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兵臨城下

霍光也不得不承認,對於東閭薇舉的這個例子,他還真無言以對。因爲歷史上確實有婦好這樣一位女將軍,而且她正是商代中興明君武丁的王后。後世對武丁中興做了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一方面是君主武丁本就是個有才能的明君,另一方面就是他在用人方面的卓越表現,成爲武丁中興的重要因素。

用人方面最顯著的表現就是用了築牆奴隸傅說爲相,而後又用自己的王后婦好爲將。無論是直接啓用奴隸爲相,還是用女子爲將,這都是開創了一個歷史先河,武丁中興在歷史上就是一段傳奇。

“本君說不行就不行。”霍光一句話直接說死,道理講不過的話,霍光也只有以勢壓人了。

“哼,不行就算了。”東閭薇氣鼓鼓的說道,也不再強求,就生氣的離開了。

“呵……一個下人脾氣怎麼比我還大了?”霍光看着東閭薇的背影,有些好笑的小聲嘀咕道。

不過當東閭薇腳步生漸行漸遠時,霍光神色也慢慢變得嚴肅起來,而後小聲自語的說道:“這個女人果然有問題,婦好的事情放在這個時代,許多朝中大臣都不一定知道,她如果是個普通百姓怎麼可能知道的這麼清楚?”

商代武丁時期,距離西漢武帝時期也有近一千年了,這可不是一般平民能知道的。要不是霍光後世的記憶中正巧有關於武丁的一些事情,他都不可能知道歷史上有婦好這麼個人。僅此一點霍光就絕對不相信東閭薇是個普通平民女子。

第二日一早,霍光便大張旗鼓的帶着期門軍出了懷縣,一千人和八百人如果不仔細去數,粗略一看根本看不出有什麼不同,所以到現在也沒人知道霍光這支隊伍其實只有八百人了。

東方朔和李陵留守懷縣,霍光帶上了朱武和霍去病派來的幾個門客,文職的杜延年倒是與霍光同行,因爲霍光覺得有時候多一個人幫忙分析一下,也能夠彌補自己的不足。

霍光出懷縣的時間,正好是高不識抵達州縣的時間。自從州縣被王猛攻取,就一直城門緊閉,連城中的集市也沒有再開,現在就是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也進不去。至於城中富戶這次可是徹底遭殃了,王猛攻下縣城就殺了縣衙官吏,而後攻破城中幾家富戶,將金銀珠寶糧食等物全部據爲己有,那些姿色漂亮的婦人婢女,更是被王猛和手下幾個頭目給瓜分了。

整個州縣都瀰漫着一股恐怖的氣息,平民百姓目前情況還算不錯,不過也開始出現亂匪搶掠**平民的事,所以如今城中家家戶戶都門戶緊閉不敢出去,不過這些人家存糧也不多,到時候就算王猛的亂匪不禍害這些平民,他們也會被活活餓死。

本來一開始這些平民還有些擁護亂匪,有些甚至主動納糧資助亂匪,不過現在這些人都開始盼望朝廷大軍早些來,以前王溫舒暴政雖然也是怨聲載道,可那受牽連的畢竟以富戶豪強爲主,這些平民畢竟沒遭什麼罪,現在亂匪可是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有這種轉變也是正常的。

霍光騎馬走在衆軍前列,今日他也沒穿皮甲,依舊是一身常服,外面套着李妍爲他準備的披風,手中握着繮繩腰間掛着霍去病送他的佩劍。風雪之中霍光的形象與整支軍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過作爲一軍主帥,整個河內諸事的最高決策者,霍光原也沒打算自己親自上陣殺敵,他的身份和角色從一開始就不同於霍去病那樣真正的武將。

霍光帶兵只能以智取勝,自己也不可能親自衝鋒鼓舞士氣。這樣的主帥歷史上其實也不少,最著名的就數漢初的韓信,要說衝鋒陷陣韓信不行,可是論起行軍打仗好像他就沒有打不贏的。這類人通常被後世之人稱之爲智將,霍光不能做舉世無雙勇猛無敵的猛將,他也只有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個智將。

就在霍光帶兵離開懷縣的時候,高不識已經帶着兩百喬裝成盜匪的士兵來到了州縣城下。按早霍光臨行的部署,高不識特意繞到了與懷縣方向相反的州縣北門。

“我乃太行山高大有,聽聞王將軍佔據州縣特慕名前來投靠,這些都是與我出生入死的兄弟,還請王將軍出來一見。”高不識站在州縣北門下喊道,這些自然是他杜撰的。河內郡北部就是太行山脈,其中盜匪可不少,高不識隨便說個名字,諒王猛也難辨真僞。

州縣城門緊閉,很快就有人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正在懷縣縣衙中飲酒作樂的王猛。一聽有近兩百人來投靠自己,王猛酒勁一上來,也沒去想是真是假,只覺得大喜臨門,連忙就帶着手下頭目和幾百囚徒組成的兵丁開了北門來見高不識。

像王猛這樣的人就是佔了時機,最終都難成大事,如今一點小成就正是其慾望膨脹的時候,他心中想的無外乎就是壯大勢力,攻佔更多的城池,像陳大癩那樣稱王。加上高不識只有兩百人,讓王猛就下意識的放鬆了警惕。

當王猛看到高不識帶來這兩百人一個個都身強力壯,更是喜不自勝,心中直呼天助我也。一番簡單的交談後,王猛就相信了高不識的說辭,兩人大有一副相見恨晚的樣子,隨即就稱兄道弟的一起進了州縣城。

王猛自然是好酒好肉的招呼着高不識一行人,因爲高不識的加入,王猛信心膨脹,已經開始與手下商議進攻野王縣。不過王猛想的美好,卻事與願違,因爲他還沒來得及整軍向野王進發,就傳來了霍光逼近州縣的消息。

“報……將軍,安陽君霍光率着手下軍隊打過來了。”王猛雖然沒什麼智慧,不過還是知道在州縣附近佈置崗哨,這時候霍光距離縣城還有二十多裡,哨兵就先一步來報告了。

當然這其實也是霍光有意爲之,這些哨兵根本就沒逃過霍光的探馬,不過他下令放走這些人好提前給王猛報信。

“他帶了多少人馬?”王猛心中也是一驚,醉意頓時去了大半。畢竟自己一羣烏合之衆,還沒有經過真正的戰場廝殺,面對有着大義名份的朝廷軍隊,心理上這些人還是有怯意的。

“回將軍,看樣子足有上千人馬?想必霍光是傾巢出動了。”哨兵回答道,王猛沒有稱什麼王,不過還是讓手下稱自己爲將軍,算是過一過當官的癮。

如今河內各處盜匪對於霍光都已經比較瞭解了,至少知道他是漢武帝封的安陽君,是如今河內的最高決策者,同時也知道他就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弟弟,這次帶來了一千漢武帝的親衛期門軍。

“這……這可怎麼辦?聽說期門軍是皇帝親衛,每一個都能徒手搏鬥虎豹,我們怎麼辦?”不僅王猛有些慌張,就連那些追隨王猛的頭目也一個個人人自危。

“將軍莫慌,那霍光畢竟只有一千人馬,而且都是騎兵。這州縣雖不是什麼天下雄關,可也城高牆厚,只要我們據城而守,那霍光區區千人也奈何不了我們。而且如今嚴冬酷寒,只要託上個幾日,那霍光久攻不下自然就撤軍了。”就在衆人都慌了神的時候,高不識卻異常鎮定的出來說道。

他這番話一出,這些盜匪還真就放心了不少,一個個又好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就連王猛也更加看重高不識,完全確定這就是上天派來助自己成就大事的福將。於是王猛連忙問道:“高兄弟有何高見,快說出來,只要能守住州縣打退霍光,日後本將軍與高兄弟平起平坐。”

“多謝將軍厚愛,高某即然投靠了將軍,自然唯將軍馬首是瞻。我們只要分兵四路,各派幾百人堅守四方城門,那霍光區區千人又沒有攻城器械,根本無法攻城。屬下願意率手下兄弟,爲將軍堅守南門。”高不識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說道,好像真是鐵了心要追隨王猛。不過他心中卻是大爲瞧不起王猛等人,區區幾句話就將王猛等人玩的團團轉,連高不識都覺得這仗打得太沒難度了。

“好,如此甚好,那南門就拜託高兄弟了,你們兩個帶兩百人去守西門,你們兩個帶兩百人去守東門,剩下的人就跟着本將軍,本將軍親自去守北門。”王猛當即吩咐道,對於高不識主動要求守南門,他可是求之不得。因爲從懷縣到州縣,最先到的就是南門,霍光很有可能主要就是進攻南門,而北門則是最輕鬆的,就算逃跑北門也要方便些,這也是爲什麼王猛自己要去北門的原因。

“定不負將軍所託”高不識抱拳說道,而後便毅然轉身離開,落在其他人眼裡都覺得這高不識果然夠意思,這麼急着就去堅守城門了。

隨後王猛等人也點齊人馬各自奔赴城門,差不多這個時候霍光的隊伍也來到了州縣城外,遠遠的霍光已經能看到州縣的城樓和城牆。

“君上,已經看到了。南門上掛着一匹紅布。”距離州縣縣城還有一段距離,這時候一個探馬跑到霍光面前報告。這其實是霍光事先安排好的,讓高不識在守的一方城樓上掛一匹紅布爲號,而先前高不識那番話其實也是霍光臨行前授意的,這就是霍光算準了王猛等人的心理。

“好了,既然高將軍已經佔了南門,那麼我們也按原計劃進行吧。”霍光笑着對身邊一衆將校說道。他剛一說完,隊伍就立刻一分爲四,其中分出三隊,各自有一百五十餘人,迅速的向着另外三個方向的城門而去,而霍光依舊帶着剩下的士兵向南門進發。

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二零三章 霍光被貶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九十二章 侵佔皇陵第三零九章 海得拉巴鐵錠第三零七章 渾天始祖落下閎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四十六章 相如書簡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二零二章 彈劾霍光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三一五章 儀動渾天第六十八章 縣衙班底第五十七章 長安令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十八章 歷史的岔道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一六一章 南越風雲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六十章 麒麟功臣杜延年第二六九章 左相昧蔡倒戈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一六二章 煙月樓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一一二章 宴請賓客第一九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十七章 諸曹侍中第二八四章 右輔都尉王元祐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一三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六十章 麒麟功臣杜延年第三零六章 這個黑鍋我背了第三章 一代權臣第二二八章 無計可施東方朔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三零七章 渾天始祖落下閎第二三六章 陽謀之祖董仲舒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八十三章 大計劃展開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二八三章 長安亂第一四九章 白政留信第二十五章 遺漏的封賞第一二四章 平亂人選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三一九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二六九章 左相昧蔡倒戈第二六二章 你們大都督會怎麼做?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三零八章 古今平匈第一功第一零二章 桑弘羊得勢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二十二章 匈奴敗走第四十九章 必殺之心第一零四章 請開夜市第二一零章 沙盤第一二零章 河內白政第二四六章 繁榮的西域商路第一四五章 棋子棄子第七十九章 猗蘭殿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一六六章 武帝密旨
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二零三章 霍光被貶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九十二章 侵佔皇陵第三零九章 海得拉巴鐵錠第三零七章 渾天始祖落下閎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四十六章 相如書簡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二零二章 彈劾霍光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三一五章 儀動渾天第六十八章 縣衙班底第五十七章 長安令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十八章 歷史的岔道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一六一章 南越風雲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六十章 麒麟功臣杜延年第二六九章 左相昧蔡倒戈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一六二章 煙月樓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一一二章 宴請賓客第一九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十七章 諸曹侍中第二八四章 右輔都尉王元祐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一三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六十章 麒麟功臣杜延年第三零六章 這個黑鍋我背了第三章 一代權臣第二二八章 無計可施東方朔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三零七章 渾天始祖落下閎第二三六章 陽謀之祖董仲舒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八十三章 大計劃展開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二八三章 長安亂第一四九章 白政留信第二十五章 遺漏的封賞第一二四章 平亂人選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三一九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二六九章 左相昧蔡倒戈第二六二章 你們大都督會怎麼做?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三零八章 古今平匈第一功第一零二章 桑弘羊得勢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二十二章 匈奴敗走第四十九章 必殺之心第一零四章 請開夜市第二一零章 沙盤第一二零章 河內白政第二四六章 繁榮的西域商路第一四五章 棋子棄子第七十九章 猗蘭殿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一六六章 武帝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