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初戰告捷

震憾!

伊稚斜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震憾!

伊稚斜打過東胡,打過月氏,更打過漢朝,大小戰役沒有一百,也有數十了,就沒有見過如有氣勢的舉動!

這還是以前那個爲匈奴瞧不起的漢人麼?伊稚斜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了,是不是看錯了。沒錯,地上的頭顱的的確確是匈奴的,耳環還在,漢人是不戴耳環的!

“大兄!”阿胡兒策馬衝上來,飛身下馬,在人頭中尋來找去,好不容易找到大胡兒的頭顱,放聲大哭。

“我要報仇!”

阿胡兒仰天一聲嗥叫,好似草原上的了孤狼。孤狼是草原上一種非常兇悍的野獸,可是,阿胡兒的嗥叫充滿着悲哀,這是孤狼所不該有的。

“要報仇,就來吧!”

公孫賀大手一揮:“放箭,殺了他!”

一什漢軍彎弓搭箭,十箭齊發,對準阿胡兒射了過去。

“阿胡兒,快走!”

伊稚斜一拉馬繮,打馬疾馳而去。

阿胡兒騎射了得,身手敏捷,這些普通漢軍的箭矢對他構不成多大威脅,左躲右閃,給他閃了開去。

公孫賀眼裡精芒一閃,彎弓搭箭,對準阿胡兒就射了過去,阿胡兒飛身上馬,一撥馬頭,疾馳而去。大黃箭射到,用手中弓一撥,大黃箭偏轉,射到一邊去了。

阿胡兒不過是一個小部落的小王子,有他不多,無他不少,公孫賀滿以爲一什漢軍放箭足以射殺他。哪裡想得到,他的身手竟然如此了得,普通兵士的箭矢拿他沒辦法。

周陽曆史不夠好,不知道這個阿胡兒是個大禍根,公孫賀他們就更別說了,根本就沒有把他放在眼裡。要不然,建章軍出手,或是城上漢軍亂箭齊發,肯定把他射殺當場,除了這禍根。

爲了不過早的暴露實力,現在城頭上的漢軍並不是建章軍,而是原先駐守這裡的邊軍,他們的射技比起建章營差得太遠。

“襲擊阿胡部的漢軍就在城裡,我命令你們,殺進城去,把他們的頭顱剁下來!”伊稚斜回到本陣,揮着彎刀,開始戰前訓話:“崑崙神!崑崙神!”

“崑崙神!崑崙神!”匈奴揮着彎刀,大聲咆哮,萬人齊吼,大地都在顫抖。

“烏特拉!烏特拉!”伊稚揮手中的彎刀朝安陶城一指。

烏特位是匈奴語,“萬歲”的意思。

“烏特拉!烏特拉!”一個千人隊潑風般的衝向了安陶城。

匈奴人的騎射功夫的確了得,一千人疾衝而來,隊列整齊,好象一個人在衝鋒一般,手中的彎刀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好象一面面鏡子。

“不錯!”雖然痛恨匈奴,周陽並沒有抹煞匈奴的優勢。

匈奴一進入射程,手中弓箭就開始放箭了。一陣破空之聲響起,一篷篷箭矢射上城頭。漢軍利用城垛避過,立即射箭還擊,兩軍開始了對射。

不時有人中箭倒地。漢軍有城牆掩護,又是居高臨下,佔盡了優勢,傷亡很小。而匈奴雖是穿着鐵甲,畢竟是無遮無攔,中箭的人數就多了,是漢軍的數倍之多。

周陽有些惋惜,若是安陶城裡有大量的強弩的話,集中起來,對着匈奴放箭,匈奴付出的代價會高上許多。可是,安陶城太小,弩也有,卻不多,不可能給匈奴造成很大的傷亡。

弩是古代中國獨步世界的利器,可是,因爲這一時期的漢朝奉行的是本土防禦戰略,只有在雁門、代郡、定襄、雲中、右北平這些大的城池纔有大量的弩,安陶這個小城,並不多,周陽只能想想。

“把匈奴放到城下來!”周陽提醒一句。

公孫賀一愣,還沒有明白過來:“爲何?”

“匈奴善騎射,攻城不善長。他們除了簡易的雲梯,沒有攻城器械,等他們爬上雲梯的時候,再放箭,配合撞竿滾木擂石火油,會給匈奴重大殺傷。”周陽解釋。

這種距離,只能用弓箭,殺傷力有限。若是放到城下,城上的守城器械一齊發威,殺傷力倍增,一旦打起來,匈奴的傷亡會高很多。

公孫賀馬上明悟過來,傳下軍令,漢軍停止放箭。

匈奴從不把漢軍放在眼裡,也沒有意識到這是漢軍的計謀,還以爲漢軍膽怯了,無不是氣勢大漲,吶喊着衝到城下,駕起雲梯,向城頭上爬。

匈奴善騎射,在馬背上正是他們所長,不愧爲天下勁兵。然而,當他們一爬上雲梯,匈奴就是舍長用短,而漢朝奉行了數十年的防守戰略,守城正是漢軍之所長,此消彼長之下,城頭上只一輪攻擊,匈奴就陳屍上百,傷亡三四百。

匈奴或是給箭矢射中,或是給滾木擂石砸死,或是雲梯給撞竿撞壞後跌下摔死,或是給火油活活燒死。

火油是古代世界守城的利器,就是把油燒沸,對着敵人潑下去。潑的時候,已經是火苗亂閃,一潑到人身上,那還得了,立時熊熊燃燒,一個又一個火人出現在城下,亂蹦亂躥。

任由匈奴滾、撲、打都不能熄滅,不少匈奴給燒死,一聲聲臨死前的慘嗥,匯成一首戰地壯歌。

空氣中瀰漫着讓人慾嘔的人肉焦糊味兒。

這個千人隊又攻了兩次,依然沒有成功,徒增傷亡罷了。

安陶城雖小,卻是城高坦固,漢軍善守,伊稚斜雖然狂妄,還沒有狂妄到憑一個千人隊就攻下來的地步,把這個千人隊撤下去休整,又派了兩個千人隊前來攻城。

這兩個千人隊輪番進攻,無論如何也是攻不上來,徒增傷亡罷了。

到最後,阿胡兒率軍攻城,他率先爬上雲梯。這次,公孫賀不會再小瞧他了,調了十幾名建章營兵士,對他進行特別關照,十幾枝大黃箭對着他射去。

任他阿胡兒身手了得,遇到建章軍也是抵擋不住,爲了活命,只有從雲梯上硬生生的滾下去,摔得七葷八素,受傷不輕。

然而,大黃箭緊接着就射到了。阿胡兒躲無處可躲,順手抓住一個匈奴兵士擋在身前,這個匈奴士給射成了刺蝟,透背而出的大黃箭上,不住有鮮血滴下,阿胡兒看在眼裡,勇氣蕩然無存,奪荒而逃。

匈奴一波接一波的進攻,都沒有成功。一個時辰後,城下到處都是匈奴的屍體,到處都是慘叫哀嗥的匈奴傷兵殘兵。

空氣中瀰漫着濃烈的血腥氣,周陽雖然經歷過了戰場搏殺,卻沒有聞過如此濃烈的血腥,胃中一陣翻騰。

殘肢斷臂、積屍累累,匈奴聲聲慘叫,這是漢軍勝利的最好明證!

漢軍士氣高昂,在城上齊聲高呼:“大漢萬歲!大漢萬歲!”

聲震長空,浪遏雲霄,震得大地都在顫抖,漢民族覺醒了!

第91章 瘋狂吧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37章 天崩地裂第22章 偷雞不成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82章 誓師北進第60章 怒火滔天第24章 雨中激戰第7章 猗蘭殿第68章 大戰在即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16章 自尋死路第80章 景帝血詔第65章 公主遇刺第39章 滿藏而歸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36章 調教阿嬌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55章 新軍之威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6章 落荒而逃第63章 迎頭痛擊第63章 迎頭痛擊第34章 趙過第28章 獻俘之儀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3章 英雄末路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33章 陌刀問世第30章 廢和親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77章 兩難處境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0章 漢武帝第4章 東胡第86章 趁火打劫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90章 臺灣歸降第14章 完勝第53章 一個不留第1章 秦皇雄風第45章 始皇憾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9章 周陽破案第18章 阿嬌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29章 顛倒黑白第11章 何爲士第33章 陌刀問世第61章 晴天霹靂第29章 萬分危急第38章 鴻瓴急使第86章 直下南越第3章 舌戰羣臣第35章 中華瑰寶第25章 環首刀第19章 飛將軍第50章 一言而決第12章 一山二虎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71章 萬衆矚目第96章 太后駕崩第38章 墨家下山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73章 石破天驚第34章 先輩遺風第37章 挑戰墨家第9章 定計第17章 升任校尉第6章 歡喜無邊第8章 亮劍第50章 一言而決第10章 還我清白第23章 明白人第8章 破綻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30章 反陰樑王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37章 入宮見駕第96章 太后駕崩第61章 希望破滅第33章 賜官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68章 妙計惑敵第4章 建功第81章 《破龍城》第24章 雨中激戰第83章 收臺灣第44章 景帝佈局
第91章 瘋狂吧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37章 天崩地裂第22章 偷雞不成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82章 誓師北進第60章 怒火滔天第24章 雨中激戰第7章 猗蘭殿第68章 大戰在即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16章 自尋死路第80章 景帝血詔第65章 公主遇刺第39章 滿藏而歸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36章 調教阿嬌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55章 新軍之威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6章 落荒而逃第63章 迎頭痛擊第63章 迎頭痛擊第34章 趙過第28章 獻俘之儀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3章 英雄末路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33章 陌刀問世第30章 廢和親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77章 兩難處境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0章 漢武帝第4章 東胡第86章 趁火打劫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90章 臺灣歸降第14章 完勝第53章 一個不留第1章 秦皇雄風第45章 始皇憾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9章 周陽破案第18章 阿嬌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29章 顛倒黑白第11章 何爲士第33章 陌刀問世第61章 晴天霹靂第29章 萬分危急第38章 鴻瓴急使第86章 直下南越第3章 舌戰羣臣第35章 中華瑰寶第25章 環首刀第19章 飛將軍第50章 一言而決第12章 一山二虎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71章 萬衆矚目第96章 太后駕崩第38章 墨家下山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73章 石破天驚第34章 先輩遺風第37章 挑戰墨家第9章 定計第17章 升任校尉第6章 歡喜無邊第8章 亮劍第50章 一言而決第10章 還我清白第23章 明白人第8章 破綻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30章 反陰樑王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37章 入宮見駕第96章 太后駕崩第61章 希望破滅第33章 賜官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68章 妙計惑敵第4章 建功第81章 《破龍城》第24章 雨中激戰第83章 收臺灣第44章 景帝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