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漢家盛典(下)

“漢軍威武”這四個字,雖是漢軍的戰號,卻是他們英勇行動的最好讚美。景帝這一吼,切合時宜。所有人,不分男女貴賤,打從內心贊同他的吼聲,無不是跟着吶喊。

只有這吼聲,才能表達他們對漢軍英勇行動的讚美之情!

樑王給景帝打壓,淮南王劉安暗藏不臣之心,竇彰祖對周陽很不爽。許昌更是當着漢軍的面丟臉。可是,此時此刻,他們真心讚美漢軍!

“漢軍威武!”

無盡的吶喊,不計其數的胳膊在揮舞,吶喊聲整整持續了一盞茶時分。方纔停歇下來。

吼聲雖歇,人們的熱情卻沒有消褪。景帝摸摸臉蛋,有些發燙,漢軍的戰號如此具有魅力,很能振奮人心。

“好兒郎!好兒郎!”筍太后更是不住誇讚,一張嘴哪裡合得攏,這絕對是她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刻:“先帝呀,你有個好兒子,洗雪了漢家恥辱!你在天之靈有知,足以自慰了!”

說到動情時,眼中涌出了淚水。

平城之恥,高後之侮,一直是漢朝皇帝的心病,爲了洗雪這一恥辱。他們彈精竭慮,就是沒有成功。如今,終於洗雪,文帝作爲景帝的父親,若是九泉之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獻捷之儀,開始!”冀嬰扯起嗓子大吼,右臂舉得老高,重重的揮了下去。

他的話音一落,全場安靜,只有寒風掠過的嗚嗚聲,所有人的目嚨,集中到周陽身上了。

獻捷之儀是這次慶典的重頭允戲,也是最振奮人心的部分,雖然沒有人說話,卻是激動不已,緊緊的握起了拳頭。

周陽他們選了一個高喉嚨大嗓子的人來唱禮,這個人就是飛將軍李廣了。

在這種盛典中唱禮。那是何等的榮耀,程不識不甘給李廣搶了去。爭着要來唱市。他的喉嚨也挺大。周陽他們有些難決,最後還是他和李廣決定二人比試一番,誰的喉嚨大誰就唱禮。爲了比出嗓門大二人對着空氣嗥了半天,誰也不讓誰,最後還是李廣勝上一籌,程不識只好遵守諾言,讓李廣唱禮了。

首先要進獻的就是單于的王旗。王旗是單于最有名的象徵,只要有王旗的地方就有單于,是以王旗排在第一位。

趙破奴把王旗遞給周陽,退到後面去了。周陽接過王旗,舉在手裡。

李廣開始唱禮:“進獻單于王旗一面!”

聲音洪亮,好象洪鐘大呂,遠遠傳了開去,良久不絕。

“大漢萬歲!”

剛剛安靜下來的長安,又沸騰了。人們再一次吶喊起來,揮着胳膊。盡情的渲泄着心中的激情。

王旗是單于的象徵,進獻王旗。那是最好的禮物,誰能不激動呢?景帝眼裡涌出了淚花,激動得身子有些發顫,雙手緊握着,大步一邁,快步衝了出去。

按照司儀,景帝站在城樓上,自有人把王旗扛到他跟前,他用不着自己跑下來。可是。景帝激動難已。竟然要自己去接王旗。

不要說景帝激動。誰個不激動?

樑王緊咬着嘴脣,一雙虎目中精光暴射,死盯着王旗,雙手緊握成拳。用力過度。手背發青了。要是自己是皇帝。周陽把這面王旗交到自己手裡。那該多好!自己一定會成爲千古有名的聖君!

淮南姜劉安不再是那般矜持。恨不得代景帝而受之。

“皇上,你快去呀!快去接旗呀!”塞太后激動不已,不住催促起來。

“阿母,皇上去了!去了!”館陶公主眼裡噙着淚水,強忍着沒有流出來。

她雖是女兒身,也是天家血脈。漢家的恥辱得雪,她萬分歡喜,說話有些發顫。

景帝那不是走,那是在飛。從城樓上飛下來,再從宮裡飛到城門口。進周陽飛來,遠遠就嚷了起來:“周陽,打得好!將士們,打得好!”

“皇上萬歲!”將士們齊聲歡呼。

景帝來到周陽面前,雙手伸得老長,要把王旗搶過來。

周陽卻是握在手裡,大聲道:“皇上,周陽奉旨統兵,擊敗匈奴,繳獲單于王旗一面,進獻皇上!”

景帝太想把王旗舉在手裡了,可是,這禮節是他首肯了的,只得強抑激動,等周陽說完。周陽話音一落,景帝手一伸,就把王旗搶了過來。雙手使勁揮舞着。

“呼呼!”王旗發出聲響,好不響亮。

“大漢萬歲!”一片山呼海嘯般的吼聲響起。

景帝熱情高漲,久久不能平息。把王旗一遍又一遍的揮動,瞧他那架勢,真恨不得揮個一天一夜。

他揮動了多久,“大漢萬歲”的吼聲就持續了多久。

終於。終於,景帝清醒過來。還有好多儀式沒有進行。這不過是獻捷儀式的開始罷了,稍抑興奮之情,舉着狼旗,從城門進入未央宮,快步登上城樓。

“快,奏樂!”

竇嬰這才記起。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給他忘了。那就是奏樂。竇嬰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也是禁受不住激動的衝擊,竟然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編鐘聲響起,清越不乏雄壯,悠揚動聽。

景帝登上城樓,朝下一望,只見不計其數的百姓,伸長了脖子,打量

,萬用心,眼瞪瞪得滾圓,不想放討任何個細當皇帝,什麼時間最歡喜?功成之際最是歡喜!這一刻,景帝彷彿是聖君,輕飄飄的。

“大漢的子民們:匈奴橫行。困高祖於平城,遺書侮高後,此恥此辱。傾盡黃河之水也是洗刷不清!”景帝吸口氣,強抑一下激動的心神。開始了話:“數十年來,大漢不忘雪恥,然未能成!天佑大漢。周陽統兵,將士用命,長城破敵,斬首四十餘萬,繳獲無數此王旗碎於闕前!”

使勁一拋。彷彿漢朝的恥辱隨着這一拋全給拋卻一般,輕鬆異常。

王旗在寒風中招展,緩緩飄落,砸在地上,發出“砰。的一聲響。

王旗僕,匈奴破。這是一個很好的預示

“大漢萬歲!”

百姓發出驚天動地的吼聲。這次,人們不再是揮着胳膊吶喊,而是歡呼雀躍,蹦跳不已。

樑王不住蹦跳,歡喜得象個小孩子;劉安一把擁住旁邊的劉姓王爺。不住捶着他的肩背;復太后手中的龍頭拐技重重點在地上,不住跳動;館陶公主一雙玉足重重蹬在地上。揮着胳膊大叫大嚷;阿嬌拍着手。轉起了圈子;劉榮更是想從城樓上跳下去;劉敵身子後仰,成了一個弓形,嘴巴張開,大聲吼叫。一雙拳頭用力的揮動着,

在這一刻,人們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演泄激動與激情!

景帝一雙拳頭高舉着,脖子仰着,大嘴裂並,沖天一聲大嗥“啊!”

彷彿不把天震塌不罷休似的!

歡呼聲持續了許久許久,方纔漸漸停歇下來。

這儀式與竇嬰的安排大相徑庭。適才竇嬰忘了叫奏樂,這一次,將士們竟然忘了把手中的匈奴狼旗扔掉。

%,正

吼聲平息乍來,將士們這才記起。舉着狼旗,來到王旗前,扔了過去。一面又一面狼旗扔出,引來百姓陣陣歡呼聲。不多一會兒,王旗就給狼旗蓋住了。

王旗,匈奴單于的象徵。王旗所到之處,必是一片吶喊聲。如今。王旗給淹沒,其使命已經終結!

這是漢朝大勝的最好象徵!

景帝摸摸額頭。滾燙滾燙的。這勝利真是激動人心啊!

哦,還有儀式要進行,景帝快步下了城樓,來到周陽面前站定。

“獻卓於王座!”李廣的吼聲響起,如雷鳴般。遠遠傳了開去。

“大漢萬歲!”

百姓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

王座金光閃閃,很是漂亮。漢軍繳獲後。好好清理了一通。王座上的金鷹栩栩如生,振翅騰空,似欲破空而去,引來百姓一片讚歎聲。

“皇上,這是匈奴單于的王座,獻於皇上!”周陽站到王座旁邊。

王座,是匈奴單于的寶座。匈奴的軍令政令就是從這裡發出的,連這都繳獲了,其意義有多重大。可想而知了。

景帝紅光滿面,興奮得不住搓手。一個勁的道:“好!好!好!”

一雙大手在王座上撫摸起來。不住眯眼睛。

撫摸敵人的寶座,那是何等的快意啊!

這一刻,景帝心中的激動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歡喜到無以復加。太過激動,竟然忘了王座太重,無法搬動,猛的抱住王座,就要搬到城樓上,再砸下來。

要是把王座從城樓上砸下來,那和摔下王旗一般,讓人振奮。

猛一用力,竟然沒有抱起來,這才記起王座太沉,搬不動,只好作罷。

繳獲單于的王座,絕對是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景帝彷彿在撫摸情人似的。一再撫摸,越撫摸越開心。眉頭散開,濃黑的眉毛狠狠向上翻。他真想放聲歌唱。

樑王一雙虎目緊盯着王座,眼裡精光暴射。要是接受獻捷的不是景帝,而是他,那該多好!當皇帝的感覺。還真是好!

淮南王劉安一雙眼裡盡是精光,他的想法和樑王差不多。

終於。景帝停了下來,不再撫摸,該走進行下一項的時候了。

“獻王帳!”李廣的聲音傳開,又是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吼聲響起。

王帳放在車上。本是收好的。現在要獻給景帝。就要支起來。王帳雖大,馳道夠寬,完全放得下。漢軍將士們興奮異常,手腳麻利的支王帳,這事,他們練了很久,早就很熟練了。

王帳一支起來。再把帳頂金鷹放上去,和軍臣單于當日所用王帳一般無二,氣勢恢宏,極是不凡,又是引得百姓一陣歡呼。

“皇上,這是匈奴單于的王座。將士們繳獲。獻於皇上!”周陽獻捷。

“哈哈!王帳啊王帳”。景帝以詩人般的美妙口吻道:“單于就是在此帳中。坐在王座上,發號施令。破東胡,走月氏,縱兵擄掠大漢。如今,王帳爲將士們繳獲,王座也在,單于還拿什麼去發號施令?哈哈”。

暢笑聲中,景帝快步進了王帳。

這次,百姓沒有歡呼,而是伸長了脖子,緊盯着王帳。

此時此刻,他們最想有一雙“透視眼。”能看穿王帳,就能把景帝在王帳中的一舉一動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周陽、李廣、程不識、周亞夫他們陪同景帝進了王帳。

景帝略一掃視,指着放王座的的方道:“單于一定是在這裡發號施令的,匈奴的大臣們,是在這裡覲見單于仇品了王帳,沒有了王座一一一哈呤!”匈奴的王帳相當於漢朝的宮殿,失去了王帳,相當於丟了宮殿,要景帝不歡喜都不行。

景帝興致高昂。在王帳中這裡瞧瞧。那裡看看,不時點評幾句,更多的卻是大笑。足足一盞茶時分。這纔出了王帳。

他一出來,百姓齊聲歡呼。唯一的遺憾,就是無法知道景帝在王帳中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這也不要緊,只要是歡喜事兒就成。

周耳旺揮手,漢軍將士開始拆王帳。他們的動作麻利,很快就拆了下來。搬到車上放好。

“獻寶駒!”李廣再次唱禮了。

周陽牽着追風寶駒,來到景帝面前。追風寶駒不時嘶鳴。彷彿在抗議周陽的舉動。

“皇上,這是單于的坐騎。追風寶駒,爲飛將軍繳獲!”周陽獻馬了。

李廣一聽這話,紅光滿面。雖然沒有抓住單于,可是,把單于追剩走投無路的程度,那是千古佳話,一定會永遠流傳。

“好馬呀好馬”。景帝很是讚賞的打量着追風寶駒,接過繮繩。

“匈奴盛產寶馬,真是名不虛傳!”景帝饒有興致的道:“上次,雁門之戰,周陽繳獲了單于的一匹坐騎。赤電。這纔多少時間,單于竟然又有了一匹不在赤電之下的寶駒。單于的坐騎再多,也不夠你們繳獲!哈哈!,

這話有調侃之意,更多的是自豪,拈着鬍鬚道:“爲將者,必要寶駒。聯把追風寶駒賜於周陽!”

周陽威名正盛,風頭正健,人們是巴不得他擁有追風寶駒,齊聲歡呼。代周陽高興。

“謝皇上!”對追風寶駒,周陽很是喜歡,一聽這話,忙謝過景帝。

景帝把緣繩遞給周陽,勉勵道:“紅粉贈佳人,寶劍贈烈士寶馬配英雄。周陽,你騎着此馬,爲大漢建功立業去吧!”

在獻捷之時,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如此勉勵。比起千篇萬篇煌煌之言,更加激動人心,周陽大是感動:“謝皇上嘉勉”。

接過繮繩,右手撫着追風寶駒,追風寶駒不住在周陽身上蹭着,甚是歡悅。

景帝笑道:“你們一人一馬,還真是相得!爲將者,最難得的就是一匹良騾,你們越是相得,越是好!”

“律律”。

追風寶駒引頸長嘶,神駿不凡。引得戰馬齊鳴,好一派肅殺之氣。

今天這獻捷儀式真是天作之合,連戰馬都如此湊趣,景帝歡愉難言。不住點頭。讚賞不已:“好馬,好馬!竟然通靈性”。

“真是匹好馬!”淮南王劉安眼裡全是豔慕之光,不住搖頭,嘆道:“可惜,可惜!”

“淮南王,你是在惋惜此馬歸了周陽,沒歸你,是吧?”樑王看着劉安,嘴角一裂:“寶馬配英雄,如此良撰。歸周陽正當如是!”

話中帶着譏嘲之意,有些瞧不起劉安,意思是在說,你還不是英雄。不配此馬。劉安自視極高,哪裡受得了這話,想發作,又惹不起粱王,只好忍了。

“獻俘!”李廣開始唱禮了。

周陽手一揮。漢軍將士押着右大將一衆俘虜過來。

右大期氐垂着頭,大氣都不敢出。噤若寒蟬,走路都有些發抖。

他一向不把漢人放在眼裡,死在他刀下的漢朝百姓不知道有多少。自從他做了俘虜以後。方纔知道漢朝有多強大,漢人有多可怕。別的不說,光是今天聽這吼聲就足以讓他心膽俱裂,那是用心在吼,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皇上,這是匈奴右大將”。周陽指着右大將。

右大將押來長安,景帝抽空見過。當然。景帝見他。那是爲了發泄。發泄數十年積累的怒火與憤怒。當時,景帝發作,右大將只有求饒的份。

景帝如今對右大將沒什麼興趣了。一揮手,漢軍將士押着他下去。

這一仗,抓的俘虜不少,不可能全部押來,只是選了數百人,在漢軍的押解下,一一從景帝身前經過。個個低垂着頭,昔日砍殺漢朝百姓的兇焰全然沒有了。

等匈奴過完,獻捷禮成。景帝一招手,過來雜役,把王座、王帳搬進未央宮去了。

“大漢萬歲”。

百姓齊聲歡呼。聲浪直上雲霄,浮雲震裂。

獻捷市雖完了,慶典並沒有完。景帝一招手。春陀牽着赤電過來。赤電馬在上次的雁門大戰中給周陽繳獲。送到長安,就成了景帝的坐騎。

對這匹馬,景帝萬分喜愛。

從春陀手裡接過繮繩,景帝翻身上馬。

接下來。該是檢閱軍隊的時間。周陽這個統帥自然是要陪同的,飛身上了追風寶駒,策馬來到景帝身後。停了下來。

李廣、程不識他們全部上馬,指揮漢軍將士列陣。

漢軍刮練有素,列陣很是迅速。只一會兒功夫,一陣龐大的軍陣就出陣了,分列於馳道兩廂,中間是一條通道,供景帝馳馬。

,正

雖是在接受景帝這個最高統帥的檢閱,漢軍依然是人如龍,馬如虎。氣貫長虹,殺氣騰騰,彷彿在上戰場一般。

景帝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不住領首。

有此等猛士,何愁匈奴不破!

第29章 顛倒黑白第28章 氣死你第18章 別無選擇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18章 阿嬌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15章 再戰匈奴第12章 一山二虎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6章 自尋死路第11章 初戰告捷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04 單于復位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01 橫渡絕域第61章 晴天霹靂第101 橫渡絕域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11章 滅東胡(中)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2章 冤家聚頭第73章 大軍壓境第17章 升任校尉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53章 調兵遣將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18章 阿嬌第38章 鴻瓴急使第68章 妙計惑敵第2章 冤家聚頭第35章 中華瑰寶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12章 留侯世家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3章 魔鬼訓練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85章 奏凱而還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55章 萬事俱備第39章 滿藏而歸第56章 一網打盡第41章 深入大漠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80章 一個不留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1章 秦皇雄風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1章 由不得你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55章 萬事俱備第5章 萬戶侯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91章 瘋狂吧第16章 自尋死路第57章 誓師北征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6章 歡喜無邊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86章 落荒而逃第55章 萬事俱備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18章 阿嬌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52章 屠殺,開始!第86章 落荒而逃第31章 姐夫!姐夫!第27章 舉國歡騰第18章 主父偃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30章 勝利果實第12章 留侯世家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4章 建功第20章 漢武帝第14章 寒士風骨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6章 風雲突變第15章 曹壽逼婚第14章 完勝第102 窮途末路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3章 賜爵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8章 主父偃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6章 成人教育第12章 一山二虎
第29章 顛倒黑白第28章 氣死你第18章 別無選擇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18章 阿嬌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15章 再戰匈奴第12章 一山二虎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6章 自尋死路第11章 初戰告捷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04 單于復位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01 橫渡絕域第61章 晴天霹靂第101 橫渡絕域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11章 滅東胡(中)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2章 冤家聚頭第73章 大軍壓境第17章 升任校尉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53章 調兵遣將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18章 阿嬌第38章 鴻瓴急使第68章 妙計惑敵第2章 冤家聚頭第35章 中華瑰寶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12章 留侯世家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3章 魔鬼訓練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85章 奏凱而還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55章 萬事俱備第39章 滿藏而歸第56章 一網打盡第41章 深入大漠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80章 一個不留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1章 秦皇雄風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1章 由不得你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55章 萬事俱備第5章 萬戶侯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91章 瘋狂吧第16章 自尋死路第57章 誓師北征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6章 歡喜無邊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86章 落荒而逃第55章 萬事俱備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18章 阿嬌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52章 屠殺,開始!第86章 落荒而逃第31章 姐夫!姐夫!第27章 舉國歡騰第18章 主父偃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30章 勝利果實第12章 留侯世家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4章 建功第20章 漢武帝第14章 寒士風骨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6章 風雲突變第15章 曹壽逼婚第14章 完勝第102 窮途末路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3章 賜爵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8章 主父偃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6章 成人教育第12章 一山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