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

朱敬倫還是寫了柏貴,雖然華庭傑等人也不是對柏貴馬是瞻的人,但是這些人在柏貴和黃宗漢之間,確實現在傾向於支持柏貴。

除了在廣東經營三十年,圓滑的柏貴在廣東官瞅來人緣不錯,而黃宗漢在廣東只當了一任督糧道就因爲得罪人太多被調走;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華庭傑等人出城編練鄉勇的時候,其實都是請示過柏貴的。

縱觀晚清時期的地方官,太平天國攻陷了那麼多城池,除了少有地方官投降的之外,也極少有地方官棄城而逃的,而明末時期,地方官扔下駐地逃跑的情況比比皆是。是明朝的文官比滿清的文官更沒有骨氣嗎?當然不是,明清時期的文官半斤八兩,都沒什麼氣節。原因很直接,那就是滿清對於棄城而逃的文官非郴講情面,逃跑的幾乎都是一個死字。所以城破後,被太平軍殺掉的有,上吊自殺的有,逃跑的就非常少了。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逃走的,只是相對來說要少的多。

所以當初洋人攻佔了廣州城,華庭傑和李福泰兩個縣令在城中還是待了一些日子,就是擔心落一個棄城而逃的罪名,因此在他們出城前,都秘密拜會過柏貴,希望柏貴跟他們一起出城。柏貴如果出城了,這個棄城的罪名,當然由他這個最大的巡撫承擔,可是柏貴沒出去,卻支持華庭傑他們出去。

柏貴當時肯了他們出城編練鄉勇的舉動,並且爲此向皇帝解釋過,所以華庭傑他們就沒有了後顧之憂,不存在棄城而逃的擔憂,因此他們心裡是感激柏貴的。

同時黃宗漢此次來廣東,雖然有督導整合廣東鄉勇的任務,最重要的還是在洋人攻佔廣州的情況下,舊能的幫皇帝穩定廣東地方,所以黃宗漢的使命讓他無法坐視鄉勇做大,這就跟華庭傑這些編練鄉勇圖謀收復廣州城的地方官產生了一些意見上的衝突。

可以說黃宗漢之所以在拉攏廣東地方官的鬥爭中慢慢敗北,最大的原因還是利益不同,柏貴跟這些人的利益相同,而黃宗漢反而有限制這些人權利的意圖,加上柏貴的爲人處事的能力,並不輸給黃宗漢,所以一來二去,柏貴也就慢慢佔了上峰。

這些事情朱敬倫不可能完全琢磨清楚,他只知道柏貴慢慢贏了,起碼在廣東地方實力派中,柏貴站穩了腳跟,這就夠了。這就表明朱敬倫在柏貴身上的投資沒有白費,相比之下這纔是一個好消息。

朱敬倫點點頭:“呵呵,那感情好,不知道在下是否現在去華大人哪裡去聽候差遣?”

富禮曳道:“那倒是不急。華大人正在忙着炮臺佈防,你手裡不是有一批火槍嗎,留下自己用的,剩下的都派人送去給華大人吧。相信有這份大禮,華大人會照拂你的。”

朱敬倫明白了,自己手裡那批軍火,大概也是柏貴拉攏華庭傑的一個大籌碼,華庭傑現在負責炮臺防禦,對手裡的力量不自信,所以是能加強力量的東西他都想要。弄不好這批軍火纔是讓他在黃宗漢和柏貴鬥爭的要緊時刻,公然站在黃宗漢對立面的一個原因吧。

朱敬倫想了想:“也罷。我手下只有兩千多人,就給華大人兩千支槍又何妨?”

富禮點了點頭,看來朱敬倫拿出來的東西,能夠滿足華庭傑的胃口。

富禮又道:“巡撫大人說了,槍可以給華庭傑,人我們可得抓牢了。”

朱敬倫道:“巡撫大人可以放心,這個在下自然明白。”

富禮走後,朱敬倫立刻讓黑狗去客棧裡喊人,五仙門客棧現在整個都被朱敬倫包下了,反正兵荒馬亂的也沒人住,前後院子幾十間房,硬是擠下了兩千多人,這些人只要有大煙,也不講究,打地鋪都願意,倒也沒人喊委屈。

很快侯進就跟着黑狗來了。

“朱——嘿嘿。”

侯進突然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朱敬倫了,以前都是直呼其名,喊朱二。但現在他自己都覺得這有些不合適了。

黑狗很懂得察言觀色,小聲提醒:“大人現在是火槍營管帶了。”

侯進一喜,連尷尬都忘了:“兄弟你做官了?”

朱敬倫笑道:“不是什麼官職,臨時的差遣罷了,你帶人搬兩千條槍去炮臺哪裡,都交給華縣令,態度要好一些,別衝撞了南海縣的人。我去一趟軍營,一會就趕過去。”

侯進唉了一聲,就招呼人幹活去了。

朱敬倫匆匆離開衙門,趕往不遠處的協鎮大營,柏貴和洋人都在這裡,洋人是作爲戰俘,柏貴則是作爲洋人的人質。

只是現在還沒人知道,反正洋人沒有說,外人也就不能確定。當初大家掩飾的好,朱敬倫叮囑過,柏貴宗這裡,對外不能說是人質,否則就是丟了大清朝的體面。那些洋人中也只有少數軍官得知,他們現在都成了俘虜了,自然不會亂說。

而柏貴對外則宣稱自己是爲了安撫英夷,怕因爲誤會導致這些俘虜鬧事,其實對黃宗漢他們的解釋是怕看押這些俘虜的鄉勇擅自報復洋人,引起更大的麻煩,因此在皇上決定如何疵這些洋人之前,柏貴不希望有什麼意外。

利用洋人和黃宗漢等官員的信息不對等,柏貴成功瞞住了他是以人質的身份,才讓這些洋人放下武器的。等仗打完了,到時候就算說出去,誰還會信呢。那時候柏貴躲過一劫,依然是廣東巡撫,就更沒人觸黴頭亂說了。

而且現在洋人已經城了俘虜,其實就算柏貴想要出去,他們還敢攔着不成?只是突然洋人又打來了,在看清楚勢頭之前,柏貴覺得關押洋人的軍營,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讓他可以躲避風頭,不用擔心城破的責任落到自己頭上。這一次該擔責任的是黃宗漢。

朱敬倫來到軍營中,可不是來看柏貴的,當然第一時間得拜見柏貴,這是人情。

柏貴的待遇還不錯,一個人住單間,儘管條件還是比較簡陋,但比其他人強多了,那些英國俘虜此時就算是軍官,也只能擠在一起。

很巧,竟然在柏貴房中碰到了赫德。

赫德看朱敬倫的眼神怪異到了極點,有鄙夷,有驚慌,還有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哀怨,赫德是打死都不能接受朱敬倫竟然真的是一個密探,就在他身邊潛伏了那麼久,而朱敬倫身上的燒傷,並不是他想象的被清軍的火藥炸傷,而是那爆炸的火藥根本就是朱敬倫點燃的。

看到朱敬倫進來,赫德連個招呼都沒打,直接站起來向柏貴告辭。

“這夷人想出城。”

不等朱敬倫開口,柏貴倒先說話了。

赫德來見柏貴,竟然是希望柏貴允許他出城,目的是什麼,朱敬倫也猜得到。

果然柏貴說了起來:“這夷人說,他願意出城跟城外的英夷交涉,他說能說服外面的夷人不打廣州城,這夷人可信嗎?”

赫德當然可信,赫德當然不想英軍繼續攻打廣州城了,第一城裡有上千的英軍俘虜,雖然大多數是尤兵,但是英軍軍官也有近百人,第二赫德是個外交人員,外交人員一般都不希望戰爭,因爲一旦走向戰爭,就意味着外交的失敗。

朱敬倫很理解赫德這種心態,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赫德,也不願意在廣州這塊地方再打下去了,因爲完全沒有意義,就算洋人打下了廣州又如何?上次打下了廣州,卻無法控制廣州周圍,貿易也無法恢復,所以纔去了北京。現在條約都簽訂了,中國人沒有按照條約規定停戰,反而攻陷了廣州城,洋人會怎麼辦?直接開打,那是將軍願意的事情。

“如果他說不想打仗,這倒是可信的。”

朱敬倫老實回答。

柏貴嘆了口氣:“可惜老夫做不得主。”

柏貴說了不算,但是赫德不知道,他只知道柏貴是廣東的二號人物,以爲柏貴說了能算數。

“對了,你來做什麼,可別說是來看老夫的。”

柏貴看起來心情不錯,跟朱敬倫說話的口氣很隨意,一點都不像一個地方大員。

或者是有意在朱敬倫面前展示親近。

朱敬倫笑道:“真是瞞不過大人啊。小人這次來是找幾個教頭。”

柏貴疑惑道:“找教頭?你要找洋人幫忙練兵?”

這個想法還是很讓人驚訝的,在李鴻章之前,清廷上下還真沒哪個官員敢這麼想。而且現在李鴻章的淮軍和洋槍隊也還沒有組建呢,可以說完全沒有先例。

朱敬倫道:“正有此意。”

柏貴吸了口氣,端起杯子慢慢喝起茶來,其實是在思考,他在考量這件事會不會引出什麼不該有的變故。

朱敬倫也知道這有些匪夷所思,但卻並沒有覺出有其他味道來。

柏貴大概想明白了,問道:“你覺得,洋人會幫忙嗎?”

比李鴻章更離譜的是,李鴻章好歹是僱傭洋人打太平軍,朱敬倫這是這是直接要請洋人幫忙練兵轉頭又去打洋人。

但柏貴問的很認真,如果是其他人這麼說,他會譏笑對方異想天開,但是這話是朱敬倫說的,柏貴就要認真考慮了,因爲柏貴自認爲自己很懂洋人,但是朱敬倫比他更懂洋人。

朱敬倫笑道:“英夷當然不肯。但是那些尤兵卻無所謂。他們本就是僱傭兵,誰給錢就給誰辦事!”

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七百六十三節 大會戰序幕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一戰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一百六十五節 張千山的麻煩第三百八十八節 明清和談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請假幾天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十一節 謀城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九節 翻譯官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八節 面試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
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七百六十三節 大會戰序幕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一戰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一百六十五節 張千山的麻煩第三百八十八節 明清和談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請假幾天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十一節 謀城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九節 翻譯官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八節 面試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