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剿滅烏桓(上)

司陽的帥帳,權破奴與喘噓噓的講來,周陽拿起袋馬懼畢??淨給他:“先喝點,喘口氣。”

“謝大帥!”趙破奴謝一聲,接過馬奶子,一仰脖子,牛飲起來。“咕咕”聲響成一片。比起渴牛喝水還要兇猛。

一袋馬奶子下肚,趙破奴乾燥的喉嚨終於回潤了,這才道:“大帥。烏狂部奉命北上,卻並沒有北去,就在我們前面四百多裡處安營扎塞。”

“他是懼怕匈奴吧?”周陽搖搖頭。臉上掠過一抹譏嘲之色:“物以類聚,鳥以羣分,有什麼樣的主子就有什麼樣的臣子。東胡王膽小怕事,畏懼匈奴。烏桓首領也是如此,東胡不亡,焉有天理?”

“正是如此。”趙破奴點頭贊同道:“烏桓部畏匈奴如虎,不敢北上。”

“大帥,我們怎麼辦?”李廣虎目一挑:“是進軍,還是等匈奴來滅烏祖?”

烏桓部離漢軍不算遠,四百里的路程,以漢軍的速度,一天之後就可以趕到。若漢軍不動手,匈奴趕到,也會動手。

漢軍動不動手,烏掛部都會滅亡。可是,動手與不動手,各有利弊,李廣拿捏不準。

“烏桓還有動靜嗎?”周陽打量着趙破奴。

“稟夫帥,烏祖部如今叫着嚷着,要與大漢決一死戰。”趙破奴大聲回答,嘴角一裂:“不自量力!”

周陽滅掉東胡,那隻動用了數萬軍隊。其餘的漢軍正在渡過饒樂攻。一連兩日方纔全部渡完,是以周陽沒有率領漢軍繼續前進,而是在等待漢軍全部渡過饒樂水。

匈奴離漢軍的位置,已經不遠了,只有一千二三裡的路程,數日功夫罷了。是以。漢軍必須要集中在一起,因爲隨時可能爆發大戰,不能分兵。

即使漢軍分散,也不懼匈奴。可是,由於兵力分散,即使打敗了匈奴,戰果有限,這與周陽要全殲侯產兒軍隊的想法不符。

“那就沒什麼好說的,進軍吧!”周陽手按在刀柄上,眼中光芒閃爍:“烏桓部想要與大漢決一死戰,那就不要讓他們失望!”

烏狂部這是挑釁,漢軍若不剿滅烏極部,就不能震懾東胡各部,漢軍必須以滅掉烏框部。

“諾!”衛青他們轟然領命。

命令傳下,漢軍拔營出發。十萬漢軍開進,好象涌動的海潮,洶涌澎湃,朝着北方洶去。

默以

烏狂營地紮在一塊原野上,方圓數百里。這裡土肥水美草碧,是天然的牧場。白山黑水的東北之地。肥沃的土壤,美麗的原野處處可見。這不過是衆多東胡人嚮往的牧場之一。

東胡習俗與匈奴相近,每逢打仗,軍隊在前面,後面就是不計其數的牧民趕着牛馬跟去。一方面固然是爲了放牧方便,另一方面是爲了戰利品。若是打了勝仗,牧民就會變成強盜,四處擄掠。

烏狂部是東胡的大族,與鮮卑的實力相差不大,有近百萬口衆,十幾萬軍隊,全部駐紮在這裡小帳幕相連,一座接一座,不知道有多少,一眼望不到頭。

在不計其數的帳幕中,有一座帳幕最是顯眼,特別大,這是烏接首領的帳幕。

此時,其帳內聚集了很多人,正在高聲喧嚷。

“大王。我們不能便宜了漢人!”

“一定要與漢人決一死戰!”

“漢人可惡,竟敢滅我東胡!”

周陽滅東胡一事。早已傳了開去。烏桓首領得到消息後,立即召集他的一衆大臣前來商議。

這些人商議來商議去,就一句話。要與漢朝大戰一場,決不能屈服。

烏狂首領是一個五十來歲的男子。碩大的頭顱,明亮的眼睛,一臉的絡腮鬍,一張巨嘴,看上去頗爲威武。

他最想要的,並不是與漢朝大戰。而是另有所圖。這些大臣嚷了半天,卻沒有一個人懂得他的心思。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掃視着羣臣,目光最後落在一個人身上。這個人身形瘦削,約莫三十多歲,一身裘衣皮帽,頭髮披散在腦後,頗似茅山道士。這人只顧喝馬奶子,割食羊肉,卻是一言不發,彷彿這事與他無關似的。

此人叫陸離乞,早年去過漢朝,讀過漢朝的書,懂得漢人的謀略之術。是烏桓首領的心腹謀士。

“陸離先生,你可有話說?”烏祖首領心中驀然一動,開口相詢。

“大王,各位大人說得皆是在理。”陸離乞放下銀刀,抓起一塊布片。擦擦嘴上的油污:“如今,大王被漢人擄去,東胡無主,若大王登高一呼,必是響應無數。若能驅逐漢人,擊敗匈奴,大王必是東胡的王!”

這正是烏桓首領想要的,自打得知東胡王被俘之後,他就一直在做着這個美夢。

雖然東胡如今處於危亡之際,南有漢軍。北有匈奴,覆滅只在指顧間。可是,權力最能誘惑人,就算做一天東胡王,那也是好的,烏狂首領早有此意,只是沒人說出來罷了。

陸離乞這一說,他不由得心花怒放。大是歡喜,拈着鬍鬚:“先生所言極是,可是,漢軍如虎,匈奴如狼,大東胡南北受敵,如何保全?”

陸離乞的聲音徒轉高亢:“大王請想。不論是漢軍,還是匈奴,都有亡我之心,”

“匈奴可恨!漢人可惡!”烏桓首領氣憤憤的罵道。

“漢人更可惡!”

“說是

一衆大臣又叫罵起來了。

在一衆大臣的喝罵聲中,陸離乞接着道:“要想保全大東胡,並非無策,可以驅狠並虎。”

“驅狼並虎?”烏桓首領眉頭一挑,很是不解,問道:“要如何做?”

“匈奴與漢人是生死之敵,他們一見面就會打得不可開交,這就是我們的機會。”陸離乞眼裡閃過一抹的意之色:“大王只需要派出兩個使者,一個去匈奴。一個去漢營,就說大王願歸附他們。”

“住嘴!”

“我們決不投降!”

羣臣一片喝斥聲響起。

“都住口,聽先生說完。”烏桓首領眉頭一挑。似有所悟。

“這歸附,不過是權宜之計。”陸離乞自以爲得計的向後仰仰身子。坐得更舒適些:“等他們兩方打起來。我們再相機行事。哪家處於下風,我們就幫他們。”

“你這什麼說法?幫弱的?”烏祖首領想不明白了。

“大妾請想,若是我們不幫弱的,而是幫強的,他們還會殺得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嗎?”陸離乞反問一句。

“妙計!”

“真是妙計!”

一片讚揚聲響起,出自烏桓君臣之口。

烏桓要想得到最大的利益,只有讓漢軍與匈奴相互消耗,他們打的時間越長,對烏祖越是有利,只有幫實力不濟的一方了。

這一計,的確是妙計。

“那以先生之見,我們先歸附誰呢?”烏祖首領問道。

“誰先到,我們就歸附誰。

”陸離乞眼中閃過一抹狡色:“歸附是爲了保全我們,不要給他們一見面就殺了。當然,要派人向另一方示好。”

“好謀戈 !好謀戈,!”烏框王笑呵呵的。拈着鬍鬚,問道:“誰離我們最近?”

“稟大王,都差不多。”一個親衛進來稟報。

“太好了!”陸離乞叫得山響。不住擊掌:“他們同時到達,對我們最是有利。”

“哈哈!”帳幕中發出一陣狂笑聲。

然而,他們的笑聲還沒有停歇,只見一個親衛急匆匆進來:“稟大王。漢軍逼近!”

“什麼?漢軍逼近?”烏桓首領眼睛瞪得滾圓,有些難以置信:“不是說他們還有些路程嗎?怎麼這麼快?”

“稟大王,漢軍確實到了,就在離我們三十里外。”親衛哪裡知道漢軍爲何突然逼近。

“三十里?”烏桓首領驚呼道:“我們的偵騎呢?爲何不早報?”

三十里的距離,對於四條腿的漢軍來說,那不過是一口氣功夫罷了。漢軍已經逼到家門口了,烏狂方纔偵知。要烏桓首領不驚訝都不行

他的偵騎全給漢軍幹掉了。周陽每次行軍,都要派出精銳的偵騎進行偵察,射殺敵人的偵騎,這次也不例外。

擔任偵騎的漢軍身手極爲了得,騎射嫺熟,其中就有不少建章軍。烏狂部的偵騎哪裡是對手。沒給漢軍直接逼近大營,已經是燒了高香。

“快,派人去見周陽,就說我們烏框部願歸附大漢。”烏狂首領反應過來了。

立時有人騎着駿馬,朝漢軍迎去。

默默

“隆隆!”

如雷的轟鳴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漢軍排着整齊的隊形,朝前開去。濺起大片大片的煙塵,好似垂地的烏雲,遮天蔽日。連陽光都透

過。

周陽騎在追風駒上,揮量着開進的漢軍,大是震憾。

漢軍精神抖擻,膘銳精悍,殺氣騰騰。十萬大軍開進,那是何等的聲威!旗幟漫卷,舒展如畫,人潮涌動,發出如雷的聲響,伴隨着戰馬的嘶鳴,一派肅殺之氣。

“烏祖首領得知我們到了,一定會嚇得屁滾尿流!”李廣打量着開進的漢軍,大是欣慰。

“是呀!我們聲威如此之壯盛。要烏桓不懼都不行!”公孫賀大是贊同李廣的判斷。

“你們錯了,烏桓首領一定會竊喜。”周陽打馬前來,否決了李廣的結論。

“大帥,你料事如神,末將是佩服。可是,這次,末將無論如何不信。”李廣搖着碩大的頭顱,哪裡信了:“我們越是強,烏桓越是要倒黴,他能歡喜得起來嗎?”

“是這理呀!”公孫賀附和一句。

不能怪他們,實在是這個理。任誰都無法否認。

周陽並沒有回答。而是看着一直不說話的衛青,笑道:“衛青,你給他們解釋。”

諾!”衛青應一聲,代周陽解釋:“以烏祖首領想來,我們越是強,對他越是有利,”

“我們明明是要滅他。對他哪有什麼利?越說越繞了!”李廣越聽越糊塗。

“對眼下的烏桓來說,要想保全。唯有左右逢源。”衛青不去理睬李廣的打岔,接着解釋:“一邊派人前來見大帥,聲稱願歸附大漢;另一邊,又派人去見侯產兒,說願歸附匈奴。無論哪一方,都不會對他痛下殺手。他就有機會了。趁着我們與匈奴大戰之機,上下其手,讓我們相互攻殺,拼消耗,他最後來收拾殘局。”

“這不是卞莊刺虎嗎?”李廣恍然大悟,氣憤憤的罵道:“好惡毒的心思。”

“是很惡毒,可是,大帥不會上當!”衛青以此做結。

“對,對!”李廣深表贊同:“大帥已經識破了,哪會上當?

“稟大帥,烏祖來人了。”趙破奴策馬過來稟報。

“這麼快就來了?”公孫賀有些忍不住。

“這不叫快,這叫慢。我們都已經逼近烏桓大營了衛青點評一句:“烏桓首領雖然用對了計謀,可是,這等緩慢,必招滅亡

“叫他過來吧!”周陽微一領首。贊同衛青的點評。漢軍都逼近大營了,烏桓首領才用此謀,這反應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趙破奴應一聲,忙去領人。不一會兒,趙破奴迴轉,跟着一個烏桓人,此人約莫四十上下,一身裘衣皮帽,透着精明,飛身下馬,躬身朝周陽見禮:“見過大帥

“說吧,你有何事?”周陽手中馬鞭輕輕一揮,發出啪的一聲虛響。

“大帥,我烏桓部願歸附大漢!”使者道明來意。

“哈哈!”周陽仰天大笑,手中馬鞭抽在使者肩上:“好啊!此等之事,我哪能不允呢。你回去告訴你們的首領,就說我說的,要他交出軍隊,歸由我統領。”

“大帥,”使者心頭一跳,大感不妙。

軍隊那是烏桓首領的命根子。要他交出軍隊,那不是在要他的命嗎?

“我異給他一盞茶時分決斷,時間一過,我就會進攻!”周陽淡淡的道。

“大帥,這”使者驚訝得說不出話了。

“一個小小的詐降之計,難道我識不破?”周陽冷笑一聲,喝道:“轟出去!”

一隊漢軍兵士過來,把使者轟了出去。

周陽最後這話無異於巨錘撞擊在他心坎上,他滿打滿算,認爲周陽會同意,沒想到,卻是給周陽識破了。他能不心驚嗎?要不是給漢軍兵士推搡着,他會給驚得暈倒在地上。

“哈哈!”身後還傳來李廣他們的譏笑聲。

“傳我號令:擺開陣勢,準備迎戰”。周陽大聲下令。

命令一傳下,漢軍開始列陣。漢軍成陣極爲迅速,不多一會功夫,就結成了陣勢,在周陽的指揮下,龐大的軍陣排山倒海般,朝烏祖的營地壓了上去。

這裡離烏桓營地只有十來裡之程,只需再向前壓上一段距離便可。

默蟻

“大王,此計極妙!”

“只要周陽同意我們歸附,他就死期將近!”

大帳中。烏桓君臣得意的大笑起來。大口喝酒,大口吃冉,快活異常。

此計一旦成功,不僅可以保得烏祖部,還能更進一步,烏祖首領就是東胡的王。他們這些大臣,就是有功之臣。就會有更多的牛羊,更多的奴隸,更多的牧場,前途一片光明。

“來,幹”。烏狂首領舉起金碗。衝一衆大臣遙碰一下。進位當王,那是他的夢想呀。

以前,有東胡王在,他只能想想。如今,東胡王沒了,鮮卑也給削弱了,他不做王還有誰能做?一想起這事,烏祖首領眼裡全是美妙的星星,彷彿他已經當上了東胡王一般。

“幹!”一衆大臣與烏桓首領遙碰一下。大口喝乾。

“稟大王,”那個奉命出使的使者快步進來,跪在地上。

他還沒有說話,烏祖首領就迫不及待的問道:“周陽可允了?哈哈!”

“肯定允了!”一衆大臣極是歡喜。

陸離乞更是得意的抓起一塊羊肉。就往嘴裡塞。

“沒有!”使者兩個字,彷彿焦雷轟於九地之下,震得一衆人耳朵豎起,眼珠瞪出,彷彿石雕一般。

“你說什麼?沒有準?,小烏桓首領半天方纔清醒過來,還以爲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

“是的,大王!周陽識破了!”使者大聲回答。

“胡說!如此妙計,他豈能識破?”陸離乞根本就不信。此人眼高於頂,自認爲才具非凡,要他接受他的計謀給周陽識破了,還真有些

度。

“是真的!”使者忙把經過一說。

烏狂首領潁然坐下,雙目無神。他滿打滿算,周陽一定會接受他的歸附,沒想到竟是這種結果。烏狂的滅亡就在眼前,他如遭雷擊,身子發抖,連話都說不出來。

一衆大臣也是傻眼了。個個成了石雕,適才的歡愉蕩然無存。

“大王,趕緊派人向匈奴投降。”陸離乞最先清醒過來,大聲提醒烏狂首領。

“投降?投降?投降就有活路嗎?”烏狂首領聲若蚊蛇,使勁的揪着頭髮:“那可是十萬漢軍吶!十萬吶!已經到了我們營外,我們拿什麼抵擋?”

那可是十萬精銳漢軍,已經逼到家門口了,以他的軍力,是不可能打得過漢軍的。一陣絕望涌上心頭,他感覺天旋地轉,彷彿世界末日到來似的。

“大王,匈奴離我們不遠,只有一天路程,只要我們能堅守一天,匈奴就能趕到,我們就有希望。”陸離乞大聲道。

漢匈是生死大敵,一見面就會打的你死我活。若是烏祖能堅持下來。匈奴趕到,肯定會與漢軍大戰一場。他們的機會就來了。

一天時間並不算長,他手裡有十幾萬大軍,就是伸長了脖子讓漢軍來砍,也要費一天時間。更別說,這還是堅守,一天不會有問題。想到此處,烏祖首領頓時恢復了生氣:“傳令,準備迎戰!”

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48章 出個主意第51章 災難降臨第54章 卷甲而逃第4章 建功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6章 建章營第21章 公主上門第24章 就此了結第9章 家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8章 阿嬌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22章 匈奴震恐第5章 山雨欲來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22章 偷雞不成第20章 龍城見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11章 滅東胡(上)第39章 凌辱之恨第79章 對陣第22章 匈奴震恐第94章 血染長城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4章 碧血丹心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6章 急風驟雨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27章 接納第89章 單于屈服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37章 挑戰墨家第76章 不戰而退第80章 戰果輝煌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17章 喜悅無邊第87章 長城放歌第45章 始皇憾事第79章 戰果多大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6章 戰力驚人第16章 自尋死路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61章 晴天霹靂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8章 漢武大帝第65章 凱旋歸來第97章 喜得寶駒第51章 災難降臨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90章 臺灣歸降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34章 趙過第18章 阿嬌第3章 李陵第15章 滅門之禍第23章 毒計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89章 單于屈服第40章 人才濟濟第30章 反陰樑王第5章 漢武軼事第17章 升任校尉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15章 怒火沖天第52章 惜別第83章 對陣第97章 喜得寶駒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20章 見面禮第101 橫渡絕域第85章 王對王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2章 衛子夫第13章 英雄末路第83章 收臺灣第86章 直下南越第11章 意外驚喜第40章 緊鑼密鼓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
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48章 出個主意第51章 災難降臨第54章 卷甲而逃第4章 建功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6章 建章營第21章 公主上門第24章 就此了結第9章 家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8章 阿嬌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22章 匈奴震恐第5章 山雨欲來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22章 偷雞不成第20章 龍城見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11章 滅東胡(上)第39章 凌辱之恨第79章 對陣第22章 匈奴震恐第94章 血染長城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4章 碧血丹心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6章 急風驟雨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27章 接納第89章 單于屈服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37章 挑戰墨家第76章 不戰而退第80章 戰果輝煌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17章 喜悅無邊第87章 長城放歌第45章 始皇憾事第79章 戰果多大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6章 戰力驚人第16章 自尋死路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61章 晴天霹靂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8章 漢武大帝第65章 凱旋歸來第97章 喜得寶駒第51章 災難降臨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90章 臺灣歸降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34章 趙過第18章 阿嬌第3章 李陵第15章 滅門之禍第23章 毒計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89章 單于屈服第40章 人才濟濟第30章 反陰樑王第5章 漢武軼事第17章 升任校尉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15章 怒火沖天第52章 惜別第83章 對陣第97章 喜得寶駒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20章 見面禮第101 橫渡絕域第85章 王對王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2章 衛子夫第13章 英雄末路第83章 收臺灣第86章 直下南越第11章 意外驚喜第40章 緊鑼密鼓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