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

“啊?”常進有瞪起眼道:“還要擴軍嗎?”

“當然要了。”宋應星微笑道:“還有套部未除,西域未服,東虜未平,張大人是不可能停住腳步的。”

常進有有些沮喪的道:“瀾確實是這樣的性格,其實依我看來,做做買生意,現在又得了青城,日後安全也有保障了,何必再打下去。”

“局正,不進則退啊。”宋應星沉聲道:“大勢我等看不清楚,不過在下在和裕升近兩年時間,有一點還是很清楚的,張大人行事果決堅毅,既然他一意要提升軍隊的規模和戰力,恐怕並非由來無因,而是有的放矢,未雨綢繆。”

“宋兄,”常進全突然換了稱呼,兩眼也是炯炯有神,他盯着宋應星,沉聲道:“看你話裡的意思,恐怕明年的會試不想去應試了?”

“當然了。”宋應星苦笑一聲,說道:“家兄還是想去,不過昨日拿了一萬的賞銀,我看他的意思也活動了。其實,我們在這裡效力兩年,朝廷近來對和裕升的忌憚心思越來越重,還好天子是厚道人,沒有做太多出格的事,但遲早還是會被朝臣左右。我看和裕升與大明撕破臉皮也是數年間事,現在青城的家屬已經快搬取空了,只有少數人還留在此地。我看兩年之內,各局和工場也多半要搬到北邊去,這都是在爲將來的事情做提前的打算和預備。以我兄弟二人的經歷,恐怕很難置身事外,與其到時候被排擠甚至是東廠或錦衣衛逮拿審問,禍及家人,不如提前做些準備。”

“既然這樣。”常進有道:“我會和瀾說,軍情司會替你們把宗族的事處理好,把你們的家人接過來,按批次到青城和各軍堡居住。”

宋應星站起身來,拱手躬身道:“此事就先謝過局正了。”

“閒話一句。”常進有擺了擺手,臉上又恢復了技工人員的那種刻板的書呆子氣息,他看着宋應星道:“宋兄今日來,想必是有很要緊的事情?”

“對。”宋應星也是換成了一樣的表情,他正色道:“張大人以前把紡織機的希望放在泰西人身上,結果對方的機器還不如我大明的機器好用。最少我大明的紡機可以用三錠,同時紡三根紗,效率不低。泰西那邊還是單錠單紗,構造上也沒有什麼特殊之處。看來大人是誤信情報了,泰西人的機器,沒有什麼神奇之處。”

“我也在考慮這事。”常進有道:“開挖南北渠,當初的想法灌溉是第一位的,這個目標已經達到了。現在又有引流來帶動輥軋機器來壓制銅錢和板甲等物,這也是替和裕升賺取了相當大的利益。但大人投入重金在北方開墾荒地,目標最終可能是百萬畝以上,甚至達到數百萬畝的規模,這些地方都是要大量種植棉花,要將整個北方的布匹市場搶下來,那可是一年幾百萬匹布的規模,利潤十分可觀。如果沒有合適的紡機和織機,要如松江府那樣大規模的紡織,我們大同這裡的人手可是遠遠不足……”

“是啊。”常進有點頭道:“松江和蘇州兩府,幾乎家家戶戶的婦人都會當戶紡織,我曾遊歷兩地,親眼看過,人家的紡機用的又快又好,一戶數口之家,憑婦人一張紡機就能過的很好,咱們大同這裡,雖然也多半自家紡布,但多數人紡的很慢,質量也差,甚至一個村也未必有幾架紡機,而松江那邊,卻是家家戶戶都有,而且是紡來錢的,這兩者的水平相差很大,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追上去的。”

松江那邊確實是大明的紡織中心,規模無比之大,可以說是行銷整個大明的最大型的生產中心,從種棉到紡織是整個一條龍的產業鏈條,和蘇州一帶的絲綢除了自用還出口不同,松江布的主要市場當然是在國內,而且北方除了山東有產棉和紡布區外,其餘地方几乎是一片空白,北方的布除了少數的山東布之外,多半就是松江布,從最便宜的幾錢一匹到幾兩甚至十幾二十兩一匹的高檔貨都有,光是類別就有幾十種之多。

如果和裕升以後能出產百萬匹以上規模的布匹,對山東布的打擊是毀滅性的,松江布當然也會大受影響,其額度最少削減三成以上,但那就不關和裕升的事了。

“不知宋兄有什麼想法?”

“鐘錶的齒輪。”宋應星也不關子,從懷中掏出一張草圖來。

宋應星道:“這是我最近考慮過的結果,以鐘錶式的齒輪轉動來帶動紡錠,如果我們設計得法,不僅帶動三錠,可以帶動多錠,齒輪一端可以接水力帶動的螺桿,這樣可以利用水力,這就是水力紡織機了。”

“好,好……”常進有幾乎整個人都趴在圖紙上了。

一個研究人員趕緊把磨的透亮的水晶眼鏡遞了過來,這可是耶蘇會的禮物,這個時代能磨好鏡片的工匠連耶蘇會那邊也不多,大明這邊可是一個也沒有。

常進有戴上眼鏡後,眼前果然清晰了很多,他按着圖紙,兩眼死盯着不放。

不少研究員都放棄了手頭的工作,轉而站在常進有身後來研究。

圖紙上就是以黃道婆紡機爲雛形,加上層層疊疊的鐘表式的齒輪,以齒輪和螺桿來帶動紗錠,另一端則是連接水力的構造。

如果能成功出來,大量的水力紡織機在沿南北渠兩岸自動紡布,不僅是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一個工人可以照顧好幾架坊機,而且是二十四小時不停的紡布,人力紡布可是要休息的,睡覺,吃飯,這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機器和水流可是完全不需要!

不用仔細想,也能知道這些機器會把和裕升的布匹成本縮減到什麼程度。

松江布最便宜的在原產地才三四錢銀子一匹,這幾年白銀大量涌入江南一帶,物價開始急劇攀升,現在松江布的布價節節攀升,在北方最少已經是一兩五以上一匹了。

一個擁有十幾畝地到三十畝地的自耕農家庭,如果風調雨順又是無病無災,去掉正賦和雜稅攤派之後,一年的純收入也就是六兩到十兩之間,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夠買幾匹布,可想而知百姓在購置衣服上的壓力有多大了。

事實上一直到清末,衣服仍然是硬通貨,特別是加了棉花的襖服,其價格足夠農民在手頭緊張的時候拿去換錢,用來農具種子鹽等必須的生活用,等天寒地凍時,再把棉襖給贖回來便是。

有很多地方,一家子只有一套衣袍可以外出做活,十幾歲的女孩子光着屁股縮在被子裡,這種極端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常進有在圖紙上重重一拍,說道:“好想法,好設計!”

“這只是想當然。”宋應星提醒他道:“要想成功,分錠的機器構造是很複雜的,要帶動紗錠,不使其混亂,再紡出紗線,多錠的機器需要很多機關竅門……”

“會成功的。”常進有眼前的設計圖紙就象是一個很大的座鐘,鈔錠就象是鐘的座擺在底部一樣,只要解決了構造銜接的問題,機器從圖紙設計再到造出模型機,然後是實驗機,最終投入生產造出大量的成機,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這就是瀾說的工業化的啓蒙?”常進全的兩眼,竟是有些溼潤了!

真正的水力紡織機要在百年之後才由急需要擺脫人力桎梏的英國人搞了出來,在羊毛坊織業出現了羊吃人之後,英國人開始向棉布紡織進軍,然後是水力紡機的出現,接下來又是解決了蒸汽機由曲杆運動往圓周運動的難題,瓦特等人把蒸汽機最終改良後,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在紡織業。

大量的廉價又高產的布匹開始衝擊全世界的市場,英國紗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到了幾百萬錠之多,其後一直到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整整二百年的時間,一個國家擁有多少紗錠已經成了工業化國家的標準!

日本也就是在先引入鍊鋼廠後開始大規模的發展了紡織業,到二十世紀初時由一個未開化的島國一躍成爲早期工業化國家,鋼鐵廠只是起步,真正使其獲得第一桶金,創造早期大量利潤支持國家繼續前行的就是紡織業,日本的紗錠從無到有,到明治期間的幾千枚紗錠迅速發展到擁有近四十萬枚紗錠,從一個棉紗進口國轉變爲出口國,大量的日本布匹開始在中國傾銷,用工業傾銷來掠奪農業國的財富實在是太方便不過了。中國看似很大,但經濟體是分散的一個個農戶,以農戶手工紡織的手法,只能滿足少數人的自給自足,哪怕是在明朝也是不可能家家自己紡織,更何況在幾百年後,社會流動性更大,小農經濟破壞更加嚴重的清末民國時期。

可以說,在現在和三百多年以後,紗錠的數量和鋼鐵噸位數的意義是一樣的,生產的鋼鐵噸位數是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基準,鋼產量也是衡量國力的最佳標準,而紗錠數量,纔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標準,沒有大量的紗錠就意味着沒有真正的工業化,象清朝那樣投入重金上馬幾個大型鋼廠,完全沒有摸着工業化的竅門所在,要知道,日本在明治時期在幾千個紗錠的時候,同時期的美國已經擁有一千多萬個紗錠了!——

看看紅票榜掉的名次很多啊,有些傷心,大家拋棄我了嗎?

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一百九十章 回程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傳授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
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一百九十章 回程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傳授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