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門庭若市

“了陣勢整菲,吊是往長安夾領封,可是,仍是聯世韋貫長虹,彷彿在開赴戰場一般。

“漢軍威武”。

送別的百姓齊聲歡呼,吼着漢軍的戰號。

漢軍浴血拼殺,打敗匈奴。這是數十年未有的盛事,讓百姓感奮不已。眼下積雪數寸。大漠上的雪更厚,很可能有大雪災,匈奴的日子非常難過。若是在往年,百姓一門心思忙着準備抗擊匈奴的來犯,象今日這般一點也不擔心,是漢朝創建數十年來的第一遭。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漢軍拼殺出來的,百姓對漢軍非常感激。

“大漢萬歲!”

這次。漢軍沒有吼戰號,而是吼着萬歲,是對百姓歡呼聲的迴應。

“大帥!”

周陽所到之處。百姓歡呼聲四起。百姓飲泣難言。邊關上之所以能有如此寧靜,明年不用擔心匈奴的滋擾,是漢軍打出來的,是漢軍在周陽的率領下打出來的!

百姓對周陽是千般感激,萬分感謝。周陽要回長安,百姓哪裡舍的。哭得跟淚人似的。

還有什麼比得到百姓感激更讓人感動的呢?周陽眼裡噙着淚水,不住衝百姓揮手,激動得胸口急劇起伏。

百姓是送了一程又一程,送了數十里仍是不忍分別,實在沒辦法,周陽他們只好再三相勸,百姓這才灑淚而別,回雁門去。

送走了百姓。周陽終於鬆口氣。可以安安心心朝長安開進。騎在追風寶駒上,周陽一打量,只見漢軍好象一條長龍,滾滾前行。旌旗蔽空,漢軍紅色的軍旗,匈奴的狼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格外壯觀。

周陽身後跟着一輛馬車,馬車上運的是單于的王座和王帳,這是獻俘時必需之物。得一併帶上。

行了一程。沒有百姓,周陽更是放心。然而,他的心剛剛放下,又提了起來。

“漢幕威武!”

驚天的歡呼聲從前面傳來。震的大地都在顫抖。

周陽朝前一望,嚇了一大跳,緊接着又是熱乎乎的,感動得熱淚盈眶。

前面有不計其數的百姓,他們並沒有站立兩廂,歡送漢軍。而是忙前忙後,忙着清掃積雪。周陽他們仍是走直道回長安,此時的直道上積滿了白雪,厚厚的一層,足有數寸,雖然不能妨礙周陽他們行軍,卻是不太方便。

一個官員正指揮百姓清掃積雪。忙得額頭上掛着汗珠。

周陽還沒有說話,李廣臉一沉,策馬來到那個官員前,喝道:“你正事不做,盡做些擾民的事。這麼冷的天,掃什麼雪?吃飽了撐的?。

喝聲如雷。震人耳膜,李廣最討厭擾民,這走動了真怒。

這個官員嚇得臉上變色,想分辯,在李廣虎威下,又說不出話來。

“飛將軍,你莫怪大人,是我們自個要來的。

”有百姓爲這個官員開脫。

“飛將軍,你莫要動怒。你們打敗匈奴。還邊境安寧,自此以後,我們有好日子過了,不用再擔心匈奴有百姓噙着眼淚,很走動情:“你們回長安見駕,我們不能出力,掃掃雪。聊表心意。”

百姓的話很樸實,很感人,李廣虎目中涌現淚花,不住鞠躬:“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李廣承受不起!”

“飛將軍莫謝,這是我們該做的百姓忙着還禮。

周陽看在眼裡,聽在耳裡,激動不已。好言謝過百姓,這才命令漢軍通過。

此時的百姓。不再掃雪,而是站立兩廂。目送周陽他們的離開。有百姓不捨。又是送了數十里方纔作罷。

就這樣,周陽他們所到之處。不是有百姓掃雪除道,就是自發趕來歡送,讓周陽一次次感動。

百姓的認可,是最好的獎賞,比起景帝的聖旨更有價值,周陽要不感動都不行。

默默默

長安,洛城門。

知,萬

北方已經是冰天雪地。而長安並未銀裝素裹。只是嚴風吹來,冷意十足。天空飄着烏雲,預示着冬季即將到來。

進出城門的百姓絡繹不絕,人挨人,肩摩肩,踵碰踵,車水馬龍,頭尾相銜,一派熱鬧景象。

“好熱鬧”。

“車好多”。

“我活了這麼大年歲。就沒見過洛城門如此熱鬧、氣派!”

進進出出的百姓感慨不已。

如今的長安,與以往有所不同,那就是來長安的人特別多。爲何會出現這種變化呢?還不是周陽鬧的。

景帝要慶賀長城大捷的旨意一下,整個漢帝國瘋狂了,不計其數的人趕往長安,不僅有各地的太守、王爺、徹侯、關內侯,還有富商巨賈、文人士子。太守、王爺、侯爺趕到長安是奉旨而來,富商巨賈、文人士子趕來是爲了一睹漢朝數十年未有之盛事。

可以想得到,這次慶典必將載入史冊。

之所以能載入史冊,不是景帝要搞得有多隆重,有多盛大,而是在於今年漢軍打的勝仗很大。秋季時分。軍臣單于從龍城出發,率領的是五十萬大軍,回去的匈奴不到十萬。也就是說匈奴損失了四十多萬軍隊。

如此巨大的勝利,不要說在對匈奴的戰爭中罕見,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也不會太多,只有長平大戰、蒙恬的河套大戰能超越,載入史冊是必

的。一…場盛事,若是不能睹爲將是潰憾終寸的北以富商巨賈、文人士子蜂涌而至。

如今的長安人滿爲患,每天進入各大城門的人比起尋常時日多得多。鮮衣怒馬更是多不勝數。堪稱壯觀景象。

“得得!”

一陣整齊的蹄聲響起,一輛馳馬高車,疾駛而來。這馬車雙幡,四馬,很是氣派,一望便知,是侯爺的座駕。

馬車兩旁跟着八個身材高大健壯的兵士,騎着高頭大馬,身着札甲。頭戴纓盔。腰懸漢劍,騎在馬上平穩異常,一瞧便知是刮練有素。

如此派頭,就是在扔根竹竿也能砸中侯爺的長安,也不會多見。這不僅是個侯爺。還是一個極有勢力的侯爺。

“咦!”

出入的百姓驚訝不置,訝異的目光從馬車上一掠而過,卻是停留在駕車的車奴身上。

這個車奴很是怪異,卻是很能吸引人的眼球。

車奴身材極高,就是太瘦,臉黃肌瘦,用古人的話來說,叫“面有菜色”。那是營養不良的結果。

他瘦得象根竹竿,好象風都能把他吹倒似的,偏偏百姓不敢生出這種想法。他的眼睛特別明亮,如一泓泉水,明淨異常。車奴在漢朝很下賤,歸於“奴。的序列,一個下賤的車奴偏偏生有如此一雙眼睛,讓人很是訝異。

更加怪異的是車奴揮鞭趕馬的那種氣勢,他手中的馬鞭虛劈,並未抽在馬身上,可是,駿馬卻是昂揚異常,不時發出歡嘶聲。四匹駿馬馳騁起來。彷彿千軍萬馬一般不凡。氣勢如虹,給人的感覺,這車奴趕的不是一輛車,而是在指揮一座軍陣。

車奴站在車轅上揮鞭,那氣勢不象是在趕馬車,到象是在指揮千軍萬馬衝殺一般。

“侯爺,長安到了”。

車奴的聲音很清越,與他瘦得象竹竿的容貌極不相符,又是惹得百姓一陣驚訝。

若是周陽在這裡,一定會感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哦!”車廂裡傳出一個很虛弱的聲音。

緊接着。一顆頭顱就掛在了車窗上,這是今年青人,年紀不大,卻是一臉的病容,病怏怏的,一副病入膏盲模樣。那聲哦,有氣無力。看來病勢很沉。

“洛城門!長安,我回來了!”這個侯爺話聲中充滿驚喜,卻是力度缺乏。與那個車奴的聲音正好相反。

若是隻從聲音判斷,一定會讓人生出車奴是主,而侯爺是奴的想法。因爲他的聲音缺乏氣勢。

“鄭青,趕快點侯爺也許話說多了,有些咳嗽,縮回頭顱,放下簾子。

“諾!”車奴手中馬鞭輕揮,虛響一聲,四馬奮蹄,馬車疾馳而廣”

蹄聲得得,車聲隆隆,彷彿他趕的不是車,而是指揮千軍萬馬隆隆馳過一般,聲威不凡。鄭青是誰,朋友們可以猜,大膽的猜。

聯熾默

北闕甲第,周亞夫的府第前,停滿了寄車,一輛接一輛,偌大一個停車場地都塞滿了。還有馬車馳來。等着進府,場地有限,只能在府外等候,竟然排起了長龍,一眼望去,老長的隊伍。

府第中,周亞夫的長子周成,次子周信。忙得一臉的汗水,與訪客

旋。

“見過大帥!”一個身着華服的中年人,腦滿腸肥,衝周成行禮,身子彎成了九十度,低眉順眼,乖覺異常。

“大帥?”周成一愣,緊接着就笑了:“足下誤矣!我是周成。不是三弟。三弟還沒回來。足下要見三弟,得等些時日

這個中年人熱情不減,陪着笑臉:“長公子,請你通稟一真,就說聶伯山前來拜訪大帥。”

“哎!”周成有些無奈:“不瞞足下,三弟真沒回來。我就是想給通稟,也不成呀

“呵呵”。聶伯山從袖管裡取出一塊上等美玉,塞在周成手裡:“長公子,大帥早已回京,長安都傳遍了。”

周陽現在是風雲人物,有關他的傳言多得很,有的說周陽三頭六臂。有的說周陽千手,有的說周陽會仙術,能撒豆成兵,漢軍不支之時。正是周陽使用無上仙術,撒豆成兵,打得匈奴落花流水,落荒而逃”各種各樣的傳言多了去了。

周陽根本就沒有回到長安,卻是風傳周陽早就回長安了。周陽是怎麼回來的呢?周陽騰雲駕霧回來的,傳得神乎其神,彷彿周陽真是神仙似的。

風言一傳開,慕名而來者就多了去了,府第外的車輛每天都要排成長龍,周成周信只好上陣應酬,哪天不是累得筋疲力盡?

把手中的玉一打略,是崑山美玉。價值不凡,這個聶伯山出手不凡。想必家資不菲。

“好玉!”周成讚一句,眼裡放光,在美玉上一通打量,萬分不捨的遞了回去:“足下請收回,這等重禮,在下萬萬不敢收。”

“些微之禮。不成敬意,還請長公子笑納聶伯山笑着,又從懷裡取出一塊崑山美玉,塞到周成手裡,他看見周成不捨的目光,認定周成嫌禮輕。

周成把美玉打量一陣,搖搖頭。塞回聶伯山手裡:“足下厚禮,非在下不心動,實是不能收。阿父有言。若是敢收取一錢,逐出家門。除去宗籍。”

聶伯山聽他說得很認真,不象是說

,??萬,大是詫異!“條侯治家如此業嚴,在下佩??※

周成目光不住在美玉上掠過。若不是周亞夫有嚴令,他是不收白不收。也不知道周亞夫是犯的哪門子心思,竟然不準收禮。以前,有人前來送禮,周亞夫是睜隻眼閉隻眼,周成他們要收就收,只要不逼人送禮就成。

如今。周陽威名大盛,慕名而來者就更多了,正是收取好處的良機。周亞夫卻是不準,周成和周信萬分不高興,只得找周亞夫問個明白。

周亞夫的回答很嚴厲“那是害了陽兒”他竟然是爲周陽着想,管的如此之嚴。

長安那麼多王侯,誰個不收禮?爲何他們收就是害了周陽呢?這問題。周亞夫沒有解釋。只是嚴厲的告誡他們一通“誰害了陽兒,休怪爲父無情”

周成和周信萬般不爽,也只得照辦了。這兩塊美玉價值不菲,卻不能收下。周成心裡那個難受勁頭,跟貓抓貓撓似的。

看在送的禮厚份上,周成多問了一句:“不知足下見三弟有何事?”

“哎!”聶伯山搖搖頭,有些無奈:“實不相瞞,在下有一子叫聶壺。不成器。好好的家業不繼承,不去做買賣。整天裡就想着從軍。在下想請周大帥網開一面,能收下這不孝之子。”

“聶壹?”周成也沒什麼驚訝,微一點頭:“三弟回來,我一定轉告。”

“多謝長公子!多謝長公子!”聶伯山明知他說的不過是客套話,隨便說說而已,仍是一臉的笑容。不住道謝。

送走聶伯山後,周成搖搖頭,喝了一盞茶,又去迎接下一批客人了。

若是周陽聽到“妾營”這兩個字。一定會驚訝不置。

聶壹是什麼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間諜,“馬邑事變”的謀刮者。差一點把伊稚斜單于給送進入死亡圈套的非凡人物。

儘管周陽的歷史不怎麼好,對聶壹這個人還走了解的,只可惜,周陽還沒有回來。錯失了一個良機。

默熾默

相府,周亞夫雖然不是承相了,仍是住在相府。

如今的相府與以往大不相同。依然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吏員奔走不息,沒什麼改變。

最大的不同是,在相府門口掛了一塊匾。上書“私事莫入,公事廣”

,??萬

字跡潦草,卻是很有力度。蘊有刀劍之氣,一瞧便知走出於武將之手。沒錯。這七個字走出自周亞夫之手。

周亞夫之所以要掛這塊匾子。是因爲前來拜訪的人太多了,各地的太守、侯爺、王爺、富商巨賈、文人士子,他們到了長安,第一個要拜訪的人就是周陽了。

周陽已經成了漢朝家喻戶曉的名字,可謂大名鼎鼎,婦孺皆知了。這也難怪,打了那麼大的勝仗,統帥的名字自然是爲人熟知了。

每天擁到相府來拜訪的人多了去了,誇張到把相府都給堵住了,來往的吏員都沒法辦事了,這弄得周亞夫很頭疼。前思後想之下,只好掛了這塊匾,那些前來拜訪的人這纔不來相府,轉而去了北闕私第。

許茹身着深衣,烏雲挽起,平添幾許俏媚勁頭。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一張櫻桃小嘴。總是張着,好象吃了蜜似的樂呵,天天眉頭上百花綻放,走起路來不是在走,是在飛。

周陽如此能幹,打敗了匈奴。建立了數十年沒有人建立的功業,她能不歡喜嗎?作爲母親,還有比這更讓她歡喜的嗎?

這是她這輩子最爲開心的日子。走路在飄,說話在唱,睡着了也會笑醒她無時無刻不處在歡喜之中。

許茹漂亮的鳳目睜得老大,一雙白玉似的小手不住翻動絹帛。她面前厚厚一撂絹帛,每束上都有一個漂亮的妙齡少女,着盛裝,別有一番誘人風情。

“這是蕭家的,與我們門當戶對呢。”許茹一雙好看的彎月眉散開。狠狠向上翻,透着喜悅勁頭,仔細品評眼畫中麗人:“腰細臀翹。正是生男相,此女若是嫁入我周家。陽兒一定會兒孫滿堂。”

姓蕭的很多,是哪個蕭家?漢初三傑之一的承相着何是也!畫中麗人就是蕭何的後人。

這些天,許茹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給周陽物色一個才貌雙全,溫柔賢慧的名門閨女。周陽風頭正勁,她一放風。那還得了,長安的名門望族忙請畫工,把自家的閨女畫的跟花兒一般,派人送到周府。

許茹收到的畫不下百十幅。千挑萬選,個個漂亮得跟畫兒似的,她更加歡喜。

“嗯,這是張靈兒,張子房的後人。我見過,水靈靈的一個人兒。溫柔賢慧。知書達禮,是個好媳婦。就是。張家太破敗了點。這無傷大雅,再破敗,也是名門之後。”許茹打量着畫中的美人兒,很是滿意。

“咦,這是誰?”許茹又拿起一張畫,有些驚訝:“好漂亮的人兒。

竇蓉蓉。啊,魏其侯的女兒。魏其侯對陽兒沒安好心,他的女兒不能娶。嗯。不做正妻。做個小妾還是行。陽兒是大帥,妻妾成羣纔是最好。一個是蕭家的,一個是張家的,誰做正妻呢?”

許茹拿捏不定,陷入了沉思。

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29章 顛倒黑白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11章 初戰告捷第66章 軍情泄露第20章 見面禮第21章 大有收穫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29章 顛倒黑白第39章 東方朔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1章 滅東胡(下)第40章 飛騎,出擊!第2章 冤家聚頭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20章 大漢軍略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71章 暴打樑王第21章 雁門血戰第61章 高歌猛進第4章 建功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73章 石破天驚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78章 殺雞儆猴第51章 災難降臨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43章 一見鍾情第32章 天威震怒第13章 魔鬼訓練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101 橫渡絕域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72章 兵發閩越第38章 墨家下山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58章 龍城!龍城!第83章 對陣第35章 館陶公主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53章 調兵遣將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10章 還我清白第63章 痛下殺手第101 橫渡絕域第10章 還我清白第68章 一怒興師第81章 《破龍城》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59章 一把大火第64章 來得好第34章 先輩遺風第90章 臺灣歸降第6章 急風驟雨第93章 李廣神威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96章 驕人戰績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04 單于復位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0章 待客之道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18章 主父偃第39章 東方朔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66章 周陽歸來第72章 兵發閩越第2章 冤家聚頭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30章 幸福時光第22章 興師問罪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4章 太子
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29章 顛倒黑白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11章 初戰告捷第66章 軍情泄露第20章 見面禮第21章 大有收穫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29章 顛倒黑白第39章 東方朔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1章 滅東胡(下)第40章 飛騎,出擊!第2章 冤家聚頭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20章 大漢軍略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71章 暴打樑王第21章 雁門血戰第61章 高歌猛進第4章 建功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73章 石破天驚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78章 殺雞儆猴第51章 災難降臨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43章 一見鍾情第32章 天威震怒第13章 魔鬼訓練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101 橫渡絕域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72章 兵發閩越第38章 墨家下山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58章 龍城!龍城!第83章 對陣第35章 館陶公主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53章 調兵遣將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10章 還我清白第63章 痛下殺手第101 橫渡絕域第10章 還我清白第68章 一怒興師第81章 《破龍城》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59章 一把大火第64章 來得好第34章 先輩遺風第90章 臺灣歸降第6章 急風驟雨第93章 李廣神威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96章 驕人戰績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04 單于復位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0章 待客之道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18章 主父偃第39章 東方朔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66章 周陽歸來第72章 兵發閩越第2章 冤家聚頭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30章 幸福時光第22章 興師問罪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4章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