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

“是……”李貴答道:“既然要分析,就得從全局來看,先看自己……咱們和裕升現在堪稱兵強馬壯,不吹牛的說,林丹汗那小十萬人過來,咱們出一萬人都能滿草原攆兔子……但咱們的短處就是騎兵不足,步兵充足而實力強勁,北虜萬萬不是對手。短處就是步兵在草原活動不易,會戰不易,追擊就更不易了。此前打土默特是咱們修好了堡等他們來打,後來又把軍堡軍臺合龍,將土默特困在幾條線裡,這才完成了殲滅。要是在更廣袤的草原與察哈爾人還有左翼蒙古打,一路修軍臺軍堡過去……這工程量,已經大到我們承受不住,完全不可想象的地步了。再者,咱們如果銳意進取,底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步騎配合,邁數千裡之遠,同時還能防住東虜的滋擾和大舉進襲?恕屬下直言,不考慮到怎麼應對東虜,咱們就根本不能東進!”

衆人皆是點頭,李貴說的確實是事實。當初修各堡是從新平堡一路北推過去,搶了幾個重要的點,而且張瀚蓄力已久,積累了很多物資財富,人力充足,距離也近,所以半年時間完成了大體的工程,然後戰兵和輜兵入駐,擺出了守禦的架勢,等土默特部反應過來,和裕升已經成了絞索,勒在他們脖子上叫他們不能動彈,最終和裕升完成了絞殺,也使得半個內蒙落在和裕升的掌握之中。

對左翼蒙古顯然不能這麼做了,和裕升對草原的經營還得幾年才見真正的成效,後勤補給能力不能和當年的新平堡等地相比,人力和物力皆不充足,而要一路修堡到察哈爾部根本不可能,地方太大,左翼各部的騰挪空間也大,想用修堡的辦法再搞定一次根本不可能,所謂可一而不可再,堡壘戰術適合對土默特,但沒有辦法對察哈爾。

另外李貴也點出騎兵戰力不足的缺陷,和裕升的騎兵訓練一直沒有停止過,但騎兵可不是步兵,訓練幾個月的步兵就能稱精銳,騎兵得一直訓練,最好還不停的打仗,這才稱的上精銳。目前來說,只有槍騎兵團和獵騎兵營算是合格的騎兵,兩個銃騎兵團的戰鬥力原本以爲很強,但經過對東虜的戰鬥之後,軍司高層已經明白,銃騎兵團可以包打北虜,但如果對上東虜就很吃力,甚至會吃一些小虧,不過說東虜能如打明軍那樣打出漂亮的戰損比來,軍方高層也是不相信的。

可以被擊敗,但不會被擊潰,更不會被消滅。

李貴提出的東虜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對察哈爾大舉進攻,不可避免的要進入東虜的勢力範圍區域,這兩年東虜之所以消停,並未大舉進攻遼西,除了有老孫頭重新經營有功,遼西防禦一路推回錦州和大淩河外,十三山牽制有功,東江鎮牽制有功,登州鎮和水師牽制也有功,各方牽制,加上東虜把主要精力放在經營蒙古上頭,這兩年遼西是沒有被侵襲,但左翼蒙古各部可是經常看到女真大軍的身影,連續多次出兵,算是把不服從的左翼各部都犁了一遍,察哈爾的林丹汗又立不起來,不僅不保護諸部,還趁火打劫,當初炒花率五部聯軍被代善擊敗,殘部立足不穩時,林丹汗又逼了過來,將殘餘的內喀爾喀五部牧民全兼併到自己麾下,炒花逃走,後來被和裕升的騎兵救走……現在炒花還養在青城,也算是和裕升扯的一面大旗……只要商團軍進入左翼蒙古的地盤,和東虜的大規模衝突就不可避免,貿易受損是小事,糧食的收入並不高,但各人捫心自問,商團軍準備好了嗎?

十三山和巴林部的一戰,叫軍方高層中最驕傲的一羣軍官也是明白過來,東虜的戰鬥力是北虜不能比的,歷史上皇太極四千人追十萬人的察哈爾人萬里之遠,四千人戰兵加幾千輔兵和幾千蒙古僕從兵,不到兩萬人進入畿輔圍困京師,擊敗多股明軍主力,不管是遼鎮還是宣大兵皆不是對手。不論陣戰之法,弓箭,軍律,個人戰技,還有連續多年勝利之師的自信和傲氣,這些加成都是北虜沒有的,和這樣一支虎狼之師做戰,步兵沒有後勤保障,騎兵人數少而且不及對方精銳,這仗怎麼打?

李慎明平時在軍事問題上不怎麼表意見,這時也忍不住點頭道:“李貴說的對,我軍現在對上東虜,尚且力有不足啊。特別是距離太遠,只能沿草原補給,大軍補給可不是光一個運糧隊。現在看來,是不能大打,也不能追擊,那就只能立足小打,被動防禦了。”

李貴點頭道:“李先生說的正是屬下的意思,權衡考慮下來,因爲東虜的原故,左翼蒙古咱們吃不下來,既然吃不下來,也就不必在這個時候把林丹汗打疼或是想着要殲滅他,留着他,擋住他就足夠了,這廝留在左翼也是給女真人添麻煩的主,他想西遷,可沒那麼容易!”

“善!”不等張瀚出聲,樑興先擊節讚歎起來。

有樑興這個軍方大佬帶頭,任敬和楊泗孫等人都是一迭聲的叫好,一腦門子官司的朵兒也是一樣。

各人有湊趣的心思,但確實是李貴闡述的也很好,這是考慮到敵我兩方的實際情形,從最根本的實際出,謀劃的一篇合格的大戰略的藍圖,可以說,商團軍下一步怎麼走,仗怎麼接着打下去,都是在李貴的長篇大論中說的很清楚了。

樑興贊過之後又問道:“李貴,你說說,我們只頂不反擊,用小規模戰鬥削弱林丹汗的實力,但又不染指遼東,這時間得有多久?”

“兩到三年。”李貴道:“原因很多,最要緊的還是積聚自己的內力,兩到三年之後,我和裕升的歲入能到八百萬或是更多,養的起兩到三萬的騎兵和五六萬的步兵,十來萬輜兵和積聚大量的物資,供應得起往遼東的沿途後勤來推進,那時候倡言決戰,可也!”

其實李貴的話,最少有一多半是夏希平的意思,而夏希平在考慮與察哈爾人決戰的時間時,也是充份考慮了張瀚平時在和他閒談時希望的時間點。

天啓八年或天啓九年,那時纔是決戰時機,海外貿易,對俄羅斯的貿易,內地的貿易收入,草原上的布匹產量達到三百萬匹,佔領整個北方的匹布市場,銅器,生鐵,熟鐵,精鐵製器……加起來的收入可達千萬甚至更多時,那時候財力物力才支撐的起一場需要出盡全力的生死大戰,而對手,正是張瀚一直吹風,心心念唸的最強大敵:東虜。

林丹汗要是知道,不知道臉上會是什麼表情,自視甚高的末代成吉思汗,若是知道自己連當一個合格對手的資格都沒有,臉上真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至於張瀚爲什麼會吹這個風……原因也很簡單,壓根沒有什麼天啓八年,天啓九年,只有崇禎二年。

到崇禎二年,整個大明帝國的國運會走到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東虜入寇,陝北農民起義。

東虜第一次入寇,打跨了和消滅了宣大軍,明軍只剩下陝西的秦軍和關寧軍,關寧軍自成藩鎮,秦軍人數少裝備差,徒有悍勇而後續乏力,並且幾乎一直陷在陝西山西河南等處與農民軍交戰,但張瀚着重的不是這些,不管是關寧還是宣大或是秦軍,他已經都不必放在眼裡了,他關注的就是農民起義,只有當風起雲涌的農民起義正式開始之後,他纔會正式將對付東虜提上日程。

沒有農民軍鬧騰,怎麼能證明大明喪盡人心,國運已盡?

就象張瀚練出十萬強兵,隨時可以經由大同殺入京師,可那樣就是得國不正,哪怕以武力殺的人頭滾滾,但要收拾人心,沒有幾十年功夫斷然不成,真要如滿清那樣從北方一路屠到南方,倒是殺出一個大清天下,可那樣也是將漢民族的脊樑骨給打折了,正人君子和敢死之士要麼死於國難,要麼避居深山,要麼隱世不出,當然肯定會有大量的官員士紳選擇依附,可那樣的“人才”得之何用?

板蕩識忠臣,平時大言不慚以忠節自詡,到了緊要關頭敢仗義死節的反而沒幾個,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已,而如閻應元,嶺南三忠那樣的好漢,卻又不是能以暴力相脅就能屈從的。大義這兩個字,看着不很要緊,其實對穩固統治,順利的進行政權交接還是很重要的。滿清入關,不就是打着剿滅農民軍的旗號進來的?一開始清軍入關,雖然是異族統治華夏,但在相當多的階層中清軍是替崇禎報了仇,各地幾乎都是傳檄而定,如果不是滿清高層不願重蹈蒙元的失誤,一定要將天下混同,強令漢人剃易服,恐怕清初的統一史將會是最輕鬆的一部開國史,而不會反反覆覆,一直打到康熙年間才勉強將天下底定。

張瀚原本就對大明談不上什麼忠誠,走私北虜和東虜的事都做了,難道還畏怯和大明撕破臉皮?天啓雖然厚道,並不是他不能下手的理由,關鍵之處,還是在“大義”這兩個字,要想不起反覆,順利得天下,行事就不能操切,有時候,欲而不達,就是這個道理。

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十八章 殺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二章 說賠累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洪軍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升遷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七百三十四章 怪事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五十六章 入城第五章 好人?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六百章 營地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四百章 異景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一千五百四十九 二週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
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十八章 殺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二章 說賠累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洪軍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升遷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七百三十四章 怪事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五十六章 入城第五章 好人?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六百章 營地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四百章 異景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一千五百四十九 二週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