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

回到自己在鼓樓南邊的住所,王發祥挑燈把今晚的事寫出來,待一切事情做完已經起更。

謄寫清楚後,王發祥咳了一聲,立刻有個灰袍漢子進來,沒言聲的將那一包東西拿在手中,轉身就走。

待那人走後,王發祥吹了燈,也離了這處宅院。

他提着燈籠,藉着月色又走了五六條巷子,一路上狗吠聲不斷,他側耳聽着身後沒有狗叫,這才一閃身進了最後的巷子口,到了一個小院前取了鑰匙開門進去。

屋裡已經有人歇着,聽到動靜也沒有點燈,待見到王發祥一個人進來,這纔有人用火石點亮了油燈。

“掌櫃回來了。”

一個二十來歲大夥計模樣的上前來接了燈籠,引着王發祥進了屋子,兩人坐定後也不客套,那個青年直接將最近六部天街的動靜向王發祥一一說明。

他知道王發祥時間很緊,今晚這日子要見好幾撥人,所以說話簡明扼要,不是重要的有突破性的發現也不必多說。

“這麼看來,那個王得利的可疑性最大?”

“對。”說話的夥計叫李宏陽v⊙,他很沉穩的點着頭。

這人是王發祥放在天街的一顆棋子。天街每天進進出出有好幾萬人,宮裡的小宦官出來辦事,進入宮城和皇城的官員,隨從,勳臣們和他們的家丁,六部等各衙門的辦事吏員,還有到各衙門的辦事人員,每天光兵部就有好幾百個武官和他們的隨從進出,光是兵部每天就有過千人來往,各處總兵的塘馬,兵部發往各地的軍令,天街說是要緊重地,每天進出的人很多,這個李宏陽就是寄在一個槓房名下,每天擡着空轎子在天街轉悠等客。

京城居,大不易,普通的京官收入俸祿極低,不等派外差的話幾乎都有虧空,甚至平常都是舉債過日子,等點了外官,放京債的債主們會跟着一起上任,到地方上用各種灰色收入來還債,這些官員不要說是養不起自己的轎班,平常出門就得換便服,安步當車,不失官體,實在要上衙門辦公了,官服上身就不能步行,只得僱傭轎班一起跟進來。

外地的官員上京,除了少數大員也沒有自己帶轎班的道理,一路槓房僱過來,到京裡辦事,當然就是僱京裡的轎班來用。

槓房裡轎子多,暖轎涼轎,楠木的榆木的,檔次不一,隨便客人挑。轎伕們都經過訓練,扛起轎來走的四平八穩,放着蓋碗茶不能晃出一滴來,否則就是不合格。

李宏陽原本還真是轎班的人,但眼神裡透着伶俐,王發祥先叫他打聽消息,算是外圍,近來他有新的想法,就叫李宏陽不再負責情報收集,相反,他每天在天街各處,帶着自己的幾個人,負責盯着那些在天街活動的人。

“王得利的來處我打聽了,說是能說圓全,滴水不漏,不過從不和人深談。這人想方設法在兵部打聽消息,每天就在兵部外轉悠,我親眼看到兵部的提塘官劉保見過這人好幾回,當然他們以爲很隱秘,只是經不住咱們這樣不停的換人盯着,近來他主要就在打聽朝廷對遼東各事的處置,小人覺着這人十分可疑。”

“你的意思是說,他是東虜派在京城的細作?”

“沒錯了。”

王發祥點點頭,又說道:“這事你同旁人說起過沒有?”

“我只向掌櫃你負責,別的人我想說也沒地方去啊。”

“萬事謹慎小心。”王發祥笑一笑,說道:“做事上點心,將來少不得你的好處。”

“掌櫃,那這人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王發祥道:“我們又不是錦衣衛,也不是東廠的番子,既然番子們都發覺不了,咱們多這事幹什麼?我叫你打聽,別的事你不要管。咱們只是替東主辦事,又不是替朝廷。”

李宏陽心裡倒真是着急,恨不得替朝廷辦了那些細作才痛快,但王發祥挑人時都挑的精細伶俐的人,心裡有什麼想法只是其次,要緊的是把交代的事情給辦好才行。

“底下你還是盯着他,順梢把他身邊接觸的人都給我摸清底細。”王發祥道:“今天咱們不管,不是說咱們永遠都不管,東主心裡是什麼想法咱們摸不清,不過多做事肯定好過少做事,東主放咱們在京師就是當眼線,眼線就得眼觀八方,什麼事情都得看清楚。”

這話倒是合李宏陽的想法,當下他響亮的答道:“是,掌櫃的放心,一定辦好!”

……

一轉眼已經是二月十六。

打從半夜起就是北風大作,原本剛有的一點兒春意被北風吹的丁點不剩,張瀚在子時前後起了次夜,看到窗子被吹的搖晃着,窗外發出啪啪的聲響,他推開門,一陣冷風吹到身體上,把他吹的全身發涼,屋子裡的東西都被吹的一陣亂晃。

他趕緊關了門,就這麼一點功夫,他看到外城附近和更遠的地方,那些低矮的草屋有不少被吹翻了屋頂,也不知道那些人今晚怎麼過夜。

就算女真人上下一心,八旗內秩序井然,又是缺乏丁口的戰爭時期,但每年冬天還會有不少人被凍死。

平均零下三十度以上的天氣,持續時間超過兩個月,真真是滴水成冰,每天早晨起牀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挑戰。

年後從葉赫部回來後,張瀚來回奔波染了風寒,有幾天時間他都沒有下坑,每天都吃涮鍋子吃到滿臉汗,這樣才能略微驅散身上那揮之不去的酷寒感覺。

怪不得明朝發展到遼東邊牆就不想繼續往北推進了,也難爲洪武到永樂年間能經營出奴兒干都司那麼大的地方。要知道外東北是一直到庫頁島和北極圈,那邊的鄂倫春人都是不起火的,小孩子都是喝鹿血吃生肉,除了密林還是密林,冬天冷的邪乎,夏天蚊子比蜜蜂還大,那時候大明人口稀少,又不缺土地,也不缺礦藏,古人也沒有太多開疆闢土畫地圖的習慣,能推到極北之地還是王朝初立興盛的時候,聽說還有太監在北邊立了廟,一路封了幾百個衛所指揮,以前看書不覺得怎樣,現在身處遼東時才知道那有多不容易。

天亮時,張瀚穿着厚實的衣袍起來,外間聽到一陣陣的動靜,窗外一片雪白,他知道又下雪了。

在遼東的雪景他這一輩子真是不想再看,打從九月就開始下雪,翻過年到了二月下旬了,結果還是在下雪,這幾個月間幾乎隔幾天就是一場雪,有的地方雪積的太厚把道路都給壓沒了,還得叫人用雪橇重新開條路出來,有的近山谷的地方,挖開的雪道有好幾個人高,人們就在積雪凝結成的通道中行走,兩邊全是晶瑩潔白的雪壁。

這樣的場景,用來遊玩是不錯,但在這裡生活幾個月,實在是令人厭煩。

張瀚原本以爲晉北就夠冷了,遼東這裡卻不僅是天氣寒冷,積雪也是一樁令人痛恨的大麻煩。

推門出來,外邊果然一片雪白,一夜大雪不停,早晨了還斷銀扯絮一般的飄落着,張瀚穿着到膝間的獸皮製成的靴子,一腳踏出去時積雪險險就到靴子上頭,一夜積雪就是這般深,若下到中午,恐怕人和馬都不便出行了。

叫他吃驚的是外城那邊的情形。

大約有超過萬人的步甲和跟役在集結,各旗都有,因爲八個旗的旗號都看到了,有幾百個騎馬的披甲也集中在了一起,其中還有相當多的擺牙喇兵。

張瀚沒有看到是誰帶隊,出動這麼多人馬,相當於八旗四分之一的實力,就算是某個大貝勒帶隊也是應該的。

他站在院門前張望,不停的有旗丁經過,每個人臉色都不是很好,這樣的天氣還要出差役,不管是誰都不會高興。

更多的旗丁從大城外的各個村莊涌出,多半人都牽着馬,也有很多人是步行,不少旗丁還帶着自己的包衣出來,叫包衣攜帶工具或是揹着乾糧,經過苦寒的一冬,這些漢人包衣多半已經是皮包骨頭,身上乏力,有些人在齊膝深的積雪中走着,不停的有人跌倒,然後被脾氣不好的本主痛罵或是拿鞭子抽打,一直要到大城外的集結地時,因爲有軍法約束,所有人才都消停下來。

譚泰和舒穆早就來了,看到張瀚出來眺望,譚泰道:“大汗下令,往薩爾滸地方搬取築城的石頭,築三道關,出動步甲和跟役一萬五千人,派四百騎兵護衛,張東主,要打仗了!”

“是啊,要打仗了。”

張瀚有一種真正投身在歷史之中的感覺,這幾天他經常回想一路行來的歷程,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就留在自己身後,最終抵達遼東,不僅見到了皇太極,也見到了努兒哈赤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

還有譚泰,費英東,額亦都,這些赫赫有名的女真大臣。

現在又要親眼目睹決定明亡清興的大戰,有一種歷史的蒼涼感涌上了他的心頭。

...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八章 納妾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九百章 後退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如火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汗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九十八章 醉裡挑燈看劍第九百八十章 疑兵第十章 小市內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發段感言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十一章 交易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壓制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八百零一章 潤物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二百七十三章 理由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八章 納妾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九百章 後退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如火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汗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九十八章 醉裡挑燈看劍第九百八十章 疑兵第十章 小市內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發段感言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十一章 交易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壓制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八百零一章 潤物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二百七十三章 理由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