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

莽古爾泰道:“去看過濟爾哈郎了嗎?”

“看過了。”皇太極點點頭,說道:“他傷的很重,不過沒有髒東西感染,應該能活下來。”

後金缺乏良醫當軍醫,更缺乏藥材,與和記的貿易已經斷了兩年,有限的藥材基本上消耗光了。這東西是一整套的體系,以遼東一地加上後金孱弱的國力根本搞不起來。

將士受傷了只能做簡單的處理,然後就是靠意志力和生命力來硬扛,扛下來就能活着,扛不下來就死球,所以滿文老檔裡關於自己傷亡的記錄就是狗屁,這個沒有抗生素的時代,不一定受重傷纔會死,輕劃一道血口子,很可能就破傷風死了,怎麼可能每次殺明軍幾萬人,自己的損失卻微不足道?

莽古爾泰點點頭,看了看不遠處的寧遠城。

地面上滿是激烈戰鬥之後留下的痕跡,一掌多高的青草大片的被踩踏的相當凌亂,有一些新開的麥田也是一樣,被毀的不成樣子。

地面上到處是死去的八旗兵和明軍將士的屍體,後金軍雖然戰事不利,但好歹撐住了戰局,明軍還是沒有能夠上來割取首級。

就算這樣,遠處的一些女真兵還是沒有了頭顱,明軍拼命力戰,儘量割取首級,在寧遠城下估計有過百個八旗兵成了沒頭鬼。

一灘灘的血跡在黃泥地面和草皮上顯得相當的刺眼,破損的甲冑和兵器扔在地面上,暫且人們還沒有心思去收取。

一些重傷的戰馬被旗丁走上去刺死了,然後有人開始分割馬肉,這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不能浪費。

人的屍體也有人在收撿,二里多外的兩股明軍都站着不動,不少人把目光投過來,顯然是惋惜不能來割取首級。

明軍還是分爲兩隊,離城半里左右休息,紅夷大炮的轟擊有效殺傷在千米到千五百米之間,明軍的休息範圍在大炮的掩護之下,並不畏懼八旗兵的突襲。

在遠方有一些遊騎在來回扯動着,揚起高高的煙塵,那是兩紅旗派出去的騎兵,人數不多,只是繼續切斷明軍與山海關和錦州方向的聯繫,也是繼續向寧遠方向的明軍施壓。

只是人數不多,而且此前的交戰因爲太過倉促,八旗兵沒有佔到任何便宜,連首級都被割走一百多個,這是相當慘重的損失,估計還會有梅勒章京等中層以下的軍官損失,連貝勒濟爾哈郎都受了重傷,可想而知損失會有多大。

懷着種種彆扭的心思,幾股騎兵跑動起來也不很積極,慢騰騰的,看起來相當的散漫和無序。

莽古爾泰在地上拔了根青草,放在嘴裡嚼着,半響之後才向皇太極道:“老八,我這心裡很彆扭,去年我們隨父汗徵明,一路拔堡無數,俘虜明軍無數,獲甲冑軍需無數,掠得丁口無數。怎麼這一次就打的這麼艱難?”

皇太極一臉苦澀,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去年徵明只是拔了不少小堡,到寧遠城下受挫,激戰過後不能獲勝,明軍將領得了相當大的自信,其實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還是看將領。歷次大戰,明軍高級將領都有大量在陣前逃跑的記錄,沙嶺之戰,八旗兵剛擺開陣列,兩翼一衝,祖大壽帶着部下兩千多人立刻開始逃跑,這樣一來就算有忠勇將士浴血奮戰,整個大軍的士氣都不可避免的崩盤,陣列混亂,接下來就是單方面的屠殺。

而這一次明軍將領的心氣很高,打的相當堅決,從軍伍的調度來看,不僅有意志和決心,也確實有打贏的信念,所以明軍從上到下都相對從容。

從甲冑和軍械來看,遼西軍也不愧是大明的第一軍鎮,裝備相當華麗,餉械俱足,將領都有大量的內丁。

雖然明軍總體上來說還是弱勢的一方,但六萬大軍中輔兵和民夫很少,多半是戰兵,後金的六萬人中有四萬是旗丁和漢軍還有包衣,只有兩萬不到的戰兵,從這個結果來看,未來的局面也不容樂觀。

不過皇太極始終覺得,明軍並非無隙可乘。

意志,決心,時勢,加上火器犀利,依城而戰,放棄大小凌堡堡和前屯右屯,這纔打成現在這局面。

說白了還是半守城的戰鬥,出城的明軍也不敢離開火炮範圍太遠。

在早前的戰鬥中,明軍主力在塔山遇到少量的後金前哨就沒有敢浪戰,稍做接觸就退了回去,這說明祖大壽和尤世祿心裡還是有譜,別看他們帶着萬餘精銳,仍然是不敢離開寧遠城太遠……

皇太極吐出一口濁氣,以他的堅毅和睿智,在此時此刻仍然有被大網纏住不得施展的困苦。四面皆敵,破局皆難,以後要怎麼走下一步棋才能打破眼下的尷尬局面?

議和?

以前一直不覺得這是條路子,現在看來,只要明國真的可以議和,這已經是可以認真考慮的選擇了。

最少要爭取好幾年的時間休養生息,靜待時局變化了!

“老八,底下怎辦?”莽古爾泰把嘴裡的草根吐出來,瞪大眼看着沉思中的皇太極,等着對方說話。

“退兵吧。”皇太極道:“寧遠,錦州俱有大炮,這仗打不下去了。”

“那以後咱們拿遼西就沒有辦法了?”

“其實有辦法。”皇太極不動聲色的道:“但要大金有充足的國力才談的上用上這辦法,笨,但有用。”

莽古爾泰秉性殘暴粗豪,但他是在軍旅中長大的,從會走路就學騎馬射箭,十來歲時就開始在軍中歷練,就明軍那些將領來說,年紀一大把的軍旅經驗也未必有這個看起來相當粗豪的莽壯女真漢子。

一聽皇太極這麼一說,莽古爾泰眼一眯,說道:“老八你的意思是用長圍?”

“是的。”皇太極很肯定的道:“這兩回受挫,我已經看明白了,硬打是無論如何也打不下來。明軍餉械充足,不缺糧草,還有火器,有精兵,這樣的城防硬打肯定打不下來。越打明軍越得意,我軍的損失就越大。只能用長圍,明軍大規模野戰仍然不是我諸申的對手,用長圍圍一城,逼迫他們過來和我們決戰,這纔是唯一的辦法。”

其實這一次打寧錦,皇太極也是想圍點打援。後世以爲圍點打援是相當高深的戰術手法,其實只要有野戰必勝信念的一方都多半會用這種辦法。

蒙古人早就玩的相當的溜,當年蒙古西征的戰術就相當的純熟老練。面對堅城,蒙古人勸降威逼不成也並不急着強攻,而是用長期圍困,消滅來援助的敵人,清剿反抗勢力,同時自己的兵馬可以在四處遊牧休整。

一時打不下就等半年,半年不行就一年,時間久了,守城的兵糧草不足,士氣跌落,到時候可以一鼓而下。

蒙古西征,那是真正的滅國無數,打下來的城池不知道有多少,多半都是用這種消耗加圍困和圍點打援的辦法打下來。

面對真正的堅城,蒙古人的辦法也不多,比如在四川面對漢人修築的城寨,蒙古兵也毫無辦法,一個釣魚城守了好幾十年,硬是攻不下來。

襄陽也是,在其西征返回帶回了回回炮之前,宋軍固守襄陽多年,蒙古人一點辦法也沒有。後來還是西征得到了大量的先進的軍事器械,回回炮只是其中一種,打怪升級之後的蒙古人還不僅是用暴力,攻克襄陽並不是靠的武力,而是決心……蒙古人在襄陽四周開挖長圍,把襄陽城死死的困在長圍之中,這一下守軍將領徹底絕望,雖然內有糧草和守兵,但在野戰不敵的前提條件下,哪有兵馬能破開長圍,援助襄陽?

襄陽就此投降,蒙古人得了長江上游地利,開始往下游進兵,范文虎野戰失利之後,南宋就沒有什麼指望了。

現在皇太極的打算也是一樣,既然強攻不行,明軍還依託堅城打小規模的反擊和突襲,這塊骨頭越來越硬,越來越難啃,那就不妨開挖長圍,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兩年,哪怕用這種笨辦法,錦州一定能啃下來,就是寧遠困難些,寧遠距山海關太近,救援太方便,而距離後金的遼東國土又太遠了……

不過暫時也不必考慮這麼多,因爲現在的後金國力肯定辦不到這樣的事。

崇禎十四年的錦州之役,明軍徹底歇菜,十四萬援兵加上祖大壽所部的精銳遼西軍全軍覆沒,在此之前,就是皇太極派出豪格和多爾袞,在錦州四周挖長圍壕溝,將錦州和松山杏山塔山的聯絡徹底斷絕,時間太久,崇禎擔憂錦州有失,而逼迫洪承疇出戰,最終一敗塗地,十四年後,明朝其實已經算亡國了。

莽古爾泰咧嘴一笑,不乏譏嘲,不過沒有太多的惡意。

他道:“老八你又要說對漢人好一些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豈喜漢人麼?”皇太極耐心解釋道:“我八旗諸申成丁六萬,連外藩蒙古和蒙古左右翼不到七萬丁,明國有億萬人口,死幾十萬人就補幾十萬人,我們的人卻經不住這般損耗……”

皇太極說到這裡面露憂色,事實上這些年來女真人一直在掠奪林中各部的丁口來補充自己的損失,漢人,蒙古人也在給八旗補丁,但蒙古人和漢人一樣靠不住,真正能當大用的還是那些林中百姓。悍勇,一樣的通古斯習俗和語言,都算是女真一脈。他們補充到各旗,很快能形成相當不錯的戰鬥力,他們的射術和蒙古人一樣好,而質樸彪悍,未開化也有未開化的好處,就是在調教之後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但現在和記已經派大隊兵馬進入北方的密林,根據皇太極收到的情報,和記兵馬是從巴爾虎蒙古和科沁爾牧場的北端,通過幾條重要的水道一路深入,現在已經出現在長白山山脈的北端,也就是海西女真和當年朵顏三衛福餘衛的地盤之上。

很多部落已經不再聽話,陰奉陽違,甚至驅趕和殺害去北方密林中的女真人。

各個衛所好象突然從夢裡醒過來一樣,這時候他們又突然記起了自己的祖上領過大明的印信,他們是大明的忠實臣子,這幫傢伙已經完全與和記站在了一邊,不僅幫着和記壓科爾沁人,也會幫着和記打建州女真。

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五百六十七章 銅礦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二百四十五章 浮木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十二章 繪畫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一章 穿越者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七十四章 韓通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六百章 營地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下注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六百四十五章 杖斃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六十章 會合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
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五百六十七章 銅礦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二百四十五章 浮木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十二章 繪畫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一章 穿越者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七十四章 韓通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六百章 營地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下注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六百四十五章 杖斃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六十章 會合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