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東方朔

閱越王郜那和他的弟弟餘善對坐。臉上帶着愁容,更有幾分怒色。

“大王,還在爲周亞夫之事生氣?”餘善問道。

“哼!”部那氣憤憤的道:“周裂嘴欺人太甚,率領十萬大軍前來,若不是本王捨棄了劉駒,還不招來滅國之禍!”

去歲,當北方大戰時,景帝有心對百越下手。南越恭順,沒借口。閩越王郜那在周亞夫大軍壓境的情況下,不愕不殺了劉駒。獻上人頭。還派餘善到周亞夫軍中謝罪。好話說盡,這才說得周亞夫退軍。

郜那野心不自視極高,幾時受過這等氣?事後想起來,就不由得一肚子火氣。

“大王息怒,這事雖然可恨,可是。光恨也沒有用,得想辦法。”餘善笑着諂媚。

“想辦法?”郜鄆的火氣更大了:“你能想出辦法?以前有事,都是劉駒給我本王出主意,他如今死了。誰能出主意?誰瞭解漢朝?”

“大王,臣正有一策要獻於大王。”餘善笑呵呵的道:“對付漢人。我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還得藉助於漢人之手。”

“怎麼借?”部鄆有些感興趣。

“漢皇是明君,把大漢治理得不錯,可以說是國泰民安吧。”餘善先是讚揚一句,接着就是話鋒一轉:“可是,漢朝無爲而治數十載。早已是豪強橫行,各地的諸侯王坐大,與豪強勾結,相互爲用,官府不敢問。我們要圖大事,就得讓大漢內亂,這事非得藉助漢人之手不可。”

“嗯,有理!”部鄆微一領:“你以爲要如何做?”

“大王,臣是想借助漢人的豪強來達到目的。”餘善很是興奮道:“大漢的豪強不少,最有名的就是郭解了,殺人越貨,霸人田產,奪人妻女,威行郡縣,官府不敢問。我聽說,諸侯王爭相結納他,就連漢皇的弟弟樑王也在拉攏他。此人心高氣傲。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裡。再加上武藝舟強,高來高去,門徒弟子不少。”

“郭解這人本王聽說過。”郜那很感興趣:“聽說他勢力極大,他要殺人,根本不需他動手,只需要一個授意,立即有人動手,哪怕是漢朝的官員,也會人頭落地。可是。他是漢人,他能爲我們所用嗎?”

“大王這就有所不知了。”餘善很是歡喜:“郭解一心效仿荊柯。荊柯當年,明知隻身圖秦,成功的希望不大,卻毅然入秦,行刺始皇,說到底,就是想成名。這郭解和他一般無二。只要給他機會,再予以厚金,他必然答應。大王,前些時日,我派人送去厚禮一份,他收了。”

“那就好,那就好!”部鄆大是歡喜:“郭解這人雖然自高自大,卻是一諾千金,他答應了的事。一定會做到。

“大王,大漢會打仗的將軍不少。李廣、程不識雖是邊關名將,對我們威脅不大。周亞夫最可恨。他去歲竟然大兵壓境,但對我們威脅還不是最大的。”餘善開始剖析起來。

“你的意思是說,對我們大越國威脅最大的是周狙了。”部那不住點頭:“說起打仗,不在周亞夫之下。興許還會勝上一籌,他比周亞夫有眼光,看得更準,更難對付。你剖析得有理,要是把周陽除掉,再把周亞夫

右手一揮,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眼裡閃過一絲兇狠之色。眉頭一挑,很是擔憂的道:“周陽名震天下。即使郭解有心做大事,也不定能成功。”

“大王,光憑郭解是不易成功。”餘善笑得很是奸猾:“大王是知道的,周陽成了帝婿。據長安傳來的消息,樑王本有意招他爲婿,卻給竇太后否了。周陽幫誰,周亞夫就幫誰,粱王這是一着妙棋,樑王正爲此事惱着。若是大王厚結粱王。樑王找機會,大王下辣手,此事一定會成。”

“樑王拉攏周陽不成,只有除掉。不然的話,以他和周氏父子的恩怨。他的大事一定不會成。好辦法!”部那猛的站起身道:“備一份厚禮,送給樑王!越厚重越好,不要吝嗇!”

默熾

長安,一個不爲人注意的拐角處。正有一個相攤。所謂相攤,不外一面寫有“相“字的旗子,一個身形瘦削的老者,須皆白,頗有些猥鎖,靠在牆上打盹。

“呼嚕嚕!”驕聲整得山響。口水順着嘴角流下來,把破舊的衣衫都沾溼了。

這個老者不是別人,正是贈金給衛青,還爲周陽算命的相士。此時,這相攤前只有他一個人,他的那個小朔子徒弟不知在何處。

老者睡得很香甜,臉上帶着微笑,彷彿有大喜事生似的。

“師父,師父!”一陣急促的叫聲,把老者的好夢攪了。老者睜開打,睡眼惺鬆,懶洋洋的打量着他的小徒弟:“小朔子,打擾長者睡覺。會折壽,你知道嗎?”

“師父,我知道啦!”小朔子笑嘻嘻的,取出一包吃食,擺在老者面前。

老者鼻子一吸溜,讚道:“好香!好香!”一把抓在開,原來是一包鹿肉,老者二話不說。伸手抓起一塊,猛往卑裡塞,大口咀嚼起來,吃得極是香甜。

小朔子坐在老者身邊,靜靜的打量着老者,沒有吃肉的打算。

老者很是奇怪,問道:“小朔子,你怎麼不吃?”

“卑父,一以沾我孝敬你卜朔平眉頭。

“好,有孝心,師傅沒白疼你老者大是歡喜。

“師父,徒兒這就要離開你了。請你吃頓肉,我們的師徒之情也就到盡頭了。朔子有些傷感的道:“以後,師父你一個人四海爲家。要照顧好自己。”

“放屁”。老着差點把嘴裡的鹿肉吐出來:“你要離開我?。

“師父,徒兒也不想離開你呀。可是,徒兒不能不離開。”小朔子有些想不明白:“跟着師父,本事沒學到,反到是飢一頓的飽一頓,沒有一天能吃上飽飯。師父,你瞧,當初我跟着你時,胖乎乎的。如今卻是瘦得跟乾柴似的。嗯,跟那天那個竹竿似的車奴一個樣兒了。”

過去了這麼多天,他還沒有忘掉衛青。

“小朔子,天將降大任於是人”老者開始掉書包了。

他的話網開了個頭,就給小朔子打斷了:“我知道,我知道,增益你所不能。你就會說,不會看相,不把相攤擺在人多的地方,專找沒人的地方,一天到晚,連人也見不到幾個,更別說裹腹了

“你小子懂什麼?。老者有些憤怒了:“我們這不是給人相倉

“是看天命!我耳朵都聽起繭了”小朔子很沒好氣:“說來說去就那麼幾句,不是天命,就是升官財。對一個車奴,你說什麼封侯。那不是討罪受麼?”

一通牢騷完。接着道:“皇上招賢納才,我這就去應試,說不定就能博得封侯拜相

“呵呵”。老者猛嚼起鹿肉,笑的很是歡暢,撇撇嘴:小朔子,皇上要招人才,不是經國之士,就是有一技之所長者,你有何長處?皇上可沒招會看相的。”

“哼,你還好意思說,天天說習的是鬼谷相術,卻是把車奴當貴人。什麼眼神”小朔子很不滿。

小朔子。你知道皇上這次詔旨一下,有些什麼人來嗎?”老者扳着手指道:“廣川董仲舒,淄川公孫弘,會稽朱買臣,吳縣嚴助,就連申公這老傢伙也帶着他的弟子王盛、趙綰前來應試了。你比得上哪一個?”

小朔子聽得有些呆:“申公也來了?他不是不出山嗎?”

“不是不出山,是他的時運未到。如今,他的時運來了,他還能坐得住?”老者一笑,接着道:“董仲舒號稱儒宗,著有《春秋繁露》;公孫弘少時家貧,只能靠養豬過日子,他卻一邊養豬一邊讀書,竟成名士,頗有才氣,胸中自有經緯;朱買臣一山中樓夫,卻是意志堅定。深曉越事,在這些人中,就他最有意思了

小朔子的興致給提起來了:“他有軼事?”

“他特愛讀書,可是,家裡貧寒,只能靠販樓爲生。他揹着柴禾。一邊走,一邊讀書,朗朗讀書聲不絕。”老者似乎對天下讀書人極爲了解:“他的妻子卻說他,正事不做。讀這些無用之書有甚用。朱買臣就說,他時運未到罷了,等他的時運一到,就會飛黃騰達。他妻子一等二等三等,一等就等了數十年,朱買臣不僅沒有飛黃騰達,反倒是家境越來越差。他妻子忍受不了,就離他而去,另嫁他人爲婦

“這個婦人!”小朔子不住搖頭,頗有不滿之意。

“這還不算,還有更有趣的事兒呢老者接着說軼事:“自從妻子離開後,朱買臣的日子越過越差。連飯都沒得吃了。一天,他餓倒在墳頭上。這墳頭,正是他妻子所嫁男子的祖墳,適逢夫婦二人前來上墳。他妻子可憐他,就把祭祖的肉給他吃了。才救了他一命。”

“趣事!趣事”。小朔子不由得笑了。

“朱買臣的時運到了,他必將一飛沖天!”老者雙眼上翻,望着天上的白雲,悠悠問道:“小朔子,你真要離我而去,做朱買臣妻那樣的人?”

“我小朔子給問得愣住了。想了想:“師父,我意已決,請師父見諒。”

“皇上策試,你如何應對?”老者問道。十五歲習歹,一歲而得劍術之要;十六歲讀,得聖人之意;十九歲學兵法,排兵佈陣不在孫吳之下。”

“呵呵!”老者捧着肚子,差點笑翻在地上,問道:小朔子,你這還是人嗎?你那是妖!”

“那不是妖,是我,是我東方朔!”東方朔胸一挺,頭一昂,意氣風:“我身長九尺三寸,雙目炯炯。齒白如貝。勇猛賽孟賁。快捷賽慶忌,廉若炮叔,信過尾生”

孟賁、慶忌,皆是有名的勇士。

炮叔、尾生皆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全不放在眼裡,最後還拍着胸脯道:“誰叫我是東方朔!”

老者指着東方朔,笑得氣喘,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東方朔卻是信心十足:“皇上聽了我這話,一定讓我做承相。”

“小朔子,你今年纔多大?你才十六歲。你要學兵法。還要再等三年”。老者以東方朔的話譏嘲他。

東方朔一愕,牛皮穿幫了,可他仍是在吹牛:“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想那甘羅,年僅十二就給始皇派爲使臣;周陽歲在弱冠,就能大破匈奴,想我東方朔,何許人也。”

一抱拳:“師父

小朔子。慢!”老者從懷裡掏出一物,扔給東方朔。

東方朔接在手裡,原來是一束絹帛,瞧這色彩,有些錄落,應該有些年頭了,展開一瞧,嘴巴張得老大,半天合不攏。

“師父,你真習得鬼谷相術?”東方朔兀自有些不信。

“你不是拿在手上嗎?”老者渾濁的眼裡精光閃爍,明亮如太陽。原本有些猥瑣的形象一掃而空,站起身來,彷彿遺世而獨立的仙人一般。一派仙風道骨。

“師父,你你你”東方朔與老者相處多年,就沒見他如此氣質,不由得大是吃驚。

“小朔子,你時運未至,若現在入世,不過是一徘優,給皇上講諧趣罷了,到老無功。”老者的聲音很是清越:“若你隨我習相術,必有貴人助你,貴不可言!”

“師父,你沒騙我?”東方朔有些難以置信。

“當你盡得本門之學,自會明白。”老者沒有明確回答,而是反問道:“你是入仕,還是隨我雲遊天下?”

“弟子願追隨師父。”東方朔略一思索,立時有了決斷:“師父。這相術好難,我跟看天書似的,你能不能給我講講?”

老者右腳一伸,腳上破爛的靴子砸到兩丈外:“去,給我撿回來!”

“師父,你這不是難爲人嗎?”東方朔有些不情願,還是跑過去撿了回來。

“穿上!”老者右腳伸到東方朔鼻子前。

“臭死了!師父,你多久沒洗腳了?拿遠點!”東方朔一邊埋怨,一邊給老者穿上。

“孺子可教!”老者微一頜:“走吧!”

破爛的袍袖一拂,呼呼生風,大步而去。東方朔顛兒顛兒的跟了上去。師徒二人,很快就消夾不見了。

默聯

未央宮,養心殿。

景帝跪坐在矮几上,主父偃、竇嬰、馮敬三人跪坐在景帝對面。

“招攬人才一事,進行得怎麼樣了?”景帝緩開金口。

“稟皇上,詔旨一下,各地讀書人蜂涌而至,如今的館舍已經住滿了。”寅嬰很是興奮:“欲修武事,必先得將;欲治國,必先得才。皇上聖明,詔旨一下,賢才雲集。大漢數十年未有如此之盛況,大漢必將前途無量!”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主父偃和馮敬二人齊向景帝賀喜。

“宴嬰說得好!”景帝深表贊成:“沒有將,怎麼修武事?沒有賢才,怎能治國?高祖之所以得天下,就在用三傑,聯一定要讓賢才在位。你們都說說,有些什麼人才?”

“皇上,這次來的大才不少。其他的人才更是不可計數。”主父偃很是振奮:“廣川董仲舒,淄川公孫弘,會稽朱買臣,吳縣嚴助。”

“說說他們的才學秉性。”景帝很感興趣。

“董仲舒習儒家,號稱儒宗。

以臣觀之,他的儒學已非也孟之學了,暗含儒家霸術。”主父偃結遊學數十載,於這些讀書人的事兒極爲了解:“公孫弘少小家貧。無以爲生。只能養豬。他一邊養豬,一邊讀書。竟成名士,胸中有經偉。朱賣臣是一樓知…”

一一道來,聽得景帝滿臉紅光。又難以置信,慨然而嘆道:“大漢竟有如此之多的人才,聯竟然沒有招攬啓用,聯之誤矣!幸得周陽建議。現如此之多的人才!呵呵!”

“皇上,申公也來了!”馮敬笑呵呵的道。

申公在當時,是名聞天下的儒士。竟然連他也來了,景帝還真是有些難以置信:“真的?真的?他真的出山了?”

“是呀,皇上!”竇嬰笑道:“申公數十年不出,如今竟然帶着他的門生王減、趙綰到長安了。”

“好好好!”景帝大是歡喜。“皇上。還有一個人也來了。”主父偃再次稟報。

“誰?”景帝虎目中神光炯炯,能得主父偃如此隆重推薦,必是了不得的人物。

“衛綰!”主父偃回答。

“衛縮!”景帝猛的站起來。哈哈大笑道:“他也來了!他也來了!來得好!聯正要請他出山呢!你們知道嗎?若不是他出奇策周亞夫不會在三個月內平定七國之亂。聯升他爲中尉,沒多久,他就託病請辭。聯不已而準了他。”

衛綰,一個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太顯揚的名字,對中國歷史的展卻有着極爲重要的影響。

如果說著名的學者亞里士多德打造出了亞歷山大大帝,那麼,衛綰就打造出了漢武大帝,他是漢武帝的師傅,是“建元革新”的實際推動者。

建元革新,被歷史學家評爲。漢武帝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取得的成就過了文聳兩代皇帝數十年的努力。

雖然建元革新在塞太后的干預下,很快停止。可是,寰太后死,後。漢武帝接着推行改革,就是源於建元革新。

漢武帝的改革造就了強盛的大漢帝國,打造出了一個熱血橫流的偉大時代,建元革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傳旨給的陽,要他趕回長安。與你們一道,辦好這次策試。”景帝搓着雙手,笑道:“另外,要衛綰進宮,聯要與他長敘。”

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94章 留侯兵法第47章 少年天子第85章 王對王第12章 一山二虎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25章 徹夜激戰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78章 敵變我變第55章 新軍之威第58章 束手無策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4章 完勝第50章 威力無窮第17章 喜悅無邊第93章 功德圓滿第81章 破敵之策第34章 趙過第24章 就此了結第57章 惡有惡報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25章 箭術訓練第70章 一舉成擒第65章 公主遇刺第78章 敵變我變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86章 落荒而逃第2章 一鳴驚人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21章 由不得你第9章 定計第37章 匈奴第97章 喜得寶駒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98章 張騫出使第16章 自尋死路第79章 完勝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36章 弩陣第17章 升任校尉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24章 就此了結第72章 龍城到了!第36章 正式練兵第78章 殺雞儆猴第60章 怒火滔天第28章 獻俘之儀第39章 凌辱之恨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31章 姐夫!姐夫!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0章 東胡王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45章 廢皇后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72章 龍城到了!第65章 血染大漠第2章 一鳴驚人第37章 挑戰墨家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64章 來得好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16章 自尋死路第59章 一把大火第71章 暴打樑王第57章 惡有惡報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7章 升任校尉第6章 殺戮時刻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75章 漢奸第1章 豪門公子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14章 未來之路第8章 亮劍第93章 李廣神威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99章 宣示兵威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5章 曹壽逼婚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7章 接納第92章 魂兮歸來
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94章 留侯兵法第47章 少年天子第85章 王對王第12章 一山二虎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25章 徹夜激戰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78章 敵變我變第55章 新軍之威第58章 束手無策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4章 完勝第50章 威力無窮第17章 喜悅無邊第93章 功德圓滿第81章 破敵之策第34章 趙過第24章 就此了結第57章 惡有惡報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25章 箭術訓練第70章 一舉成擒第65章 公主遇刺第78章 敵變我變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86章 落荒而逃第2章 一鳴驚人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21章 由不得你第9章 定計第37章 匈奴第97章 喜得寶駒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98章 張騫出使第16章 自尋死路第79章 完勝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36章 弩陣第17章 升任校尉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24章 就此了結第72章 龍城到了!第36章 正式練兵第78章 殺雞儆猴第60章 怒火滔天第28章 獻俘之儀第39章 凌辱之恨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31章 姐夫!姐夫!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0章 東胡王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45章 廢皇后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72章 龍城到了!第65章 血染大漠第2章 一鳴驚人第37章 挑戰墨家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64章 來得好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16章 自尋死路第59章 一把大火第71章 暴打樑王第57章 惡有惡報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7章 升任校尉第6章 殺戮時刻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75章 漢奸第1章 豪門公子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14章 未來之路第8章 亮劍第93章 李廣神威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99章 宣示兵威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5章 曹壽逼婚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7章 接納第92章 魂兮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