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嚇破你的膽

…次攻城雖然傷十不小一,比起他率領的大軍,不討是肌 而已,除了讓他惋惜不能立即雪恥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表示。

軍臣單于決心今日休整,明日再攻城。軍令一傳下,匈奴開始安營。仍是把營地紮在上次紮營地方,就是那塊地勢稍低的低窪之處。

上次的雁門大戰,軍臣單于十幾萬本部精銳在這裡慘敗,原因在於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限制了騎兵的發揮。這一次,他完全不必擔心歷史會重演,因爲這是秋季。在北方,就沒有聽說過秋季會降暴雨的事情。

北方的秋季,天高物燥,並非沒有雨,只是雨很少,更不可能有暴雨。

一紮下營盤,軍臣單于立即把伊稚斜和一衆大臣召集到王帳中。匈奴沒多少事務,哪怕是行軍打仗,事情也不多,單于找他們來,一定是飲酒打發時間。大臣們人人如此想,然而,他們到來後,並沒有見到想象中的馬奶子、羊肉,面對的卻是軍臣單于那張陰沉的臉。

“就是在這裡,本單于兵敗!”軍臣單于直言不諱,聳調有些高,很是激動:“那是本單于有生以來,最爲慘痛的教!本單于打過月氏、打過東胡,打過漢人,就沒有敗得那麼慘!你們知道原因嗎?”

“大單于不必介懷,要不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一場暴雨,大單于也不會敗。”

立即有大臣好言安慰起來。

這話,正是一衆大臣要說的,不住附和。

“放屁!”

軍臣單于暴喝一聲,打斷他們的寬解之詞:“那是周陽狡猾,他故意把進攻的時間改在暴雨之時。他知道,大匈奴的勇士在暴雨中,在泥濘中,發揮不出威力。他就一直等,一直等,等到暴雨來了,他再動手。他狡猾得象草原上的狼!他比草原上的狼還要狡猾!”

彷彿意猶未盡,這才最後補充了一句周陽比狼還要狡猾的話。

上次戰敗之後,軍臣單于先是覺得很委屈,是天公不作美。經過與周陽的多次交手,他越來越發現,周陽很不容易對付,最後方纔明白。纔有這番深刻的認識。

匈奴大臣中,不乏明悟之人,深知軍臣單于說得很對,默不作聲。

軍臣單于眼裡厲芒一閃:“你們可知周陽在哪裡?”

這問題誰也不知道,一衆大臣無法作答。

“本單于也不知道他在哪裡。可是,本單于知道他一定不在雁門城裡。

”軍臣單于說到此處,反倒是冷靜下來了:“就是本單于處在周陽的位置,也不會在雁門城,更不會在別的城池裡,一定會把騎兵調到別的地方隱藏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騎兵的威力,攻擊大匈奴。漢人的騎兵雖不多。其打法卻是今非昔比,戰力很強。”

周陽斷匈奴輻重那一戰,周陽只用七千騎兵,就打得軍臣單于硬是收不攏軍隊。他可是十萬大軍,雖是給馬羣衝亂了陣勢,漫山遍野都是匈奴,要收攏,不會費太多的事。可是,在周陽的進攻面前,他硬是沒有重整陣勢,最後只有落荒而逃的份。

這說明了什麼?除了周陽的指揮靈活及時以外,還有漢朝騎兵驚人的戰力。

更別說,伊稚斜的五千騎兵,只一個回合就給三千建章軍殺得大敗,漢軍的四重打擊讓他印象深刻。

軍臣單于雖是很不想承認,卻不得不承認,漢朝騎兵的戰力大爲不同了。

“你們必須多派偵騎,把周陽給我找出來!他就是躲到天上去了,你就得變成鷹,揪下來!他就是變成水裡的魚,你就得變成水獺,給我抓上岸!”軍臣單于大聲吼叫。

匈奴都是騎兵,軍臣單于當然知道一萬漢朝騎兵放到野外的威脅有多大,更別說還是具有四重打擊能力的騎兵。這一萬,就相當於數萬,他不能不重視。

當然,要是他知道周廖手裡的王牌是弩陣,而非騎兵的話,他就不會如此處置了,要麼集中所有的兵力,要麼就是趕緊撤。

弩,對於匈奴來說,那是無解的。不論匈奴如何勇猛,騎射如何了得,遇到弩,只有給屠殺的份。

“你們馬上派人去砍樹,做寨柵,立營盤,防止漢人偷襲。”軍臣單于眼裡噴着怒火,咬牙切齒的說出“偷襲”二字。

安陶之戰,漢軍偷襲了伊稚斜的營地,使得伊稚斜傷亡慘重。第二次偷襲,那就更加了得,數十萬牧民、數百萬牛羊化爲恢燼,一想起這兩個字,軍臣單于的怒火就上涌。

“做寨柵?”

大臣們驚訝不置,齊聲反對:“大單于,那是漢人的羊圈,大匈奴不需要羊圈!”

“胡說!”軍臣單于虎目圓瞪,怒斥起來:“漢人的羊圈也有一樣好處,可以使羊不被狼叼走!周陽的騎兵動向不明,要是他趁着你們睡着了的時候,突然殺來,你們還有命麼?那可是一萬,裝備了手弩、弓箭、長矛、劍的騎兵。你們交過手嗎?左蠢王的五千精銳,給三千漢軍一個照面打得大敗。”

伊稚斜臉一紅,昂起的頭顱低了下來。

那一戰,早就在匈奴中傳開了,大臣們不敢再說話,只得奉命辦事。

於是乎,一“其數的匈奴揮着彎刀。到外砍樹,做寨日落則出巨大的營般,連綿數十里,給寨柵保護起來。

雁門城頭上,漢軍看着城下的匈奴營寨,驚奇得眼珠都差點掉在地上了。

匈奴紮營,歷來是不需要塞柵的,竟然立起了寨柵,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匈奴罵我們的寨柵是我們的羊圈,匈奴怎麼又要羊圈了呢?”李當戶一雙眼睛瞪得老大,下巴都抵在城牆上了。

“那是單于給大帥嚇破了膽,怕我們偷襲”。李廣不愧是名將,一語道破軍臣單于用意。

“哈哈!”

李廣格着鬍鬚,開懷大笑。

還有比嚇破單于的膽更讓人開心的麼?

次日,天明以後,軍臣單于指揮兵士攻城。李廣守得鐵桶似的,除了徒增傷亡以外,根本就攻不上城頭。

然而,軍臣單于毫不動搖,命令匈奴猛攻,一天兩天三兩”時間在攻城與守城中過去。

熾熾默

雁門城西,三百多裡外,有一座大山,叫“緣胡止此山綿延兩百里,多樹林山谷,更難得是離定襄郡很近,而且其地理位置稍在定襄郡後方,不易爲匈奴發現。

軍臣單于雖是偵騎四出,四處查探周陽的動向,把雁門附近的止。山水水,低窪溼地翻了個遍,也是沒有找到周陽。

他無論如何也是想不到,周陽會把弩陣和一萬騎兵藏在此山中。按照他的設想,周陽把騎兵放在野外,可以相機打擊他的軍隊,一定是藏在他的後方。

正是基於這一設想,他重點撥尋的地方就是他的背後,卻是一無所獲。

弩陣有數萬人,數萬匹戰馬,機動性不在騎兵之下,藏在緣胡山中,要想出擊,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不被匈奴找到。

對於軍臣單于的舉動,周陽有所預料。吃了那麼大的虧,他要是不注意漢朝騎兵的動向,就不配做單于了。偵騎四處,是必然的結果,不得不防。

此時的周陽,靠在樹幹上,嘴裡叼着一截草莖,閉上眼睛,打起了瞌睡,鼻息微微。山中隱藏的日子就是枯燥,沒事做,除了吃喝就是睡覺。

旁邊一顆樹下,公孫賀打着呼嚕,整得山響,好象大白天是晚上似的。

腳步聲響,周陽睜開眼,只見趙破奴快步過來。要說忙碌,就是趙破奴最忙了,他要負責打探匈奴動向,要負責聯繫各部,整天裡忙前忙後,一天要多次向周陽稟報戰事。

“趙破奴,有什麼事?”

周陽還沒有開口,呼嚕驟停,公孫賀揉着眼睛,發問了。

別看公孫賀的呼嚕跟打雷似的,警懼性高着呢。

“稟大帥,飛將軍飛鷹傳訊。”趙破奴把手中一根精緻的銅管遞給周陽。

周陽接過,從銅管裡抽出一束絹帛,展開來,不過巴掌大一塊,上面寫滿了字。

“大帥,飛將軍怎麼說?。公孫賀一邊湊過來,一邊問。

“老樣子。他一是稟報戰果,今天又讓匈奴死傷數千。二是問什麼時間對付單于,他真是心急呀周陽最後埋怨一句。

“飛將軍就那性子。他的性子跟他的箭一樣,等不得公孫賀笑着接過絹帛,看了遍,笑道:“也不能全怪飛將軍,我都想問大帥,什麼時間出擊。我們有騎兵,有弩陣,只要我們一出,必是石破天驚”。

“是呀!大帥,什麼時間出擊呀?”趙破奴也有些意動:“在山中的日子很無聊,弟兄們整日裡除了吃,就是睡,早就憋得難受了。如今,弟兄們說得最多的就是,要打匈奴”。

“要打好奴,還不簡單週陽卻是搖頭:“五十萬匈奴,還怕沒有你們打的?憋得越是慌,手越是癢,到時打起來,越是狠!”

“呃!”公孫賀嘴?發出一陣磨牙的聲音,憋兵憋將的事情 他還是頭一回聽說。

周陽接着往下說道:“只要單于手裡有肉乾,他就不會撤。再耗耗,把他的肉乾得差不多了。他的銳氣也就快用光了。到那時,我們再出擊,一定打得他慘敗”。

從理智上說,利用漢朝的堅城消耗匈奴的銳氣,拖垮其軍心。使其士氣低落,這是很好的成算。可是,從感情上來說,他們還是希望現在就打匈奴。

戰場上,需要的是理智,而不是感情。公孫姿和趙破奴只好剋制自己。

公孫賀靠在樹幹上,嘆口氣道:“大帥,你可知道,天下間多少雙眼睛在盯着咱們?”

“他們愛盯着就盯着。”周陽卻是淡淡的道:“這可是打仗,不能因爲他們盯着,我就提前行動。最好的戰機不出現,我是不會動的!”

“皇上呀,可有得一通好等了!”

公孫賀感慨一句,閉上了眼睛,不久又打起了呼嚕。

默熾聯

真讓公孫賀說中了,此時的景帝異常焦慮。

未央宮,養心殿。

景帝一身燕居之服,並沒有象往常一樣跪坐在矮几上閉目養神,而是不住踱圈子,時而仰首望着殿頂的斗拱,時而雙手互擊,時而停下來凝思,時而”,諸般焦慮的舉動與表情盡現

春陀侍立在側,只有乾瞪眼的份,卻是不敢寬解一句。

他追隨景帝多年,從未見過景帝如此焦慮不堪。就是七國之亂時,景帝也沒有這麼焦慮。

仔細想想,也在情理中。誰叫這是漢匈奴戰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大戰呢?匈奴五十萬大軍壓來,不說別的,光是想想就夠讓人震驚的了。

五十萬大軍,是一個震憾人心的數字!

朝中的大臣,長安的百姓,整個漢朝的百姓,誰個不是翹首以待此戰的結果呢?

就是春陀自己,也是暗中期盼,只是沒有表露出來而已。

“蹬蹬!”

輕微的腳步聲響起,那個中年人出現在殿門口。

景帝好象見到親人似的,衝他一招手:“先生快來!快來!聯正焦慮着呢!”

“見過皇上!”中年人快步上前,衝景帝施禮:“皇上何事焦慮?”

“還不是周陽鬧的。”景帝有些好笑,停了下來:“匈奴五十萬大軍壓到邊境上,他除了派人緊守城池以外,什麼也不作。你說,這讓聯焦慮不焦慮?”

“呵呵!”中年人會心一笑:“皇上。其實,誰都焦慮。莫說別人,就是在下,心裡也盼着快點把匈奴殺敗,好好歡喜一場。可是,那是打仗,急不得,周陽沒動,那是他在等待最佳戰機的出現。”

景帝撫着額頭:“這道理,聯明白。可是,這麼一天兩天三天的等,等呀等呀,總是那麼折磨人。聯今日方纔發現,等待是何等的折磨人!就這十來天功夫,聯感覺象走過了十年,不,二十,不,三十年。”

一連改了幾次口,都不能表達他的焦慮之情。

“皇上,先生託在下帶一句話給皇上。”中年人微微一笑。

“哦。先生有什麼話?”景帝臉色一肅。

“先生說了,此時此刻,皇上一定要沉住氣,寧願等待,也不要遙制前方將士。”中年人眼裡精光一掠而過。

謝先生提醒。先生還是如以前一般,瞭解聯的脾性,怕聯萬一等不起了,就督促周陽出戰,鑄成大錯。”景帝不住點頭:“聯。現在只有等待。”

“皇上,其實,我們都在等待。”中年人笑着道:“就是先生,也在等待。先生說了,這一戰,是他這輩子最難受的時候,這等待就是一種折磨。可是,不能不等呀。我們在等勝利的消息,周陽在等待最佳戰機的出現!只要我們等得起,那麼。匈奴就是必輸無疑!”

“理是這理。”景帝仍是有些遺憾:“可是,還是早點把勝利攥在手裡才能安心!”

這麼大規模的大戰,百年不見得能遇上一次,誰個不是如此想呢?

“先生,改良馬種的事情,先生可願意幫忙?”景帝臉一肅,轉移了話題。

“周陽繳獲了這麼多的匈奴駿馬,正是改良馬種的良機,先生怎能不同意呢?”中年人笑言:“先生不僅同意了,還把門人全部派出來了,協助朝廷。”

“太好了!貴門立派數百年,積累的人才何其多,你們全部出動,這改良馬種的事情,必定成功。”景帝很是歡奮,緊緊一據右拳。

“皇上,這耳是本門數百年來,把人手都派出來啊。”中年人也是興奮:“說到人才,本門的人才可是名垂千古之士者不少。可是,世人多以爲他們不在人世了,卻不知,他們終於本門。”

“要是沒有貴門,怎能保住這些蓋世奇才?”景帝大是贊同這話:“先生

說到這裡,景帝戛然收住話頭,眼裡出現一層霧氣,長嘆一聲:“要不是聯一時失察,鑄成大錯,使先生無法再回到朝廷,要是先生在,那該多好。”

“皇上,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如今,先生執掌本門,一樣可以爲大漢出力。”中年人安慰景帝。

嘆息了一陣,景帝再道:“周陽說的,要爲騎兵打造戰刀一事,先生以爲如何?”

中年人一拍額頭,很是興奮的道:“皇上,這事,本門已經試過了。正如周陽所言,在馬上砍殺,用刀比用劍更方便,更順手。從趙武靈王開始,華夏就在大量使用騎兵,卻沒人如此想過。就是本門,那麼多的千古名士,也是沒有人提過。”

“周陽的眼光獨到,這事得加緊辦了。有了這麼多的駿馬,大漢大量組建騎兵已是箭在弦上了,沒有一把好的戰刀,那怎麼成?”景帝很是欣慰的道:“等大漢的騎兵練成,聯就用不着象今日這般,耐心的等待。”

騎兵是漢朝的短板,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冉陽,要是有一支強大的騎兵在手,周陽就可以和匈奴硬撼,不必把匈奴放到長城以南,放到漢朝城池下了。

利用漢朝的堅城蔣耗匈奴,固然是不錯的謀劃,其代價也不城外的千萬間房屋,因此而化爲灰燼,多少田地被毀。

這都是因爲騎兵不行造成的。若是真要把騎兵練好了,在長城以北打,追入大漠都不是問題。

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72章 動手了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98章 張騫出使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1章 迷惑匈奴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60章 怒火滔天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3章 舌戰羣臣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92章 魂兮歸來第45章 始皇憾事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53章 始皇遺詔第38章 鴻瓴急使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章 要變天了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50章 威力無窮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40章 奔赴邊關第10章 東胡王第54章 始皇偉哉第51章 迷惑匈奴第21章 大有收穫第49章 改弦更張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26章 自卑否?第59章 一把大火第71章 萬衆矚目第8章 亮劍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95章 漢家兒郎第64章 來得好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90章 景帝下葬第31章 反目成仇第50章 一言而決第53章 始皇遺詔第45章 廢皇后第53章 一個不留第9章 家第32章 肩負重任第101 橫渡絕域第26章 自卑否?第18章 阿嬌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52章 屠殺,開始!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34章 說聲謝謝第35章 中華瑰寶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3章 無敵大軍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61章 希望破滅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9章 樑王賀禮第65章 公主遇刺第47章 絕世之兵第1章 門庭若市第64章 血染大漠第28章 氣死你第58章 大舉南下第36章 調教阿嬌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50章 一言而決第93章 李廣神威第8章 始皇遺策第23章 毒計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29章 顛倒黑白第76章 血!血!血!(上)第11章 福兮禍兮第18章 別無選擇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47章 絕世之兵第2章 大義?親情?第18章 主父偃第72章 龍城到了!第56章 一網打盡第85章 王對王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19章 千年大計(上)
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72章 動手了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98章 張騫出使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1章 迷惑匈奴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60章 怒火滔天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3章 舌戰羣臣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92章 魂兮歸來第45章 始皇憾事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53章 始皇遺詔第38章 鴻瓴急使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章 要變天了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50章 威力無窮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40章 奔赴邊關第10章 東胡王第54章 始皇偉哉第51章 迷惑匈奴第21章 大有收穫第49章 改弦更張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26章 自卑否?第59章 一把大火第71章 萬衆矚目第8章 亮劍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95章 漢家兒郎第64章 來得好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90章 景帝下葬第31章 反目成仇第50章 一言而決第53章 始皇遺詔第45章 廢皇后第53章 一個不留第9章 家第32章 肩負重任第101 橫渡絕域第26章 自卑否?第18章 阿嬌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52章 屠殺,開始!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34章 說聲謝謝第35章 中華瑰寶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3章 無敵大軍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61章 希望破滅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9章 樑王賀禮第65章 公主遇刺第47章 絕世之兵第1章 門庭若市第64章 血染大漠第28章 氣死你第58章 大舉南下第36章 調教阿嬌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50章 一言而決第93章 李廣神威第8章 始皇遺策第23章 毒計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29章 顛倒黑白第76章 血!血!血!(上)第11章 福兮禍兮第18章 別無選擇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47章 絕世之兵第2章 大義?親情?第18章 主父偃第72章 龍城到了!第56章 一網打盡第85章 王對王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19章 千年大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