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

打了一場勝仗,全軍都很高興,朱敬倫卻異常的沉默,他沒想到湘軍戰鬥力如此強悍,如果湘軍都是這樣的戰鬥力,跟這隻軍隊硬碰硬的情況下,朱敬倫甚至沒有把握能夠全身而退。

他之前還是小看了湘軍,對方跟太平軍作戰十多年,從一開始的不斷失敗,到現在已經能夠佔據絕對優勢,李秀成能夠壓着上海的洋槍隊暴打,但是遇到湘軍一點脾氣都沒有,組織十三王十多萬軍隊解救天京,曾國荃就只有兩三萬人,硬是讓太平軍無法突破他的防禦。

朱敬倫盤算了一下,李鴻章跟洋人合作的洋槍隊,總體戰鬥力可能比自己的軍隊稍弱,那麼自己的軍隊碰上太平軍精銳的話,恐怕也就打個半斤八兩,遇到曾國藩、曾國荃率領的湘軍主力,可能也是佔不到半點便宜。

此時是湘軍的顛峰時期,後期的各種積弊問題還沒有產生,他們最大的問題也只是火器裝備率不足,一旦他們認識到這一點,開始購買步槍、大炮來武裝自己,戰鬥力還能提升一大截。

蔣益澧組建的湘軍,說到底不過是湘軍的分支,曾國藩兄弟手裡的湘軍纔是主力,實力上肯定更強,而且數量龐大,多達十多萬人,還有戰鬥力相當的左宗棠部常捷軍,李鴻章部常勝軍配合,真跟這些軍隊碰上了,朱敬倫還真想不出來對策。

他讓參謀部以這次戰鬥作爲湘軍戰鬥力的標本,進行兵棋推演,讓他模擬一旦廣東遭遇全體湘軍進攻,有多少勝算,推演的結果是不到三成。朱敬倫選擇相信這些軍官的科學推演,那麼怎樣才能避免在自己更強之前,就跟湘軍主力決戰呢?

朱敬倫不知道他感慨湘軍戰鬥力的時候,湘軍也在感慨廣東朱逆軍的戰鬥力,三千湘軍堅守的堅固工事,對方只用了一個多時辰(三個小時)就攻打了下來,這種戰力,他們之前是從未遇到過的。

蔣益澧心情十分沉重,他對廣東的情況有相當的瞭解,他知道朱敬倫的兵力不止這麼兩萬,而是多達六萬人,他之前還是託大了,他將廣東軍算成太平軍精銳來打,認爲已經不算低估對方了,現在看來他是大大的低估了這隻軍隊。

蔣益澧雖然不受曾氏兄弟待見,但是左宗棠欣賞他,他後來將戰鬥情況原原本本的描繪下來送給左宗棠看過,左宗棠也是驚懼於廣東軍的實力,左宗棠的判斷當然會告訴曾氏兄弟和胡林翼等人,結果他們很快就一致將廣東軍隊當作他們將要面對的大敵。

這都是後話了。

蔣益澧本來計劃的是模仿曾國藩一步步勒死太平軍的戰法,一步步向廣州推進,最後將廣州圍成一座孤城,利用湘軍的堅韌生生磨掉這隻軍隊,但他沒想到,他連肇慶都沒有推過去,不但沒推過去,他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全身而退的問題了。

看似一場戰鬥而已,但是蔣益澧知道自己已經敗了,龜頂山三千人全部戰死,大鼎山無法防守,在肇慶城北七星湖一帶的堡壘也沒有堅守的必要了,他是沿着水路來,水路就是他的後路,一旦後路被斷,他剩下的一萬多殘兵敗將根本就沒機會走出廣東。

朱敬倫的軍官們也很清楚這一點,水路纔是爭奪的要道,僅剩的十艘能動的軍艦,在敵人退走之後,直接命令他們使出大鼎峽繼續作戰,如果湘軍水師阻攔,那就消滅對方,一直往前,直到趕到湘軍步兵的前頭去,堵住他們。

蔣益澧給他的水師下了死命令,讓他們無論如何都要擋住廣東水師,掩護湘軍主力後撤,結果原本平靜的西江水道就成了一道道絞肉機,廣東水師沒前進一步,都是用一層層湘軍戰船的殘骸鋪墊的。

十艘水師很快打成了二十艘,受創的十艘炮艇經過緊急修復加入了戰鬥,另外朱敬倫下達了更多的訂單,整個廣東船廠的船臺都被他的訂單佔滿了,這次不要大船,只要小船。

廣州至少有五家洋人的造船廠能生產500噸以上的大船,但噸的小船,至少有十家廣州當地的船廠就能製造,造這些小船,甚至都不需要專門的船塢,泥塢就可以,在沙地上挖一個大深坑,就能開始造船了。

朱敬倫給他們下了豐厚的訂單,總計建造噸的戰船,總價200萬兩。統統採用鐵肋木殼技術,鐵肋找能找到的所有機械廠訂購,包括廣州的,甚至給香港的一些修造廠都下了訂單。

這些小廠的技術水平低下,很多都只有修理經驗,沒有自己打造過船隻,因此朱敬倫還專門派出了技術人員給他們做技術支持以及質量監督。

五家洋人把持的大型船廠,都是能生產1000噸級船舶,現在生產500噸級軍艦,技術上不用擔心,給了他們30艘軍艦的訂單,總價150萬兩。

這些船廠只生產船殼,最後的武器裝備甚至蒸汽機,都是由兵工廠提供的,因此最大的一筆訂單,其實還是留給了兵工廠,總共要生產50臺蒸汽機,以及各型火炮800門,總價達到了300萬兩。

一筆650萬兩的軍事訂單砸下去,短時間內廣東一地的各種建材暴漲一倍,而朱敬倫不得不增發了第二期債券,依然是500萬兩,雖然債券在某種奇怪的原因下再次銷售一空,可是債市上廣東債券依然跌破了票面價格。

新訂單不過是亡羊補牢,由於水師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過大,最終沒能在湘軍主力撤出之前阻斷他們的退路,陸軍雖然也拼命的追趕,路上不斷的遭遇湘軍的阻擊部隊,但還是在蔣益澧全速撤退的情況下,讓大半湘軍成功逃出廣東,逃到了梧州。

不過此時殘存的湘軍,已經不足一萬,進了一趟廣東,折損過半,瞬間天下震動。

但朱敬倫卻不打算就此止步,開始從英德撤出新安第二軍,增援肇慶,他打算一鼓作氣進軍廣西。

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七百九十五節 璀璨的手工藝品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35節 見柏貴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十七節 取信(1)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43節 實話第44節 逃亡(一)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
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七百九十五節 璀璨的手工藝品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35節 見柏貴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十七節 取信(1)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43節 實話第44節 逃亡(一)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