算得上背景深厚,只不過他們的背景只能讓他們在這個層次混口飯吃,但哪怕是總督,也不會輕易動這些人,動了西瓜帶出蔓,這些人三教九流的關係,很麻煩。

沒人願意給自己惹麻煩,所以耆齡繼續用這些胥吏,所以朱敬倫闖進來,這些人也不會真的攔着。

直到總督後衙前,才被總督的親兵攔住,大家推推搡搡,動靜很大。

耆齡派人出來詢問,問明情況後,讓朱敬倫一個人進去。

朱敬倫跟着進了總督府。

然後開始跟耆齡說軍隊缺餉的事情,士兵都鬧起來了,不發錢實在過不下去了。

耆齡繼續強調別的地方更苦,廣西兵也才補發了一個月的餉,錢發給廣西了,自然就沒辦法發給新安了,更何況新安的兵都是鄉勇,本鄉本土的,總有個生計,一時不發也出不來大事,可廣西哪裡現在又是打陳開,又是打石達開的,沒餉是不行的,廣西如果被逆賊佔據了,廣東這裡也不會好過,大家總得以大局着想,不能看着兩廣糜爛不是。

朱敬倫其實根本就沒聽耆齡扯淡,感覺拖的時間差不多了,猛的站起來。

大喝一聲:“耆齡,我就問你一句,錢你給是不給!”

大聲是讓外面的新安軍官聽到。

耆齡頓時有些發懵,他一個兩廣總督,朱敬倫一個區區縣令,怎麼敢在他面前大呼小叫,這還有沒有體統了。

頓時惱怒:“好一個朱縣令,真真好大的威風!”

朱敬倫大聲喊道:“這不是官大官小的事情,我新安子弟兵抗擊洋人有功,竟三月不見軍餉,人人都有妻兒老小,你不發軍餉,可是斷了大家活路!”

耆齡冷笑,說區區一個小縣,竟養着一萬多兵,還發着厚餉,兵多餉厚,如此拉攏人心,到底是何居心。

朱敬倫也冷笑着,壓低聲音瞪着耆齡:“總督大人的意思是,我新安的兵太多了,該裁撤了,餉太厚了,就不發了?”

故意壓低聲音,是不讓外人聽見。

耆齡冷哼一聲:“沒錯!”

耆齡也是被話逼到這裡了,根本就沒想到其中有什麼古怪。

只見朱敬倫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好一個兵太多,餉太厚,我們新安兵勇跟洋人拼命的時候,你們怎麼不覺得兵太多,我們平息土客械鬥跋窮山涉惡水的時候,怎麼就沒人說我們餉太厚了,現在洋人大兵退了,械鬥停了,現在覺得我們兵太多,餉太厚了。如此卸磨殺驢,豈不讓天下軍卒寒心,還有誰敢給皇上賣命?耆齡,你如此壞聖上根基,你安的是什麼心!”

耆齡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好你一個新安小令,膽敢誹謗朝廷大臣,你你你——”

看耆齡都被氣的說不出話來了,朱敬倫冷笑着看着他。

“我什麼我?你還敢撤我的職不成!”

朱敬倫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讓耆齡氣的已經失去思考的能力了。

“好好好!”

一連說了三個好。

“你自找的,自己摘掉烏紗,回家停職待參吧!”

理論上總督是沒有權力直接撤掉一個縣令的,清王朝把官員任免權看的很重,縣令的任免也是要經過吏部的,但那只是理論上,現實中一個總督要突然罷免一個不稱職的縣令,一個本子參上去,基本上沒有不準的,所以總督在實際操作中,是可以讓縣令回家待參的,其實就相當於罷免了。

朱敬倫更加大聲的笑了起來:“好一個威風的總督,本官據理力爭,奈何官小權輕,不想爲民請命,竟丟了烏紗,也好,也好,今後做一個閒雲野鶴,再也不理這官場的污穢事兒了!”

說完拂袖而去。

剛走出大門,就聽到裡面有摔杯的聲音,還有耆齡嘀咕着“屁的爲民請命”“要錢不要命的雜碎”云云。

五十多個軍官雖然沒能進到裡面,但都扯着脖子一直聽動靜呢,時而聽到朱敬倫爲他們說話的話語,此時看到朱敬倫走出來,一臉寒色,沒人敢說話。

他們剛纔也聽到了,但是聽的不是很真切。

一直到了城外,纔有人斗膽打聽。

朱敬倫長吁短嘆了許久,才道:“本官無能啊,沒能爲你們爭到軍餉。那狗官罷了我的縣令了,今後憾不能跟各位兄弟同甘苦了。”

“什麼!”

“大人被罷官了!”

“還有天理嗎?”

“還有王法嗎?”

軍官們跟朱敬倫久了,他們知道朱敬倫是一個難得沒有脾氣的縣官,對士兵很好,對他們這些營官也好,從沒有剋扣之事發生,也只是練兵練的辛苦,可每月五兩銀子放着,做工就是累死也拿不到這麼多錢,所以都覺得理所應當,沒有怨言,可沒想到朱敬倫竟然因爲爲他們討餉被罷官了。

“好了!”

朱敬倫擺手,衆人才停止了抱怨。

“你們日後也想辦法另謀出路吧,總督大人嫌我們新安兵太多,怕是要裁人了。”

一聽朱敬倫被罷官,他們也是真心的心中不平,可是一聽還要裁軍,這就是憤怒了。

這是斷了大家的生計,三個月沒發餉,愣是一個兵都沒走,就是因爲大家盼着能好起來,一個月五兩銀子的差事,恐怕這輩子都找不到了,加上家家還都有點積蓄,也就忍着,上次侯進號召大家減薪,雖有怨言,可最後都同意,就是想保住飯碗,現在飯碗似乎保不住了,積攢了三個月的怒氣,一下子就有些不可遏止了。

“走,回去跟他們說理去!”

“對,洋人剛走,這就裁了我們,真是好沒天理啊!”

“卸磨殺驢,真真毒煞了他們的黑心。”

但朱敬倫大喝一聲:“要造反啊!都給老子回去。”

此時已經到了碼頭,來時的船就在等着,朱敬倫很少發飆,一聲斷喝,嚇住了這些人,在一看廣州城門處也是有兵丁的,覺得自己人少,恨恨的上了船,一路上都吵吵個沒完。

朱敬倫暫時壓住了他們,但是朱敬倫知道,火藥桶裡已經蹦進去了一個火星子,爆炸是遲早的事情,壓的越狠,炸的就越響。

他們爆炸的時候,也就是朱敬倫奪地立基的時候了。

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十節 門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六百一十六節 沙俄在南下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46節 營救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五百七十三節 打斷日本伸出的爪子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十八節 取信(2)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十六節 行動(4)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二十三節 墨琴
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十節 門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六百一十六節 沙俄在南下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46節 營救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五百七十三節 打斷日本伸出的爪子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十八節 取信(2)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十六節 行動(4)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二十三節 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